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李自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章
第十章
大顺军马不停蹄,两日夜奔走五百里,于二十六日早晨到了通州以西。望见北京城楼,大军暂停,随后一部分人马留在城外扎营,抵御追兵;大部分人马从东直、朝阳二门人城。李自成依靠宋献策占卜,率领少数人马和亲将,绕过东直门、安定门,特意由德胜门人城。牛金星事前接到通知,率领李岩等文武官员在德胜门内跪着迎接。但礼仪草草。
李自成仍然是出京时的装束,马前边仍然有一把黄伞,但是面色黧黑,满脸尘垢。乌龙驹显然连日过分疲劳,瘦骨棱棱。由于跑出一身大汗,黄尘落在湿润的毛上,使它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毛色黯然无光,两个眼角也堆着眼屎。
窦氏于昨日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大驾将于今日午时回京。自从李自成离宫以后,她每日焚香祈祷,希望上天与诸神保佑李自成平安无事。如今果然回来了,她的心放下了一半。她想着纵然在山海关打了败仗,也不过是一时战败,顶多不过退出北京。她完全没有料到这一仗会影响大顺国的存亡。所以她命宫女们为迎接大驾回它作好准备。她自己昨晚在宫女们的伺候下,通体沐浴,今日午膳后又用龙诞香将衣服和床单、被褥统统熏了一遍。她想,纵然失去了北京,随皇上退到长安,她仍然安享富贵,她父母一家人也可接去长安居住。听见传呼圣驾口宫,她赶紧率领宫女们在宫外跪着等候接驾。牛金星、李岩和六政府尚书、侍郎将李自成护送到新华门内。李自成命他们各自回衙门办事,只命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未末申初进宫议事。
窦氏将李自成迎进寝宫,望见他一脸风尘,神情憔悴,眼中神色忧郁,不禁大为吃惊。对军国大事她不敢询问一句,但是她明白李自成确实战败了,这不仅是大顺朝的不幸,也是她的不幸。她同宫女们服侍李自成洗脸梳头,从李自成头上蓖下来许多虱子和虮子。窦氏出身于城市小康之家,自幼入宫,多年没有看见过这些讨厌的小东西,不禁为皇上的戎马辛苦感到难过。李自成心中正想着极其重大的军国大事,看见窦氏的神情,又看见篦头的宫女用大拇指、食指将蓖下的虱子和虮子轻轻挤死,发出微小的响声,便对窦妃笑一笑,说:
“你嫌脏么?”
窦妃躬身回答:“皇爷从马上得天下,如此辛苦,臣妾万分感动,岂有嫌脏之理?”
李自成说:“打仗行军的时候,常常连铠甲缝里都会生虱子虮子。”
窦氏说:“是的,书上说‘铠甲生虮虱’,妾虽然没有见过,也可以想到那种辛苦,但愿子孙万代永远不要忘记皇爷创业艰难。”
李自成听了窦氏的话,忽然想着他的江山不知是否能够坐定,传之子子孙孙,不觉心中更加沉重,叹了一口气。
窦氏说:“宫女们已经准备了温水,请皇爷沐浴更衣。”
李自成像一般北方边塞人一样,没有洗澡的习惯,可是现在一则身上确有不少虱子、虮子正在咬他,咬得皮肤很痒,二则马上要换通身里外的衣服,召见群臣,所以就立刻同意沐浴。沐浴之后,他吩咐免去平时用膳的礼仪,免去奏乐,只叫窦氏陪侍,另有两个宫女服侍,吃了简单的午膳。
他疲倦已极,一嗽完口,就脱掉外边衣服,倒在御榻上睡觉。刚躺下去时,背褥和枕上的香气使他心旌摇动,看了看在榻前小心伺候的窦妃。窦妃看见他的眼神,赶快使眼色命宫女们退出,自己来到御榻边上坐下,同时放下一半帐门,怀着胆怯和含羞的心情,等候着李自成的一句话或一个暗示。李自成握着她的手,注目看她片刻,忽然想到在山海关的惨败,大部分将士的伤亡,心中一阵刺痛。又想到几天后就要退出北京,对眼前这一位美人如何安置
窦氏不知道如何是好,禁不住望着李自成的眼睛。随即她看出他眼神的变化:刚才那种温存的爱怜的神采突然消逝,换成了冷冰冰的眼神。而且他好像非常困倦。她明白自己该走了,让皇上安静地睡一觉,休息精神。于是她强露微笑,轻轻抽出那一只刚才被皇上紧握着的手。她又向李自成看一眼,发现他双眼已经朦胧,不再望她。于是她轻轻站起来,离开御榻。遵照李自成平日不喜欢放帐子的习惯,把刚才放下的半边帐门重新挂起,不出一点声音,悄悄地走出去。不料李自成忽然半睁开眼睛,说道:
“记着,交申时将我叫醒。”
窦妃赶快回身,恭敬地回答:“遵旨,交申时将陛下叫醒。”
李自成很快地沉沉入睡。
他做了许多凶梦:梦见崇祯十三年入豫以前的流窜生活;梦见慧梅跪在面前哭泣;梦见王长顺进宫见他,劝他快走。他问道:
“长顺,我怎么很久没有看见你?”
