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三国之卧龙助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在,方绍与庞统之间,就科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的斗争,已渐趋白热化,于情于理,同方绍站在同一阵营的诸葛亮,都应该施出援助之手,师徒二人联手,将庞统企图借此来揽权的图谋破解。
但事实上去是,自从大争论展开以来,诸葛亮就一直保持着一种罕见的沉默。
在朝议上,当皇帝刘泰征求诸葛亮的意见时,他总是一副和事佬的样子,不痛不痒的来一句:“此事急不得,还需慢慢商议。”
显然,诸葛亮打算在这次方绍与庞统的斗争中,保持着自己的中立,但在方绍看来,诸葛亮不站出来帮自己说话,就是在间接的帮助庞统。
也许诸葛亮也有其苦衷,毕竟,这是一场起于荆州系两位领袖人物之间的争斗,牵扯到了诸多人的利益,故而诸葛亮才会选择保持中立。
如果是多年以前,也许方绍会体谅诸葛亮的难处,但是现在的方绍,其权势与声望早已不逊于诸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青出于蓝,此时的方绍,当然不能允许诸葛亮的过度沉默。
在又一次朝议无果之后,散朝之后,方绍即赶往了丞相府。
一见到诸葛亮,方绍便开门见山道:“先生,你不要再做和事佬了,庞士元已经联合外人,想要骑在你我师徒的头上,这个关键时候,你必须站出来表明你的立场。”
方绍的口气之中,显然带有几分不满。
方绍的到来似乎早有诸葛亮的意料之中,他倒也不以为怪,笑道:“中正莫急,先坐下,喝口茶消消气。”
方绍暂压情绪,二人宾主坐下,茶也喝了,果品也吃了,方绍旧事重提:“先生,这么多年来,我们费了多少心血,好容易才掌控朝中大势,庞统却想借司马懿那一帮降臣来窃取我们的奋斗成果,我就奇怪了,你竟然能看得下去。”
诸葛亮叹了一声:“士元的心思,我岂又不知,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九品中正制》确实既能收揽吴魏降士之心,又能保证我等士人的长久利益,相比科举制,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诸葛亮的回答令方绍吃了一惊,急道:“话虽如此,可先生有没有想过,《九品中正制》使士人垄断了做官的权力,阻断了下层寒族上升的通道,长此以往,士人必将沦为腐朽浮华,而寒士则将曰渐积怨,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必将酿成大祸呀。”
方绍是过来人,当然知道《九品中正制》的致命祸根,所以他才不顾一切的反对,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以诸葛亮之智慧,居然也跳不出自身的判断的局限姓。
诸葛亮点了点头:“中正制的这些隐患,你先前也与我说过,所以我才一直在想,既要保护士人的利益,又要克除这些隐患,唯有恢复两汉以来的察举之制,方为两全其美之策。”
汉代的察举制,固然有其优点,但却同样具有着致命的缺陷,其一为重德而轻才,其二则与九品制一样,最终要沦为权贵把持的选官工具,尽管其中的权贵,有可能是士人出身,也有可能是寒人,但因为它采用的是推荐的手段,则必会为权贵的主观姓所影响,缺乏公平姓。
何况,东汉的灭亡,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察举制不再适应新的形势,诸葛亮这时提出要恢复旧制,在方绍看来,显然有开历史倒车之嫌。
不过,当方绍将察举制的诸般弊端道来时,诸葛亮的情却显得有点不悦,冷笑道:“我看中正你是言重了,若非察举制为朝廷输送大量的贤德之才,又如何能造就两汉四百年之辉煌。”
“两汉四百年辉煌,呵呵,先生,若果真如你所言,又如何会有董卓之乱?到最后,若非先帝大胆革新,行科举以收天下英才,当今之天下,恐怕不是姓曹就要姓孙了。”
方绍的言辞表明了他的不满,而且口气颇有些重,这是先前从未有过的。
诸葛亮脸色微变,不悦道:“凡事要因时而宜,科举制对陛下扫平天下确有助力,但时过境迁,该是恢复旧制的时候了,中正,你不可太过执着才是。”
诸葛亮决然如此,方绍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呢,只得心怀不满的起身告辞。
回往府中时,王平、邓艾、姜维等嫡系心腹早已等候多时,他们都知道方绍是去与诸葛亮会谈,故而尽聚于此,焦虑的等待着结果。
当他们看到方绍的表情之时,便猜到了八九分,王平皱眉道:“大司马,看来诸葛丞相是不打算站在我们这一边了吧?”
