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明官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整两天后,船队起航,继续向渤海方向驶去,这时船路,一路由千户杨帆率二十艘战船和三十艘已经空舱的货船南下长江口,准备参与运送军粮的任务,而剩下的船只则由李维正率领,先返回蓬莱港,然后按照朱元璋的命令,将卖军货所得的三十万两银子运到天津卫,作为北御蒙古的军费,至于大内义弘赔偿的三万两银子,则禀报了朱元璋后再说。
这天上午,船队终于驶进渤海了,李维正兴致勃勃地来到船首,用他刚刚制成的望远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这个望远镜是由他军中的能工巧匠用他得的那块极品水晶做成,李维正还记得高中上物理课时做的实验,一块凸透镜做物镜,一块凹透镜做目镜,然后他用最小巧的手铳改造成镜筒,几经调试,便做成了后来的伽利略望眼镜,效果十分好,能清晰地看见海面上十余里外的物体。
单筒望远镜的制成轰动一时,几乎所有的军官都争先恐后一睹它的魔力,人人都为之咋舌,所有人都毫无异议地称它为千里眼,那块极品水晶最后一共只做成了五副单筒望远镜,一副最大的留给耽罗岛防御高丽,一副交给宝船眺望员专用,另一副准备进献给朱元璋,而李维正作为指挥官自己使用一副,但他却留了个心眼,将第五副最小巧,效果也是最好的单筒望远悄悄私藏了起来,对众人说夜晚观察时不小心掉进了大海,惹来大家一片遗憾之声,李维正向大家保证,等采出好的水晶后,一定多做几支,这才平息了众怒,但他也知道,高岩送他的那种极品水晶是很难再出世了即使再找到上好水晶,做出来的望眼镜也不会有眼前这五副的效果。
“大人,让我也看看吧!”
李维正回头,只见赖永国站在他的身后,眼中充满了渴盼李维正将千里眼递给他笑道:“想看千里眼就去当眺望员,保准你看个够。”
赖永国嘿嘿一,他接过千里眼闭起一只眼向海面上望去,海面上似乎看不到什么,他又慢慢望向天空的太阳李维正一把摁住“我说过了,不准看太阳灼伤你的眼睛。”
赖永国吓得连忙放下来,继续观察海面,李维正见他看得上瘾,便笑道:“你慢慢看吧!我先回舱。”
他刚走两步永国忽然大喊起来:“大人,有船!”
这时桅杆上也传来了眺望员的喊:“大人,发现前方有民船。”
李维正一怔,渤海怎么有民船?他冲到船边,他一把夺过千里眼,向北方海面上望去也看见了,果然是一艘民船清晰地看见民船上装载有货物,几个人正紧张地向这边探望队浩大,被他们发现了。看他们的装束明就是大明人,李维正不由惊讶之极,他这是第一次在渤海看见大明的走私船,在严酷的海禁下,竟然还有人敢出海走私,尽管李维正不想过问,但作为指挥使,不管就是他的失职。
李维正立刻沉下脸道:“速人去将他们给我抓来。”
战船向北而去。半个时辰后。战船拖着一艘小货船回来了。几个当事者被押上了宝船。“跪下!”士兵们将他们推到李维正面前跪下。
一名士兵禀报道:“大人。货船里装满了粮食。他们是从高丽走私粮食。”
李维正打量他们一眼。一共有五个人。最小地一人看样子只有十五六岁。按朱元璋颁布地海禁令。私自出海者。一律斩首。他们都十分惊惶。纷纷跪倒在李维正面前哀求道:“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你们好大地胆子。竟敢违禁走私。真是不想活了吗?”
