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如意佳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刘延宁都花力气,给弟弟妹妹寻了那么多学习工具托人送回来,而刘大爷蒋氏等人也对此十分重视,特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先把孩子们配套的书桌椅子都给打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来只是打算随便教一教的李氏,也不免认真了起来。
刘家一时间换了种氛围,每日清晨,都能听见院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为了不打扰他们背书,蒋氏都特意叫负责剁猪草的儿媳妇到后院却剁。
李氏现在都不大干家务了,每日干完活回家,她的任务只有一个——教书。
于是本该李氏负责的家务,便被平均分给了王氏林氏等人。
当然王氏林氏和安氏也没有意见就是了,她们的孩子都跟着大嫂识字呢,看公婆重视的样子,自家孩子如果是这块料,也能像大侄子一般,被培养起来,以后的前途就不可估量了。
说白了,他们拼死拼活的种地赚钱,不就是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吗,眼瞧着孩子就要有别的前程了,她们巴不得大嫂再认真教才好,哪还有什么不平衡的?
这段日子,整个刘家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谐,大家干活更有干劲了。
只是刘青混在一群真正的小孩子中,一边要应付她娘严厉的教学,一边又怕表现得太过,不得已藏拙,委实有些辛苦。
刘青上辈子就接受过十多年的教育,基础早就打好了,什么《三字经》《诗经》,都是上辈子耳熟能详知识了,几乎李氏读一遍,她都能跟着背出来。
而这个时代的文字,与她上辈子的相差也不大,就是简体改成了繁体,连蒙带猜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认字就更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对刘青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就是练字了。
然而刘青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要学写字,且不提刘家人根本不会为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特意去买什么笔墨纸砚,花这么大的力气培养她,在刘家这样传统的农家,她身为女孩能有幸认得几个字,就已经算不错了。
包括她娘李氏在内,谁没指望教出一个能够舞文弄墨的女先生来。
但是谁能想到远在县城的亲哥如此给力又上心呢?笔墨纸砚全给他们备好了,啥都不用他们费心,就只要好好学习便是了。
于是刘青也只能在措手不及中,被赶鸭子上架了。
虽然她的本意只是想找个借口跟她娘学一阵子认字,以后她识字这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但这个时候她想打退堂鼓也是不行的了,只能重新拿起了笔,像小学生那样一笔一划的学写字。
诚然,对刘青这个从小写惯了硬笔字的人而言,软笔字一开始写起来让她很不习惯,每天不下于一个时辰的悬腕练习也让人很是煎熬,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一旦刘青习惯了用毛笔,一旦入了门,进步便是飞快的。
更何况教她的人还是她自己的亲娘,她的水平如何,她娘比谁都清楚。
李氏还记得自己教学的初衷和大儿子这么费心的缘由是什么——都是为了好好培养女儿,满足她的愿望。
因此李氏就算不假公济私,心里也有轻重之分,其他孩子都是顺道,她女儿才是重中之重。
刘青在她娘的虎视眈眈之下,堪称是战战兢兢的在藏拙,但是再怎么藏,底子摆在那里,也不是其他的小孩子能比的,刘青顶多把读一遍就能背出来的东西,多读了几遍才磕磕巴巴的背出来,她也怕自己再藏拙下去就变成真蠢了。
但怎么说,刘青再如何藏,身为她娘的李氏,女儿有没有上心,一眼就能瞧出来的,李氏便不由有些心惊,女儿吊儿郎当的态度,都能学得这么快,倘若她认真起来,又将是如何场景?
