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明官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土地的历史已经被他李维正因夺取耽罗岛而改变了,高丽人答应退还土地,那朱元璋也就没有必要再封辽王。当然,朱元璋为了巩固辽东局势,依然封朱植为辽王也是有可能,可是朱植二十几天前才刚刚返回藩国,朱元璋便再次诏他进京,这是为什么?如果是按照计划封辽王,那二十几天前完全就可以一起改封,以朱元璋的思维细密是不可能因为遗忘而再让他跑一趟,这就说明朱元璋要改封朱植为辽王是刚刚才决定,也就是说朱元璋也不太相信高丽会在半年后交还摩天岭以北的土地,所以才临时决定封朱植为辽王。
李维正的心跳得异常剧烈,如果他猜侧正确,那朱元璋的想法就和他的计划不谋而合了,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咳嗽,郭经历出现在门口。“李大人,你找我吗?”
李维正连忙站起身笑道:“郭经历下朝了吗?”
“皇上要求朝会短开,早朝便早早结束了。”郭经历走进房间行一礼道:“请都督吩咐。”
李维正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递给郭经历道:“我这本折子要给皇上。常同知已经签批,请经历替我上呈皇上。”
李维正不能直接递折子给朱元璋,必须先交上司审批后,再通过中军府的经历统一上报,由于中军府都督蓝玉不在京城,便由同知常升代批,昨晚李维正去了常府,请常升批了自己的奏折,今天他赶来中军府,就是要把奏折交给郭经历请他上奏。
郭经历接过折子翻了一下,见后面确实已有常升的签批,便笑道:“我们中军府已经快一年没有奏折上报皇上了,李大人的折子是今年开张一本,不过今天送折子的时间已经过了,我明天一早便替你递上去。”
“那就有劳郭经历了。”
李维正拱了拱手,便离开了中军府,迅速向东宫而去,他的计划是环环相扣,一环不到位就可能前功尽弃,他今天晚来一步,就是为了错过今天送奏折的时间,他的奏折明天才会送给朱元璋,这样他今天就可以从容布局了。
他来到东宫前,正好杨宁从里面走出来,他一眼看见李维正,便走上前拱手笑道:“五哥是来找小王爷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笑道:“他在吗?”
“你来得巧,小王爷正好上完课,在书房看书,我替你去禀报一声。”
“多谢你了!”
杨宁是东宫侍卫长,并不是朱允炆的手下,但因为朱标的缘故,他实际上仍然是朱允炆的心腹侍卫,他见李维正似乎有要事找朱允炆,便急忙进去禀报,片刻,他快步走出来道:“五哥,小王爷请你进去。”
杨宁陪着李维正向东宫里走去,走到半路,杨宁见身边无人便低声道:“五哥,我有句话要提醒你,属于自己的功劳,该争还要争,当初是你一个提出立皇太孙,又时常提供各种情报给小王爷,更在齐王一案上定下了乾坤,现在小王爷入主东宫有眉目了,大家都争着表功,你反而后退了,这可不行啊!”李维正淡淡一笑道:“他身边的大儒们都很警惕我,和小王爷走得太近了,他们反而会说我坏话。”
杨宁一呆,随即苦笑道:“你说得倒也是,真不知道他们为何那样怕你接近小王爷?”
“他们是怕我把小王爷带坏了,当年方孝孺不就极力反对太子收我为手下吗?”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朱允炆的书房前,一名太监进去禀报一声,便让李维正进去,李维正这两个月已经见了四次朱允炆了,此时的朱允炆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任性了,或许是父亲告世的缘故,他似乎在一夜之间成熟了,也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也学会了待人接物,每次见到李维正都十分客气,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爱理不理了。
不过他现在确实也很感激李维正。他看得出李维正是真心帮助他进驻东宫,每隔两天他总是准时派人给自己送来各个皇叔的情报,使他能够时时掌握各个皇叔的动向,尤其是他一手炮制了齐王在太庙被打一案,最终促使皇祖父结束了历时五个月考察,虽然皇祖父对百官只是暗示。但对他朱允炆却说明白了,那就是要立皇太孙。
朱允炆见李维正进来,便笑着放随梦,上前施礼道:“欢迎李大人来东宫。”
朱允炆和朱标可不同,他现在还是白身,摆不起架子,当然,他也是想做出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
李维正连忙深施一礼“属下不敢受殿下之礼。”
朱允炆听他口称“属下”态度也十分恭谦,心中不由很是受用。他笑着一摆手道:“李大人请坐!”
一名太监给李维正搬来一把椅子,李维正坐下便笑道:“我听说皇上已经放出话来,恭喜殿下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他诚恳地说道:“我知道这都是大家在后面托我的缘故,李大人的功劳更是不可没。将来我若登位,一定不会忘记李大人之功。”
李维正喜形于色,他立刻单膝跪下,沉声道:“属下愿为殿下效忠。”
朱允炆连忙将李维正扶起来笑道:“我知道你是忠于我的,你今天来不会就是为了说这句话吧!”
