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甲申天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6章 小蛇也想吞巨鲸
不论是“稻未分秧麦已秋。豚蹄不用祝瓯窭”,还是“买得新船疾似飞,蚕饥遥望采桑归”,无不预示着江南已进入丰收季节。
桑、麻、麦、稻都在紧张而又忙碌之中抢收,今年不比往岁,这么卖力气的抢收抢打一来是赶农时。更主要的还是鞑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掩杀过来,再不抓紧着点儿,这些收成能不能进袋归仓谁也不敢保。
往年的这个季节,正是“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的好时光,可现如今谁还有那惬意的心思?正按照赴死军的指引,集结在孝陵卫以东。
孝陵卫的那点官军一看到这么多人,头皮都发麻了,除了不让这些人靠近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乌泱泱一百多万人口,男男女女老老幼幼如海一般,这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可眼下他们也成了这些人海当中的一份子。
还好是夏天,又都是失了家的,也就不那么讲究了。把家人聚在一起随便这么一窝憋,暂时先委屈几天吧。
虽然赴死军一直在极力收缩这些人的范围,可人口实在是海了去了。方圆好几十里都填的铺天盖地。
推荐德高望重者为首,负责调节安排,抽选丁壮做些简单的保卫事宜,总算是暂时在这荒郊野地里安顿下来。
婆姨们还在念叨如何如何的不方便,娃娃也不时哇哇大哭,家里的男人则在极力安慰:“莫急,莫急,凄惶的日子也就这么几天罢了,挺一挺就能过去。赴死军就是天兵天将,不几天的工夫就能打的鞑子退回去。忠诚伯就是咱大明的武穆爷爷,心里头装着咱们老百姓呢,还用咱们着急?”
忠诚伯心眼儿里肯定装着大伙儿呢,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情。
“赴死军就是咱的岳家军,忠诚伯就是岳武穆岳爷爷转的世,上辈子就是鞑子的克星,这辈子还是!”
可不就是在做岳爷爷的事情么,上辈子没有能够直捣黄龙,岳爷爷心里头就能平静了?在天上看着鞑子又要闹腾,这才下凡过来继续和鞑子干仗的……
“我的忠诚伯呐,俺们知道您老人家有通天的手段,有彻地的神通,可家里的娃娃婆姨都撑不了多少日子,这一回可得快着点呐……”
老百姓们匆忙撤离。只不过带着点儿随身的物品和最基本的口粮。在这荒郊野地的,谁家也支撑不了多少日子,都盼着精忠报国的忠诚伯和天下无敌的赴死军尽快打跑鞑子呢。
“此次,务求一战而定,务求全歼鞑子,扫净江南。”赴死军有多少人?满打满算也就万余战兵,清军虽然绝对不可能有号称的二十万那么多,十来万就算没有也差不多了。以一万打十万,还“务求全歼”,这样的牛皮大话能笑掉人的大牙,说这话的不是疯子就是还没有睡醒。可同样的话得分是谁说的,李四正经八百的说要全歼鞑子,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说了全歼绝对是要全歼的,谁要是怀疑那才真没有睡醒呢。
忠诚伯李四是何等样人,说要定住江南,江南肯定就是四平八稳能定的死死的。
下边的情况李四最摸门儿,老百姓们不能支撑太多时间,这一仗宜速战宜速决,再也不能如在江北那样旷日持久的拖下去。
而且赴死军本身也不宜再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大战了。
扬州一战中,赴死军折损不小,各营各队都是通过补充才算是满员,看起来人数不减,可总体战斗力却是实实在在的降低了,不是一天半晌就能恢复过来的。
在过江之后,许多扬州子弟纷纷踊跃入伍,要求加入赴死军。对于这些热切的儿郎,赴死军并没有来者不拒的统统接纳,而是仔细择其健者充入赴死军。并且新编一个营,以老兵为骨干的搭建起来。
这个营中都是身强力壮的魁梧汉子,八十万扬州人口中只挑出一千六百人,可真是做到了精挑细选。可李四依旧不怎么看好这个营,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新兵虽然穿上了军装拿上了武器,骨子里还是老百姓,不强求有多大的战斗力,上得阵去面对血肉横飞的场面没有吓的瑟瑟发抖就算很不错了。
要说新兵中有战斗力的,扬州方面史可法遗留下来的那些守军相当不错,无论是临敌经验还是最基本的战斗技巧,都在扬州血战中得到淬炼。尤其是在战斗意志和顽强坚韧方面,能在漫长的扬州血战生存下来的,绝对个顶个都能一个当仨使唤。
