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邓仲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甘肃和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自然遗存和人文积淀丰厚是和湟花儿的发源祥地之一,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松鸣岩花儿会规模盛大,西北闻名,被中国民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玉凿天成,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具有华夏文明的“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特别丰富,陇上闻名;占据了“世界六项之最”的古动物化石,距今3000万年—200万年的四大动物群,分属3纲8目150个属种,馆藏化石3万多件,被誉为“动物世界里的东方瑰宝”“古动物化石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松鸣岩是甘南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肋巴佛坐床剃度和从事革命的主要地点;现存滴珠山公园的“悬壶点漏”四字是明代大学士解缙被贬河州时所书仅村的两处遗笔之一。具有别具风韵,享誉河州大地的“和政秧歌”更是深受群众喜爱。和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松鸣岩花儿会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而和政民间盛行的秧歌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临夏地区乃至全省独树一帜。
和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和政秧歌的生长和传承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秧歌发展成为阵容庞大、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阔的民间歌舞艺术,使和政秧歌具有深厚地群众基础和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
历史溯源:秧歌,亦称“社火”最初是一种春祀秋报的民间祭祀活动。“社”古指土地神,也指祭社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见荆楚岁时记)。由此可见,人们先祭神,后吃祭肉、饮黄酒,欢乐之时,又歌又舞,定会有些杂耍。再看“社火”一词,旧时指节日扮演的各种杂耍杂戏。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鳌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皂隶二、春官一”这似乎是今日秧歌的雏形:春梦婆可能是今日秧歌队中的“妖婆”春姐和皂隶,似为今日的“腊花姐”和“中郎”而那个春官定是“社火官”无疑了。今日庞大的秧歌队,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社火”一词及其活动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宋诗人范成大上元纪关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的词句,范自注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可见秧歌在当时已初具规模了。据民国和政县志记载“入正月过三日即演社鼓,或城或乡不拘。十三日城内张灯,乡民以社鼓来贺,男妇游览”这一方面说明了县城十三秧歌会的情形,同时也说明秧歌在和政各乡镇的发展与历史。据考,当时表演的节目就有“竹马儿”、“刀舞”、“旱龙船”、“狮子舞”等等。到了明清时期,秧歌不但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而且还出现了一定故事情节的小戏,更是程式固定,臻于完善。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变革于民国,发展于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又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如秧歌从宗教活动中吸取了音乐营养之后,才有了伴舞的乐队。现在秧歌中演奏的唢呐曲牌有不少就是神曲,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和政南部牙塘、石咀一带的“牛犊爷”借用巫师羊皮鼓,旱船表演中有扮演观世音菩萨的,演唱词中“九绣我佛莲台坐,十绣童子拜观音”等,无疑是受祭词的影响。再如“春牛”古代有以春牛祝岁的习俗,因为牛是农事活动中的主要工具,堪作农事的象征,所以和政秧歌中的玩春牛等杂耍节目不仅是古代习俗的继承,而且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更具有高原农牧业地区的特色。再如舞狮,据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而且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的,说明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的和政地区,接受它的机会比内地更早。到了明代以后,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又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进了“跑驴”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即不踩高跷,徒步表演),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青海马家军(马步芳的国民军)一个连驻防和政,春节时士兵玩起了高跷秧歌(跷高三尺),有四大光棍、打狗熊等节目,很受群众喜爱,民国二十三、四年,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和龙泉书院也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汉族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期间闹新春,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形式内容: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二百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载唱载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和政秧歌大体上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三大部分以及“杂耍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即兴表演,取乐于观众。
和政秧歌的基本排序为:
1、前五角
一流星:流星排在秧歌队的最前列,用以开路打场,一般由二人至四人组成,须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且体质较好、身体矫健的人担任。白天使用铁(铜)制流星,夜间为火流星,其衣着为传统的武生打扮。
二仪仗队:排在队伍的第二位,置大幅横额二、三幅,写有该秧歌队的队名和宣传口号等,并有彩旗若干面为辅衬,以增加秧歌队气氛。与此同行的是秧歌柱子,现称为主席团,是秧歌队的总指挥,一般在五人以上,多为本村(社)德高望重的组织者和老把式(导演)担任,胸前佩戴写有“主席团”三字的红色小彩条,主要负责秧歌队的组织联络工作,并在秧歌出进场时致“告毕词”、接受馈赠礼品等。
三旱船:旱船传统的有一只船、两只船、四只船、八只船等不同的题材,表演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如“童子拜观音”、“匡胤送金妹”、“东吴招亲”、“八仙过海”、“薛丁山大战樊梨花”、“七仙女”等。旱船表演时,其进场由“四大光棍”伴唱十绣的曲调引船,同时有专用的鼓点和唢呐来伴奏。表演形式有“稳荡”、“飞驰”、“旋涡”、“搁浅”等,同时伴有互相打斗、停舟盘旋等战斗情节。旱船表演气氛热烈、神情激荡,将每个历史典故表现得活灵活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四大光棍”:由四个男角和四个男扮女装的女角组成,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右手持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扮女角的踩低跷(约1。5尺),戴假发,配以钗簪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婀娜多姿,尽显年轻女性的矜持、羞涩之情,在表演中演唱的传统曲令有织手巾、绣金匾和兰桥相... -->>
