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轼知道弘治和朝廷都牵挂着贵州的叛乱,平定后迅速写了捷报,通过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弘治在七天后收到了米鲁之乱已平定的捷报。
弘治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也太快了吧... ...
王轼是个很正直的人,他没有贪功,反而在捷报中大肆赞扬王守仁。他说王守仁智谋高超,布局巧妙,还勇敢地乘坐热气球到战场亲自指挥,亲手杀死了叛军领袖阿保,捉拿了米鲁。
弘治皇帝都被惊呆了!他没想到王守仁如此英勇。
弘治不知道的是,王守仁除了勤奋读书,还特别喜欢讨论军事,他的箭术也非常出色。自从西山研制出了稳定且精准的火枪后,王守仁就开始练习枪法,进步神速。就连朱厚照看到都羡慕,感叹圣人的枪法就是不一样。
朱厚照还特地制作了一把火枪送给王守仁,而王守仁就是用这把枪击毙阿保的。在捷报中,王轼也顺便夸赞了太子,认为战役能迅速取胜,关键在于太子发明的热气球,飞球营功不可没。
弘治看到这份捷报,更加高兴,命令将捷报抄送给各个部门,让那些常骂太子的人看看。平定叛乱的王守仁是太子极力推荐的,而关键的热气球,正是他们口中的奇淫技巧。看他们以后还有什么脸面骂太子。
尽管朱厚照早就知道了米鲁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但他也不能大肆宣扬。
弘治召集大臣们商量如何封赏。王轼是天顺八年的进士,年纪大了,对名利看得淡,之前多次请求退休,原本就在南京右佥都御史的职位上安度晚年,这次也是临危受命再次出山。由于这次平叛有功,他被提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参与机要事务,弘治还特别给他加了太子少保的头衔。
王守仁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刚入职,原本属于文官,但这次却因战功立下了大功。明朝有不少文官凭借战功获得荣誉,最着名的就是保卫京城的于谦,他也被称为于少保。
经过大臣们的讨论,决定提升王守仁为广安知州。朱厚照对此表示反对,他怀疑大家是想把王守仁调走,毕竟王守仁是庶吉士,理论上可以选择不去地方任职。
为什么要把他调到四川呢?难道是要让他去吃火锅吗?那时候辣椒还没传入,四川火锅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才流行起来。
李东阳向朱厚照解释,王守仁太年轻了,去地方锻炼一下也是好事。况且广安州是个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去那里任职就是正五品官员,待遇并不差。王守仁现在挂着的正三品按察使是个虚职,只是为了平叛临时安排的,不可能因为这次功劳就转为正式职位。
实际上,王守仁只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这个身份类似于中央党校的学员,没有品级。通常,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满三年并通过考核后,会被任命为六部主事(正六品)或御史(正七品)等职务。
现在按照王守仁的功绩,让他去一个有实权的直辖市当市长,锻炼几年,再调回中央,这其实是个很好的晋升途径。
朱厚照不满地说,王守仁这么有能力,还需要锻炼吗?
那这样吧,兵部郎中是正五品,让王守仁当兵部郎中挺合适的。
正五品是个分水岭,升到正五品以上才算是高官,很多官员一辈子都卡在从五品上。
弘治觉得朱厚照太袒护王守仁了,虽然王守仁出色,未来前程无量,但这么年轻就当兵部郎中,以后怎么再给他升职呢?
弘治表示反对,想给王守仁封赏等他自己当皇帝再说,那样王守仁会更感激他。
朱厚照坚决不想让王守仁去地方任职,于是提议,如果不给兵部郎中,至少给他个兵部员外郎(从五品)吧。
虽说朝廷京官的级别通常比地方官高,但兵部员外郎和广安知州哪个更有价值还真不好说。
看到朱厚照坚持,大臣们只好同意。
只要太子殿下满意就好,只是不知道王守仁会不会高兴。
&nbs... -->>
王轼知道弘治和朝廷都牵挂着贵州的叛乱,平定后迅速写了捷报,通过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弘治在七天后收到了米鲁之乱已平定的捷报。
弘治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也太快了吧... ...
