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宕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载,宝安区某学校每逢周日或周一的晚间,就会对全部宿舍的学生搜身,一旦发现手机、电器、香烟之类的违禁品就立刻没收,该校初中部一位主任称,没收手机是为了学生能更加专心学习。

    我们完全可以承认该学校对学生进行搜身的动机是善良的,但善良的动机却并不能说明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且也未必能使“学生能更加专心学习”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学校可能认为此举对学生有好处,而在学生,恐怕没有哪一位愿意接受学校的这种“好意”——只要他或她的神经系统足够正常。何况,就算再好的东西,如果强加在别人的头上,也会令人非常地不快——“搜身”这一行为,且不说它本身就是违法的,如果说“不涉及学生人格上的损害”只怕也很难说得过去呀。

    那么,该学校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动机脱节的且和现代法制社会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荒唐举措呢?答曰: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偏差,过分强调单纯的智育,且对智育的理解过分狭隘,以至于把考试成绩和书本知识当成了智育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尺。正是在“考试成绩(或所谓的学习)压倒一切”这种理念和社会心理的支撑下,该校禁止学生携带了手机、电器之类的“违禁品”并以此为借口对学生进行搜身这种违法的和不合理的校规才变得“合理化”并连续执行了几年而没有引起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联合抵制。

    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手机会影响学习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的生活节奏加快与目前高考制度的重压下产生的学校、家长及社会自身的焦虑与对于学生前途的焦虑的非理性的“双重投射”似乎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手机的使用与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难道学生就应该把全部的精力都耗在教科书上,连打个电话也要被禁止么?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即所谓“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因此,不能把教育仅仅看成是学校教育,也不能把学校教育窄化为教科书知识的被动灌输,从而要求学生的一切行为都围着学校和教科书打转。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一部大书——试问,何处不是教育的场所呢?什么事情不具有教育性呢?

    不错,学生们的行为确实需要一定纪律的约束,但这种纪律是有前提的:其一,这种纪律应是合乎人性的,是合理合法的;其二,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而应看作教育过程的结果,是学生自我认同的结果。学校的规章制度虽然不是教科书,但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教育性——如果学校和老师不尊重最基本的人权,不遵守最基本的法律,那么,能指望他们培养出什么样的现代公民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