王长顺激动地说:“自从皇上做了文武大元帅,我就不容易见到皇上。后来皇上做了新顺王,我这个老马夫更不容易见到你了。现在你是皇上,我连进宫来也不容易。今日见到你是因为你在山海关打了败仗。”
李自成也觉得心中很不好过,说:“你劝我快走,什么意思?难道我就不能再战么?”
王长顺说:“如今你手下兵也少了,将也少了,千万不能在这北京作战,赶快走吧。”
李自成问道:“长顺,你是我的老人,十几年忠心耿耿跟随着我。现在许多人都不敢跟我说实话了。你对我说句实话:我还能够打胜仗么?”
王长顺噙着眼泪说:“皇上,你听我说,局面不同了。以前老百姓盼着你救他们,可是自从你当了文武大元帅,老百姓没有享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你到处打仗,征兵征粮,老百姓仍然是遍地荒芜,原来盼望的好日子都落了空。你能不能再打败敌人,我怎么能说呢?总之在北京不要停留,赶快乘敌人没有追到,你离开北京走吧,走吧。”
说到这里,王长顺忽然哭了起来。李自成叹口气,挥手让他退走。王长顺走出行宫,忽然又放声痛哭。李自成大惊,大声呼喊:
“双喜!双喜!”
他听见自己的喊声,一乍醒来,仿佛双喜浑身是血,依然站在面前。他睁大眼睛,这才看见是窦妃神色慌张地站在床前,向他叫道:
“皇爷,皇爷,皇爷醒醒。”
李自成完全醒了。他不愿让窦妃知道他做了凶梦,若无其事地伸个懒腰,说道:
“睡得真香啊!”随即又问道:“交申时了么?”
“离申时还差二刻。”
“吴汝义来过么?”
“吴汝义刚刚来过,不敢惊动圣驾,又匆匆忙忙走了。”
李自成“呼”地坐起。窦妃劝他再稍睡片刻。他一边下床,一边说道:“孤有重要事马上要办,现在不是贪睡的时候。”
刚交申时,李自成来到武英殿东暖阁,传见等候在武英门内的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李过。等大家进来,向他行了磕头礼后,他吩咐大家都在面前坐下,说道:
“目前局势紧急,你们都不必讲礼,赶快商议事情吧。”
他又转向来献策问道:“捷轩能够来吗?”
宋献策告诉他:刘宗敏虽然负伤,但今天必来议事。只是他不能骑马,坐轿子要比骑马稍慢。李自成马上要吴汝义传知东华门把门的亲军:刘宗敏不必在东华门下轿,轿子可以一直抬进武英门。
牛金星说:“这恐怕有碍宫中礼制”
话没有说完,李自成截断说:“不妨破例嘛!”
在等候刘宗敏时,李自成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向李过问道:“你从范家庄退走时候,吴三桂派来的那六个行缓兵之计的士绅都杀了么?”
李过回答说:“杀了五个。有一个拼死逃脱。弟兄们射了几箭,有一箭射中,但没有射到要害,随即吴三桂的骑兵赶到,把那个人救走了。”
李自成回过头来向李岩问道:“京城情况如何?”
李岩说:“京城人心浮动,谣言甚多,臣已经作了守城准备。”
李自成点头说:“这我已经知道了。”又转望牛金星。牛金星告他说:
“这几天来诸降臣也是各式各样都有。有的人等待皇上回京来登极;也有人原已把门上贴的官衔撕掉,今日知道皇上回京,又重新贴了上去。像光时亨这个人,原来劝进的时候,他上过两次表章,十分热心。前天他也把门衔撕掉,躲了起来;今日听说皇上要回北京,又赶快回到家中,重新贴上门衔。”
李过说:“像这样心怀二心之臣,请皇上严加惩办。”
李自成摇摇头,说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不必管这许多了。”
宋献策禀报说:“刚才我接到探报,追兵有满洲人,也有蒙古人,共有数万。吴三桂的关宁兵走在前边,大约两天内就会来到北京。或走或守,今日必须决定”
他的话刚刚说到这里,刘宗敏来到。大家停止议论,等待他进来。刘宗敏进来,已经不能躬身行礼。李自成说道:
“捷轩,不必行礼了。你赶快坐下,商议大事要紧。”
刘宗敏坐下说:“敌人二三日内就要追到北京,皇上如何决定?”