这些扬州守军兵没有打散,而是依照原来的建制单独另编,军官武弁等照旧,甚至军服号坎子都没有换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换了赴死军的旗号而已。
淮扬一系人马数以十万计,可大难临头之际,跑的跑散的散,能战的也死了个七七八八,就剩下这么点精锐,几乎是百不存一。这些淮扬军的心思最为热切,都等着和鞑子再见见真章呢。
太夫人和夫人追随史督师辗转漂泊,自北都而淮安,自淮安而南都,怀里揣着史督师临终书信的史德威成为淮扬营的营官。因为淮扬营兵不直属赴死军统辖,所以严格的来说史德威不是赴死军营官依旧是扬州副将。
“太夫人和夫人就在南都,如今鞑子来犯,我淮扬男儿纵是洒尽了胸中热血也要与鞑子周旋到底,叫太夫人和夫人也看看。督师手下是何等的人物。”什么他娘的朝廷,滚他奶奶的臭鸭蛋去吧。督师力战扬州为国而殉,何等的壮烈,朝廷都做了些什么?有眼珠子的都看着呢。
督师心里装着朝廷装着忠义,咱们大伙儿心里只有督师,和什么朝廷没有鸟的相干。
“为督师复仇,淮扬军请战,首战用我淮扬健儿,好叫鞑子知道督师英灵不散。”史德威已经是第三次请战了,而且是要请首战。
史可法与整个淮扬同殉,壮烈的无以复加,其旧部复仇心思之切,挡都挡不住。
也只有李四才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思,在用兵方面,史可法虽算不上什么千古名将,可是说起个人品德和一腔忠烈,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光耀千秋。直到百年之后的乾隆年间,满清已经稳稳当当的站住了这片河山,依旧有人打起史可法的旗号反清复明。闹的乾隆不得不亲赴扬州,为史可法建庙立碑,以慰忠魂……
“督师忠义我李四敬仰的很,余部诸君又是如此血性赤诚。”李四知道该怎么用这些人,也明白话应该怎么说:“此一战必为督师复仇,为灰烬扬州复仇,以淮扬诸君之力,可击败清军么?”
不等史德威说话,李四又道:“首战还是用我赴死军的吧,淮扬诸君自有重大用场。”
“击败鞑子为第一,首战之重已是最重,我淮扬军出,必然死战不退……”
“我军拼尽全力,击溃鞑子不难。”李四虚划一个圈子:“若督师泉下有知,想的必然不会仅仅是击溃清军而已,而是要是图谋全歼……”
“全歼鞑子在这江南之地,以多铎的狗头告慰督师在天之灵。”李四的构想让史德威都吃惊:“当时清军倚仗兵锋合围扬州,今日我等也要效一效那铁桶大阵,让鞑子也尝尝十面埋伏的滋味儿。淮扬诸君就要堵在鞑子的后腰上。把鞑子堵住,生擒多铎,岂不是更让督师九泉含笑?”
“你……忠诚伯是要以一万合围十万?”这个战略也太大胆了,简直就是疯狂。
“怎么?不能么?我素来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史将军能把鞑子的后路堵死,我就能把十万清军一口吃了。”李四本人比他的疯狂战略还要疯狂:“这浩荡长江就是鞑子的死路,多铎敢过来就不要想着跑掉,我要这十万清兵来的去不得。”
“好,我淮扬军愿听从赴死军调遣。只要能拿住多铎,我史德威就是永不超生也认了。”
如此疯狂大胆的战略安排是史可法这个义子想也不敢想的,也只有李四这样的人物说出来才有几分可信度。
“忠诚伯说吧,要我怎么干?我淮扬军别的不行,打鞑子还不敢落在赴死军的后头,也是敢死敢战的弟兄……”
“哈哈,还不到拼命的时候哩,我只问史将军一句,你们能跑的比清军更快么?”
史德威一愣,听完了李四的部署之后,把胸脯子拍的梆梆作响:“忠诚伯你就放心吧,真要这么干,我淮扬军跑的比他娘兔子还快……”
史德威心满意足的离去,后头的路丙寅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也收拾不起:“我的李兄弟,我一直以为你是堂堂正正的大人物,想不到也能使出这么下三滥的手段,这回是真的有热闹看喽,哈哈。”
“嘿嘿,和鞑子开兵见阵就不能讲究什么堂堂正正,只要能杀鞑子,再阴毒的手段我都要用上。”
战争,尤其是这种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任何手段都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出来,追求的就是一个目标: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路大哥你也别光顾着笑,这下九流的手段也有你的份儿……”
“怎么又说上我了?”
