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孟叔恒在饶州府学读书,每旬才回来一次,饶州是学风鼎盛之地,文人墨客云集,入了夏,各式文会便多了,他回到易阳县孟府的时候也更少了。
整个七月,他便没有回来。
柳朝姝不是刻薄人,知道自己新多出来的这个庶女生辰在七月,除了府上的惯例的新衣、银钱之外,单独又让人给她做了两身新衣,她从自己的嫁妆里选了两样小孩子能戴的璎珞和金钏,还给了五大串钱。
琴嬷嬷带着孟月池一样样看过去。
“加上你从庄子上带来的那些,这都是你的体己,姑娘千万收好。”
琴嬷嬷是柳朝姝的陪嫁嬷嬷,来教养孟月池也不过是暂时的,好在她并非贪吝狠辣之人,管体己、算银钱这些,她也一样样都教给了才七岁的姑娘。
孟月池抬头看向她,过一会儿才说
“谢谢琴嬷嬷费心。”
琴嬷嬷看她的眼睛黑亮,心里又软了下。
耳慢语迟,大夫来看过,说不算是病,也不算是残疾,可看着一个极好的小姑娘时不时露出迟缓模样,实在让人心里生出些不平。
“姑娘得学会看账册子。”
琴嬷嬷拿出一本小册子,看着上边工整的字迹,一旁的刘嬷嬷露出了羡慕神色。
柳家来的的婢女也好,嬷嬷也好,都是识字的,这在整个孟家都是独一份儿,看着行为做事也跟旁人不同。
“姑娘现在手里有三枚五两的银锭子,七枚半两的银锞子,三两半碎银子,一个银项圈,一个金项圈,一对金镯子,计一两重。今日又多了五千铜钱,一个金璎珞,计三两重,一对臂玔,计二两重。”
一样一样说完了,琴嬷嬷都觉得这家底实在是太薄了。
姑娘在庄子上呆了这么多年,每月那点银子只能让人过得紧紧巴巴,刘嬷嬷还在庄子外头开了菜地,靠卖菜贴补。
回府那天她留了人细细查过了,拢共剩了三两半银子,那还是月初呢。
这些银锞子、银项圈都是姑娘回府后老夫人给的赏赐,刻薄得让人想笑。
银锭子是她们夫人给姑娘补的月钱,两样值钱的东西,金项圈是老爷从前给的,金镯子是姑娘入府之后夫人赏的。
“这些来处,姑娘可记得”
孟月池点点头。
琴嬷嬷趁机拿着账簿教她认字“那这银锞子,有多少”
“七枚。”
孟月池顿了顿,又说“祖母赏的。”
“姑娘真聪明。那碎银子有多少”
“三两半,刘嬷嬷卖菜攒的。”
琴嬷嬷忍不住笑了,她转身看向刘嬷嬷,就看见这位高壮的嬷嬷脸上都是羞愧又欢喜的模样。
“姑娘进了府,还记得刘姐姐你从前的辛苦,这是姐姐的福气。”
私底下,琴嬷嬷对刘嬷嬷说
“再过两年,姑娘大了,姐姐自有福气在。”
“是,我知道。”
赶在中秋之前,三老爷孟叔恒总算回来了。
还带回来了几笼鸟雀,刚送回内宅,孟月容就高兴坏了,指着一笼里面的黄鹂鸟说
娘,我要小鸟”
柳朝姝嫌她不稳重“既然送来了自然有你的,你急什么”
孟叔恒听见孟月容想要黄鹂,将她抱了起来“画眉和八哥你就不喜欢”
“喜欢呀爹,我都喜欢”孟月容被自己父亲抱着,将檐下每一笼鸟都看了个遍,“爹都是给我的吗”
孟叔恒的脸色一僵。
柳朝姝见状一笑。
六笼鸟雀,这分明是带回来哄人的。
“容儿别闹,你选一笼给祖母送去,再选一笼自己留下。”
听见妻子为自己解围,孟叔恒连忙说“夫人可喜欢这画眉鸟”
笼子里的画眉跳来跳去,神气得很,柳朝姝看着,似笑非笑地说
“老爷可悠着些,这已经许出去三笼了。”
孟叔恒的三个妾室都给孟叔恒生了儿子,尤其是他最宠爱的栾氏去年刚给他生了对双胞胎,正是得宠的时候。
孟叔恒想了想,道
“兰香那里送一笼,月池那也送一笼,就送这个八哥吧。”
听见那个庶女也有一份,柳朝姝冷冷一笑
“上月你女儿生辰,迟了几十日,你倒装起贤良亲爹来了。”