李自成沉默不语,虽然他念念不忘登极大典,但是眼下即将退出北京,人心惶惶。文武百官,更是各有打算。将士们死伤惨重,哪有欢快的心情?想到这些情况,他不能不犹豫了。
一个太监跪在帘子外边奏道:“启禀皇爷,礼政府右侍郎杨观光、光禄寺卿李元鼎等偕六个詹翰与光禄寺臣工多人来到武英门,请求召见。”
李自成心中猜到这些人为何前来请求召见,但是他没有说出来,望着牛金星问道:
“这般新降之臣,这时候请求召见,见也不见?”
牛金星说:“大概是为劝进来的,足见诸臣一片忠心,拥戴至诚。”
李自成向外吩咐太监传旨:“诸臣不必觐见,可将奏书呈进,回到各自衙门候旨。”
随即他向宋献策等询问:“你们有何主张?”
宋献策、李岩都说应该迅速登极,不令天下失望。李自成又问李过,李过说道: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不登极会使天下臣民失望,各处弟兄灰心。何况事到如今,已经宣布在北京登极。不登极就退出北京,岂不是空来一趟,白白地逼死了崇祯,灭亡了明朝,结果替满洲人做了一件好事,落一个啥声名?”
李自成心中十分沉重,说道:“这样紧急,安能顾到登极?”
刘宗敏忍不住大声说:“若不在北京登极,正了大位,纵然想回到关中,也不可得了。”
他没有解释什么原因,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而且知道他这一句简单的话有多么重。
牛金星补充了一句:“必须登极,名正言顺。”
到这时李自成才不再犹豫,说道:“明日就登极好了,可以速速准备。”
牛金星说道:“皇上登极,是一次十分重大的典礼。按照胜朝惯例,新皇上登极,元日朝贺,均在皇极殿举行。如明日在皇极殿举行,从皇极门到武英殿,至少需要派三百人连夜打扫。不仅地上,连门窗、柱子都得打扫。自从三月十七日我军围攻北京以来,管这事的太监们都跑完了。所以现在不但各处积满了黄沙灰尘,而且院子里、砖缝里也多处长出青草。去山海关之前,虽然也在这里演习了两次,都是匆匆忙忙,并没有认真打扫。”
刘宗敏说:“今晚连夜派兵打扫。三百人不够,派四百人、五百人都可以。”
李自成暂时没有说话。他心中充满了战败后的颓丧情绪。现在议论如何登极,并不能鼓舞起他欢快振奋的心情。他所考虑的是如何退出北京,如何应付满洲人和吴三桂的追赶,如何使各地能够不发生叛乱。
牛金星见他沉默不语,又说道:“请陛下圣裁,不可耽误。”
李自成只好说道:“不必再换地方了,就在武英殿登极吧。至于登极大典,也不要按原来的准备去办,一切从简为好。”
牛金星仍然希望在皇极殿举行大典,但是他还没有说出,李自成又接着说道:
“军情火急,不能讲那么多的排场了。军师,明日登极是否吉利?”