“淮扬军终究没有你的马兵营跑的快,还是马步营过去照应一下我才能放心,声势也更大一些。”李四想了想说道:“新的扬州营和你们马步营一起出发,你再选几个跑的最快的,自己想法子过江去淮西……”
“扬州营可都是新兵,连血都没有见过呢……”
“又不是去打仗,还有你们马步营照顾呢不是。”
“成,什么时候出发?”
“史德威的淮扬军前脚走,你们后脚跟着,不要离的太远就可以了。”
老路嘿嘿的笑着,一点没有大战当前的紧张和兴奋,反而弄了一锅子烟舒舒服服的抽上了:“兄弟,我估摸着这回咱们能胜的很轻松哩。”
“打胜不难,难的是把清军锁在江口,后头就看你们的了。”
……
“哦,我晓得了。”对于太子朱慈烺黄袍加身这么大的事情,李四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意外。只不过是大势推动下的一个必然罢了,在那个平行时空,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太子都能被老百姓们拥戴为南京之主。朱慈烺这个货真价实的太子,又有前期掀起的风潮,关键是还有赴死军这么一根定海神针,登基为帝整合城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已,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惊喜。
李四可以冷处理这个事情,长平公主朱媺娖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弟弟已经是皇帝了,这个消息让长平公主当时就是一呆,眼中泪水夺眶而出,又是微笑又是哭泣的双腿一软,就势瘫软在地……
好半晌子才恢复过来,眼角腮上还挂着亮晶晶的眼泪珠子,起身整整衣冠万分郑重的再次跪拜天地祖宗:“大明历代先皇,朱家列祖列宗在上,媺娖惶恐,谨禀之告之,大行皇帝嫡血太子身登大宝丕承九鼎,已立为我大明之主。自先皇登位以来,勤勤恳恳勉于国事,无不临渊而履薄。奈何苍天不佑,惨遭奇祸。先皇以烈殉国,我等子孙后辈眦裂而耻痛本当同殉。念及历代祖宗百战基业得来非易,君父大仇未报,虽满腔血气,终忍辱含污苟且偷生。自北都而至淮西,自淮西而至江北,如此隐匿藏避,无日或忘家恨国仇。幸先皇识人,临终托孤托国于忠义之手,万千军士感泣先皇余荫,赴死而战,终有此些须局面。太子面南称尊,文武百姓景迎。今内团结如一,外有敢战虎贲,民心士气已是极致,必击退敌寇,收复河山,再现我大明煌煌,祖宗保之佑之……”
对天地祖宗祷告完毕,长平公主已是满面肃穆之色,起身之时,浑不见半分矜持腼腆的小女儿姿态,果断坚毅如男儿一般:“随我去见忠诚伯!”
……
“哈哈,好,不愧是朱家的好儿孙,”唐王畅快的大笑:“我早就看这个孩子是个有出息的,也不枉历经如此艰辛,总算是成了正果。我说李家大兄弟,这一遭你可是乾坤定鼎的功劳,就是封个异性王什么的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哪里哪里……”李四笑的很是和善,丝毫也没有半点得意的样子表现出来:“太子能够身登九重,那是先皇余荫未断,大明气运绵延,我李四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再者说先皇曾托孤于我,怎么着也不能辜负了先皇的重托……”
“哈哈哈,和我还绕什么圈子,你再这么说就是打我的脸了。要说什么王爷爵位,我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子事情?你就说我吧,我才是真正托了父辈的余荫呢。要是生在寻常百姓之家,就我肚子里的这点儿货色,别说是唐王,就是做个里正也是高抬我了。”唐王很是豪爽的说道:“吴三桂那王八蛋都称了什么狗屁的平西王,李家兄弟你不会不如吴三桂那龟孙子吧?难道我那大侄子还不如满洲小皇帝?要不是李家兄弟你,这江山……嘿嘿……”
“要不是忠诚伯,这江山已不可收拾,我等大行皇帝血脉已经尽数葬身乱军之中。这话本就是实情,皇叔还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呢?”说话间,长平公主就已过来。
开口就称唐王为皇叔,乐的唐王也是嘿嘿直笑:“嘿嘿,如今的行情就是水涨船高,看来我这唐王的爵位也要涨一涨了,哈哈……”
长平公主对着李四万分郑重的蹲身行礼:“封赏之语平白侮了忠诚伯的忠义血诚之心,也就不必再说。今日不论君臣,我谨以此礼代故去的严慈恭谢李先生。”
“好,大侄女说的对,李家兄弟,这个礼法你就不必躲了,受的起,就是我那大行而去的弟弟和弟妹亲礼,你也受得。”
唐王话糙理不糙,这是家礼,算是答谢李四照顾他们几个兄弟姐妹的情分,莫说是太子公主,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该象模象样谢一谢的。人家也没有说什么大行皇帝和皇后,而是成为家严家慈,更不提忠诚伯这三个字,而是把李四当成了太子的老师,称为李先生。
“如今大战在即,什么谢不谢的以后再说,若是唐王和公主殿下真愿意谢我,等战事了了,在南京城里摆上一桌上等的酒席,好酒好肉的咱们大吃一回……”
“好,”唐王击掌大赞:“眼下战事为重,旁的都放到以后再说。”
眼下的形势,还是以战为先,若是不能把鞑子兵打退,南京城说不准就是下一个扬州。新皇刚一上位就让鞑子来个下马威,还能有什么威信?各地的藩王将佐也不会拿这个新皇帝太当一回子事情。
当务之急还是先保住南京,才有资格说其他。
“李家兄弟何时出兵?”
