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千年试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许廷高在办公室给副秘书长梅江和规建局马局长分别打了手机,叮嘱他们,搬迁瑞晶公司的事,一天也不能拖延,必须抓紧处理。该坚持的原则也不能动摇。
谷安市有一条规定,所有领导干部,不论正副职,手机二十四小时都不准关机。哪怕是凌晨一二点钟接到电话,该办的事情也要立刻办好。谁的电话打不通,唯谁是问。
打完电话,他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让纷杂的心绪安宁下来。
不知怎么,从与台商林光祖的纠纠葛葛,他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经历的许多往事。
许廷高出生于锺州县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很早就因肺病故世,母亲用日夜踩缝纫机赚来的钱,含辛茹苦地供他读书。所以,他深知任何一点成果都来之不易。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城的建筑学院,攻读规划设计专业,在学校里就入了党。凭他的条件,毕业以后完全有可能留校任教,但他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身边不能没有人照顾,果断地要求回家乡工作。
家乡锺州是一个农业县,很小,也穷,靠稻杆子过日子,多年来发展迟缓,几乎谈不上什么城市建设。他被派到县建筑公司当技术员,画画图纸,打打杂。如果工地上人手紧缺,甚至还会去搬砖头,递泥桶。就这样干了四五年,才被调到建筑设计室,做一些跟专业有关的事情。
与他同时分配到县城的大学生,几乎都进了政府机关。但,每当机会女神青睐,莫名的干扰也伴随而至。在大学入党前,他曾向党组织坦诚地报告社会关系,说有一个叔叔至今仍在台湾,尽管没有任何联系。这样的事,是绝对不能隐瞒的。为此,他被党组织多考验了几个月。好在他勤奋学习,又热心公益活动,各方面评价都不错,入党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然而,许廷高的头脑太单纯了,根本不懂得那个台湾的叔叔,始终是政治前途的极大障碍,哪怕他从入党的第一天起,一直对党组织保持绝对的忠诚,始终没有动摇过。
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保守的锺州县城,终于也感觉到改革开放的热风从南方吹来了。领导们都想放开手脚,组织人马大干一番,像他这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顿时显得很紧缺。然而,许廷高依然迟迟不被重用。原因说简单也不简单,他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被定为“内控分子”。允许他干事,却不能干大事。许廷高再木知木觉,也不会什么都体会不到,这让他心情很郁闷。
更让他郁闷的,是六十六岁的母亲,在本该享清福的年龄,突然发现患了乳房癌,而且已经是晚期。许廷高想尽一切办法给她医治,都无法奏效。给母亲办完丧事,许廷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了一场,心里愈加觉得难言的空虚。
是的,他的社会关系很清楚,偏偏有一个叔叔在台湾!那个时候,台湾就是国民党的代名词,必须永远处于敌对的立场。直到好几年以后,许廷高才弄明白,他的叔叔跟国民党根本不是一码事。解放前,叔叔因为失业,急于寻找饭碗,经人介绍,考进了国民党军队办在南京的一所汽车学校,当了一个小小的驾驶兵。谁知道,几个月后,因为解放军势如破竹,直向南京逼近,根本就没弄清楚什么,他就跟随溃退的国民党军队上了轮船,驶往台湾岛——这是1949年,也就是台商们常常说的民国38年的事。从此以后,叔叔与大陆的家人天各一方,音讯不通。直到今天仍然不知是死是活。
许廷高从来没见过在台湾的叔叔,只听父亲讲起,他们兄弟几个常常一起疯玩,有一次去湖里游泳,要不是叔叔水性好,一把抓住他的头发,才没有淹死。叔叔吃了几口鼻酸,呛得眼泪都流了出来。除此以外,父亲再也不提有关叔叔的片言只语。特别是在文革烽烟四起,人人自危时,更是噤若寒蝉。
在他心目中的叔叔,只是一个极其的模糊印象,说不上好还是坏,然而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他的命运,难以摆脱,让他心里常常有些怨恨,却又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许廷高可不能因为是“内控分子”而不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显然是从母亲那里继承的秉赋,他兢兢业业,勤恳踏实,什么事情到他手里,没有完不成的。即使连续几天加班加点,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加上是科班出身,专业水平也比一般人高。
终于,他脱颖而出,被调到规划建设局,先是当科员,副科长,科长,随即升任副局长。
许廷高知道自己的岗位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
记得有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找上门来,自我介绍说是台湾的退伍老兵。因为谷安很适合居住,便拿出多年的积蓄,前来购买了一套住房。他觉得在这儿安度晚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也不想回台湾去了。他诚恳地说:
“我孤身一人,没有妻小,没有实业,也没有牵挂,住在谷安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唯一的缺憾,就是过三个月就要去公安局,在台胞证上签章一次。我在大陆居住满一年时间,就必须回台湾一次,否则不给我签章。我年纪大了,不像年轻人那么精力充沛,跑一趟公安局已经感到累了,回一次台湾更是感到疲劳……”
许廷高替他与公安局联系,希望能够减少签章的次数,能否允许他不回台湾去,长期定居在谷安?