王轼是个很正直的人,他没有贪功,反而在捷报中大肆赞扬王守仁。他说王守仁智谋高超,布局巧妙,还勇敢地乘坐热气球到战场亲自指挥,亲手杀死了叛军领袖阿保,捉拿了米鲁。
弘治皇帝都被惊呆了!他没想到王守仁如此英勇。
弘治不知道的是,王守仁除了勤奋读书,还特别喜欢讨论军事,他的箭术也非常出色。自从西山研制出了稳定且精准的火枪后,王守仁就开始练习枪法,进步神速。就连朱厚照看到都羡慕,感叹圣人的枪法就是不一样。
朱厚照还特地制作了一把火枪送给王守仁,而王守仁就是用这把枪击毙阿保的。在捷报中,王轼也顺便夸赞了太子,认为战役能迅速取胜,关键在于太子发明的热气球,飞球营功不可没。
弘治看到这份捷报,更加高兴,命令将捷报抄送给各个部门,让那些常骂太子的人看看。平定叛乱的王守仁是太子极力推荐的,而关键的热气球,正是他们口中的奇淫技巧。看他们以后还有什么脸面骂太子。
尽管朱厚照早就知道了米鲁之乱被平定的消息,但他也不能大肆宣扬。
弘治召集大臣们商量如何封赏。王轼是天顺八年的进士,年纪大了,对名利看得淡,之前多次请求退休,原本就在南京右佥都御史的职位上安度晚年,这次也是临危受命再次出山。由于这次平叛有功,他被提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参与机要事务,弘治还特别给他加了太子少保的头衔。
王守仁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刚入职,原本属于文官,但这次却因战功立下了大功。明朝有不少文官凭借战功获得荣誉,最着名的就是保卫京城的于谦,他也被称为于少保。
经过大臣们的讨论,决定提升王守仁为广安知州。朱厚照对此表示反对,他怀疑大家是想把王守仁调走,毕竟王守仁是庶吉士,理论上可以选择不去地方任职。
为什么要把他调到四川呢?难道是要让他去吃火锅吗?那时候辣椒还没传入,四川火锅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才流行起来。
李东阳向朱厚照解释,王守仁太年轻了,去地方锻炼一下也是好事。况且广安州是个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去那里任职就是正五品官员,待遇并不差。王守仁现在挂着的正三品按察使是个虚职,只是为了平叛临时安排的,不可能因为这次功劳就转为正式职位。
实际上,王守仁只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这个身份类似于中央党校的学员,没有品级。通常,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满三年并通过考核后,会被任命为六部主事(正六品)或御史(正七品)等职务。
现在按照王守仁的功绩,让他去一个有实权的直辖市当市长,锻炼几年,再调回中央,这其实是个很好的晋升途径。
朱厚照不满地说,王守仁这么有能力,还需要锻炼吗?
那这样吧,兵部郎中是正五品,让王守仁当兵部郎中挺合适的。
正五品是个分水岭,升到正五品以上才算是高官,很多官员一辈子都卡在从五品上。
弘治觉得朱厚照太袒护王守仁了,虽然王守仁出色,未来前程无量,但这么年轻就当兵部郎中,以后怎么再给他升职呢?
弘治表示反对,想给王守仁封赏等他自己当皇帝再说,那样王守仁会更感激他。
朱厚照坚决不想让王守仁去地方任职,于是提议,如果不给兵部郎中,至少给他个兵部员外郎(从五品)吧。
虽说朝廷京官的级别通常比地方官高,但兵部员外郎和广安知州哪个更有价值还真不好说。
看到朱厚照坚持,大臣们只好同意。
只要太子殿下满意就好,只是不知道王守仁会不会高兴。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