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宕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今,为了让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中改掉任性、贪玩的毛病,融入集体学习和生活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进行学习。这种托管教育让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远离外界的各种诱惑。然而,由于沟通减少,却让家长与孩子间增加了一道无形的墙。(生活报2005年11月30日)

    1924年,在开明书店版爱的教育一书的译者序言里,夏丐尊先生说“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过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而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而现时代中国的教育,何尝不也是如此。在目前教育体制特别是高考制度压力下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把人当人看,对于学生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缺乏应有的尊重。教育的目的本来首先应该是让学生们能长大成“人”并非仅仅为了捞个文凭。可当升学率与考试成绩成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时,教育就被工具化和功利化了,成了一架冷冰冰的,没有人性、没有生命的分数或文凭生产机器。当这台机器开动时,它带动了整个社会——老师、学生、家长等等,都不由自主地随着它运转。

    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表面上似乎是“为了让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中改掉任性、贪玩的毛病,融入集体学习和生活的氛围中”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对于学生们任性、贪玩的毛病未必那么关注,一位家长说“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很好,能自己洗袜子、叠被,也不像以前那样旷课出去上网了,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恐怕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是家长们注目的焦点所在。

    本来,任性、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压抑人的天性,而是要将这天性引导到有益于身心健康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上去;能自己洗袜子、叠被是学生们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让孩子们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或其他的什么原因,家长们却剥夺了孩子们学习与实践这种能力的机会。可孩子们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即便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们的这种无能状态也充满了焦虑感。于是,这些家长便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将教育的全部责任都推给了学校。

    家庭与学校是教育的两个主要场所,本来各各有其独特的、彼此无法替代的功能。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也就是“知识的传授”偏重于“智”与“知”的培养,而学校教育的其他功能也主要是通过“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勿宁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育”或许说“爱的教育”对于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们的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它的健康依赖于与外界,即“他者”进行的各种交流,其中与父母的交流不能不说是最重要的。本来,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弥补孩子与父母交流缺位的某些不足,然而,在考试的重压下和“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的封闭的环境里,孩子们的“人”性被扼杀了,已失去了与“他者”交流的能力。

    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即使家长们不把孩子送进封闭管理的寄宿学校,中国的教育仍然不是“人”的教育,而“人”的缺位的教育能说是健康而完整的教育吗?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