“出兵?不急不急,”李四很是郑重的说道:“我已请人看好了日期时辰,明日巳时二刻为龙穿云的兆头,正是大军开拔的好日子,主大吉。”
无论是唐王还是长平公主,当时就目瞪口呆,成了傻子。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赴死军视进攻为生命,无论如何险恶的情况下,也不管面对的敌人如何强悍,总是率先展开攻击。即使是在被动的情况也是主动抢攻,总是做到先发制人。
如今清兵都打到家门口了,已经是紧急中的紧急,就凭南京守备的那点花拳绣腿肯定挡不住多铎的大军,谁不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以前赴死军起兵也没有听说过还要看什么黄道吉日,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还挑好了进攻的时辰?
要是别人说这个,唐王老大的耳刮子早就抽过去了,奶奶的这不是惧战是什么?
可李四这么说,无论是谁也得好好想想。
赴死军的辉煌在那里摆着呢,要说赴死军惧战,天底下就再也没有敢战之兵了。
眼下距离南京这么近,只要稍微往前移动一下,就能和清军的外围部队接上火。无论是清军还是赴死军,都在对方的侦查范围之内,想弄什么玄虚的话,难度可有点大。
“大侄女,甭着那个急,也别操那个闲心,忠诚伯的本事我信的过,赴死军的战力我更信的过,”就在营门之外,唐王小声的对长平公主说道:“我看忠诚伯心里早算计好了,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我估摸着,这一出大戏要唱好了,一准儿是满堂红,全天下都得喝彩叫好。”
“皇叔说的是,”长平公主看着营门内外传令兵快马如飞,穿梭一般的来来往往,就知道李四憋着大力气呢:“如今是什么局势,忠诚伯比你我更清楚,我也信得过他。”
其实长平公主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局面都这样了,就是信不过李四还能信谁?
故作轻松的说道:“此战必胜。”
“那是自然。”
和唐王等人的轻松相比,守备南京的卢九德等人急的都要上房揭瓦了。
南都北边率先遭受清军的重击,防线被压缩的不成个样子,要不是卢九德也见过这样的大场面立刻斩了几个后退的将佐,整个防线崩溃都有可能。
清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了,不到两个时辰就破了两道防线,以满洲辫子兵为先导的清军简直不可抵挡,后面跟着的新附军也一个个强悍的了不得,一度深入防线纵深达十几里。
四下都在告急,都在要求撤退。
“要是有得退,咱家早就退了。”前朝的公公卢九德也算是镇定:“都给我顶住了,新皇登基你我之辈再不卖点力气出来,以后连西北风也喝不上。”
镇抚许庆生头盔都不知道丢在了什么地方,煞是整齐的甲胄歪歪斜斜,胳膊上还带着血污,也不知道是他受伤之血还是敌人的血迹:“公公,赶紧增兵吧。”
“还增个屁的兵,预备的都投上去了,”卢九德以尖锐的声调在许庆生面前大叫:“你他娘的给顶住,再顶俩时辰,我估摸着赴死军就要到了。”
赴死军,鞑子的克星,大明的顶梁柱。
每到战时,人们总是率先想起这支部队。
那和大地一般颜色的军装,通红如血... -->>
第136章 小蛇也想吞巨鲸
不论是“稻未分秧麦已秋。豚蹄不用祝瓯窭”,还是“买得新船疾似飞,蚕饥遥望采桑归”,无不预示着江南已进入丰收季节。
桑、麻、麦、稻都在紧张而又忙碌之中抢收,今年不比往岁,这么卖力气的抢收抢打一来是赶农时。更主要的还是鞑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掩杀过来,再不抓紧着点儿,这些收成能不能进袋归仓谁也不敢保。
往年的这个季节,正是“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的好时光,可现如今谁还有那惬意的心思?正按照赴死军的指引,集结在孝陵卫以东。
