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七夕 (1/2)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御天香:北宋女官香药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白谔上奏之后,呼吁皇太后提前还政的声音此起彼伏。元符三年七月初一,在言官陈瓘等人的催促下,皇太后向氏终于不待先帝升祔太庙即卷帘还政。
七月初四,赵佶举行仪式,告先帝庙号、谥号“哲宗钦文睿武昭孝皇帝”于天地、宗廟、社稷。随后宣布,以皇太后还政,减天下囚罪一等,流刑以下的罪犯获得释放。
七夕那晚,东京城中富贵之家有结“乞巧楼”于庭前的风俗,其中铺陈彩衣泥偶“磨喝乐”、酒炙、笔砚、针线及镂雕花样的瓜果等物,周围儿童裁诗,女郎望月穿针,焚香列拜,称为“乞巧”。宫中也照民间风俗,在后苑玉宸殿前结起了乞巧楼,内人们围绕着乞巧列拜,并在瑶津池中放水上浮,煞是热闹,惟不见帝后、太后等位尊者现身。
大内西北隅有一座月台,原是哲宗时大珰郝随、刘友端为讨好刘清菁而建的,内瞰瑶津池,外眺东京城,制度极华靡。建成后哲宗与刘清菁在月台上宴乐,有时通宵达旦,灯火不灭,常引都人仰首观望,因此遭到言官论列。哲宗崩后太后把月台改为置仙佛像之所,再不供游幸用。
还政后太后精神不佳,七夕这晚称想上月台拜佛,为先帝祈福。赵佶、王皇后及元祐、元符两位先朝皇后闻讯后都随同前往,陪太后在月台上拜佛诵经。
蕙罗为赵似做的水上浮海船模型请香积送到圣瑞宫了,据香积说是亲自交到了赵似手里,但赵似只是收下,并无太多表情,也没让香积给蕙罗带什么话。蕙罗听后不免稍感失望,心想那日他向她道别,看来还真是决意以后音容两渺茫,悲欢莫相知,赠送此船的心意他多半未能感知,倒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蕙罗原本不想参加七夕乞巧活动,一直留在房中看书,但香积特意回来找她,描述七夕夜种种盛况,生拉硬拽地拖着她来到了瑶津池边。
两月来宫中制作的水上浮今夜纷纷绽开在水面上,禽鸟莲荷栩栩如生,每一盏中又有点亮了的灯芯,于是千百点烛光摇曳在御苑池中,与天上银河遥遥相对,若星月璀璨。
内人们点亮水上浮,置于水面推开之后都会双手合什,闭目默默祝祷,向织女诉说自己的心愿。蕙罗才想起倒是忘了为自己准备一个,随即又觉得此事虚空,终是无趣,不做也罢。
沉默而漫无目的地观望,也不知过了多久,但觉夜色渐浓,幽风乍起,吹落半池焰火,水上浮的光影暗淡了许多。蕙罗转身正欲离去,忽闻池水对岸有一脉乐声缓缓传来,高古苍凉,是陶埙的立秋之音,在这繁华稍歇的中夜里响起,显得尤为孤清。
蕙罗举目望,发现彼岸乐者竟是赵似。往日裘马翩翩的少年,此刻正斜倚着一株枯藤老树握埙吹奏,冠缨衫袖沐着此间月华,随着埙音在风中断续飘飞。
埙音继续萦回于水面上,也像承载了主人的几分傲骨,如诉如叹却不如泣,疏旷典雅,气韵高华。
蕙罗凝神聆听,逐渐辨出他所奏的是李白的《秋风词》,以前自己曾听宫中乐师弹奏吟唱过,遂随他乐音在心里吟诵:“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听着他埙音细思词意,蕙罗难免感伤,两睫如蝴蝶翅膀轻颤,锁不住的泪珠终于随之坠落。身后偏偏又有不明内情的姑娘在无心无思地跟着唱:“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而此时风拂微澜,把池心的一艘水上浮小船推入她视野,正朝她悠悠漂来。蕙罗认出,正是她送给赵似那只,船顶、船头、船尾均有带纱罩的灯笼,其中烛光摇曳,把船身照得通明,令她更惊讶的是,船上多了两个蜡做的小人,从身上彩绘衣饰看来,是一男一女,并肩坐在船头,男子着装与赵似略相似,女孩服饰明显是司饰内人的形制。
蕙罗注视着那两个做得憨态可掬的小人,忍不住莞尔笑,笑着笑着,眼泪却又再次滚落。而对岸的赵似也停止吹埙,缓步走到离她最近的岸边,隔着盈盈一水,长身玉立,与她两两相望。
不羁的夜风开始无章法地吹,将池中光影揉碎,牵动水上浮的焰火,在水面迤逦出时而如章草,时而如行草的痕迹,稍纵即逝,也正如他们此刻的心情,欲诉不能诉,却也如何诉,所有的悲欣甘苦,不若都随这波中天书绽放与湮灭,反正明了的是,彼此心中都有这样一艘船,承载着他们的愿望,正驶向梦的彼端。
