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宕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七也。为此七事,没了头要去。他们都不知官衙可是好踏的!况且女学生一发难教,轻不得,重不得。傥然间体面有些不臻,啼不得,笑不得。似我老人家罢了。”

    陈的自白活画了旧时塾师的恶习与尴尬处境,故其庸俗却不得不说是环境使然。杜甫诗云:“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说这首诗是陈数十年来的生活写照,大概亦不为过罢。

    现在我们来看杜丽娘拜师的镜头:

    “(末)敢问小姐所读何书?(外)男、女四书,他都成诵了。则看些经旨罢。易经以道阴阳,义理深奥;书以道政事,与妇女没相干;春秋、礼记,又是此孤经;则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诗罢。其余书史尽有,则可惜他是个女儿。”

    外是杜宝,他在这里明明白白地指示了陈最良应该教些什么与怎么教的。为了生存,恐怕陈最良也只能唯东家之命是从。事实上,他确是这么做的,也就是依着朱子的注来解书,他不过是为适应环境,而充当封建正统思想的传声筒罢了,因为这是他的职业道德。为此,陈被丫头春香抢白了一顿,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以维护师道的尊严。接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一本正经地在学生面前学鸠叫,真真可笑到了十二分。然陈并不自知他的可笑,这便是他可悲且可怜的地方,我们笑过之后,未必不感到一丝儿沉重。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的“学鸠叫”是故意的,如刘姥姥在大观园里的表演“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一样,是故意逗杜丽娘她们开心。无论怎样理解,都显得可怜且可悲。对那些封建教条的态度,我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a)、行为者学习信条;(b)、行为者不仅学习信条,而且理解这些信条的传统含义,因为这些信条是在权威的文本里由公认的专家所解释的;(c)、行为者不仅理解这些信条的传统含义,而且在理解这些信条的含义时,相信这样规定的信条是真实的、正确的、或恰当的。但是,行为者认为一种信条是真实的,这本身并不表示一种信条对他们的生活且有重要的影响。因此,(d)、在认知特色的第四个层次上,文化信条不仅被认为是真实的,而且说明社会行为者的行为环境,有助于建构他们的感觉世界,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如果在这层次上获得文化信条,我们就可以说,这些信条是真正的信仰,而不是文化的陈词滥调;(e)、作为真正的信仰,信条不仅指导而且激起行为;这些信条既有认知的特性,又有激励的特性。”(m。e。斯皮罗:文化与人性)陈最良对于那些教条的态度,大约至多不超过第二个层次罢。其实,传统的知识分子对于统治阶级所提倡的那一套道德教条的态度,大多是功利的,不过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或扬名立万,未必真的执着。因为“大抵名实并用者失败,只用其名者成功。”“四书”、“五经”和“八股”这些劳什子不过是“敲门砖”门一开,这砖头也就被抛掉了。然而,在客观上,陈的言语对于杜丽娘而言,是代表着对她“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天性的压抑。作为杜丽娘的老师,他构成了杜丽娘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一部分。但可诅咒的却应是造成这种环境的社会制度,而不是陈最良。我们知道明代对女子的压抑,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明代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和皇后亲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据明史•列女传序记载,当时妇女因节烈殉死“着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便产生于明代,据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所言,至明末养女多不教其读书识字,即便是贵族或官宦家庭,有时或者亦为女子延师,然止不过让她们学习所谓的“后妃之德”罢了。故压抑杜丽娘天性的,并不是陈最良,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氛围,一种缺席的在场,鲁迅先生称之为“无物之阵”这是一种群众的“恐怖”这就是说,群众既是这一“恐怖”的对象,又是这一“恐怖”的主人。

