此番讲道后,王平日日打坐练拳不辍,元气日渐充足,丹田气足。
很多时候无需刻意运转,气机也会自然发动冲关,自海底而起循督脉而上,完成小周天循环。
功夫至此,魔僧就认为他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丹道筑基的功夫,摸到了炼精化气的关口。
丹道有练己筑基,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练虚合道五部功夫!
练己筑基是初步功夫的总名称,犹如建筑房屋的奠基功夫,是后续修炼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先前的准备工作。
练己为下手功夫,筑基为目的效益。
练己分内外两层。
己的外练是修身养性,一方面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学习、分析比较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观察、研究、分析、体悟,领会其中的本质去实现;一方面还要通过自己的身心行为以符合外部客观来实现。
外练的效益是使心神得到顺畅与保养,也就是俗称的磨砺培养道心。
己的内练是通过识神的收敛,将其作用于炼精化气,逆而补脑养神。
此也即是王平现在做的这步功夫。
魔僧说丹道所谓七返九还之法,并无什么特别神秘之处。
开始下手做功,先要将居于上位紫府的阳里真阴,降到丹田气海,与阴里真阳配合。
丹道体系中,阳里真阴以离卦比喻,外阳而内阴,代表人的后天思虑之神。
外阳如火,比喻人的精神之消耗发散。
内阴代表供火燃烧的能源,是识神依赖的根本,即先天赋予个体生命的主宰者——元神。
阴里真阳,是以坎卦比喻的,外阴而内阳,代表人的后天浊精。
外阴如水,比喻浊精之流动易失。
内阳好比水源,是浊精赖以生存的根本,即生命的物资基础——元气。
简言之,阳里真阴代表的是心神,外阳勉强可以看成是维持思虑消耗部分【心神发挥出的作用】,内阴勉强可以看成是显卡【心神本体】;阴里真阳代表的是能源系统,外阴勉强可以看成维持生命运转的营养成分【精】,内阳勉强可以看成能量源泉【肾脏本体的功能】。
所谓先将上窍阳里真阴与下窍阴里真阳配合者,即垂帘内照,心神默照下元,使神气下交精气。
这样使阴阳二气一交,象征后天识神的离卦与象征后天元精的坎卦也会自然交、媾。
这种交、媾,所达到的效果也即是魂魄混合,神气凝结。
这种状态下,口鼻呼吸会自然过渡到天然的胎息上来。
达到了这个状态,在专门的功夫修持中,天天都会感到犹如真正恩爱夫妻交抱不分那种美快舒愉。
对这种状态不能加以任何干扰,只能混沌地处于其中,自身之水火自然互补互化,成为一团中和之气,发运到四肢百骸,如同外界真正的火焰一样,有相当高的热量。
功夫至此,常于冷天能坐到周身热气腾腾,纵单衣或赤身亦无丝毫寒冷。
在这个阶段中,唯一要把握的,就是神与气的交融合度。
任何一方,既不要使之太过,也不要使之不及,保持水火平均。
也就是所谓的小周天火候。
小周天火候,也就是以神之火去练精之水,化而为气,熏蒸四肢百骸。
但这种气生自我身之中,是后天精神所化之物,故仍可将其归于后天。
只有继续调和它,等到呼吸由口鼻倒会丹田,呈现为胎息,并完全归于胎息运作的阶段,宇宙自然的真阳之气就自然被招摄入内,这真阳之气才叫先天真火。
真火来临,自会在体内上下动荡,给人的感受是浑身麻麻酥酥,彻里彻外如醍醐浇灌,其美快的感受无法形容。
古仙将此境形容为腹内有如活龙动转升降——世人谁见过龙是何形状?此为意会而已。
总言气在腹内鼓运,好比涛卷浪涌,雾滚云飞,气势浩然而融畅,有如神物随运其中,一天之内有数十样变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