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顺便占领那些县城,向西一直要推进到酉阳土司的辖区,向南一直要推进到益阳,这也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这个区域里明军没有重兵,土匪山贼多如牛毛,慢慢打吧!张同敞也没有办法,这么大的地方,只有两个旅的兵力,分成营连单位分散得到处都是,打那些县城不用担心,都是小县城,兵无几个,官员都跑光了,有的甚至是连城门都大开,土匪在里面为非作歹,抢劫杀人。
襄阳到荆州中间的各县也是才稳定下来,根据地工作团正在加紧培训,然后一支支派出去接收县城,再分散到乡村,工作非常繁杂,作为战区政委的他已经非常疲惫了,但是那帮小子进攻速度飞快,县城一个一个的拿下,根本就没有给他准备时间,张同敞趴在沙盘上睡着了!
荆州城已经由民政署接管了,不然张同敞就是累死也管不过来,台湾、吕宋、交趾大批的中学毕业生经过军政学院培训后分批进入了襄阳战区已经收复的各县,建立起县级民政署,组织民兵进行治安联防,部队的压力大大减轻,作为战区协调民政的负责人,张同敞却更加忙碌了,需要一个部门来协调民政,这是张同敞现在迫切的愿望,给总部发报!要求成立战区民政规划处,让民政院培训派人,精力实在是不够了!
毕自严老头见到了袁可立老头,互相打趣一番,然后商量这个民政处的编制问题,毕竟只是一个战时机构,袁可立让毕自严老头自己想办法解决,今后就留在当地成为各级民政署的组成部分,建立一批民政署分流一部分人员,这样战事结束了,规划处的任务也完成了,人员也到位了,一举多得,毕自严老头对这点没有意见,但是经费让他民政署全部出,那是坚决不同意,两个老头像是返老还童了,打起擂台没完没了,李天跑到科学院里面不出来,躲得远远的,我不知道!别找我!最后毕自严老头从袁可立老头那里要来了搭乘军舰的优先权后才妥协,双方达成共识,民政处人员的工资、培训由民政署负责,到战区的运输工具优先选择军队的战舰,没有战舰由人民军协调华记或者别的运输商行,运送人员进入新占领的地区。
毕自严主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资金问题。从台湾去襄阳战区要经过长江水道,下游的那一段是大西国张献忠的辖区,害怕不安全!其实毕自严老头是多虑了,现在张献忠对华夏是又敬又怕,因为左良玉曾经试着要渡江南下,人民军内河的几艘巡逻舰堵在江北面,不到半个小时,就把左良玉的几十艘战船全部击沉,理由是长江是华夏的长江,进入要有许可,也就是买一面华夏的旭日东升旗插在船上,才能安全通过,货船保证人货安全,战船一律击沉,只要买了华夏的旭日东升旗,就可以通达四海畅通无阻,不买?人船全部征用,给华夏做贡献去了。
张献忠知道了,这华夏才是霸主,不能惹!再说通过贺一龙搭上了华记的线,可以买到军火物资,这可是任何一家势力都不敢做的,华夏就敢!而且可以销赃,他抄出了江南富豪太多的东西,放着也没用,尤其是古玩字画这些,以他自创白话文的水平是看不明白的,丢掉可惜,放着没用,就大批卖给了华记,别人是不敢收,华记是有多少要多少,以白菜价买进了大批古玩字画和工艺品,很多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张献忠这个贼坯子却全部卖给了华记,还是批发的哟!还有很多大件的实木家具,做工精美,雕龙画凤的也让张献忠卖了,华记的收购让张献忠的腰包是鼓了又鼓,当然也从华记买了很多冷兵器,刀枪剑戟,护甲头盔,反正华夏留着没用,这些年的缴获海了去了,除了已经回炉的,修把一下全卖给了张献忠,谁让他老张有钱呢?
张献忠现在是放任华夏的船只自由过境,进入南京的华夏货船还免税,就怕华夏不来了,到哪里再找这么个什么东西都买,还什么东西都敢卖的大主顾?