“大人。我们不敢违禁。可是不这样十几万人都要被饿死了。”一名年纪稍长地渔民哭泣道。
“这是怎么回事?”李维正诧异,他连忙问道:“给我老老实实交代,一个字不准隐瞒。”
“大人,从去秋开始山东半岛就滴雨未下,今年春天旱情加重,饥荒开始蔓延,蝗灾又起,刚开始斗米一银,到后来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了,听说青州府那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我们蓬莱县这边挤进了十几万难民,全靠官府每日赈粥度日,但后来蓬莱县的粮食也快没了,眼看十几万人要被饿死,赵知府无计可施,便命我们出海捕鱼,再去高丽买粮。”
“等等!”李维正忽然听出了端倪,他望着四人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是赵知府命你们这样做吗?”
几人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他们皆低下头,不敢再吭声,李维正已经完全明白过来,这必然是赵良成的决定,只是蓬莱水师怎么不管,鲍信和赵良成可是一直关系不和,他们居然能达成一致?这让他着实想不通。
“带他们下去,命船队加速,尽快返回蓬莱港。”
两天后,船队终于回到了阔别近三个月的蓬莱水城,船队靠港,士兵们纷纷下船回军营休息,一百名耽罗国选派来的少年也下船去休息了,军中也有几个懂高丽语的士兵,便做他们的翻译。
李维正下了船,一名等候在岸边的百户上前参见“属下参见指挥使大人。”
李维正见副千户鲍信没有前来迎接,便冷冷地问道:“鲍副千户呢?他人在哪里?”
“回禀大人,鲍副千户昨天正好去济南府了,好像齐王有要事召见
李维正见左右无外人,立刻压低声音斥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放渔民外出打鱼,还放纵走私!”
“大人,这是鲍副千户的命令,属下只能听令。”(电脑阅读)百户迟疑一下,吞吞吐吐道:“其实我们已经两个月没有出海巡逻了,鲍副千户说现在倭寇不会来袭。”
李维正勃然大怒,两个月没有出海了,军务岂不是全部荒废按耐住内心的怒火,命令道:“现在立刻派人出海正常巡逻,不准渔民再出海打鱼。”
“是!”百户跑去安排,李维正又叫住了他“告诉弟兄们不要伤人渔民赶回来就是了。”
蓬莱水城的巡船又开始出海了,李维正命人将瑶姬送到自己府上,他则带着数十名亲兵前往知府衙门问罪。
李维正在时隔数月后再到蓬莱县城,此时的蓬莱县城已经不是他离去时的干净清静,街道上到处都脏乱不堪满了一种刺鼻的鱼腥味,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难民正扶老携幼前去赈粥点,一个月前廷又紧急调拨了一批粮食到登州府,还是远远不够赈济灾民,只能靠官府秘密派人出海捕鱼,走私粮食才勉强让十几万灾民存活下来。
李维正从知衙门前的广场粥棚路过,他探头看了看里面的情形,只见三个公人异常忙碌,一人收牌、验牌,一人舀粥,另一人则将一小段煮好的鱼放进粥碗里面的每一个人都瞪着大锅里剩下的一点点鱼肉,唯恐轮到自己就没了。
一名公人忽然看见了李维正得脸色大变,急忙要跑去禀报李维正却一甩马鞭指住了他令道:“继续赈粥,不准离开。”
他一催马手下直衙门冲去。
自从两个多月前决定下捕鱼,赵良成几乎每天都在殚精竭虑中渡过,刚开始他十分害怕事情暴露,但随着海中捕捞的鱼和走私米拯救了大量的饥民,他的心也随之平静了,就算他因此获罪,他也无怨无悔。
良成此时正在衙门内批阅公文,忽然一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禀报“知府大人,大事不好,指挥使回来了,正在大堂内等候。”