公安局的答复很婉转,说这样做是上级部门规定的,谁也无权更改。事实上,这也是海峡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相信老人能够理解这一点。不过,老人居住在谷安,我们会提供各种方便,并保证他的安全。
得到这样的答复,尽管有些遗憾,但老人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显然他是有思想准备的。
是的,如今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职业、什么政治信仰,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可以在谷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谁也不会来干涉你。亲商、安商、富商,让新谷安人享受同等的权益,这是谷安市政府... -->>
许廷高在办公室给副秘书长梅江和规建局马局长分别打了手机,叮嘱他们,搬迁瑞晶公司的事,一天也不能拖延,必须抓紧处理。该坚持的原则也不能动摇。
谷安市有一条规定,所有领导干部,不论正副职,手机二十四小时都不准关机。哪怕是凌晨一二点钟接到电话,该办的事情也要立刻办好。谁的电话打不通,唯谁是问。
打完电话,他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让纷杂的心绪安宁下来。
不知怎么,从与台商林光祖的纠纠葛葛,他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经历的许多往事。
许廷高出生于锺州县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很早就因肺病故世,母亲用日夜踩缝纫机赚来的钱,含辛茹苦地供他读书。所以,他深知任何一点成果都来之不易。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城的建筑学院,攻读规划设计专业,在学校里就入了党。凭他的条件,毕业以后完全有可能留校任教,但他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身边不能没有人照顾,果断地要求回家乡工作。
家乡锺州是一个农业县,很小,也穷,靠稻杆子过日子,多年来发展迟缓,几乎谈不上什么城市建设。他被派到县建筑公司当技术员,画画图纸,打打杂。如果工地上人手紧缺,甚至还会去搬砖头,递泥桶。就这样干了四五年,才被调到建筑设计室,做一些跟专业有关的事情。
与他同时分配到县城的大学生,几乎都进了政府机关。但,每当机会女神青睐,莫名的干扰也伴随而至。在大学入党前,他曾向党组织坦诚地报告社会关系,说有一个叔叔至今仍在台湾,尽管没有任何联系。这样的事,是绝对不能隐瞒的。为此,他被党组织多考验了几个月。好在他勤奋学习,又热心公益活动,各方面评价都不错,入党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然而,许廷高的头脑太单纯了,根本不懂得那个台湾的叔叔,始终是政治前途的极大障碍,哪怕他从入党的第一天起,一直对党组织保持绝对的忠诚,始终没有动摇过。
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保守的锺州县城,终于也感觉到改革开放的热风从南方吹来了。领导们都想放开手脚,组织人马大干一番,像他这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顿时显得很紧缺。然而,许廷高依然迟迟不被重用。原因说简单也不简单,他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被定为“内控分子”。允许他干事,却不能干大事。许廷高再木知木觉,也不会什么都体会不到,这让他心情很郁闷。
更让他郁闷的,是六十六岁的母亲,在本该享清福的年龄,突然发现患了乳房癌,而且已经是晚期。许廷高想尽一切办法给她医治,都无法奏效。给母亲办完丧事,许廷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了一场,心里愈加觉得难言的空虚。
是的,他的社会关系很清楚,偏偏有一个叔叔在台湾!那个时候,台湾就是国民党的代名词,必须永远处于敌对的立场。直到好几年以后,许廷高才弄明白,他的叔叔跟国民党根本不是一码事。解放前,叔叔因为失业,急于寻找饭碗,经人介绍,考进了国民党军队办在南京的一所汽车学校,当了一个小小的驾驶兵。谁知道,几个月后,因为解放军势如破竹,直向南京逼近,根本就没弄清楚什么,他就跟随溃退的国民党军队上了轮船,驶往台湾岛——这是1949年,也就是台商们常常说的民国38年的事。从此以后,叔叔与大陆的家人天各一方,音讯不通。直到今天仍然不知是死是活。
许廷高从来没见过在台湾的叔叔,只听父亲讲起,他们兄弟几个常常一起疯玩,有一次去湖里游泳,要不是叔叔水性好,一把抓住他的头发,才没有淹死。叔叔吃了几口鼻酸,呛得眼泪都流了出来。除此以外,父亲再也不提有关叔叔的片言只语。特别是在文革烽烟四起,人人自危时,更是噤若寒蝉。
在他心目中的叔叔,只是一个极其的模糊印象,说不上好还是坏,然而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他的命运,难以摆脱,让他心里常常有些怨恨,却又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许廷高可不能因为是“内控分子”而不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显然是从母亲那里继承的秉赋,他兢兢业业,勤恳踏实,什么事情到他手里,没有完不成的。即使连续几天加班加点,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加上是科班出身,专业水平也比一般人高。
终于,他脱颖而出,被调到规划建设局,先是当科员,副科长,科长,随即升任副局长。
许廷高知道自己的岗位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
记得有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找上门来,自我介绍说是台湾的退伍老兵。因为谷安很适合居住,便拿出多年的积蓄,前来购买了一套住房。他觉得在这儿安度晚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也不想回台湾去了。他诚恳地说:
“我孤身一人,没有妻小,没有实业,也没有牵挂,住在谷安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唯一的缺憾,就是过三个月就要去公安局,在台胞证上签章一次。我在大陆居住满一年时间,就必须回台湾一次,否则不给我签章。我年纪大了,不像年轻人那么精力充沛,跑一趟公安局已经感到累了,回一次台湾更是感到疲劳……”
许廷高替他与公安局联系,希望能够减少签章的次数,能否允许他不回台湾去,长期定居在谷安?
公安局的答复很婉转,说这样做是上级部门规定的,谁也无权更改。事实上,这也是海峡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相信老人能够理解这一点。不过,老人居住在谷安,我们会提供各种方便,并保证他的安全。
得到这样的答复,尽管有些遗憾,但老人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显然他是有思想准备的。
是的,如今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什么职业、什么政治信仰,只要不触犯法律,就可以在谷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谁也不会来干涉你。亲商、安商、富商,让新谷安人享受同等的权益,这是谷安市政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