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领先四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那啷个好意思呢,”他呵呵笑着:“再说也与您家不同路。”
“谁说的?”老人瞪大了眼睛:“我家就在公屋里,昨晚给别人家犁田,太晚了没回来,起大早回家吃早饭。”
公屋,就是以前的大队或者生产队的公有房屋,后来没什么用处卖给农民的。
能买得起公屋的人。在农村还是比较有实力的。
三合泥的晒坝,想来刚开始应该是平滑如镜。
如今看上去坑坑洼洼,显然很久没有修补过。
在交谈中。巫山终于知道了,老人叫杨正阶。在解放前带着婆娘娃娃逃荒过来。
农民的流向,是看那个地方有没吃的。
巫县解放前穷啊,地都握在少数地主手里,譬如巫家。
毗邻的汉江省,这里是神农架的边缘,山区土地相对较多。加上面临解放,有钱有势的人自顾不暇,哪管得上自己开荒的人?
巫县的农民。跑到汉江和秦岭两个省的比较多。
他们没有像泰山省的人一样有勇气,去闯关东,毕竟东北离这边还是太远了。
杨正阶的老伴没有名字,叫杨张氏,一个裹着小脚的典型旧社会妇女。
他没有闺女,三个后人都是儿子。
大儿子叫杨天财,早就分家另过。
二儿子杨天宝,几年前也结婚分家了。
只有小儿子田有俊,以前叫杨天寿的,虽然结了婚还是和老两口一起过日子。
在农村。这样的家庭很是普遍,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嘛。老了之后。大都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
田有俊改名还有个典故,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老杨家由于是外来户,分配的口粮比较少,养不活三个儿子。
恰好大队有一家姓田的人家不生育,就抱养了过去改名换姓。
没想到抱过去不几年,老田家的婆娘生了儿子,而且一生就是两三个。
生活稍微好转,田有俊又回到了老杨家。但这名字已经被叫出去了,就是生身父母也管他叫田有俊。也就懒得改了。
杨张氏看到家里来客了,出来拘谨地打了声招呼又进灶屋忙活早饭。
至于小儿子田有俊。当兵出身,转业后到大队开拖拉机。
后来大队改成村,他干脆自己把拖拉机私人买了过来跑运输。
饭刚端上桌子,田有俊就开着嘭嘭作响的拖拉机回来了。
“妈,老汉,我回来哒!”说话的声音高喉咙大嗓子的,带有军人的豪爽,拖拉机熄火了皮带还在转动。
“哈哈哈哈,原来家里来稀客了?”这人满脸的络腮胡,把手里的孩子递给一通进来的妇女:“媳妇儿,你抱一下,我陪客。”
“你就是田有俊同志吧?”巫山站了起来:“刚才正和你父亲说到你呢!”
“当兵的都是兄弟!”他爽快地伸出双手:“你好,我在华中军区某军服役过。”
门口停着军车,他想当然就认为是军人。
“刀军长的部下?”巫山有些讶然,握着那有力的大手:“说起来我们还有些渊源,我是刀超仁的战友!”
“哈哈哈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田有俊笑道,冲灶屋喊着:“妈,多添两个菜,我和这位,对了你叫什么?”
“我叫巫山!”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粗豪的转业军人。
“我和巫山喝点儿酒,”田有俊高兴地招呼着:“爸,家里还有酒没?那种原度酒。”
看到他老子在摇头,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到酒厂打一胶壶来,给王厂长说下,还有个酒壶过两天送回去。”
杨家人很是好客,吃的不仅是米饭,桌子上的菜,基本上都是肉菜。
应该与田有俊跑货运有关,要不然,买米的钱堆农民来说就是巨大的负担。
见巫山喝白酒就像喝水一样,这家伙傻眼了,刚开始还陪了一碗,第二碗无论如何都不敢喝下去。
这人一喝酒,话就多了起来。
“改革开放就是好啊,”田有俊挑了块脆骨在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至少我能买公家的拖拉机。”
“不过,我看到这里的农村实在不咋的。”巫山也看出了对方的尴尬,不再用酒解渴,一点点抿:“还有不少茅草屋呢。”
“我们现在吃的不缺,其他都缺。”借着酒劲,田有俊发起牢骚:“地区的人,不让我们到巫县那边去。”
“人家的公路,早就是水泥地面了,我们的公路还是石渣子路面。”
“我们十堰以前是一个地区。这倒好,一个姓梅的人过来了,划归樊城。”
“好处没看到,坏处处处都是。就打个比方说吧,水田需要蓄水,他们上面不来人指导。”
“苞谷以前比啥都值钱,现在卖不出去,只有自己家吃。”
“前两年,倭国人在我们县里投资了个粉条厂,要求家家户户都种两季洋芋。这倒好,夏季洋芋的苗都没长完全呢,下霜了。”
“刚才你父亲不是说到巫县那边能卖得出去苞谷吗?”巫山有些疑惑:“你用拖拉机多拉些过去卖,不是很赚钱吗?反正这边的苞谷价格低。”
“你以为我不想啊?”田有俊苦笑道:“人背着挑着走山路过去没问题,我用拖拉机?说不定车子都会被扣起来。”
“啊?”巫山有些愤怒,顿时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
“那啷个好意思呢,”他呵呵笑着:“再说也与您家不同路。”
“谁说的?”老人瞪大了眼睛:“我家就在公屋里,昨晚给别人家犁田,太晚了没回来,起大早回家吃早饭。”
公屋,就是以前的大队或者生产队的公有房屋,后来没什么用处卖给农民的。
能买得起公屋的人。在农村还是比较有实力的。
三合泥的晒坝,想来刚开始应该是平滑如镜。
如今看上去坑坑洼洼,显然很久没有修补过。
在交谈中。巫山终于知道了,老人叫杨正阶。在解放前带着婆娘娃娃逃荒过来。
农民的流向,是看那个地方有没吃的。
巫县解放前穷啊,地都握在少数地主手里,譬如巫家。
毗邻的汉江省,这里是神农架的边缘,山区土地相对较多。加上面临解放,有钱有势的人自顾不暇,哪管得上自己开荒的人?