“我知道了,慌什么!”赵良成放下笔,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该面对的事情,终于来了。
他整理一下衣冠,慢慢走到大堂上,只见李维正站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下,背着手,面沉如水,他连忙上前施礼道:“下官赵良成,参见指挥使大人。”
“赵知府,你可知罪?”李维正没有看他,只冷冷地问道。
赵良成叹了口气道:“大人,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请随我来。”
... -->>
整两天后,船队起航,继续向渤海方向驶去,这时船路,一路由千户杨帆率二十艘战船和三十艘已经空舱的货船南下长江口,准备参与运送军粮的任务,而剩下的船只则由李维正率领,先返回蓬莱港,然后按照朱元璋的命令,将卖军货所得的三十万两银子运到天津卫,作为北御蒙古的军费,至于大内义弘赔偿的三万两银子,则禀报了朱元璋后再说。
这天上午,船队终于驶进渤海了,李维正兴致勃勃地来到船首,用他刚刚制成的望远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这个望远镜是由他军中的能工巧匠用他得的那块极品水晶做成,李维正还记得高中上物理课时做的实验,一块凸透镜做物镜,一块凹透镜做目镜,然后他用最小巧的手铳改造成镜筒,几经调试,便做成了后来的伽利略望眼镜,效果十分好,能清晰地看见海面上十余里外的物体。
单筒望远镜的制成轰动一时,几乎所有的军官都争先恐后一睹它的魔力,人人都为之咋舌,所有人都毫无异议地称它为千里眼,那块极品水晶最后一共只做成了五副单筒望远镜,一副最大的留给耽罗岛防御高丽,一副交给宝船眺望员专用,另一副准备进献给朱元璋,而李维正作为指挥官自己使用一副,但他却留了个心眼,将第五副最小巧,效果也是最好的单筒望远悄悄私藏了起来,对众人说夜晚观察时不小心掉进了大海,惹来大家一片遗憾之声,李维正向大家保证,等采出好的水晶后,一定多做几支,这才平息了众怒,但他也知道,高岩送他的那种极品水晶是很难再出世了即使再找到上好水晶,做出来的望眼镜也不会有眼前这五副的效果。
“大人,让我也看看吧!”
李维正回头,只见赖永国站在他的身后,眼中充满了渴盼李维正将千里眼递给他笑道:“想看千里眼就去当眺望员,保准你看个够。”
赖永国嘿嘿一,他接过千里眼闭起一只眼向海面上望去,海面上似乎看不到什么,他又慢慢望向天空的太阳李维正一把摁住“我说过了,不准看太阳灼伤你的眼睛。”
赖永国吓得连忙放下来,继续观察海面,李维正见他看得上瘾,便笑道:“你慢慢看吧!我先回舱。”
他刚走两步永国忽然大喊起来:“大人,有船!”
这时桅杆上也传来了眺望员的喊:“大人,发现前方有民船。”
李维正一怔,渤海怎么有民船?他冲到船边,他一把夺过千里眼,向北方海面上望去也看见了,果然是一艘民船清晰地看见民船上装载有货物,几个人正紧张地向这边探望队浩大,被他们发现了。看他们的装束明就是大明人,李维正不由惊讶之极,他这是第一次在渤海看见大明的走私船,在严酷的海禁下,竟然还有人敢出海走私,尽管李维正不想过问,但作为指挥使,不管就是他的失职。
李维正立刻沉下脸道:“速人去将他们给我抓来。”
战船向北而去。半个时辰后。战船拖着一艘小货船回来了。几个当事者被押上了宝船。“跪下!”士兵们将他们推到李维正面前跪下。
一名士兵禀报道:“大人。货船里装满了粮食。他们是从高丽走私粮食。”
李维正打量他们一眼。一共有五个人。最小地一人看样子只有十五六岁。按朱元璋颁布地海禁令。私自出海者。一律斩首。他们都十分惊惶。纷纷跪倒在李维正面前哀求道:“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你们好大地胆子。竟敢违禁走私。真是不想活了吗?”