孝陵卫的那点官军一看到这么多人,头皮都发麻了,除了不让这些人靠近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乌泱泱一百多万人口,男男女女老老幼幼如海一般,这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可眼下他们也成了这些人海当中的一份子。
还好是夏天,又都是失了家的,也就不那么讲究了。把家人聚在一起随便这么一窝憋,暂时先委屈几天吧。
虽然赴死军一直在极力收缩这些人的范围,可人口实在是海了去了。方圆好几十里都填的铺天盖地。
推荐德高望重者为首,负责调节安排,抽选丁壮做些简单的保卫事宜,总算是暂时在这荒郊野地里安顿下来。
婆姨们还在念叨如何如何的不方便,娃娃也不时哇哇大哭,家里的男人则在极力安慰:“莫急,莫急,凄惶的日子也就这么几天罢了,挺一挺就能过去。赴死军就是天兵天将,不几天的工夫就能打的鞑子退回去。忠诚伯就是咱大明的武穆爷爷,心里头装着咱们老百姓呢,还用咱们着急?”
忠诚伯心眼儿里肯定装着大伙儿呢,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情。
“赴死军就是咱的岳家军,忠诚伯就是岳武穆岳爷爷转的世,上辈子就是鞑子的克星,这辈子还是!”
可不就是在做岳爷爷的事情么,上辈子没有能够直捣黄龙,岳爷爷心里头就能平静了?在天上看着鞑子又要闹腾,这才下凡过来继续和鞑子干仗的……
“我的忠诚伯呐,俺们知道您老人家有通天的手段,有彻地的神通,可家里的娃娃婆姨都撑不了多少日子,这一回可得快着点呐……”
老百姓们匆忙撤离。只不过带着点儿随身的物品和最基本的口粮。在这荒郊野地的,谁家也支撑不了多少日子,都盼着精忠报国的忠诚伯和天下无敌的赴死军尽快打跑鞑子呢。
“此次,务求一战而定,务求全歼鞑子,扫净江南。”赴死军有多少人?满打满算也就万余战兵,清军虽然绝对不可能有号称的二十万那么多,十来万就算没有也差不多了。以一万打十万,还“务求全歼”,这样的牛皮大话能笑掉人的大牙,说这话的不是疯子就是还没有睡醒。可同样的话得分是谁说的,李四正经八百的说要全歼鞑子,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说了全歼绝对是要全歼的,谁要是怀疑那才真没有睡醒呢。
忠诚伯李四是何等样人,说要定住江南,江南肯定就是四平八稳能定的死死的。
下边的情况李四最摸门儿,老百姓们不能支撑太多时间,这一仗宜速战宜速决,再也不能如在江北那样旷日持久的拖下去。
而且赴死军本身也不宜再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大战了。
扬州一战中,赴死军折损不小,各营各队都是通过补充才算是满员,看起来人数不减,可总体战斗力却是实实在在的降低了,不是一天半晌就能恢复过来的。
在过江之后,许多扬州子弟纷纷踊跃入伍,要求加入赴死军。对于这些热切的儿郎,赴死军并没有来者不拒的统统接纳,而是仔细择其健者充入赴死军。并且新编一个营,以老兵为骨干的搭建起来。
这个营中都是身强力壮的魁梧汉子,八十万扬州人口中只挑出一千六百人,可真是做到了精挑细选。可李四依旧不怎么看好这个营,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新兵虽然穿上了军装拿上了武器,骨子里还是老百姓,不强求有多大的战斗力,上得阵去面对血肉横飞的场面没有吓的瑟瑟发抖就算很不错了。
要说新兵中有战斗力的,扬州方面史可法遗留下来的那些守军相当不错,无论是临敌经验还是最基本的战斗技巧,都在扬州血战中得到淬炼。尤其是在战斗意志和顽强坚韧方面,能在漫长的扬州血战生存下来的,绝对个顶个都能一个当仨使唤。
这些扬州守军兵没有打散,而是依照原来的建制单独另编,军官武弁等照旧,甚至军服号坎子都没有换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换了赴死军的旗号而已。
淮扬一系人马数以十万计,可大难临头之际,跑的跑散的散,能战的也死了个七七八八,就剩下这么点精锐,几乎是百不存一。这些淮扬军的心思最为热切,都等着和鞑子再见见真章呢。