不过李氏这番复杂的心思,并没有同任何人透露,包括刘青也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伪装的天衣无缝。
李氏转头就给自己在城里的儿子写了信。李氏这么多年没再碰过纸笔,确实能写的字不多,但是勉强也能把信写清楚。
以前刘家给刘延宁写信,宁愿去镇上花钱请人,是因为觉得就写几封信,没必要特意花钱买纸笔和砚台,就算自家写好了,还得托人送去城里,倒不如一并请人写了送过去省事。
但现在家里的文房四宝都备着,想给刘延宁写信,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就算是省一文钱,蒋氏他们也更宁愿让李氏来负责写,她的字写得磕巴就磕巴,反正自家延宁才华横溢,能看懂就行。
因此全权负责给刘延宁写信的李氏,瞒着公婆在里面夹带了一段私货,也并无人发现,只是刘延宁收到信后,却又托人送了些东西回来,一本《千字文》,和一本据说是他自己练过的字帖。
于是在大家还在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和《诗经》的时候,刘青已经开始练起了字帖。
刘青听到她娘私下告诉自己,这两样东西都是亲哥专门给她准备的时候,便知道他们已经瞧出她在藏拙了,索性她自己藏来藏去也累,这下干脆大大方方的露出来,至于对刘家人的解释,她娘和亲哥肯定已经想好了。
虽然刘家人不知道孩子们都学的如何,但是刘青的特殊待遇,很快就被发现了,眼睛最尖也最先提出疑问的人是王氏。
王氏现在还在全家人跟前伏低做小,怒刷好感值的时期,行为举止比以往多了许多圆滑,不再是上来就质问,反而开玩笑似的问李氏:“哟,大嫂,咱们青青字写得真好啊,她用的纸都跟其他孩子的不一样呢。”
本来还只是站在旁边瞧着,不想靠太近打扰了孩子们的刘大爷他们,听到这话,不由往前走了几步,便也瞧见了不同,其他小家伙们还在练着笔画,刘青已经端端正正的在写字了,众人不由一惊,顿时有些面面相觑。
刘大爷抿唇问:“老大家的,青青怎么进度与小五他们的都不同?”
毫无疑问,刘青的与众不同,让大家以为李氏给她开小灶了。
“延宁叮嘱我别说,倒是被弟妹瞧出来了。”李氏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低声道,“青青认字的速度本来就跟其他几个孩子不一样,可能她年纪大一些,教过的东西都记得住,不用再教第二遍,就连写字上手也比他们快。我以为他们现在的水平,能先把笔画练好就不错了,便没急着教他们写字,没想到青青自个儿就在练字了,还偷偷写了东西夹在我写给延宁的信里头,是延宁写信回来我才发现的。”
“延宁说青青资质难得,虽然只是姑娘家,但既然开始认字了,就不要埋没了这番资质,这次托人带来的两本书,便是专门给青青用的。然而延宁又说了,学习之事最怕攀比,千叮咛万嘱咐我保密,叫同青青一块学习的小五他们瞧见这差距,万一生出些自卑的心理,于学习一事便是耽误了。”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好半响刘大爷才开口,声音有些发抖的问,“照老大家的意思,前头两本书,青青都学会了?”
李氏毫不迟疑的点头,刘大爷又问:“那青青现在会写多少字?”
这个问题李氏没有回答,而是转头问刘青:“你爷问你能写哪些字呢。”
刘青想着除了生僻字,现在就没有她不会写的了,只是见刘大爷激动的满脸涨红的样子,怕这么说把老人家吓坏,便含蓄的道:“娘上回给大哥写的那些字,我都会写呢!”
饶是刘青如此低调,仍是险些就把刘大爷给震惊的晕过去,他身后的刘二叔等人,也俱是用难以置信又饱含期望失望的眼神看着刘青,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刘延宁那样的人物,他们很清楚刘青这份资质代表着什么,若是个男孩,那也是不输于她哥哥的啊!
刘大爷搓着手,都激动的语无伦次了,一直在重复着说:“好,很好……”
唯有王氏委实难以置信,或者说失望太大,竟忍不住脱口而出:“大嫂,青青真的以前没跟你学过字?才短短两个月,当年延宁开蒙的时候,学习的速度也没这么快啊!”
“爹娘没同意,我哪里敢私下教青青识字?何况我也没那个闲工夫。”李氏脸色微冷,道,“再说弟妹拿青青同延宁比,延宁开蒙的时候才多大?他那时才四五岁,能听得懂先生说什么,抓得稳笔就不错了。而青青现在都十三岁了,还能比不过四五岁的孩子?”
李氏这话便有些不留情面了,名义上是回答王氏的疑问,顺道又把王氏讽刺了一遍。
王氏她引以为豪的女儿刘雅琴,可不就连小六小七那几个孩子都学不过吗!
