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万里河山别样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征询过北平方面何应钦、黄绍弘两人的意见后,老蒋决定抽调庞炳勋的40军、萧之楚的26军开赴西北,参与此次剿匪作战。
依老蒋原本打算,是想抽调战斗力比较强的中央军嫡系17军的,可何应钦不答应。在接到老蒋的征询电后,何应钦就着急起来,眼下平津一带,外有日军相逼,内有各个派系的部队,若是再把17军调走了,恐怕自己睡觉都不塌实。17军的3个师的主官都是出身黄埔一期,与何应钦有师生之谊,各师的主要指挥人员也大都来自黄埔各期,有这样一支部队在身边,何应钦和那些杂牌军头说话时底气都壮很多。
在和黄绍弘联名发给老蒋的电报中,何应钦明确表示,“今华北外有强虏相逼,内则各部心思不一,实需一中央强力部队坐镇平津震慑各方。此前,中央87师业已南调,17军实不宜调往他方。且17军长城一战损失惨重,当以休整为上。”
9月上旬的时候,冯玉祥虽再次回泰山隐居,可同盟军的问题并未解决,考虑到已在该部公开活动的中共势力,以及长城内外存在的日军部队和分属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等不同派系又各有心思的部队,老蒋也知道何应钦的顾虑有道理。
再说,17军此前在长城抗战中也确实损失惨重,亟需休整。其中,装备最精良的德械师83师,打到最后,师长刘戡甚至把卫生兵、炊事兵都派上去了。面对惨重的损失,刘戡这个被卫立煌认为神经大条、一根筋的主,心痛之下都忍不住要拔枪自杀。若不是参谋长符昭骞手快给拦住了,估计这个刘师长已经不在了。
17军不能调,何、黄两人的意见是抽调抽调庞炳勋的40军、萧之楚的26军到西北。此前阎锡山曾对黄绍弘提过,从华北抽调部队到西北,一要纪律好,二要战斗力不差,三数量不能太多。
而庞炳勋的40军,虽号称是一个军,但该军只有一个39师,兵力尚不足万人。
至于萧之楚的26军可不是当初老蒋嫡系的那个26军,而是在33年春,南京当局为加强长城和冀东地区对日军作战军事力量,以44师为基础组建的一个军。该军下辖萧之楚兼任师长的44师及王金墉独立4旅,兵力约两万左右。
庞、萧两部都与西北军渊源不浅,战斗力也还不错,纪律尚可,总体上也有近3万兵力,抽调到西北也算合适。
华北这边出兵的情况确定后,老蒋又给阎锡山去电,希望晋绥军也能抽调兵力参与此次剿灭民匪的作战。
复出后一再表示唯中央之命是从的阎老西盘算一番,也答应派兵参战,但除了在绥西五原、临河一带屯垦的王靖国第70师外,只增加了一个孔令恂的97师。对此,阎锡山的解释是,山西、绥远两省受灾严重,一些官兵正在救灾,无法抽离;而从长城战场上下来的傅作义、赵承绶两部,连续作战后刚稳定下来,不宜再动,“恐兵有怨言,军心不稳”。
看了阎锡山的回复,老蒋就是一阵摇头叹息,知道这位阎老西恐怕这辈子也改不掉爱打小算盘的毛病了。不过,既然还有王靖国70师、孔令恂的97师共3万多兵力可用,也是不错。
根据何、黄、阎等人的意见,确定了从华北抽调到西北作战的部队后,老蒋于9月10日以军委会的名义发布命令,任命杨虎城为此次剿匪总指挥,马鸿逵、孙殿英为副总指挥,定于10中旬择机进剿“民匪”。
为协调各部作战行动,此战中,杨虎城、井岳秀为东路军,杨虎城兼任东路军总指挥,出直罗关向西攻击子午岭一线;马鸿逵、孙殿英、马步芳、庞炳勋、萧之楚、王靖国、孔令恂等部为北路军,由马鸿逵为北路军总指挥,孙殿英为北路军前线总指挥,该路大军将对宁夏河西发动攻击;胡宗南、鲁大昌部为南路军,由胡宗南任总指挥,该路军将攻击岷县,向陇中、兰州方向挺进;西路军为马步青部,该路军为偏师,牵制河西走廊上的“民匪”。
在南方调集百万大军,准备对中共苏区第五次围剿的同时,老蒋又调集近30万大军在西北对人民军进剿,也称得上是大手笔。
在进剿西北的4路大军中,宁夏河西的北路军兵力最为雄厚,共有17万多人马;陕西境内杨、井两部的东路军也集中了5万多兵力;南路军胡、鲁两部也同样集中了5万多兵力;兵力最少,用以牵制人民军的西路军马步青部,兵力也有1万左右。
有了如此规模的兵力,从老蒋到何应钦、阎锡山都有一种势在必得的信心。而作为北路军领军人物的马鸿逵、孙殿英两人更是信心膨胀。17万多大军,只用来攻击宁夏河西部,就是用人堆也把“民匪”给堆垮了。
