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君臣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之时,好戏就该上演了。

    当君主一方的力量占据主动时,商朝比干的心肝就被掏出来了;当臣下的力量占据主动之时,东汉献帝就被曹操所挟持“以令诸侯”了。而当二者暂时处于平衡之时,忠良之臣就被批量生产出来了——譬如李世民的盛唐时代。

    李世民和魏征就好比刘备与诸葛亮,他们都被视做君臣知遇的千载楷模。但要比起来,刘备的假惺惺与李世民实在有天壤之别。刘备在前期还比较能听得进去别人提意见,对诸葛亮等人言听计从。

    大家辛苦打拼、精诚团结才有了益州的一点基业,建立了了蜀汉小朝廷。但是,在关羽死后,急于为其报仇,又妄图一举灭亡吴国,而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势力。

    一场灭国之战,因为诸葛亮不同意发动,刘备竟然不让这位军事天才参与。结果,夷陵之战(今湖北宜昌东南)刘备兵败身死,诸葛亮为刘备苦心经营而来的基业也大大受损。

    惨呀!“三顾茅庐”“如鱼得水”的往事,似乎发生在别人身上了。刘备缺乏一个政治家最基本的一些素质:冷静和自知之明。杨广则做得更绝,他是谁的好话也听不得,并且把有胆量给他进谏的大臣各个处死。弄得有才能、有远见的人,都纷纷离他而去。要么另立山头,要么另投明主。这就是历史给李世民及我们留下的一些教训和启示。善于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李世民,自然大大不同于那些有始无终之辈。他是真正的智者,几乎完美的政治大师。能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除了求贤若渴、善用人才外。李世民在历史上最有口皆碑的是他的从谏如流。李世民常说:“直言进谏,才会出现天下太平。”贞观之治之所以出现,最重要的原因正是李世民敢于接受哪怕是最难听的逆耳忠言。这实际上是一个成熟的、成功的领导人必备的素质。当然也是最难做到的。换成任何人,谁愿意你的下属整天在你面前顶撞你?虽然。你可能也知道他是为了你好。李世民正在以自己有史以来最宽宏的帝王度量,为自己的帝国奠定万世基业。

    李世民的人才库里,有一大批清官直臣:房玄龄、魏征、王珪、马周、孙伏伽、虞世南、李靖、褚遂良等等,同心同德、德才兼备的人才。他认为:“国家安稳的根本,关键在于得到人才”。有这样的人才观,才创造出清正廉明的“官德”“吏治”。李世民曾经问魏征“人主何而为明,何而为暗”。魏征的回答,以后成为一个著名的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他特别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据统计,李世民在位20多年,经常性进谏的官员有30多人。其中仅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多件事,并且都是直指李世民的过失。他数十万字的奏折,都说中了当时政治的弊端,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面对最直言善谏的监察官(谏议大夫)魏征,古代历史学家甚至直接指出:“前代铮臣,一人而已”。他和魏征的君臣关系,就是一段君臣知遇的千古佳话。足以作为后世帝王垂范。而其中魏征的智慧、胆气与李世民的度量,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魏征,钜鹿人(今河北巨鹿)。曾投靠瓦岗军,还曾效力于窦建德,入唐后归入李世民的死对头——李建成麾下。他本是李建成的智囊,在两兄弟斗得你死我活时,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李建成必须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说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才对,因此李世民登基后,人们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以泄愤,其结果是李世民不但任命47岁的魏征为监察官(谏议大夫)。还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衡山公主下嫁给了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因为李世民深知魏征的能力和人品,更知道以前政治斗争的形势和如今大唐建设的需要。人家皇帝都以德报怨了。你魏征还不得涌泉相报呀。从此,他为了大唐帝国的富强。殚尽竭虑、鞠躬尽瘁!

    有时李世民的主张和魏征不一致,他们就会在朝堂上争执,互不相让。到头来,几乎每次都是魏征占了上风,扭转了皇帝的错误决策。魏征经常当面批评李世民的过失,有时还会弄得他下不了台。但李世民往往能够闻过则喜、择善而从,表现出宽宏的气量。即便再生气,李世民都没有真正和这个固执的老头儿做太多计较。李世民刚刚即位时,曾下诏征兵。当时的唐律规定,年满21岁者才能入选。但封德彝建议,凡18岁以上高大健壮者都可以入选。但已经升任宰相(侍中,门下省的负责人,专门负责诏令的审核)魏征却连续4次驳回诏令,不予签发。李世民愤怒地斥责魏征,魏征则反驳道:“您不是说要以诚信治理天下吗?《大唐律》是国家*,不能因为某个人的一时喜好而朝令夕改,从而失信于民。以后怎么能够以诚信治天下呢?”李世民听后沉默了片刻便转怒为喜、知错就改了,当即废除了这道命令。

    李世民对他敬重之余还有几丝畏惧,怕自己一旦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他又会喋喋不休。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直很好的鹞子,正在把玩,看见魏征来了,就赶紧藏到了怀里。魏征其实早就看见了,却假装不知道,所以故意说话很慢,还说了一堆鸡毛蒜皮的实情。等他终于走了,那只鹞子竟然已经被闷死了。鹞子无辜,可惜来错了地方;李世民可爱,竟然给予魏征如此的信任和耐心;魏征很有招,他硬是用这样的方法迫使李世民戒除了偶尔的不在状态。

    魏征还在他著名的《十思疏》里,对所有领导者提出了10项忠告。他告诫领导们,重任在肩,凡事一定要做到“十思而后行”:

    其一。当滋生贪念时,要想到知足;

    其二,当想大兴土木时。要想到停止;

    其三,当身处高位、自满自恋时。要想到谦卑;

    其四,当自鸣得意、忘乎所以时,要想到自我克制;

    其五,当企图安逸享乐时,要想到勤俭节约;

    其六,当自己快乐时,要想到忧患;

    其七,当担心被小人蒙蔽时。就要多多听取众人的意见和劝告;

    其八,当反感奸臣陷害忠良时,就要想到增进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其九,当要奖赏某人时,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是因为个人喜好而轻率重赏;

    其十,当要严惩某人时,就要问问自己是否只因为一时之气而盲目重罚。

    魏征认为,只要能从这10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再把权力交给有才干的人,皇帝即使什么都不做。天下都可以太平。魏征事事都从李世民的统治利益考虑,情真意切,使皇帝陛下很受感动。他的这篇奏折。已经可以使他名垂青史。其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经常被后人引用。这其中,其实并没有提出多少新的、突破性的建议。只不过他总结得很细、很全面,并且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到了皇帝的自身反省上。将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便是不平凡!我们不能对他有过多苛求,他已经很不容易了,运气也很不错。我们应该庆幸他得遇明主,并且对权力运行的规则很熟悉。在那个时代不靠皇帝自己觉醒,还能靠什么呢?难到真能有哪项制度或法规能够对皇帝形成有效监管和制约吗?我们应当向魏征致敬,更向李世民大帝致敬!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啊!李世民和魏征之间也并非默契异常地像夫妻一样,你一提意见他就听。都能当即虚心接受。虽然,魏征提的绝大部分意见和建议都很有道理。李世民也是聪明绝顶的人。但是,魏征的进谏方式确实经常很唐突、很直接,而李世民作为皇帝毕竟也有他领导人的架子、面子和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他们之间经常也会起一些小摩擦。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632年,魏征在大殿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李世民的一条条过失,一点也没给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他当即大怒回宫,对前来迎接长孙皇后发下狠话:“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