目前长江水道上的水匪已经绝迹,全部被人民军内河舰队给清剿了,运输安全提升了几十倍不止,因此华夏在沿江一线的声誉鹊起,百姓和普通商人非常欢迎,争着搭乘华记的客货船,价格公道还安全保证,长江的水运有一半以上控制在华记的运输船队手里。
张献忠知道他要抓紧了,别看华夏现在和他做生意,一旦他什么事情做过了线,华夏想灭了他都不用一天,他可是知道了华夏特战队的厉害,华夏日报是他天天要听的。大西王老张识字不多,天天让人给他读华夏日报,他这才知道了青龙特战的大名,曾经一夜之间把缅甸的国王都给掳走了,导致缅甸内战亡国,当时张献忠嗞了半天冷气。
从那时候起,大西王老张做事就谨慎多了,华夏日报上宣传的事他也跟着做,华夏日报上哪个地方出了什么案子,最后怎么判的是他最爱听的内容,凡是华夏容许的他就放心大胆的做,凡是华夏日报上说这是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就不做,你别说这张献忠的直觉还是很精准到位的,所以人民军对他暂时没有采取行动的打算。
张献忠听报的习惯很快风靡江南,并且向大明各地扩散,人们习惯了了解华夏的政策是怎么样的,大明又是怎么样的对比,不用百姓去对比,华夏日报上都清清楚楚的,百姓知道了他们被多收了多少税,还知道他们吃的盐价格是华夏百姓吃盐价格的几十倍,知道他们买的布也贵了几倍。张献忠无意间的一个习惯给华夏日报做了最好的宣传,虽然以前华夏日报在大明各地也有流传,但是为了不刺激朝廷,一直采取了被动传播的方式,现在华夏在南京直接设了分社,天天出报,报童满街跑,各根据地地条件允许的地方也都建起了分社,襄阳、成都、重庆、荆州、南阳,昆明等等,华夏日报成了大明最受欢迎的报纸,茶楼、酒馆都有读报人专门读报,不然生意都受影响!
范文程也没有想到张献忠这个贼坯还会来这么一手,不过效果蛮好!反正已经撕开脸了,现在应该大举进入大明,多设分社,多发报纸,多宣传华夏的政策和大明政策对比,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开干!
,顺便占领那些县城,向西一直要推进到酉阳土司的辖区,向南一直要推进到益阳,这也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这个区域里明军没有重兵,土匪山贼多如牛毛,慢慢打吧!张同敞也没有办法,这么大的地方,只有两个旅的兵力,分成营连单位分散得到处都是,打那些县城不用担心,都是小县城,兵无几个,官员都跑光了,有的甚至是连城门都大开,土匪在里面为非作歹,抢劫杀人。
襄阳到荆州中间的各县也是才稳定下来,根据地工作团正在加紧培训,然后一支支派出去接收县城,再分散到乡村,工作非常繁杂,作为战区政委的他已经非常疲惫了,但是那帮小子进攻速度飞快,县城一个一个的拿下,根本就没有给他准备时间,张同敞趴在沙盘上睡着了!
荆州城已经由民政署接管了,不然张同敞就是累死也管不过来,台湾、吕宋、交趾大批的中学毕业生经过军政学院培训后分批进入了襄阳战区已经收复的各县,建立起县级民政署,组织民兵进行治安联防,部队的压力大大减轻,作为战区协调民政的负责人,张同敞却更加忙碌了,需要一个部门来协调民政,这是张同敞现在迫切的愿望,给总部发报!要求成立战区民政规划处,让民政院培训派人,精力实在是不够了!