孟叔恒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他不与长女亲近,不也是为了圆自己夫人脸面嘛
柳朝姝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却觉得可笑。
“孟叔恒,你们孟家人未免将我想得太小气,我气得是你欺瞒,至于你那女儿,她怎么也是你女儿,你和你父母这般苛待她给我看,只让我觉得心凉。”
成婚这么久,柳朝姝早不把孟叔恒的皮相看在眼里,婚后无数琐碎消磨了她的少女情热,她也是第一次将这种话说了出来。
说罢,她抬手指了指两笼画眉,对身边的丫鬟说
“这两笼画眉送去疏桐居,跟大姑娘说,是老爷给她补的生辰礼。”
丫鬟连忙带着鸟下去了。
“你也不必想着怎么用这几只鸟就做了样样周全,真有心,大事小事你能做的多了。”
孟叔恒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他这些鸟里自然有补给月池的生辰礼,要不是怕柳朝姝多想,他又何必弄了这么多怎么在她嘴里还成了自己的不是
疏桐居,仰头看着被送来的鸟,小月池的眼睛忽闪忽闪,像星星似的。
“这是,父亲,给我的”
她一字一顿,是欢喜得说不出话来了。
琴嬷嬷把她抱起来看着画眉,笑着说
“这是老爷给姑娘的生辰礼,姑娘可喜欢”
小女孩儿重重点头。
“这是什么”
“画眉。”
琴嬷嬷抱着姑娘走到
海棠花下,用树枝在沙地上将“画眉”两个字写了出来。
孟月池认认真真地看。
琴嬷嬷被她的模样逗笑了。
“姑娘可记住这两个字了”
小姑娘又是重重点头。
一整个下午,她都蹲在沙地旁边写写画画。
琴嬷嬷被叫去帮忙操持中秋过节一事,刘嬷嬷乐得看姑娘有事做。
到了晚上,孟月池拿出了那个账本。
刘嬷嬷在一旁磨墨,磨得胆战心惊,仿佛是把自己的肠子放在了砚台里。
“姑娘,你真的要写字啊”
两只手一起握着笔,孟月池学着琴嬷嬷写字时候的样子在砚台里蘸了蘸。
“姑娘,再把笔尖的墨刮去一些,笔锋都被你捅开了。”
看见自家姑娘的样子,刘嬷嬷连忙把笔拿过来,将笔尖理顺了,才又给她。
“画眉”两个字写得很好,刘嬷嬷瞪大了眼睛。
“姑娘,你真的学会这两个字了您可真是太聪明了”
孟月池却攥着笔,有些茫然。
画眉,两只,两只怎么写
“姑娘可以写画眉一对,上面就有一对二字。”
琴嬷嬷一回来就看见了自家姑娘在祸害自己的账册,她也不恼,只在一旁看着姑娘如何做的。
对照着那两个字,孟月池磕磕绊绊写下了“一对”二字,远不如用树枝练了一下午的“画眉”写得好。
也足够让琴嬷嬷大叹聪慧。
第一次执笔,就能将字写成这样,姑娘虽然耳慢语迟,也实在是被老天爷赏了个好脑子。
“你说月池那丫头很是聪慧”
“是,夫人,奴婢写过一遍的字,她练了一下午就敢落笔了,可见大姑娘虽然耳慢语迟,却是读书的读书习字的好材料。”
柳朝姝看着跪在地上的琴嬷嬷,心中心思百转。
大启朝女子可为官,虽然此事在数十年间波折周转,如今朝堂上的女官之间也盘根错节,女子行科举一事也限制极多,但是此路到底有的。
孟月池出身尴尬,孟叔恒一直科举不中,她的婚事想来也不会顺畅,只是
“琴嬷嬷,要是在柳家,月池丫头是我的侄女外甥,我定会助她走科举一路,将来也能成了朝妤的臂助,可她生在孟家,孟家是不许女儿科举为官的。”
说罢,柳朝姝叹了口气。
她们柳家世禄世宦,门第比孟家不知高了多少,从她曾祖母以来,四代都是女子顶立门户,曾祖母柳青微一路做到了吏部尚书,祖母柳唤云虽然遭遇了扶正之祸,那之前也一度是户部侍郎,姨母柳铉徵卧薪尝胆二十余载,在三十岁的时候终于熬到了女子复朝,十年间就从进士榜眼做到了一州刺史。