宋献策最担心的事情是军事方面,只恐怕退出稍迟,敌人追到北京,既不能战,也不能守,更无援兵接济,会不堪设想。所以他回答说:
“皇上登极,应天顺人,随时咸吉,不必忧虑。请皇上明日登极,后日郊天,二十九日黎明即刻离开北京。释菜、临学之礼,可以暂时省去,俟到长安补行亦可。”
李过也担心满洲骑兵来得快,接着说道:“不管如何,后日夜间总要退出北京,不可耽误。二十九日清早必须全部走光。”
牛金星为准备登极的事,立即磕头辞出。
刘宗敏因为创伤痛苦,不能再坐下去,也告辞退出。临辞出时,对李自成说:
“皇上,请马上商定,如何退出北京,路上如何抵御追兵,不能有一刻迟误。后日夜间一定得全部退干净,不能耽搁到敌人”
宋献策、李过、李岩留下来同李自成商议从北京撤退的事。正商议间,忽报谷可成来到宫门求见。李自成心中一喜,立即说道:
“速速传见。”
谷可成原来跟刘芳亮一道,作为北伐主力,越过太行山,到了怀庆府,又经过彰德府向北,破了保定。因为连接李自成的密诏,这才同刘芳亮商量好,抽出一万骑兵、五千步兵,星夜往北京赶来。今日到了北京城外,驻兵广渠门外,进宫来面见皇上。
李自成询问了保定和蓟南各地情况,也询问了河南情况,知道处处都很不妙,心中十分担忧。他告诉谷可成:已经决定二十八日夜间退出北京,二十九日全部退走。又告诉谷可成说:登极就在明天,在武英殿举行大典。谈了一阵后,他命谷可成就驻在广渠门到卢沟桥之间,等大军退过之后,谷可成的人马才能离开。在这之前,要随时准备同追兵作战。又商量了许多应急事项,几位文武大臣和谷可成才磕头辞出。
这时已经酉时过半了。李自成心情十分灰暗。他想再看一看这座皇宫,看一看三大殿,于是走了出去。来到皇极门,看见巍峨的皇极殿和汉白玉的丹墀,心中叹息说:
“恐怕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他一边看一边向北走,一直走到乾清门,本来打算进乾清宫看一看,可是他犹豫了,不愿进去,只是站在门外向里边张望。这时时近黄昏,没有太阳,天色阴沉沉的,整个宫院,尤其是高大的乾清宫,显得格外阴森可怖。李自成觉得精神恍惚,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好像看见崇祯正在宫中徘徊叹息。乾清宫的正门开着,但是宝座十分阴暗,看不清楚。李自成看见的崇祯好像不是穿着皇帝衣裳,而是穿着白衣服,在宝座前边走来走去。难道这是崇祯的鬼魂么?他心中害怕,想离开,又想看个明白。正在继续张望,忽然一阵北风吹过,他浑身感到冷嗖嗖的,不禁想到,自己的大顺朝刚刚建立,难道也会从此完了么?他又向乾清宫正殿看了一眼。这时又仿佛听见什么响声,于是赶紧带着随从匆匆离开。
跟在身边的吴汝义问他:“还到坤宁宫看一看么?”
他摇摇头,没有说话,出了乾清门,向西转去,走到西长街的永巷中,向南拐去。这一条长巷,如今已经夜色苍茫,北风习习。他明白在崇祯亡国之前,像这样的长巷中,每天晚上会有一些灯光。而现在却是一片昏黑,鬼气逼人,长巷看起来比往日更长了。
他带着随从,一直走到右顺门,返回到武英门外。这时武英门内外已经有许多士兵和太监在打扫洗刷,并且搬来了许多仪仗,即叫作卤簿的东西,放在金水桥外西南边的棚中,准备明天陈设。他平常很少有怕鬼的思想,刚才在皇极殿前,特别是乾清门外,忽然产生一种恐惧的感觉,直到这时恐惧之感才消失下去。他在金水桥上站了片刻,望着士兵们摆弄东西,打扫地上,才感到又回到了热气腾腾的世界。然而他心中总是离不开一个念头:难道北京就这么丢掉了么?难道大顺朝一败涂地了么?他没有说一句话,赶快回到寝宫。
李自成觉得十分疲倦,连晚饭都不想吃。虽然明日要举行登极大典,可是他不但没有一丝兴奋快活的心情,反而总在想着很不吉利的事情。崇祯的影子偶尔又在面前走动。其实他并没见过崇祯,只是在进北京的第二天,看见了崇祯的死尸,也看见了周后的死尸。如今在眼前晃动的仍是刚才在乾清宫看到的那个穿白衣服的幻影。尽管他明白这不是真的,但却无法将这幻影从眼前排除。
窦妃在他面前跪下,想说什么,又不敢说出。她心中十分不安。她知道李自成明日巳时要在武英殿登极,受百官朝贺;后日去南郊郊天,夜间就要退出北京,奔回西安。尽管她已经明白,山海关打了一次大败仗,要退出北京。可是如今真要退出,她又十分害怕。她不知道自己会落个什么下场。当然她很愿意随李自成往西安去,害怕皇上离开北京时会命她自尽。崇祯临死的时候,不是强迫皇后、天启娘娘、袁皇贵妃都自尽了吗?长平公主小小年纪也被他砍伤,本来要砍死的,只是因为他手颤得举不起来,第二剑才没有砍下去。另外有几个被皇上“幸”过的女子,还没有名号,也全都逼着自尽了,有一二个不肯自尽,也被皇上亲手杀死了。大顺皇上会不会也逼她自尽呢?真要逼她自尽,她也只好自尽,可是父母以后如何是好?她又想到,纵然... -->>