毕自严老头见到了袁可立老头,互相打趣一番,然后商量这个民政处的编制问题,毕竟只是一个战时机构,袁可立让毕自严老头自己想办法解决,今后就留在当地成为各级民政署的组成部分,建立一批民政署分流一部分人员,这样战事结束了,规划处的任务也完成了,人员也到位了,一举多得,毕自严老头对这点没有意见,但是经费让他民政署全部出,那是坚决不同意,两个老头像是返老还童了,打起擂台没完没了,李天跑到科学院里面不出来,躲得远远的,我不知道!别找我!最后毕自严老头从袁可立老头那里要来了搭乘军舰的优先权后才妥协,双方达成共识,民政处人员的工资、培训由民政署负责,到战区的运输工具优先选择军队的战舰,没有战舰由人民军协调华记或者别的运输商行,运送人员进入新占领的地区。
毕自严主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其次才是资金问题。从台湾去襄阳战区要经过长江水道,下游的那一段是大西国张献忠的辖区,害怕不安全!其实毕自严老头是多虑了,现在张献忠对华夏是又敬又怕,因为左良玉曾经试着要渡江南下,人民军内河的几艘巡逻舰堵在江北面,不到半个小时,就把左良玉的几十艘战船全部击沉,理由是长江是华夏的长江,进入要有许可,也就是买一面华夏的旭日东升旗插在船上,才能安全通过,货船保证人货安全,战船一律击沉,只要买了华夏的旭日东升旗,就可以通达四海畅通无阻,不买?人船全部征用,给华夏做贡献去了。
张献忠知道了,这华夏才是霸主,不能惹!再说通过贺一龙搭上了华记的线,可以买到军火物资,这可是任何一家势力都不敢做的,华夏就敢!而且可以销赃,他抄出了江南富豪太多的东西,放着也没用,尤其是古玩字画这些,以他自创白话文的水平是看不明白的,丢掉可惜,放着没用,就大批卖给了华记,别人是不敢收,华记是有多少要多少,以白菜价买进了大批古玩字画和工艺品,很多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张献忠这个贼坯子却全部卖给了华记,还是批发的哟!还有很多大件的实木家具,做工精美,雕龙画凤的也让张献忠卖了,华记的收购让张献忠的腰包是鼓了又鼓,当然也从华记买了很多冷兵器,刀枪剑戟,护甲头盔,反正华夏留着没用,这些年的缴获海了去了,除了已经回炉的,修把一下全卖给了张献忠,谁让他老张有钱呢?
张献忠现在是放任华夏的船只自由过境,进入南京的华夏货船还免税,就怕华夏不来了,到哪里再找这么个什么东西都买,还什么东西都敢卖的大主顾?
目前长江水道上的水匪已经绝迹,全部被人民军内河舰队给清剿了,运输安全提升了几十倍不止,因此华夏在沿江一线的声誉鹊起,百姓和普通商人非常欢迎,争着搭乘华记的客货船,价格公道还安全保证,长江的水运有一半以上控制在华记的运输船队手里。
张献忠知道他要抓紧了,别看华夏现在和他做生意,一旦他什么事情做过了线,华夏想灭了他都不用一天,他可是知道了华夏特战队的厉害,华夏日报是他天天要听的。大西王老张识字不多,天天让人给他读华夏日报,他这才知道了青龙特战的大名,曾经一夜之间把缅甸的国王都给掳走了,导致缅甸内战亡国,当时张献忠嗞了半天冷气。
从那时候起,大西王老张做事就谨慎多了,华夏日报上宣传的事他也跟着做,华夏日报上哪个地方出了什么案子,最后怎么判的是他最爱听的内容,凡是华夏容许的他就放心大胆的做,凡是华夏日报上说这是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就不做,你别说这张献忠的直觉还是很精准到位的,所以人民军对他暂时没有采取行动的打算。
张献忠听报的习惯很快风靡江南,并且向大明各地扩散,人们习惯了了解华夏的政策是怎么样的,大明又是怎么样的对比,不用百姓去对比,华夏日报上都清清楚楚的,百姓知道了他们被多收了多少税,还知道他们吃的盐价格是华夏百姓吃盐价格的几十倍,知道他们买的布也贵了几倍。张献忠无意间的一个习惯给华夏日报做了最好的宣传,虽然以前华夏日报在大明各地也有流传,但是为了不刺激朝廷,一直采取了被动传播的方式,现在华夏在南京直接设了分社,天天出报,报童满街跑,各根据地地条件允许的地方也都建起了分社,襄阳、成都、重庆、荆州、南阳,昆明等等,华夏日报成了大明最受欢迎的报纸,茶楼、酒馆都有读报人专门读报,不然生意都受影响!
范文程也没有想到张献忠这个贼坯还会来这么一手,不过效果蛮好!反正已经撕开脸了,现在应该大举进入大明,多设分社,多发报纸,多宣传华夏的政策和大明政策对比,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