“大人。我们不敢违禁。可是不这样十几万人都要被饿死了。”一名年纪稍长地渔民哭泣道。
“这是怎么回事?”李维正诧异,他连忙问道:“给我老老实实交代,一个字不准隐瞒。”
“大人,从去秋开始山东半岛就滴雨未下,今年春天旱情加重,饥荒开始蔓延,蝗灾又起,刚开始斗米一银,到后来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了,听说青州府那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我们蓬莱县这边挤进了十几万难民,全靠官府每日赈粥度日,但后来蓬莱县的粮食也快没了,眼看十几万人要被饿死,赵知府无计可施,便命我们出海捕鱼,再去高丽买粮。”
“等等!”李维正忽然听出了端倪,他望着四人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是赵知府命你们这样做吗?”
几人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他们皆低下头,不敢再吭声,李维正已经完全明白过来,这必然是赵良成的决定,只是蓬莱水师怎么不管,鲍信和赵良成可是一直关系不和,他们居然能达成一致?这让他着实想不通。
“带他们下去,命船队加速,尽快返回蓬莱港。”
两天后,船队终于回到了阔别近三个月的蓬莱水城,船队靠港,士兵们纷纷下船回军营休息,一百名耽罗国选派来的少年也下船去休息了,军中也有几个懂高丽语的士兵,便做他们的翻译。
李维正下了船,一名等候在岸边的百户上前参见“属下参见指挥使大人。”
李维正见副千户鲍信没有前来迎接,便冷冷地问道:“鲍副千户呢?他人在哪里?”
“回禀大人,鲍副千户昨天正好去济南府了,好像齐王有要事召见
李维正见左右无外人,立刻压低声音斥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放渔民外出打鱼,还放纵走私!”
“大人,这是鲍副千户的命令,属下只能听令。”(电脑阅读)百户迟疑一下,吞吞吐吐道:“其实我们已经两个月没有出海巡逻了,鲍副千户说现在倭寇不会来袭。”
李维正勃然大怒,两个月没有出海了,军务岂不是全部荒废按耐住内心的怒火,命令道:“现在立刻派人出海正常巡逻,不准渔民再出海打鱼。”
“是!”百户跑去安排,李维正又叫住了他“告诉弟兄们不要伤人渔民赶回来就是了。”
蓬莱水城的巡船又开始出海了,李维正命人将瑶姬送到自己府上,他则带着数十名亲兵前往知府衙门问罪。
李维正在时隔数月后再到蓬莱县城,此时的蓬莱县城已经不是他离去时的干净清静,街道上到处都脏乱不堪满了一种刺鼻的鱼腥味,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难民正扶老携幼前去赈粥点,一个月前廷又紧急调拨了一批粮食到登州府,还是远远不够赈济灾民,只能靠官府秘密派人出海捕鱼,走私粮食才勉强让十几万灾民存活下来。
李维正从知衙门前的广场粥棚路过,他探头看了看里面的情形,只见三个公人异常忙碌,一人收牌、验牌,一人舀粥,另一人则将一小段煮好的鱼放进粥碗里面的每一个人都瞪着大锅里剩下的一点点鱼肉,唯恐轮到自己就没了。
一名公人忽然看见了李维正得脸色大变,急忙要跑去禀报李维正却一甩马鞭指住了他令道:“继续赈粥,不准离开。”
他一催马手下直衙门冲去。
自从两个多月前决定下捕鱼,赵良成几乎每天都在殚精竭虑中渡过,刚开始他十分害怕事情暴露,但随着海中捕捞的鱼和走私米拯救了大量的饥民,他的心也随之平静了,就算他因此获罪,他也无怨无悔。
良成此时正在衙门内批阅公文,忽然一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禀报“知府大人,大事不好,指挥使回来了,正在大堂内等候。”
“我知道了,慌什么!”赵良成放下笔,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该面对的事情,终于来了。
他整理一下衣冠,慢慢走到大堂上,只见李维正站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下,背着手,面沉如水,他连忙上前施礼道:“下官赵良成,参见指挥使大人。”
“赵知府,你可知罪?”李维正没有看他,只冷冷地问道。
赵良成叹了口气道:“大人,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请随我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