第十章
第十章
大顺军马不停蹄,两日夜奔走五百里,于二十六日早晨到了通州以西。望见北京城楼,大军暂停,随后一部分人马留在城外扎营,抵御追兵;大部分人马从东直、朝阳二门人城。李自成依靠宋献策占卜,率领少数人马和亲将,绕过东直门、安定门,特意由德胜门人城。牛金星事前接到通知,率领李岩等文武官员在德胜门内跪着迎接。但礼仪草草。
李自成仍然是出京时的装束,马前边仍然有一把黄伞,但是面色黧黑,满脸尘垢。乌龙驹显然连日过分疲劳,瘦骨棱棱。由于跑出一身大汗,黄尘落在湿润的毛上,使它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毛色黯然无光,两个眼角也堆着眼屎。
窦氏于昨日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大驾将于今日午时回京。自从李自成离宫以后,她每日焚香祈祷,希望上天与诸神保佑李自成平安无事。如今果然回来了,她的心放下了一半。她想着纵然在山海关打了败仗,也不过是一时战败,顶多不过退出北京。她完全没有料到这一仗会影响大顺国的存亡。所以她命宫女们为迎接大驾回它作好准备。她自己昨晚在宫女们的伺候下,通体沐浴,今日午膳后又用龙诞香将衣服和床单、被褥统统熏了一遍。她想,纵然失去了北京,随皇上退到长安,她仍然安享富贵,她父母一家人也可接去长安居住。听见传呼圣驾口宫,她赶紧率领宫女们在宫外跪着等候接驾。牛金星、李岩和六政府尚书、侍郎将李自成护送到新华门内。李自成命他们各自回衙门办事,只命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未末申初进宫议事。
窦氏将李自成迎进寝宫,望见他一脸风尘,神情憔悴,眼中神色忧郁,不禁大为吃惊。对军国大事她不敢询问一句,但是她明白李自成确实战败了,这不仅是大顺朝的不幸,也是她的不幸。她同宫女们服侍李自成洗脸梳头,从李自成头上蓖下来许多虱子和虮子。窦氏出身于城市小康之家,自幼入宫,多年没有看见过这些讨厌的小东西,不禁为皇上的戎马辛苦感到难过。李自成心中正想着极其重大的军国大事,看见窦氏的神情,又看见篦头的宫女用大拇指、食指将蓖下的虱子和虮子轻轻挤死,发出微小的响声,便对窦妃笑一笑,说:
“你嫌脏么?”
窦妃躬身回答:“皇爷从马上得天下,如此辛苦,臣妾万分感动,岂有嫌脏之理?”
李自成说:“打仗行军的时候,常常连铠甲缝里都会生虱子虮子。”
窦氏说:“是的,书上说‘铠甲生虮虱’,妾虽然没有见过,也可以想到那种辛苦,但愿子孙万代永远不要忘记皇爷创业艰难。”
李自成听了窦氏的话,忽然想着他的江山不知是否能够坐定,传之子子孙孙,不觉心中更加沉重,叹了一口气。
窦氏说:“宫女们已经准备了温水,请皇爷沐浴更衣。”
李自成像一般北方边塞人一样,没有洗澡的习惯,可是现在一则身上确有不少虱子、虮子正在咬他,咬得皮肤很痒,二则马上要换通身里外的衣服,召见群臣,所以就立刻同意沐浴。沐浴之后,他吩咐免去平时用膳的礼仪,免去奏乐,只叫窦氏陪侍,另有两个宫女服侍,吃了简单的午膳。
他疲倦已极,一嗽完口,就脱掉外边衣服,倒在御榻上睡觉。刚躺下去时,背褥和枕上的香气使他心旌摇动,看了看在榻前小心伺候的窦妃。窦妃看见他的眼神,赶快使眼色命宫女们退出,自己来到御榻边上坐下,同时放下一半帐门,怀着胆怯和含羞的心情,等候着李自成的一句话或一个暗示。李自成握着她的手,注目看她片刻,忽然想到在山海关的惨败,大部分将士的伤亡,心中一阵刺痛。又想到几天后就要退出北京,对眼前这一位美人如何安置
窦氏不知道如何是好,禁不住望着李自成的眼睛。随即她看出他眼神的变化:刚才那种温存的爱怜的神采突然消逝,换成了冷冰冰的眼神。而且他好像非常困倦。她明白自己该走了,让皇上安静地睡一觉,休息精神。于是她强露微笑,轻轻抽出那一只刚才被皇上紧握着的手。她又向李自成看一眼,发现他双眼已经朦胧,不再望她。于是她轻轻站起来,离开御榻。遵照李自成平日不喜欢放帐子的习惯,把刚才放下的半边帐门重新挂起,不出一点声音,悄悄地走出去。不料李自成忽然半睁开眼睛,说道:
“记着,交申时将我叫醒。”
窦妃赶快回身,恭敬地回答:“遵旨,交申时将陛下叫醒。”
李自成很快地沉沉入睡。
他做了许多凶梦:梦见崇祯十三年入豫以前的流窜生活;梦见慧梅跪在面前哭泣;梦见王长顺进宫见他,劝他快走。他问道:
“长顺,我怎么很久没有看见你?”