月台之上,赵佶亦听到了埙音,信步出楼阁,走到一无人之处,凭栏俯览瑶津池,虽相距较远,却也从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上辨出是何人吹埙。
... -->>
自白谔上奏之后,呼吁皇太后提前还政的声音此起彼伏。元符三年七月初一,在言官陈瓘等人的催促下,皇太后向氏终于不待先帝升祔太庙即卷帘还政。
七月初四,赵佶举行仪式,告先帝庙号、谥号“哲宗钦文睿武昭孝皇帝”于天地、宗廟、社稷。随后宣布,以皇太后还政,减天下囚罪一等,流刑以下的罪犯获得释放。
七夕那晚,东京城中富贵之家有结“乞巧楼”于庭前的风俗,其中铺陈彩衣泥偶“磨喝乐”、酒炙、笔砚、针线及镂雕花样的瓜果等物,周围儿童裁诗,女郎望月穿针,焚香列拜,称为“乞巧”。宫中也照民间风俗,在后苑玉宸殿前结起了乞巧楼,内人们围绕着乞巧列拜,并在瑶津池中放水上浮,煞是热闹,惟不见帝后、太后等位尊者现身。
大内西北隅有一座月台,原是哲宗时大珰郝随、刘友端为讨好刘清菁而建的,内瞰瑶津池,外眺东京城,制度极华靡。建成后哲宗与刘清菁在月台上宴乐,有时通宵达旦,灯火不灭,常引都人仰首观望,因此遭到言官论列。哲宗崩后太后把月台改为置仙佛像之所,再不供游幸用。
还政后太后精神不佳,七夕这晚称想上月台拜佛,为先帝祈福。赵佶、王皇后及元祐、元符两位先朝皇后闻讯后都随同前往,陪太后在月台上拜佛诵经。
蕙罗为赵似做的水上浮海船模型请香积送到圣瑞宫了,据香积说是亲自交到了赵似手里,但赵似只是收下,并无太多表情,也没让香积给蕙罗带什么话。蕙罗听后不免稍感失望,心想那日他向她道别,看来还真是决意以后音容两渺茫,悲欢莫相知,赠送此船的心意他多半未能感知,倒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蕙罗原本不想参加七夕乞巧活动,一直留在房中看书,但香积特意回来找她,描述七夕夜种种盛况,生拉硬拽地拖着她来到了瑶津池边。
两月来宫中制作的水上浮今夜纷纷绽开在水面上,禽鸟莲荷栩栩如生,每一盏中又有点亮了的灯芯,于是千百点烛光摇曳在御苑池中,与天上银河遥遥相对,若星月璀璨。
内人们点亮水上浮,置于水面推开之后都会双手合什,闭目默默祝祷,向织女诉说自己的心愿。蕙罗才想起倒是忘了为自己准备一个,随即又觉得此事虚空,终是无趣,不做也罢。
沉默而漫无目的地观望,也不知过了多久,但觉夜色渐浓,幽风乍起,吹落半池焰火,水上浮的光影暗淡了许多。蕙罗转身正欲离去,忽闻池水对岸有一脉乐声缓缓传来,高古苍凉,是陶埙的立秋之音,在这繁华稍歇的中夜里响起,显得尤为孤清。
蕙罗举目望,发现彼岸乐者竟是赵似。往日裘马翩翩的少年,此刻正斜倚着一株枯藤老树握埙吹奏,冠缨衫袖沐着此间月华,随着埙音在风中断续飘飞。
埙音继续萦回于水面上,也像承载了主人的几分傲骨,如诉如叹却不如泣,疏旷典雅,气韵高华。
蕙罗凝神聆听,逐渐辨出他所奏的是李白的《秋风词》,以前自己曾听宫中乐师弹奏吟唱过,遂随他乐音在心里吟诵:“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听着他埙音细思词意,蕙罗难免感伤,两睫如蝴蝶翅膀轻颤,锁不住的泪珠终于随之坠落。身后偏偏又有不明内情的姑娘在无心无思地跟着唱:“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而此时风拂微澜,把池心的一艘水上浮小船推入她视野,正朝她悠悠漂来。蕙罗认出,正是她送给赵似那只,船顶、船头、船尾均有带纱罩的灯笼,其中烛光摇曳,把船身照得通明,令她更惊讶的是,船上多了两个蜡做的小人,从身上彩绘衣饰看来,是一男一女,并肩坐在船头,男子着装与赵似略相似,女孩服饰明显是司饰内人的形制。
蕙罗注视着那两个做得憨态可掬的小人,忍不住莞尔笑,笑着笑着,眼泪却又再次滚落。而对岸的赵似也停止吹埙,缓步走到离她最近的岸边,隔着盈盈一水,长身玉立,与她两两相望。
不羁的夜风开始无章法地吹,将池中光影揉碎,牵动水上浮的焰火,在水面迤逦出时而如章草,时而如行草的痕迹,稍纵即逝,也正如他们此刻的心情,欲诉不能诉,却也如何诉,所有的悲欣甘苦,不若都随这波中天书绽放与湮灭,反正明了的是,彼此心中都有这样一艘船,承载着他们的愿望,正驶向梦的彼端。
月台之上,赵佶亦听到了埙音,信步出楼阁,走到一无人之处,凭栏俯览瑶津池,虽相距较远,却也从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上辨出是何人吹埙。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