    如前面所说,这个“从不晓得个伤春,从不曾游个花园”的冬烘先生对于自己口里讲的那一套未必是那么执着的。他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对于杜丽娘与柳梦梅先生违反礼法的行为并无一句贬词,相反,似乎有点儿同情他们,帮他们化解与杜宝之间的冲突。杜丽娘死后,他“看顾小姐坟茔”“日逐添香换水,何等庄严清净”他救过落水的柳梦梅,并把他安置在梅花观“权将息度岁”当他以为“小姐坟被劫了也”放声大哭,大骂柳梦梅是“狠心的贼”并且“星夜往淮扬,报知杜老先生去。”由于淮安被围,教他没前没后“大路上不敢行走,抄从小路而去”本来胆子很小的他竟然也“明知山有虎,故向虎边行”在李全处听到老夫人与春香的噩耗,大哭:“天呵,真个是老夫人和春香也。”杜宝让他去和戎,虽然他怕得要死,还是硬着头皮去了。然而他见了李全媳妇后却也不乏伶俐乖巧,几句马屁儿拍得那娘儿们够受用的。对于杜丽娘小姐与柳梦梅先生的婚事,他对杜宝说:“适间老先生三喜临门:一喜官居宰辅,二喜小姐活在人间,三喜女婿中了状元。”杜宝不快:“陈先生教的好女学生,成精作怪哩!”他却劝杜宝:“老相公葫芦提认了罢。”杜宝不肯:“先生差矣!此乃妖孽之事。为大臣的,必须奏闻灭除为是。”陈便使用了缓兵之计:“果有此意,容晚生登时奏上取旨何如?”一面却着人宣柳梦梅和杜丽娘及老夫人,让他们提前有个思想准备。后来碰到柳梦梅,跟他开玩笑:“你得便宜人,偏会撒科。则道你偷天把桂影那,不争多先偷了地窟里花枝朵。”可曾见出一丝儿道学气?陈最良固然并不理解杜丽娘,然而,几十年的封建教化的熏陶并未泯灭他的“人性”与“良知”虽然他满口的“四书五经”显得十分可笑,但“理”在他只是由外力强行灌输给他的,并未内化为他的行为准则“情”毕竟流淌自然地在他的血液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并不会如儒林外史里的王玉辉一般地,去鼓励自己的女儿殉夫,听到女儿的死讯还仰天大笑:“死的好!死的好!”故从行为层次来看,陈最良有其不迂腐的一面。

    然而,不可否认,在牡丹亭一剧里,陈最良是个受尽了嘲讽的角色。但作者所讽刺的果真是陈最良吗?答曰:“是也!非也!”一来汤显祖确实厌恶腐儒,汤合奇序云:“世间唯拘儒老生不可与言文。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另外,我们翻开明清时期的各种笑话集,里面有大量的嘲讽腐儒的文字。而且,作为戏剧,为了要吸引观众的缘故,往往要插入大量的插科打诨的文字。陈最良身上有着腐儒的某些特点,便自然成了作者嘲讽的对象。但是,作者恐怕嘲笑的却并不是他,而是在以一种社会所认可的方式嘲笑制造着陈最良这种腐儒的社会,以发泄自己满肚子郁积的“不合时宜”罢了。

    我们不能将牡丹亭仅仅只看成一个爱情的悲喜剧,如果这样的话,则将它的意义给缩小了。牡丹亭的作者未必没有冯梦龙所谓“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意思存焉。故我们可以将牡丹亭看成一个社会讽刺剧。牡丹亭的结构显得似乎杂乱无章,充满了与爱情主题无关的情节。而且剧中大量使用了反讽、夸张与漫画的手法,很多情节充满了滑稽与荒诞的感觉。陈最良读了一辈子诗书,其结果不过是“陈绝粮”却因为莫明其妙地寄了一封书,便得到了自己以为已经绝望的功名;柳梦梅的状元得来更莫名其妙,传奇将一个眼中毫无文字的苗舜宾拉来充当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另外,杜宝治淮时一筹莫展,最后靠贿赂李全的妻子杨氏,这才莫名其妙地退兵言和,这种功劳来得并不光彩,却因此由杜安抚而变成了杜平章。虽然他们都得偿宿愿,美梦成真,但是,正如巴尔的摩所说:“他们滑稽可笑的功业是在乌七八槽的混乱中建立起来的。”一切庄严都被滑稽消解了,归入了荒诞之中。还有,第十八出诊祟里,依诗经开药方治病,且充满了有关性事的隐语,如“这病有了君子抽一抽,就抽好了”这种话,用在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和他的女学生之间,恐怕即便在现代社会里,都不是很得体的。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那时舞台上很流行的插科打诨的手法,是用来取悦观众的。但我们又何妨以严肃的目光去观照它,视之为一种荒诞手法,如鲁迅故事新编里的一些段落,是对腐儒的辛辣讽刺与调侃,盖此种语言在陈最良身上与那种环境中出现显得无理而有理,忒具反讽意味也,同时,亦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一种颠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