太夫人和夫人追随史督师辗转漂泊,自北都而淮安,自淮安而南都,怀里揣着史督师临终书信的史德威成为淮扬营的营官。因为淮扬营兵不直属赴死军统辖,所以严格的来说史德威不是赴死军营官依旧是扬州副将。
“太夫人和夫人就在南都,如今鞑子来犯,我淮扬男儿纵是洒尽了胸中热血也要与鞑子周旋到底,叫太夫人和夫人也看看。督师手下是何等的人物。”什么他娘的朝廷,滚他奶奶的臭鸭蛋去吧。督师力战扬州为国而殉,何等的壮烈,朝廷都做了些什么?有眼珠子的都看着呢。
督师心里装着朝廷装着忠义,咱们大伙儿心里只有督师,和什么朝廷没有鸟的相干。
“为督师复仇,淮扬军请战,首战用我淮扬健儿,好叫鞑子知道督师英灵不散。”史德威已经是第三次请战了,而且是要请首战。
史可法与整个淮扬同殉,壮烈的无以复加,其旧部复仇心思之切,挡都挡不住。
也只有李四才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思,在用兵方面,史可法虽算不上什么千古名将,可是说起个人品德和一腔忠烈,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光耀千秋。直到百年之后的乾隆年间,满清已经稳稳当当的站住了这片河山,依旧有人打起史可法的旗号反清复明。闹的乾隆不得不亲赴扬州,为史可法建庙立碑,以慰忠魂……
“督师忠义我李四敬仰的很,余部诸君又是如此血性赤诚。”李四知道该怎么用这些人,也明白话应该怎么说:“此一战必为督师复仇,为灰烬扬州复仇,以淮扬诸君之力,可击败清军么?”
不等史德威说话,李四又道:“首战还是用我赴死军的吧,淮扬诸君自有重大用场。”
“击败鞑子为第一,首战之重已是最重,我淮扬军出,必然死战不退……”
“我军拼尽全力,击溃鞑子不难。”李四虚划一个圈子:“若督师泉下有知,想的必然不会仅仅是击溃清军而已,而是要是图谋全歼……”
“全歼鞑子在这江南之地,以多铎的狗头告慰督师在天之灵。”李四的构想让史德威都吃惊:“当时清军倚仗兵锋合围扬州,今日我等也要效一效那铁桶大阵,让鞑子也尝尝十面埋伏的滋味儿。淮扬诸君就要堵在鞑子的后腰上。把鞑子堵住,生擒多铎,岂不是更让督师九泉含笑?”
“你……忠诚伯是要以一万合围十万?”这个战略也太大胆了,简直就是疯狂。
“怎么?不能么?我素来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史将军能把鞑子的后路堵死,我就能把十万清军一口吃了。”李四本人比他的疯狂战略还要疯狂:“这浩荡长江就是鞑子的死路,多铎敢过来就不要想着跑掉,我要这十万清兵来的去不得。”
“好,我淮扬军愿听从赴死军调遣。只要能拿住多铎,我史德威就是永不超生也认了。”
如此疯狂大胆的战略安排是史可法这个义子想也不敢想的,也只有李四这样的人物说出来才有几分可信度。
“忠诚伯说吧,要我怎么干?我淮扬军别的不行,打鞑子还不敢落在赴死军的后头,也是敢死敢战的弟兄……”
“哈哈,还不到拼命的时候哩,我只问史将军一句,你们能跑的比清军更快么?”
史德威一愣,听完了李四的部署之后,把胸脯子拍的梆梆作响:“忠诚伯你就放心吧,真要这么干,我淮扬军跑的比他娘兔子还快……”
史德威心满意足的离去,后头的路丙寅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也收拾不起:“我的李兄弟,我一直以为你是堂堂正正的大人物,想不到也能使出这么下三滥的手段,这回是真的有热闹看喽,哈哈。”
“嘿嘿,和鞑子开兵见阵就不能讲究什么堂堂正正,只要能杀鞑子,再阴毒的手段我都要用上。”
战争,尤其是这种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任何手段都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出来,追求的就是一个目标: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路大哥你也别光顾着笑,这下九流的手段也有你的份儿……”
“怎么又说上我了?”