王长顺激动地说:“自从皇上做了文武大元帅,我就不容易见到皇上。后来皇上做了新顺王,我这个老马夫更不容易见到你了。现在你是皇上,我连进宫来也不容易。今日见到你是因为你在山海关打了败仗。”
李自成也觉得心中很不好过,说:“你劝我快走,什么意思?难道我就不能再战么?”
王长顺说:“如今你手下兵也少了,将也少了,千万不能在这北京作战,赶快走吧。”
李自成问道:“长顺,你是我的老人,十几年忠心耿耿跟随着我。现在许多人都不敢跟我说实话了。你对我说句实话:我还能够打胜仗么?”
王长顺噙着眼泪说:“皇上,你听我说,局面不同了。以前老百姓盼着你救他们,可是自从你当了文武大元帅,老百姓没有享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你到处打仗,征兵征粮,老百姓仍然是遍地荒芜,原来盼望的好日子都落了空。你能不能再打败敌人,我怎么能说呢?总之在北京不要停留,赶快乘敌人没有追到,你离开北京走吧,走吧。”
说到这里,王长顺忽然哭了起来。李自成叹口气,挥手让他退走。王长顺走出行宫,忽然又放声痛哭。李自成大惊,大声呼喊:
“双喜!双喜!”
他听见自己的喊声,一乍醒来,仿佛双喜浑身是血,依然站在面前。他睁大眼睛,这才看见是窦妃神色慌张地站在床前,向他叫道:
“皇爷,皇爷,皇爷醒醒。”
李自成完全醒了。他不愿让窦妃知道他做了凶梦,若无其事地伸个懒腰,说道:
“睡得真香啊!”随即又问道:“交申时了么?”
“离申时还差二刻。”
“吴汝义来过么?”
“吴汝义刚刚来过,不敢惊动圣驾,又匆匆忙忙走了。”
李自成“呼”地坐起。窦妃劝他再稍睡片刻。他一边下床,一边说道:“孤有重要事马上要办,现在不是贪睡的时候。”
刚交申时,李自成来到武英殿东暖阁,传见等候在武英门内的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李过。等大家进来,向他行了磕头礼后,他吩咐大家都在面前坐下,说道:
“目前局势紧急,你们都不必讲礼,赶快商议事情吧。”
他又转向来献策问道:“捷轩能够来吗?”
宋献策告诉他:刘宗敏虽然负伤,但今天必来议事。只是他不能骑马,坐轿子要比骑马稍慢。李自成马上要吴汝义传知东华门把门的亲军:刘宗敏不必在东华门下轿,轿子可以一直抬进武英门。
牛金星说:“这恐怕有碍宫中礼制”
话没有说完,李自成截断说:“不妨破例嘛!”
在等候刘宗敏时,李自成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向李过问道:“你从范家庄退走时候,吴三桂派来的那六个行缓兵之计的士绅都杀了么?”
李过回答说:“杀了五个。有一个拼死逃脱。弟兄们射了几箭,有一箭射中,但没有射到要害,随即吴三桂的骑兵赶到,把那个人救走了。”
李自成回过头来向李岩问道:“京城情况如何?”
李岩说:“京城人心浮动,谣言甚多,臣已经作了守城准备。”
李自成点头说:“这我已经知道了。”又转望牛金星。牛金星告他说:
“这几天来诸降臣也是各式各样都有。有的人等待皇上回京来登极;也有人原已把门上贴的官衔撕掉,今日知道皇上回京,又重新贴了上去。像光时亨这个人,原来劝进的时候,他上过两次表章,十分热心。前天他也把门衔撕掉,躲了起来;今日听说皇上要回北京,又赶快回到家中,重新贴上门衔。”
李过说:“像这样心怀二心之臣,请皇上严加惩办。”
李自成摇摇头,说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不必管这许多了。”
宋献策禀报说:“刚才我接到探报,追兵有满洲人,也有蒙古人,共有数万。吴三桂的关宁兵走在前边,大约两天内就会来到北京。或走或守,今日必须决定”
他的话刚刚说到这里,刘宗敏来到。大家停止议论,等待他进来。刘宗敏进来,已经不能躬身行礼。李自成说道:
“捷轩,不必行礼了。你赶快坐下,商议大事要紧。”
刘宗敏坐下说:“敌人二三日内就要追到北京,皇上如何决定?”
