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宕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一次答辩会上,某古典文学硕士在其论文中引用了东风破的歌词,并盛赞其如何如何将古典美与现代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与方文山歌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就很直率地对这位硕士说,虽然自己学的也是古典文学,但实在是读不懂这首歌词,也看不出它是如何“将古典美与现代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后来,我在网上陆续地读到了有关方文山及其所作歌词的介绍,还有一些网友们的评论,发现方文山歌词“粉丝”队伍的阵容还真够庞大。武汉市某中学一老师就曾经“大胆尝试”将青花瓷歌词引入试卷,让学生默写,当时有所谓的“时评家”撰文认为,青花瓷写得“美轮美奂”“绝不亚于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此“将周杰伦的歌引入了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更加深刻地理解歌词,在享受旋律、领略文学意境的同时,也思考流行文化的‘弦外之音’,这种个性化、前卫性的教育理念值得推崇。”

    方文山的歌词果真很“美”么?答曰:非也!方文山的歌词充其量不过是当代“西昆体”罢了。不可否认,方文山的歌词在遣词造句上十分讲究,显得“古色古香”然而,这一让他成名的“特质”却恰恰是他的“罩门”所在。方文山的歌词确实很能迷惑很多文学上的门外汉,尤其是那些爱好文学并自我感觉良好的“文学青年”;但在我看来,尽管方文山对中国古典诗词很熟悉,但他的歌词却是食古不化,华而不实,无病呻吟——任是怎么华丽的辞藻都掩盖不了其背后的空虚和贫乏。他的歌词只是一堆花花绿绿的“文字碎片”或“文字垃圾”就像裁缝师傅用剩的碎布,虽然五色杂呈,却只能用来做“拖把”

    在对文字的审美上,或曰在对何谓“文采”的理解上,我们存在一个重大的误区。小学的老师们经常要学生抄写或默写所谓的“优美词语”——这一教学行为便是建立在对“文采”的错误认知上。其实,在写作中并不存在什么“优美词语”所有的词语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把恰当的词语放在恰当的位置,以最少的词语表达出最丰富的意义来,故所谓的“优美词语”的堆砌并不就能产生“美”——最多也只能称作“浮艳”罢了。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词语就像镍币,由于经常使用会产生“意义磨损”或“意义被抽空”——方文山的歌词所使用的就是这种语言。

    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实,文字就像衣服,真正好的文字并不在于它的华丽,而在于其体现出的“精气神”语言是通过遮蔽自身而凸显自身的——好的语言是一种“缺席的在场”它往往使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不自觉地直接进入它背后的意义世界,即禅宗所谓“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如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的词:“羊勒肚子手巾呦三道道个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哎呀招一招个的手”多么质朴的语言,其中没有一个打眼的“优美词语”但这却是第一流的歌词——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里说的“写景则如在目前,写情则沁人心脾,叙事则如其口出”——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语言便是“美”的语言。

    为了对“文采”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不妨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文采”的本义。许慎说文曰:“文,错画也。”周易?系辞下曰:“物相杂,故曰文”所谓“采”指的是多色的丝织品,如晁错论贵粟疏:“衣必文采,食必梁肉。”后引申为彩色,如孟子?梁惠王上:“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因此,我们可以将“文采”理解成具有不同色泽、质地、意义、功能(杂与多)的文字的融汇而成的统一体。然而,就像作曲家将不同的声音符号组合成具有一定的节奏与旋律的乐曲一样,文字的组合也有一定的旋律与节奏。从表面上来看,文字的旋律与节奏来自己于“文字本身”即字、词、句的锤炼——其实不然,如前文所说,看似优美的字、词、句未必能组合成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真正的文采是情感与思想的有机融合,是情感与思想的交响乐,有其内在的节奏与旋律。

    古人写作文讲究“炼词、炼句、炼意”炼词、炼句固然重要,却算不得文采之大乘,炼意才是文采的最高境界。孔子曰“辞达而己矣”祖咏谈写诗时主张“意尽而止”而苏轼自评文中则说:“吾文如万斛泉渊,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其答谢民师书又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在我看来“辞达”、“意尽而止”、“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乃文采之化境,若斤斤于字、词、句的锤炼,则难免堕入恶趣。佛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见真如来。仅仅在字、词、句上求“文采”是缘木求鱼,走入了邪道呀!

    只有明乎“文采”的真谛,在培养自身对文字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方面才不会堕入邪道。宋人刘攽中山诗话载“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挦扯至此。’”伶人扮成穿得破破烂烂的李商隐,就是为了讽刺西昆诗人的一味模拟,华而不实,无病呻呤。今人如此热捧方文山歌词这种缺乏“精气神”的“僵尸文字”难免让人生出“大雅久不作”或“时无英雄”之叹——难道我们的“评论家”与“文学爱好者”的见识倒不如古代的戏子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