方绍摇了摇头,邓艾的神色也跟着肃然起来:“莫非,诸葛丞相... -->>
现在,方绍与庞统之间,就科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的斗争,已渐趋白热化,于情于理,同方绍站在同一阵营的诸葛亮,都应该施出援助之手,师徒二人联手,将庞统企图借此来揽权的图谋破解。
但事实上去是,自从大争论展开以来,诸葛亮就一直保持着一种罕见的沉默。
在朝议上,当皇帝刘泰征求诸葛亮的意见时,他总是一副和事佬的样子,不痛不痒的来一句:“此事急不得,还需慢慢商议。”
显然,诸葛亮打算在这次方绍与庞统的斗争中,保持着自己的中立,但在方绍看来,诸葛亮不站出来帮自己说话,就是在间接的帮助庞统。
也许诸葛亮也有其苦衷,毕竟,这是一场起于荆州系两位领袖人物之间的争斗,牵扯到了诸多人的利益,故而诸葛亮才会选择保持中立。
如果是多年以前,也许方绍会体谅诸葛亮的难处,但是现在的方绍,其权势与声望早已不逊于诸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青出于蓝,此时的方绍,当然不能允许诸葛亮的过度沉默。
在又一次朝议无果之后,散朝之后,方绍即赶往了丞相府。
一见到诸葛亮,方绍便开门见山道:“先生,你不要再做和事佬了,庞士元已经联合外人,想要骑在你我师徒的头上,这个关键时候,你必须站出来表明你的立场。”
方绍的口气之中,显然带有几分不满。
方绍的到来似乎早有诸葛亮的意料之中,他倒也不以为怪,笑道:“中正莫急,先坐下,喝口茶消消气。”
方绍暂压情绪,二人宾主坐下,茶也喝了,果品也吃了,方绍旧事重提:“先生,这么多年来,我们费了多少心血,好容易才掌控朝中大势,庞统却想借司马懿那一帮降臣来窃取我们的奋斗成果,我就奇怪了,你竟然能看得下去。”
诸葛亮叹了一声:“士元的心思,我岂又不知,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九品中正制》确实既能收揽吴魏降士之心,又能保证我等士人的长久利益,相比科举制,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诸葛亮的回答令方绍吃了一惊,急道:“话虽如此,可先生有没有想过,《九品中正制》使士人垄断了做官的权力,阻断了下层寒族上升的通道,长此以往,士人必将沦为腐朽浮华,而寒士则将曰渐积怨,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必将酿成大祸呀。”
方绍是过来人,当然知道《九品中正制》的致命祸根,所以他才不顾一切的反对,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以诸葛亮之智慧,居然也跳不出自身的判断的局限姓。
诸葛亮点了点头:“中正制的这些隐患,你先前也与我说过,所以我才一直在想,既要保护士人的利益,又要克除这些隐患,唯有恢复两汉以来的察举之制,方为两全其美之策。”
汉代的察举制,固然有其优点,但却同样具有着致命的缺陷,其一为重德而轻才,其二则与九品制一样,最终要沦为权贵把持的选官工具,尽管其中的权贵,有可能是士人出身,也有可能是寒人,但因为它采用的是推荐的手段,则必会为权贵的主观姓所影响,缺乏公平姓。
何况,东汉的灭亡,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察举制不再适应新的形势,诸葛亮这时提出要恢复旧制,在方绍看来,显然有开历史倒车之嫌。
不过,当方绍将察举制的诸般弊端道来时,诸葛亮的情却显得有点不悦,冷笑道:“我看中正你是言重了,若非察举制为朝廷输送大量的贤德之才,又如何能造就两汉四百年之辉煌。”
“两汉四百年辉煌,呵呵,先生,若果真如你所言,又如何会有董卓之乱?到最后,若非先帝大胆革新,行科举以收天下英才,当今之天下,恐怕不是姓曹就要姓孙了。”
方绍的言辞表明了他的不满,而且口气颇有些重,这是先前从未有过的。
诸葛亮脸色微变,不悦道:“凡事要因时而宜,科举制对陛下扫平天下确有助力,但时过境迁,该是恢复旧制的时候了,中正,你不可太过执着才是。”
诸葛亮决然如此,方绍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呢,只得心怀不满的起身告辞。
回往府中时,王平、邓艾、姜维等嫡系心腹早已等候多时,他们都知道方绍是去与诸葛亮会谈,故而尽聚于此,焦虑的等待着结果。
当他们看到方绍的表情之时,便猜到了八九分,王平皱眉道:“大司马,看来诸葛丞相是不打算站在我们这一边了吧?”
方绍摇了摇头,邓艾的神色也跟着肃然起来:“莫非,诸葛丞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