李氏刚开始的小课堂,学生只有五个人,刘青和三个堂弟,除刘青以外的另一个女孩五丫,还是她年纪小... -->>
既然刘延宁都花力气,给弟弟妹妹寻了那么多学习工具托人送回来,而刘大爷蒋氏等人也对此十分重视,特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先把孩子们配套的书桌椅子都给打好,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来只是打算随便教一教的李氏,也不免认真了起来。
刘家一时间换了种氛围,每日清晨,都能听见院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为了不打扰他们背书,蒋氏都特意叫负责剁猪草的儿媳妇到后院却剁。
李氏现在都不大干家务了,每日干完活回家,她的任务只有一个——教书。
于是本该李氏负责的家务,便被平均分给了王氏林氏等人。
当然王氏林氏和安氏也没有意见就是了,她们的孩子都跟着大嫂识字呢,看公婆重视的样子,自家孩子如果是这块料,也能像大侄子一般,被培养起来,以后的前途就不可估量了。
说白了,他们拼死拼活的种地赚钱,不就是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吗,眼瞧着孩子就要有别的前程了,她们巴不得大嫂再认真教才好,哪还有什么不平衡的?
这段日子,整个刘家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谐,大家干活更有干劲了。
只是刘青混在一群真正的小孩子中,一边要应付她娘严厉的教学,一边又怕表现得太过,不得已藏拙,委实有些辛苦。
刘青上辈子就接受过十多年的教育,基础早就打好了,什么《三字经》《诗经》,都是上辈子耳熟能详知识了,几乎李氏读一遍,她都能跟着背出来。
而这个时代的文字,与她上辈子的相差也不大,就是简体改成了繁体,连蒙带猜也能猜出个大概来,认字就更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对刘青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就是练字了。
然而刘青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要学写字,且不提刘家人根本不会为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特意去买什么笔墨纸砚,花这么大的力气培养她,在刘家这样传统的农家,她身为女孩能有幸认得几个字,就已经算不错了。
包括她娘李氏在内,谁没指望教出一个能够舞文弄墨的女先生来。
但是谁能想到远在县城的亲哥如此给力又上心呢?笔墨纸砚全给他们备好了,啥都不用他们费心,就只要好好学习便是了。
于是刘青也只能在措手不及中,被赶鸭子上架了。
虽然她的本意只是想找个借口跟她娘学一阵子认字,以后她识字这事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但这个时候她想打退堂鼓也是不行的了,只能重新拿起了笔,像小学生那样一笔一划的学写字。
诚然,对刘青这个从小写惯了硬笔字的人而言,软笔字一开始写起来让她很不习惯,每天不下于一个时辰的悬腕练习也让人很是煎熬,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一旦刘青习惯了用毛笔,一旦入了门,进步便是飞快的。
更何况教她的人还是她自己的亲娘,她的水平如何,她娘比谁都清楚。
李氏还记得自己教学的初衷和大儿子这么费心的缘由是什么——都是为了好好培养女儿,满足她的愿望。
因此李氏就算不假公济私,心里也有轻重之分,其他孩子都是顺道,她女儿才是重中之重。
刘青在她娘的虎视眈眈之下,堪称是战战兢兢的在藏拙,但是再怎么藏,底子摆在那里,也不是其他的小孩子能比的,刘青顶多把读一遍就能背出来的东西,多读了几遍才磕磕巴巴的背出来,她也怕自己再藏拙下去就变成真蠢了。
但怎么说,刘青再如何藏,身为她娘的李氏,女儿有没有上心,一眼就能瞧出来的,李氏便不由有些心惊,女儿吊儿郎当的态度,都能学得这么快,倘若她认真起来,又将是如何场景?
