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重生娱乐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映九天创造了850多万的票房,徐帆跟曙光公司已经满意了。《傲慢与偏见》制作成本摆在那里,而且还是一部三级片能够获得这个成绩,已是大赚了一笔。
但是对于他的这个成绩,媒体‘不满意’了。或者说是,他们找到新的话题了。
“《傲慢与偏见》VS《新龙门客栈》,双徐导演对垒,小徐不敌大徐,通往名导之路还很漫长!”
8月的最后一天,《东方日报》在首周票房出来后,墙头草本质再现,率先改变口风打出了火药味十足的横条剑指徐帆跟他的《傲慢与偏见》。报纸上如此说道:“一部好电影从酝酿到拍摄成功,再到被市场所接受,往往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在短短的四十多天的时间里便完成了从企划到创作到拍摄到广告宣传,最终上映的全部过程。短时间内凭借着年轻新生代导演徐帆的才华,或许能够吸引一批观众进入影院观影,于是才有了上映头两日电影的卖座。”
“然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懂也会发现一部电影是诚意之作,还是仅仅为了票房着急赶制。首周票房很好的反应了观众们的意见!”
对于媒体突然改变的口风,徐帆也没有心思去跟媒体扯皮,8月31日让大黑亲自开车把自己送到了德辅道之后,车子在一栋只有二十二层的低矮建筑前停了下来。
“老板”
“不用等我了,把这封信按照地址送到地方,完成后你就先回去吧!”
“明白了!”
徐帆下了车,在这栋建筑悬挂的“嘉华银行大厦”招牌下驻足一阵,用自己的移动电话拨打了一个电话之后,这才走进了大厦内。
嘉华银行前身为嘉华银号,创办于1922年,创办人为林子丰。创办初期,银号地址设于广州市西濠口。1924年,嘉华银号以“嘉华储蓄银行”之名在香港注册成为有限公司,总行就设于香港上环德辅道中208-210号,初期并不对外营业,真正营运的是广州分行。1926年,“嘉华储蓄银行”改名为“嘉华银行公众有限公司”。业务方针以储蓄为主,藉社会资金为4家置业公司融资。1929年,总行正式对外营业,广州方面转为分行。1935年,受世界经济问题影响,嘉华银行被迫宣布停业。1936年复业后,香港、广州两行分离独立,各自经营。其后直至1971年创办人林子丰逝世为止,业务发展良好。
林子丰逝世后,后人无心经营,嘉华银行的控股权遂于1975年被新加坡侨商刘灿松所取得。1980年,刘灿松把嘉华银行在香港上市,并多次发行新股扩充其资产规模,成为当时资产、盈利增长最快的上市银行之一。到1985年底,嘉华银行在香港的分行数目达二十六间,并有四个海外办事处,全资附属公司则包括嘉华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及与荷兰安美保险集团合资的嘉华安美保险有限公司。
1985年是香港银行业动荡的一年,因为以怡和为首的英资企业狙击‘中英谈判’宣布撤资香港,市面上数千亿自己被抽调走,银根收紧下导致香港所有中小型银行都出现财政困难,嘉华银行亦不例外。1986年4月21日,嘉华银行被迫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订协议,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向嘉华银行注资3.5亿元,嘉华银行得以继续正常运作。
1991年,荣智健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属香港子公司‘中信泰富’董事长晋升董事会主席后,在他的努力下原本归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名下的嘉华银行,也被划到了‘中信泰富’名下,壮大了中信泰富的同时,也令中信泰富拥有了自己的持牌银行,成功跻身综合金融集团行列。
尽管香港大小银行有数千家,比‘嘉华银行’还要有实力的没有500家也要有300家,但是当需要将自己所持有的曙光银行公司的股权进行抵押换取贷款时,徐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间嘉华银行。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家... -->>
上映九天创造了850多万的票房,徐帆跟曙光公司已经满意了。《傲慢与偏见》制作成本摆在那里,而且还是一部三级片能够获得这个成绩,已是大赚了一笔。
但是对于他的这个成绩,媒体‘不满意’了。或者说是,他们找到新的话题了。
“《傲慢与偏见》VS《新龙门客栈》,双徐导演对垒,小徐不敌大徐,通往名导之路还很漫长!”
8月的最后一天,《东方日报》在首周票房出来后,墙头草本质再现,率先改变口风打出了火药味十足的横条剑指徐帆跟他的《傲慢与偏见》。报纸上如此说道:“一部好电影从酝酿到拍摄成功,再到被市场所接受,往往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在短短的四十多天的时间里便完成了从企划到创作到拍摄到广告宣传,最终上映的全部过程。短时间内凭借着年轻新生代导演徐帆的才华,或许能够吸引一批观众进入影院观影,于是才有了上映头两日电影的卖座。”
“然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懂也会发现一部电影是诚意之作,还是仅仅为了票房着急赶制。首周票房很好的反应了观众们的意见!”
对于媒体突然改变的口风,徐帆也没有心思去跟媒体扯皮,8月31日让大黑亲自开车把自己送到了德辅道之后,车子在一栋只有二十二层的低矮建筑前停了下来。
“老板”
“不用等我了,把这封信按照地址送到地方,完成后你就先回去吧!”
“明白了!”
徐帆下了车,在这栋建筑悬挂的“嘉华银行大厦”招牌下驻足一阵,用自己的移动电话拨打了一个电话之后,这才走进了大厦内。
嘉华银行前身为嘉华银号,创办于1922年,创办人为林子丰。创办初期,银号地址设于广州市西濠口。1924年,嘉华银号以“嘉华储蓄银行”之名在香港注册成为有限公司,总行就设于香港上环德辅道中208-210号,初期并不对外营业,真正营运的是广州分行。1926年,“嘉华储蓄银行”改名为“嘉华银行公众有限公司”。业务方针以储蓄为主,藉社会资金为4家置业公司融资。1929年,总行正式对外营业,广州方面转为分行。1935年,受世界经济问题影响,嘉华银行被迫宣布停业。1936年复业后,香港、广州两行分离独立,各自经营。其后直至1971年创办人林子丰逝世为止,业务发展良好。
林子丰逝世后,后人无心经营,嘉华银行的控股权遂于1975年被新加坡侨商刘灿松所取得。1980年,刘灿松把嘉华银行在香港上市,并多次发行新股扩充其资产规模,成为当时资产、盈利增长最快的上市银行之一。到1985年底,嘉华银行在香港的分行数目达二十六间,并有四个海外办事处,全资附属公司则包括嘉华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及与荷兰安美保险集团合资的嘉华安美保险有限公司。
1985年是香港银行业动荡的一年,因为以怡和为首的英资企业狙击‘中英谈判’宣布撤资香港,市面上数千亿自己被抽调走,银根收紧下导致香港所有中小型银行都出现财政困难,嘉华银行亦不例外。1986年4月21日,嘉华银行被迫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订协议,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向嘉华银行注资3.5亿元,嘉华银行得以继续正常运作。
1991年,荣智健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属香港子公司‘中信泰富’董事长晋升董事会主席后,在他的努力下原本归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名下的嘉华银行,也被划到了‘中信泰富’名下,壮大了中信泰富的同时,也令中信泰富拥有了自己的持牌银行,成功跻身综合金融集团行列。
尽管香港大小银行有数千家,比‘嘉华银行’还要有实力的没有500家也要有300家,但是当需要将自己所持有的曙光银行公司的股权进行抵押换取贷款时,徐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间嘉华银行。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