李自成沉默不语,虽然他念念不忘登极大典,但是眼下即将退出北京,人心惶惶。文武百官,更是各有打算。将士们死伤惨重,哪有欢快的心情?想到这些情况,他不能不犹豫了。
一个太监跪在帘子外边奏道:“启禀皇爷,礼政府右侍郎杨观光、光禄寺卿李元鼎等偕六个詹翰与光禄寺臣工多人来到武英门,请求召见。”
李自成心中猜到这些人为何前来请求召见,但是他没有说出来,望着牛金星问道:
“这般新降之臣,这时候请求召见,见也不见?”
牛金星说:“大概是为劝进来的,足见诸臣一片忠心,拥戴至诚。”
李自成向外吩咐太监传旨:“诸臣不必觐见,可将奏书呈进,回到各自衙门候旨。”
随即他向宋献策等询问:“你们有何主张?”
宋献策、李岩都说应该迅速登极,不令天下失望。李自成又问李过,李过说道: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不登极会使天下臣民失望,各处弟兄灰心。何况事到如今,已经宣布在北京登极。不登极就退出北京,岂不是空来一趟,白白地逼死了崇祯,灭亡了明朝,结果替满洲人做了一件好事,落一个啥声名?”
李自成心中十分沉重,说道:“这样紧急,安能顾到登极?”
刘宗敏忍不住大声说:“若不在北京登极,正了大位,纵然想回到关中,也不可得了。”
他没有解释什么原因,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而且知道他这一句简单的话有多么重。
牛金星补充了一句:“必须登极,名正言顺。”
到这时李自成才不再犹豫,说道:“明日就登极好了,可以速速准备。”
牛金星说道:“皇上登极,是一次十分重大的典礼。按照胜朝惯例,新皇上登极,元日朝贺,均在皇极殿举行。如明日在皇极殿举行,从皇极门到武英殿,至少需要派三百人连夜打扫。不仅地上,连门窗、柱子都得打扫。自从三月十七日我军围攻北京以来,管这事的太监们都跑完了。所以现在不但各处积满了黄沙灰尘,而且院子里、砖缝里也多处长出青草。去山海关之前,虽然也在这里演习了两次,都是匆匆忙忙,并没有认真打扫。”
刘宗敏说:“今晚连夜派兵打扫。三百人不够,派四百人、五百人都可以。”
李自成暂时没有说话。他心中充满了战败后的颓丧情绪。现在议论如何登极,并不能鼓舞起他欢快振奋的心情。他所考虑的是如何退出北京,如何应付满洲人和吴三桂的追赶,如何使各地能够不发生叛乱。
牛金星见他沉默不语,又说道:“请陛下圣裁,不可耽误。”
李自成只好说道:“不必再换地方了,就在武英殿登极吧。至于登极大典,也不要按原来的准备去办,一切从简为好。”
牛金星仍然希望在皇极殿举行大典,但是他还没有说出,李自成又接着说道:
“军情火急,不能讲那么多的排场了。军师,明日登极是否吉利?”