巫县的农民。跑到汉江和秦岭两个省的比较多。
他们没有像泰山省的人一样有勇气,去闯关东,毕竟东北离这边还是太远了。
杨正阶的老伴没有名字,叫杨张氏,一个裹着小脚的典型旧社会妇女。
他没有闺女,三个后人都是儿子。
大儿子叫杨天财,早就分家另过。
二儿子杨天宝,几年前也结婚分家了。
只有小儿子田有俊,以前叫杨天寿的,虽然结了婚还是和老两口一起过日子。
在农村。这样的家庭很是普遍,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嘛。老了之后。大都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
田有俊改名还有个典故,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老杨家由于是外来户,分配的口粮比较少,养不活三个儿子。
恰好大队有一家姓田的人家不生育,就抱养了过去改名换姓。
没想到抱过去不几年,老田家的婆娘生了儿子,而且一生就是两三个。
生活稍微好转,田有俊又回到了老杨家。但这名字已经被叫出去了,就是生身父母也管他叫田有俊。也就懒得改了。
杨张氏看到家里来客了,出来拘谨地打了声招呼又进灶屋忙活早饭。
至于小儿子田有俊。当兵出身,转业后到大队开拖拉机。
后来大队改成村,他干脆自己把拖拉机私人买了过来跑运输。
饭刚端上桌子,田有俊就开着嘭嘭作响的拖拉机回来了。
“妈,老汉,我回来哒!”说话的声音高喉咙大嗓子的,带有军人的豪爽,拖拉机熄火了皮带还在转动。
“哈哈哈哈,原来家里来稀客了?”这人满脸的络腮胡,把手里的孩子递给一通进来的妇女:“媳妇儿,你抱一下,我陪客。”
“你就是田有俊同志吧?”巫山站了起来:“刚才正和你父亲说到你呢!”
“当兵的都是兄弟!”他爽快地伸出双手:“你好,我在华中军区某军服役过。”
门口停着军车,他想当然就认为是军人。
“刀军长的部下?”巫山有些讶然,握着那有力的大手:“说起来我们还有些渊源,我是刀超仁的战友!”
“哈哈哈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田有俊笑道,冲灶屋喊着:“妈,多添两个菜,我和这位,对了你叫什么?”
“我叫巫山!”他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粗豪的转业军人。
“我和巫山喝点儿酒,”田有俊高兴地招呼着:“爸,家里还有酒没?那种原度酒。”
看到他老子在摇头,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到酒厂打一胶壶来,给王厂长说下,还有个酒壶过两天送回去。”
杨家人很是好客,吃的不仅是米饭,桌子上的菜,基本上都是肉菜。
应该与田有俊跑货运有关,要不然,买米的钱堆农民来说就是巨大的负担。
见巫山喝白酒就像喝水一样,这家伙傻眼了,刚开始还陪了一碗,第二碗无论如何都不敢喝下去。
这人一喝酒,话就多了起来。
“改革开放就是好啊,”田有俊挑了块脆骨在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至少我能买公家的拖拉机。”
“不过,我看到这里的农村实在不咋的。”巫山也看出了对方的尴尬,不再用酒解渴,一点点抿:“还有不少茅草屋呢。”
“我们现在吃的不缺,其他都缺。”借着酒劲,田有俊发起牢骚:“地区的人,不让我们到巫县那边去。”
“人家的公路,早就是水泥地面了,我们的公路还是石渣子路面。”
“我们十堰以前是一个地区。这倒好,一个姓梅的人过来了,划归樊城。”
“好处没看到,坏处处处都是。就打个比方说吧,水田需要蓄水,他们上面不来人指导。”
“苞谷以前比啥都值钱,现在卖不出去,只有自己家吃。”
“前两年,倭国人在我们县里投资了个粉条厂,要求家家户户都种两季洋芋。这倒好,夏季洋芋的苗都没长完全呢,下霜了。”
“刚才你父亲不是说到巫县那边能卖得出去苞谷吗?”巫山有些疑惑:“你用拖拉机多拉些过去卖,不是很赚钱吗?反正这边的苞谷价格低。”
“你以为我不想啊?”田有俊苦笑道:“人背着挑着走山路过去没问题,我用拖拉机?说不定车子都会被扣起来。”
“啊?”巫山有些愤怒,顿时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