甘肃和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自然遗存和人文积淀丰厚是和湟花儿的发源祥地之一,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松鸣岩花儿会规模盛大,西北闻名,被中国民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玉凿天成,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具有华夏文明的“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特别丰富,陇上闻名;占据了“世界六项之最”的古动物化石,距今3000万年—200万年的四大动物群,分属3纲8目150个属种,馆藏化石3万多件,被誉为“动物世界里的东方瑰宝”“古动物化石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松鸣岩是甘南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肋巴佛坐床剃度和从事革命的主要地点;现存滴珠山公园的“悬壶点漏”四字是明代大学士解缙被贬河州时所书仅村的两处遗笔之一。具有别具风韵,享誉河州大地的“和政秧歌”更是深受群众喜爱。和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松鸣岩花儿会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间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而和政民间盛行的秧歌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临夏地区乃至全省独树一帜。
和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和政秧歌的生长和传承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秧歌发展成为阵容庞大、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阔的民间歌舞艺术,使和政秧歌具有深厚地群众基础和根深蒂固的历史渊源。
历史溯源:秧歌,亦称“社火”最初是一种春祀秋报的民间祭祀活动。“社”古指土地神,也指祭社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见荆楚岁时记)。由此可见,人们先祭神,后吃祭肉、饮黄酒,欢乐之时,又歌又舞,定会有些杂耍。再看“社火”一词,旧时指节日扮演的各种杂耍杂戏。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鳌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皂隶二、春官一”这似乎是今日秧歌的雏形:春梦婆可能是今日秧歌队中的“妖婆”春姐和皂隶,似为今日的“腊花姐”和“中郎”而那个春官定是“社火官”无疑了。今日庞大的秧歌队,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社火”一词及其活动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宋诗人范成大上元纪关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的词句,范自注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可见秧歌在当时已初具规模了。据民国和政县志记载“入正月过三日即演社鼓,或城或乡不拘。十三日城内张灯,乡民以社鼓来贺,男妇游览”这一方面说明了县城十三秧歌会的情形,同时也说明秧歌在和政各乡镇的发展与历史。据考,当时表演的节目就有“竹马儿”、“刀舞”、“旱龙船”、“狮子舞”等等。到了明清时期,秧歌不但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而且还出现了一定故事情节的小戏,更是程式固定,臻于完善。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变革于民国,发展于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又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如秧歌从宗教活动中吸取了音乐营养之后,才有了伴舞的乐队。现在秧歌中演奏的唢呐曲牌有不少就是神曲,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和政南部牙塘、石咀一带的“牛犊爷”借用巫师羊皮鼓,旱船表演中有扮演观世音菩萨的,演唱词中“九绣我佛莲台坐,十绣童子拜观音”等,无疑是受祭词的影响。再如“春牛”古代有以春牛祝岁的习俗,因为牛是农事活动中的主要工具,堪作农事的象征,所以和政秧歌中的玩春牛等杂耍节目不仅是古代习俗的继承,而且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更具有高原农牧业地区的特色。再如舞狮,据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而且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的,说明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的和政地区,接受它的机会比内地更早。到了明代以后,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又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进了“跑驴”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即不踩高跷,徒步表演),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青海马家军(马步芳的国民军)一个连驻防和政,春节时士兵玩起了高跷秧歌(跷高三尺),有四大光棍、打狗熊等节目,很受群众喜爱,民国二十三、四年,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和龙泉书院也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汉族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期间闹新春,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形式内容: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二百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载唱载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和政秧歌大体上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三大部分以及“杂耍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即兴表演,取乐于观众。
和政秧歌的基本排序为:
1、前五角
一流星:流星排在秧歌队的最前列,用以开路打场,一般由二人至四人组成,须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且体质较好、身体矫健的人担任。白天使用铁(铜)制流星,夜间为火流星,其衣着为传统的武生打扮。
二仪仗队:排在队伍的第二位,置大幅横额二、三幅,写有该秧歌队的队名和宣传口号等,并有彩旗若干面为辅衬,以增加秧歌队气氛。与此同行的是秧歌柱子,现称为主席团,是秧歌队的总指挥,一般在五人以上,多为本村(社)德高望重的组织者和老把式(导演)担任,胸前佩戴写有“主席团”三字的红色小彩条,主要负责秧歌队的组织联络工作,并在秧歌出进场时致“告毕词”、接受馈赠礼品等。
三旱船:旱船传统的有一只船、两只船、四只船、八只船等不同的题材,表演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如“童子拜观音”、“匡胤送金妹”、“东吴招亲”、“八仙过海”、“薛丁山大战樊梨花”、“七仙女”等。旱船表演时,其进场由“四大光棍”伴唱十绣的曲调引船,同时有专用的鼓点和唢呐来伴奏。表演形式有“稳荡”、“飞驰”、“旋涡”、“搁浅”等,同时伴有互相打斗、停舟盘旋等战斗情节。旱船表演气氛热烈、神情激荡,将每个历史典故表现得活灵活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四大光棍”:由四个男角和四个男扮女装的女角组成,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右手持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扮女角的踩低跷(约1。5尺),戴假发,配以钗簪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婀娜多姿,尽显年轻女性的矜持、羞涩之情,在表演中演唱的传统曲令有织手巾、绣金匾和兰桥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