宋献策最担心的事情是军事方面,只恐怕退出稍迟,敌人追到北京,既不能战,也不能守,更无援兵接济,会不堪设想。所以他回答说:
“皇上登极,应天顺人,随时咸吉,不必忧虑。请皇上明日登极,后日郊天,二十九日黎明即刻离开北京。释菜、临学之礼,可以暂时省去,俟到长安补行亦可。”
李过也担心满洲骑兵来得快,接着说道:“不管如何,后日夜间总要退出北京,不可耽误。二十九日清早必须全部走光。”
牛金星为准备登极的事,立即磕头辞出。
刘宗敏因为创伤痛苦,不能再坐下去,也告辞退出。临辞出时,对李自成说:
“皇上,请马上商定,如何退出北京,路上如何抵御追兵,不能有一刻迟误。后日夜间一定得全部退干净,不能耽搁到敌人”
宋献策、李过、李岩留下来同李自成商议从北京撤退的事。正商议间,忽报谷可成来到宫门求见。李自成心中一喜,立即说道:
“速速传见。”
谷可成原来跟刘芳亮一道,作为北伐主力,越过太行山,到了怀庆府,又经过彰德府向北,破了保定。因为连接李自成的密诏,这才同刘芳亮商量好,抽出一万骑兵、五千步兵,星夜往北京赶来。今日到了北京城外,驻兵广渠门外,进宫来面见皇上。
李自成询问了保定和蓟南各地情况,也询问了河南情况,知道处处都很不妙,心中十分担忧。他告诉谷可成:已经决定二十八日夜间退出北京,二十九日全部退走。又告诉谷可成说:登极就在明天,在武英殿举行大典。谈了一阵后,他命谷可成就驻在广渠门到卢沟桥之间,等大军退过之后,谷可成的人马才能离开。在这之前,要随时准备同追兵作战。又商量了许多应急事项,几位文武大臣和谷可成才磕头辞出。
这时已经酉时过半了。李自成心情十分灰暗。他想再看一看这座皇宫,看一看三大殿,于是走了出去。来到皇极门,看见巍峨的皇极殿和汉白玉的丹墀,心中叹息说:
“恐怕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他一边看一边向北走,一直走到乾清门,本来打算进乾清宫看一看,可是他犹豫了,不愿进去,只是站在门外向里边张望。这时时近黄昏,没有太阳,天色阴沉沉的,整个宫院,尤其是高大的乾清宫,显得格外阴森可怖。李自成觉得精神恍惚,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好像看见崇祯正在宫中徘徊叹息。乾清宫的正门开着,但是宝座十分阴暗,看不清楚。李自成看见的崇祯好像不是穿着皇帝衣裳,而是穿着白衣服,在宝座前边走来走去。难道这是崇祯的鬼魂么?他心中害怕,想离开,又想看个明白。正在继续张望,忽然一阵北风吹过,他浑身感到冷嗖嗖的,不禁想到,自己的大顺朝刚刚建立,难道也会从此完了么?他又向乾清宫正殿看了一眼。这时又仿佛听见什么响声,于是赶紧带着随从匆匆离开。
跟在身边的吴汝义问他:“还到坤宁宫看一看么?”
他摇摇头,没有说话,出了乾清门,向西转去,走到西长街的永巷中,向南拐去。这一条长巷,如今已经夜色苍茫,北风习习。他明白在崇祯亡国之前,像这样的长巷中,每天晚上会有一些灯光。而现在却是一片昏黑,鬼气逼人,长巷看起来比往日更长了。
他带着随从,一直走到右顺门,返回到武英门外。这时武英门内外已经有许多士兵和太监在打扫洗刷,并且搬来了许多仪仗,即叫作卤簿的东西,放在金水桥外西南边的棚中,准备明天陈设。他平常很少有怕鬼的思想,刚才在皇极殿前,特别是乾清门外,忽然产生一种恐惧的感觉,直到这时恐惧之感才消失下去。他在金水桥上站了片刻,望着士兵们摆弄东西,打扫地上,才感到又回到了热气腾腾的世界。然而他心中总是离不开一个念头:难道北京就这么丢掉了么?难道大顺朝一败涂地了么?他没有说一句话,赶快回到寝宫。
李自成觉得十分疲倦,连晚饭都不想吃。虽然明日要举行登极大典,可是他不但没有一丝兴奋快活的心情,反而总在想着很不吉利的事情。崇祯的影子偶尔又在面前走动。其实他并没见过崇祯,只是在进北京的第二天,看见了崇祯的死尸,也看见了周后的死尸。如今在眼前晃动的仍是刚才在乾清宫看到的那个穿白衣服的幻影。尽管他明白这不是真的,但却无法将这幻影从眼前排除。
窦妃在他面前跪下,想说什么,又不敢说出。她心中十分不安。她知道李自成明日巳时要在武英殿登极,受百官朝贺;后日去南郊郊天,夜间就要退出北京,奔回西安。尽管她已经明白,山海关打了一次大败仗,要退出北京。可是如今真要退出,她又十分害怕。她不知道自己会落个什么下场。当然她很愿意随李自成往西安去,害怕皇上离开北京时会命她自尽。崇祯临死的时候,不是强迫皇后、天启娘娘、袁皇贵妃都自尽了吗?长平公主小小年纪也被他砍伤,本来要砍死的,只是因为他手颤得举不起来,第二剑才没有砍下去。另外有几个被皇上“幸”过的女子,还没有名号,也全都逼着自尽了,有一二个不肯自尽,也被皇上亲手杀死了。大顺皇上会不会也逼她自尽呢?真要逼她自尽,她也只好自尽,可是父母以后如何是好?她又想到,纵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