偏偏她娘被当年的乱事吓破了胆,在她十五岁的时候以死相逼,不让她入书院。
女官虽然复朝,但是想要科举却又比从前多了许多限制
,二十岁之前必须在书院读满三年,二十五岁之前必须中举,不然就要先成婚生子。
她身为长女,顺从了她娘的意思,从此也是断了科举之路。
成婚之时,她娘看中的就是孟家的“家风稳健”,因孟叔恒生得好,柳朝姝着实心动,她就嫁了进来,呆了这么多年,她也明白了。
所谓的“家风稳健”,不过是“女子闭嘴”罢了。
一家门户里只有男人说话,那自然是“稳健”的。
“不说月池丫头,月容都四岁了,后面安寿堂还不让我寻女夫子呢。”
想起此事,柳朝姝就觉得恼火。
以她的出身,自然觉得女子读书是天经地义之事,她娘那般模样,在学问上也比寻常读书的男人好了不少,结果她的女儿竟然既不能去家学,又不能请女夫子,柳朝姝只觉得心头一阵急火,烧得她胸痛耳鸣。
“琴嬷嬷,你说我怎么就嫁了这么一户人家”
琴嬷嬷默然不语。
其实从柳家来了孟家,柳家的下人们也是觉得处处掣肘,仿佛被人扎进了口袋里一般,可夫人一边耳聪目明,一边又觉得自己已经是孟家的人,抱怨归抱怨,做事之时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些抱怨之词,她接了话,说不定过几日又成了她的错。
世间不如意的女子并不是没有心也没有嘴的偶人,可千般道理在心,抵不过那一句“认命”。
夫人认命了。
痛也是命,恨也是命,诸般皆是命,旁人言语,于她就是佛前的经,笔下的诗,聊作慰藉罢了。
“夫人,请女夫子一事,不妨请、请大人帮忙”
“大人你是说朝妤”
柳朝姝的妹妹柳朝妤自幼被她祖母收在身边教养,四年前科举中了二甲十四名,因她那时才十九岁,被陛下施恩留在了繁京国子... -->>
孟叔恒在饶州府学读书,每旬才回来一次,饶州是学风鼎盛之地,文人墨客云集,入了夏,各式文会便多了,他回到易阳县孟府的时候也更少了。
整个七月,他便没有回来。
柳朝姝不是刻薄人,知道自己新多出来的这个庶女生辰在七月,除了府上的惯例的新衣、银钱之外,单独又让人给她做了两身新衣,她从自己的嫁妆里选了两样小孩子能戴的璎珞和金钏,还给了五大串钱。
琴嬷嬷带着孟月池一样样看过去。
“加上你从庄子上带来的那些,这都是你的体己,姑娘千万收好。”
琴嬷嬷是柳朝姝的陪嫁嬷嬷,来教养孟月池也不过是暂时的,好在她并非贪吝狠辣之人,管体己、算银钱这些,她也一样样都教给了才七岁的姑娘。
孟月池抬头看向她,过一会儿才说
“谢谢琴嬷嬷费心。”
琴嬷嬷看她的眼睛黑亮,心里又软了下。
耳慢语迟,大夫来看过,说不算是病,也不算是残疾,可看着一个极好的小姑娘时不时露出迟缓模样,实在让人心里生出些不平。
“姑娘得学会看账册子。”
琴嬷嬷拿出一本小册子,看着上边工整的字迹,一旁的刘嬷嬷露出了羡慕神色。
柳家来的的婢女也好,嬷嬷也好,都是识字的,这在整个孟家都是独一份儿,看着行为做事也跟旁人不同。
“姑娘现在手里有三枚五两的银锭子,七枚半两的银锞子,三两半碎银子,一个银项圈,一个金项圈,一对金镯子,计一两重。今日又多了五千铜钱,一个金璎珞,计三两重,一对臂玔,计二两重。”
一样一样说完了,琴嬷嬷都觉得这家底实在是太薄了。
姑娘在庄子上呆了这么多年,每月那点银子只能让人过得紧紧巴巴,刘嬷嬷还在庄子外头开了菜地,靠卖菜贴补。
回府那天她留了人细细查过了,拢共剩了三两半银子,那还是月初呢。
这些银锞子、银项圈都是姑娘回府后老夫人给的赏赐,刻薄得让人想笑。
银锭子是她们夫人给姑娘补的月钱,两样值钱的东西,金项圈是老爷从前给的,金镯子是姑娘入府之后夫人赏的。