不过,身在归绥冷眼旁观的傅作义却提醒义兄王靖国:“此战结果未必如愿,... -->>
在征询过北平方面何应钦、黄绍弘两人的意见后,老蒋决定抽调庞炳勋的40军、萧之楚的26军开赴西北,参与此次剿匪作战。
依老蒋原本打算,是想抽调战斗力比较强的中央军嫡系17军的,可何应钦不答应。在接到老蒋的征询电后,何应钦就着急起来,眼下平津一带,外有日军相逼,内有各个派系的部队,若是再把17军调走了,恐怕自己睡觉都不塌实。17军的3个师的主官都是出身黄埔一期,与何应钦有师生之谊,各师的主要指挥人员也大都来自黄埔各期,有这样一支部队在身边,何应钦和那些杂牌军头说话时底气都壮很多。
在和黄绍弘联名发给老蒋的电报中,何应钦明确表示,“今华北外有强虏相逼,内则各部心思不一,实需一中央强力部队坐镇平津震慑各方。此前,中央87师业已南调,17军实不宜调往他方。且17军长城一战损失惨重,当以休整为上。”
9月上旬的时候,冯玉祥虽再次回泰山隐居,可同盟军的问题并未解决,考虑到已在该部公开活动的中共势力,以及长城内外存在的日军部队和分属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等不同派系又各有心思的部队,老蒋也知道何应钦的顾虑有道理。
再说,17军此前在长城抗战中也确实损失惨重,亟需休整。其中,装备最精良的德械师83师,打到最后,师长刘戡甚至把卫生兵、炊事兵都派上去了。面对惨重的损失,刘戡这个被卫立煌认为神经大条、一根筋的主,心痛之下都忍不住要拔枪自杀。若不是参谋长符昭骞手快给拦住了,估计这个刘师长已经不在了。
17军不能调,何、黄两人的意见是抽调抽调庞炳勋的40军、萧之楚的26军到西北。此前阎锡山曾对黄绍弘提过,从华北抽调部队到西北,一要纪律好,二要战斗力不差,三数量不能太多。
而庞炳勋的40军,虽号称是一个军,但该军只有一个39师,兵力尚不足万人。
至于萧之楚的26军可不是当初老蒋嫡系的那个26军,而是在33年春,南京当局为加强长城和冀东地区对日军作战军事力量,以44师为基础组建的一个军。该军下辖萧之楚兼任师长的44师及王金墉独立4旅,兵力约两万左右。
庞、萧两部都与西北军渊源不浅,战斗力也还不错,纪律尚可,总体上也有近3万兵力,抽调到西北也算合适。
华北这边出兵的情况确定后,老蒋又给阎锡山去电,希望晋绥军也能抽调兵力参与此次剿灭民匪的作战。
复出后一再表示唯中央之命是从的阎老西盘算一番,也答应派兵参战,但除了在绥西五原、临河一带屯垦的王靖国第70师外,只增加了一个孔令恂的97师。对此,阎锡山的解释是,山西、绥远两省受灾严重,一些官兵正在救灾,无法抽离;而从长城战场上下来的傅作义、赵承绶两部,连续作战后刚稳定下来,不宜再动,“恐兵有怨言,军心不稳”。
看了阎锡山的回复,老蒋就是一阵摇头叹息,知道这位阎老西恐怕这辈子也改不掉爱打小算盘的毛病了。不过,既然还有王靖国70师、孔令恂的97师共3万多兵力可用,也是不错。
根据何、黄、阎等人的意见,确定了从华北抽调到西北作战的部队后,老蒋于9月10日以军委会的名义发布命令,任命杨虎城为此次剿匪总指挥,马鸿逵、孙殿英为副总指挥,定于10中旬择机进剿“民匪”。
为协调各部作战行动,此战中,杨虎城、井岳秀为东路军,杨虎城兼任东路军总指挥,出直罗关向西攻击子午岭一线;马鸿逵、孙殿英、马步芳、庞炳勋、萧之楚、王靖国、孔令恂等部为北路军,由马鸿逵为北路军总指挥,孙殿英为北路军前线总指挥,该路大军将对宁夏河西发动攻击;胡宗南、鲁大昌部为南路军,由胡宗南任总指挥,该路军将攻击岷县,向陇中、兰州方向挺进;西路军为马步青部,该路军为偏师,牵制河西走廊上的“民匪”。
在南方调集百万大军,准备对中共苏区第五次围剿的同时,老蒋又调集近30万大军在西北对人民军进剿,也称得上是大手笔。
在进剿西北的4路大军中,宁夏河西的北路军兵力最为雄厚,共有17万多人马;陕西境内杨、井两部的东路军也集中了5万多兵力;南路军胡、鲁两部也同样集中了5万多兵力;兵力最少,用以牵制人民军的西路军马步青部,兵力也有1万左右。
有了如此规模的兵力,从老蒋到何应钦、阎锡山都有一种势在必得的信心。而作为北路军领军人物的马鸿逵、孙殿英两人更是信心膨胀。17万多大军,只用来攻击宁夏河西部,就是用人堆也把“民匪”给堆垮了。
不过,身在归绥冷眼旁观的傅作义却提醒义兄王靖国:“此战结果未必如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