“淮扬军终究没有你的马兵营跑的快,还是马步营过去照应一下我才能放心,声势也更大一些。”李四想了想说道:“新的扬州营和你们马步营一起出发,你再选几个跑的最快的,自己想法子过江去淮西……”
“扬州营可都是新兵,连血都没有见过呢……”
“又不是去打仗,还有你们马步营照顾呢不是。”
“成,什么时候出发?”
“史德威的淮扬军前脚走,你们后脚跟着,不要离的太远就可以了。”
老路嘿嘿的笑着,一点没有大战当前的紧张和兴奋,反而弄了一锅子烟舒舒服服的抽上了:“兄弟,我估摸着这回咱们能胜的很轻松哩。”
“打胜不难,难的是把清军锁在江口,后头就看你们的了。”
……
“哦,我晓得了。”对于太子朱慈烺黄袍加身这么大的事情,李四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意外。只不过是大势推动下的一个必然罢了,在那个平行时空,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太子都能被老百姓们拥戴为南京之主。朱慈烺这个货真价实的太子,又有前期掀起的风潮,关键是还有赴死军这么一根定海神针,登基为帝整合城内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已,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惊喜。
李四可以冷处理这个事情,长平公主朱媺娖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弟弟已经是皇帝了,这个消息让长平公主当时就是一呆,眼中泪水夺眶而出,又是微笑又是哭泣的双腿一软,就势瘫软在地……
好半晌子才恢复过来,眼角腮上还挂着亮晶晶的眼泪珠子,起身整整衣冠万分郑重的再次跪拜天地祖宗:“大明历代先皇,朱家列祖列宗在上,媺娖惶恐,谨禀之告之,大行皇帝嫡血太子身登大宝丕承九鼎,已立为我大明之主。自先皇登位以来,勤勤恳恳勉于国事,无不临渊而履薄。奈何苍天不佑,惨遭奇祸。先皇以烈殉国,我等子孙后辈眦裂而耻痛本当同殉。念及历代祖宗百战基业得来非易,君父大仇未报,虽满腔血气,终忍辱含污苟且偷生。自北都而至淮西,自淮西而至江北,如此隐匿藏避,无日或忘家恨国仇。幸先皇识人,临终托孤托国于忠义之手,万千军士感泣先皇余荫,赴死而战,终有此些须局面。太子面南称尊,文武百姓景迎。今内团结如一,外有敢战虎贲,民心士气已是极致,必击退敌寇,收复河山,再现我大明煌煌,祖宗保之佑之……”
对天地祖宗祷告完毕,长平公主已是满面肃穆之色,起身之时,浑不见半分矜持腼腆的小女儿姿态,果断坚毅如男儿一般:“随我去见忠诚伯!”
……
“哈哈,好,不愧是朱家的好儿孙,”唐王畅快的大笑:“我早就看这个孩子是个有出息的,也不枉历经如此艰辛,总算是成了正果。我说李家大兄弟,这一遭你可是乾坤定鼎的功劳,就是封个异性王什么的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哪里哪里……”李四笑的很是和善,丝毫也没有半点得意的样子表现出来:“太子能够身登九重,那是先皇余荫未断,大明气运绵延,我李四也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再者说先皇曾托孤于我,怎么着也不能辜负了先皇的重托……”
“哈哈哈,和我还绕什么圈子,你再这么说就是打我的脸了。要说什么王爷爵位,我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子事情?你就说我吧,我才是真正托了父辈的余荫呢。要是生在寻常百姓之家,就我肚子里的这点儿货色,别说是唐王,就是做个里正也是高抬我了。”唐王很是豪爽的说道:“吴三桂那王八蛋都称了什么狗屁的平西王,李家兄弟你不会不如吴三桂那龟孙子吧?难道我那大侄子还不如满洲小皇帝?要不是李家兄弟你,这江山……嘿嘿……”
“要不是忠诚伯,这江山已不可收拾,我等大行皇帝血脉已经尽数葬身乱军之中。这话本就是实情,皇叔还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呢?”说话间,长平公主就已过来。
开口就称唐王为皇叔,乐的唐王也是嘿嘿直笑:“嘿嘿,如今的行情就是水涨船高,看来我这唐王的爵位也要涨一涨了,哈哈……”
长平公主对着李四万分郑重的蹲身行礼:“封赏之语平白侮了忠诚伯的忠义血诚之心,也就不必再说。今日不论君臣,我谨以此礼代故去的严慈恭谢李先生。”
“好,大侄女说的对,李家兄弟,这个礼法你就不必躲了,受的起,就是我那大行而去的弟弟和弟妹亲礼,你也受得。”
唐王话糙理不糙,这是家礼,算是答谢李四照顾他们几个兄弟姐妹的情分,莫说是太子公主,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该象模象样谢一谢的。人家也没有说什么大行皇帝和皇后,而是成为家严家慈,更不提忠诚伯这三个字,而是把李四当成了太子的老师,称为李先生。
“如今大战在即,什么谢不谢的以后再说,若是唐王和公主殿下真愿意谢我,等战事了了,在南京城里摆上一桌上等的酒席,好酒好肉的咱们大吃一回……”
“好,”唐王击掌大赞:“眼下战事为重,旁的都放到以后再说。”
眼下的形势,还是以战为先,若是不能把鞑子兵打退,南京城说不准就是下一个扬州。新皇刚一上位就让鞑子来个下马威,还能有什么威信?各地的藩王将佐也不会拿这个新皇帝太当一回子事情。
当务之急还是先保住南京,才有资格说其他。
“李家兄弟何时出兵?”