“这些来处,姑娘可记得”
孟月池点点头。
琴嬷嬷趁机拿着账簿教她认字“那这银锞子,有多少”
“七枚。”
孟月池顿了顿,又说“祖母赏的。”
“姑娘真聪明。那碎银子有多少”
“三两半,刘嬷嬷卖菜攒的。”
琴嬷嬷忍不住笑了,她转身看向刘嬷嬷,就看见这位高壮的嬷嬷脸上都是羞愧又欢喜的模样。
“姑娘进了府,还记得刘姐姐你从前的辛苦,这是姐姐的福气。”
私底下,琴嬷嬷对刘嬷嬷说
“再过两年,姑娘大了,姐姐自有福气在。”
“是,我知道。”
赶在中秋之前,三老爷孟叔恒总算回来了。
还带回来了几笼鸟雀,刚送回内宅,孟月容就高兴坏了,指着一笼里面的黄鹂鸟说
娘,我要小鸟”
柳朝姝嫌她不稳重“既然送来了自然有你的,你急什么”
孟叔恒听见孟月容想要黄鹂,将她抱了起来“画眉和八哥你就不喜欢”
“喜欢呀爹,我都喜欢”孟月容被自己父亲抱着,将檐下每一笼鸟都看了个遍,“爹都是给我的吗”
孟叔恒的脸色一僵。
柳朝姝见状一笑。
六笼鸟雀,这分明是带回来哄人的。
“容儿别闹,你选一笼给祖母送去,再选一笼自己留下。”
听见妻子为自己解围,孟叔恒连忙说“夫人可喜欢这画眉鸟”
笼子里的画眉跳来跳去,神气得很,柳朝姝看着,似笑非笑地说
“老爷可悠着些,这已经许出去三笼了。”
孟叔恒的三个妾室都给孟叔恒生了儿子,尤其是他最宠爱的栾氏去年刚给他生了对双胞胎,正是得宠的时候。
孟叔恒想了想,道
“兰香那里送一笼,月池那也送一笼,就送这个八哥吧。”
听见那个庶女也有一份,柳朝姝冷冷一笑
“上月你女儿生辰,迟了几十日,你倒装起贤良亲爹来了。”
孟叔恒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他不与长女亲近,不也是为了圆自己夫人脸面嘛
柳朝姝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却觉得可笑。
“孟叔恒,你们孟家人未免将我想得太小气,我气得是你欺瞒,至于你那女儿,她怎么也是你女儿,你和你父母这般苛待她给我看,只让我觉得心凉。”
成婚这么久,柳朝姝早不把孟叔恒的皮相看在眼里,婚后无数琐碎消磨了她的少女情热,她也是第一次将这种话说了出来。
说罢,她抬手指了指两笼画眉,对身边的丫鬟说
“这两笼画眉送去疏桐居,跟大姑娘说,是老爷给她补的生辰礼。”
丫鬟连忙带着鸟下去了。
“你也不必想着怎么用这几只鸟就做了样样周全,真有心,大事小事你能做的多了。”
孟叔恒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他这些鸟里自然有补给月池的生辰礼,要不是怕柳朝姝多想,他又何必弄了这么多怎么在她嘴里还成了自己的不是
疏桐居,仰头看着被送来的鸟,小月池的眼睛忽闪忽闪,像星星似的。
“这是,父亲,给我的”
她一字一顿,是欢喜得说不出话来了。
琴嬷嬷把她抱起来看着画眉,笑着说
“这是老爷给姑娘的生辰礼,姑娘可喜欢”
小女孩儿重重点头。
“这是什么”
“画眉。”
琴嬷嬷抱着姑娘走到
海棠花下,用树枝在沙地上将“画眉”两个字写了出来。
孟月池认认真真地看。
琴嬷嬷被她的模样逗笑了。
“姑娘可记住这两个字了”
小姑娘又是重重点头。
一整个下午,她都蹲在沙地旁边写写画画。
琴嬷嬷被叫去帮忙操持中秋过节一事,刘嬷嬷乐得看姑娘有事做。
到了晚上,孟月池拿出了那个账本。
刘嬷嬷在一旁磨墨,磨得胆战心惊,仿佛是把自己的肠子放在了砚台里。
“姑娘,你真的要写字啊”
两只手一起握着笔,孟月池学着琴嬷嬷写字时候的样子在砚台里蘸了蘸。