不过李氏这番复杂的心思,并没有同任何人透露,包括刘青也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伪装的天衣无缝。
李氏转头就给自己在城里的儿子写了信。李氏这么多年没再碰过纸笔,确实能写的字不多,但是勉强也能把信写清楚。
以前刘家给刘延宁写信,宁愿去镇上花钱请人,是因为觉得就写几封信,没必要特意花钱买纸笔和砚台,就算自家写好了,还得托人送去城里,倒不如一并请人写了送过去省事。
但现在家里的文房四宝都备着,想给刘延宁写信,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就算是省一文钱,蒋氏他们也更宁愿让李氏来负责写,她的字写得磕巴就磕巴,反正自家延宁才华横溢,能看懂就行。
因此全权负责给刘延宁写信的李氏,瞒着公婆在里面夹带了一段私货,也并无人发现,只是刘延宁收到信后,却又托人送了些东西回来,一本《千字文》,和一本据说是他自己练过的字帖。
于是在大家还在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和《诗经》的时候,刘青已经开始练起了字帖。
刘青听到她娘私下告诉自己,这两样东西都是亲哥专门给她准备的时候,便知道他们已经瞧出她在藏拙了,索性她自己藏来藏去也累,这下干脆大大方方的露出来,至于对刘家人的解释,她娘和亲哥肯定已经想好了。
虽然刘家人不知道孩子们都学的如何,但是刘青的特殊待遇,很快就被发现了,眼睛最尖也最先提出疑问的人是王氏。
王氏现在还在全家人跟前伏低做小,怒刷好感值的时期,行为举止比以往多了许多圆滑,不再是上来就质问,反而开玩笑似的问李氏:“哟,大嫂,咱们青青字写得真好啊,她用的纸都跟其他孩子的不一样呢。”
本来还只是站在旁边瞧着,不想靠太近打扰了孩子们的刘大爷他们,听到这话,不由往前走了几步,便也瞧见了不同,其他小家伙们还在练着笔画,刘青已经端端正正的在写字了,众人不由一惊,顿时有些面面相觑。
刘大爷抿唇问:“老大家的,青青怎么进度与小五他们的都不同?”
毫无疑问,刘青的与众不同,让大家以为李氏给她开小灶了。
“延宁叮嘱我别说,倒是被弟妹瞧出来了。”李氏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低声道,“青青认字的速度本来就跟其他几个孩子不一样,可能她年纪大一些,教过的东西都记得住,不用再教第二遍,就连写字上手也比他们快。我以为他们现在的水平,能先把笔画练好就不错了,便没急着教他们写字,没想到青青自个儿就在练字了,还偷偷写了东西夹在我写给延宁的信里头,是延宁写信回来我才发现的。”
“延宁说青青资质难得,虽然只是姑娘家,但既然开始认字了,就不要埋没了这番资质,这次托人带来的两本书,便是专门给青青用的。然而延宁又说了,学习之事最怕攀比,千叮咛万嘱咐我保密,叫同青青一块学习的小五他们瞧见这差距,万一生出些自卑的心理,于学习一事便是耽误了。”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好半响刘大爷才开口,声音有些发抖的问,“照老大家的意思,前头两本书,青青都学会了?”
李氏毫不迟疑的点头,刘大爷又问:“那青青现在会写多少字?”
这个问题李氏没有回答,而是转头问刘青:“你爷问你能写哪些字呢。”
刘青想着除了生僻字,现在就没有她不会写的了,只是见刘大爷激动的满脸涨红的样子,怕这么说把老人家吓坏,便含蓄的道:“娘上回给大哥写的那些字,我都会写呢!”
饶是刘青如此低调,仍是险些就把刘大爷给震惊的晕过去,他身后的刘二叔等人,也俱是用难以置信又饱含期望失望的眼神看着刘青,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刘延宁那样的人物,他们很清楚刘青这份资质代表着什么,若是个男孩,那也是不输于她哥哥的啊!
刘大爷搓着手,都激动的语无伦次了,一直在重复着说:“好,很好……”
唯有王氏委实难以置信,或者说失望太大,竟忍不住脱口而出:“大嫂,青青真的以前没跟你学过字?才短短两个月,当年延宁开蒙的时候,学习的速度也没这么快啊!”
“爹娘没同意,我哪里敢私下教青青识字?何况我也没那个闲工夫。”李氏脸色微冷,道,“再说弟妹拿青青同延宁比,延宁开蒙的时候才多大?他那时才四五岁,能听得懂先生说什么,抓得稳笔就不错了。而青青现在都十三岁了,还能比不过四五岁的孩子?”
李氏这话便有些不留情面了,名义上是回答王氏的疑问,顺道又把王氏讽刺了一遍。
王氏她引以为豪的女儿刘雅琴,可不就连小六小七那几个孩子都学不过吗!
李氏刚开始的小课堂,学生只有五个人,刘青和三个堂弟,除刘青以外的另一个女孩五丫,还是她年纪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