“出兵?不急不急,”李四很是郑重的说道:“我已请人看好了日期时辰,明日巳时二刻为龙穿云的兆头,正是大军开拔的好日子,主大吉。”
无论是唐王还是长平公主,当时就目瞪口呆,成了傻子。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赴死军视进攻为生命,无论如何险恶的情况下,也不管面对的敌人如何强悍,总是率先展开攻击。即使是在被动的情况也是主动抢攻,总是做到先发制人。
如今清兵都打到家门口了,已经是紧急中的紧急,就凭南京守备的那点花拳绣腿肯定挡不住多铎的大军,谁不知道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以前赴死军起兵也没有听说过还要看什么黄道吉日,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还挑好了进攻的时辰?
要是别人说这个,唐王老大的耳刮子早就抽过去了,奶奶的这不是惧战是什么?
可李四这么说,无论是谁也得好好想想。
赴死军的辉煌在那里摆着呢,要说赴死军惧战,天底下就再也没有敢战之兵了。
眼下距离南京这么近,只要稍微往前移动一下,就能和清军的外围部队接上火。无论是清军还是赴死军,都在对方的侦查范围之内,想弄什么玄虚的话,难度可有点大。
“大侄女,甭着那个急,也别操那个闲心,忠诚伯的本事我信的过,赴死军的战力我更信的过,”就在营门之外,唐王小声的对长平公主说道:“我看忠诚伯心里早算计好了,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我估摸着,这一出大戏要唱好了,一准儿是满堂红,全天下都得喝彩叫好。”
“皇叔说的是,”长平公主看着营门内外传令兵快马如飞,穿梭一般的来来往往,就知道李四憋着大力气呢:“如今是什么局势,忠诚伯比你我更清楚,我也信得过他。”
其实长平公主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局面都这样了,就是信不过李四还能信谁?
故作轻松的说道:“此战必胜。”
“那是自然。”
和唐王等人的轻松相比,守备南京的卢九德等人急的都要上房揭瓦了。
南都北边率先遭受清军的重击,防线被压缩的不成个样子,要不是卢九德也见过这样的大场面立刻斩了几个后退的将佐,整个防线崩溃都有可能。
清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了,不到两个时辰就破了两道防线,以满洲辫子兵为先导的清军简直不可抵挡,后面跟着的新附军也一个个强悍的了不得,一度深入防线纵深达十几里。
四下都在告急,都在要求撤退。
“要是有得退,咱家早就退了。”前朝的公公卢九德也算是镇定:“都给我顶住了,新皇登基你我之辈再不卖点力气出来,以后连西北风也喝不上。”
镇抚许庆生头盔都不知道丢在了什么地方,煞是整齐的甲胄歪歪斜斜,胳膊上还带着血污,也不知道是他受伤之血还是敌人的血迹:“公公,赶紧增兵吧。”
“还增个屁的兵,预备的都投上去了,”卢九德以尖锐的声调在许庆生面前大叫:“你他娘的给顶住,再顶俩时辰,我估摸着赴死军就要到了。”
赴死军,鞑子的克星,大明的顶梁柱。
每到战时,人们总是率先想起这支部队。
那和大地一般颜色的军装,通红如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