“姑娘,再把笔尖的墨刮去一些,笔锋都被你捅开了。”
看见自家姑娘的样子,刘嬷嬷连忙把笔拿过来,将笔尖理顺了,才又给她。
“画眉”两个字写得很好,刘嬷嬷瞪大了眼睛。
“姑娘,你真的学会这两个字了您可真是太聪明了”
孟月池却攥着笔,有些茫然。
画眉,两只,两只怎么写
“姑娘可以写画眉一对,上面就有一对二字。”
琴嬷嬷一回来就看见了自家姑娘在祸害自己的账册,她也不恼,只在一旁看着姑娘如何做的。
对照着那两个字,孟月池磕磕绊绊写下了“一对”二字,远不如用树枝练了一下午的“画眉”写得好。
也足够让琴嬷嬷大叹聪慧。
第一次执笔,就能将字写成这样,姑娘虽然耳慢语迟,也实在是被老天爷赏了个好脑子。
“你说月池那丫头很是聪慧”
“是,夫人,奴婢写过一遍的字,她练了一下午就敢落笔了,可见大姑娘虽然耳慢语迟,却是读书的读书习字的好材料。”
柳朝姝看着跪在地上的琴嬷嬷,心中心思百转。
大启朝女子可为官,虽然此事在数十年间波折周转,如今朝堂上的女官之间也盘根错节,女子行科举一事也限制极多,但是此路到底有的。
孟月池出身尴尬,孟叔恒一直科举不中,她的婚事想来也不会顺畅,只是
“琴嬷嬷,要是在柳家,月池丫头是我的侄女外甥,我定会助她走科举一路,将来也能成了朝妤的臂助,可她生在孟家,孟家是不许女儿科举为官的。”
说罢,柳朝姝叹了口气。
她们柳家世禄世宦,门第比孟家不知高了多少,从她曾祖母以来,四代都是女子顶立门户,曾祖母柳青微一路做到了吏部尚书,祖母柳唤云虽然遭遇了扶正之祸,那之前也一度是户部侍郎,姨母柳铉徵卧薪尝胆二十余载,在三十岁的时候终于熬到了女子复朝,十年间就从进士榜眼做到了一州刺史。
偏偏她娘被当年的乱事吓破了胆,在她十五岁的时候以死相逼,不让她入书院。
女官虽然复朝,但是想要科举却又比从前多了许多限制
,二十岁之前必须在书院读满三年,二十五岁之前必须中举,不然就要先成婚生子。
她身为长女,顺从了她娘的意思,从此也是断了科举之路。
成婚之时,她娘看中的就是孟家的“家风稳健”,因孟叔恒生得好,柳朝姝着实心动,她就嫁了进来,呆了这么多年,她也明白了。
所谓的“家风稳健”,不过是“女子闭嘴”罢了。
一家门户里只有男人说话,那自然是“稳健”的。
“不说月池丫头,月容都四岁了,后面安寿堂还不让我寻女夫子呢。”
想起此事,柳朝姝就觉得恼火。
以她的出身,自然觉得女子读书是天经地义之事,她娘那般模样,在学问上也比寻常读书的男人好了不少,结果她的女儿竟然既不能去家学,又不能请女夫子,柳朝姝只觉得心头一阵急火,烧得她胸痛耳鸣。
“琴嬷嬷,你说我怎么就嫁了这么一户人家”
琴嬷嬷默然不语。
其实从柳家来了孟家,柳家的下人们也是觉得处处掣肘,仿佛被人扎进了口袋里一般,可夫人一边耳聪目明,一边又觉得自己已经是孟家的人,抱怨归抱怨,做事之时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些抱怨之词,她接了话,说不定过几日又成了她的错。
世间不如意的女子并不是没有心也没有嘴的偶人,可千般道理在心,抵不过那一句“认命”。
夫人认命了。
痛也是命,恨也是命,诸般皆是命,旁人言语,于她就是佛前的经,笔下的诗,聊作慰藉罢了。
“夫人,请女夫子一事,不妨请、请大人帮忙”
“大人你是说朝妤”
柳朝姝的妹妹柳朝妤自幼被她祖母收在身边教养,四年前科举中了二甲十四名,因她那时才十九岁,被陛下施恩留在了繁京国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