李维正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我是来问上次我提的建议,殿下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维正在半个月前特地来拜见了朱允炆,一方面是告诉他齐王造假一事,另一方面却建议他要开始考虑要培植自己的军队势力,不要再走其父手中无军队的老路。
朱允炆知道他指得是建议培植势力一事,他沉吟一下便道:“不瞒李大人,此事我一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且黄、齐二位先生也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殿下,未雨当绸缪,手中无军是殿下最大的软肋,殿下不能再走太子的旧路,皇上年事已高,殿下必须要为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准备,如果殿下愿意听,我倒有个方案。”
朱允炆也颇为心动,李维正说到了点子上,他的叔父们个个拥有雄兵数万,一旦皇祖父突然有个三长两短,皇权交接又出现回题,那些叔叔们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如果自己手中多有几支直属军队,确实有助自己登位,想到这,他连忙道:“李大人请直说。”
李维正点点头便郑重地说道:“大明雄兵之众当属边关,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窥视皇位之人也必出在这里。大明边关中,唯辽东有机会插手。我对高丽了解极深,他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久必然会毁约,我已向皇上上书,请皇上关注高丽的野心,一旦皇上不饶恕高丽,可能会考虑让属下领兵,因为属下是殿下之人,皇上应该会征求殿下的意思,我希望殿下能大力推荐属下前往辽东,属下愿为殿下建立一支直属军队。”
朱允炆望了李维正半晌,他微微一笑道:“你是不甘心上次高丽之事上栽的跟斗吧!”
李维正脸一红,也点了点头,坦然承认道:“是有一点这个原因,但属下确实愿为殿下建立一支直属军队,属下已把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都压在殿下身上,确实不想殿下出什么意外。”
朱允炆凝视着李维正,良久,他忽然问道:“你真的忠心于我吗?”
李维正走到窗前,向太子灵堂方向跪了下来,他一字一句道:“我李维正本是县中小吏,蒙太子恩德收录于我,一步步栽培,让我在短短的两年内便升为指挥使,更是在我将被灭三族之际,救我于危难,这份大恩大德,我焉能不报!”
他从怀中取出朱标给他的绫缎。抖开来道:“太子临终前托子于我,殿下以为我的忠心还有假吗?”
朱允炆接过绫缎,默默望着父亲的笔迹,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轻轻叹了一口气,点点头道:“好吧!我答应你,如果皇祖父真问我,我会大力推茬你。”
明土地的历史已经被他李维正因夺取耽罗岛而改变了,高丽人答应退还土地,那朱元璋也就没有必要再封辽王。当然,朱元璋为了巩固辽东局势,依然封朱植为辽王也是有可能,可是朱植二十几天前才刚刚返回藩国,朱元璋便再次诏他进京,这是为什么?如果是按照计划封辽王,那二十几天前完全就可以一起改封,以朱元璋的思维细密是不可能因为遗忘而再让他跑一趟,这就说明朱元璋要改封朱植为辽王是刚刚才决定,也就是说朱元璋也不太相信高丽会在半年后交还摩天岭以北的土地,所以才临时决定封朱植为辽王。
李维正的心跳得异常剧烈,如果他猜侧正确,那朱元璋的想法就和他的计划不谋而合了,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咳嗽,郭经历出现在门口。“李大人,你找我吗?”
李维正连忙站起身笑道:“郭经历下朝了吗?”
“皇上要求朝会短开,早朝便早早结束了。”郭经历走进房间行一礼道:“请都督吩咐。”
李维正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递给郭经历道:“我这本折子要给皇上。常同知已经签批,请经历替我上呈皇上。”
李维正不能直接递折子给朱元璋,必须先交上司审批后,再通过中军府的经历统一上报,由于中军府都督蓝玉不在京城,便由同知常升代批,昨晚李维正去了常府,请常升批了自己的奏折,今天他赶来中军府,就是要把奏折交给郭经历请他上奏。
郭经历接过折子翻了一下,见后面确实已有常升的签批,便笑道:“我们中军府已经快一年没有奏折上报皇上了,李大人的折子是今年开张一本,不过今天送折子的时间已经过了,我明天一早便替你递上去。”
“那就有劳郭经历了。”
李维正拱了拱手,便离开了中军府,迅速向东宫而去,他的计划是环环相扣,一环不到位就可能前功尽弃,他今天晚来一步,就是为了错过今天送奏折的时间,他的奏折明天才会送给朱元璋,这样他今天就可以从容布局了。
他来到东宫前,正好杨宁从里面走出来,他一眼看见李维正,便走上前拱手笑道:“五哥是来找小王爷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笑道:“他在吗?”
“你来得巧,小王爷正好上完课,在书房看书,我替你去禀报一声。”
“多谢你了!”
杨宁是东宫侍卫长,并不是朱允炆的手下,但因为朱标的缘故,他实际上仍然是朱允炆的心腹侍卫,他见李维正似乎有要事找朱允炆,便急忙进去禀报,片刻,他快步走出来道:“五哥,小王爷请你进去。”
杨宁陪着李维正向东宫里走去,走到半路,杨宁见身边无人便低声道:“五哥,我有句话要提醒你,属于自己的功劳,该争还要争,当初是你一个提出立皇太孙,又时常提供各种情报给小王爷,更在齐王一案上定下了乾坤,现在小王爷入主东宫有眉目了,大家都争着表功,你反而后退了,这可不行啊!”李维正淡淡一笑道:“他身边的大儒们都很警惕我,和小王爷走得太近了,他们反而会说我坏话。”
杨宁一呆,随即苦笑道:“你说得倒也是,真不知道他们为何那样怕你接近小王爷?”
“他们是怕我把小王爷带坏了,当年方孝孺不就极力反对太子收我为手下吗?”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朱允炆的书房前,一名太监进去禀报一声,便让李维正进去,李维正这两个月已经见了四次朱允炆了,此时的朱允炆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任性了,或许是父亲告世的缘故,他似乎在一夜之间成熟了,也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也学会了待人接物,每次见到李维正都十分客气,绝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爱理不理了。
不过他现在确实也很感激李维正。他看得出李维正是真心帮助他进驻东宫,每隔两天他总是准时派人给自己送来各个皇叔的情报,使他能够时时掌握各个皇叔的动向,尤其是他一手炮制了齐王在太庙被打一案,最终促使皇祖父结束了历时五个月考察,虽然皇祖父对百官只是暗示。但对他朱允炆却说明白了,那就是要立皇太孙。
朱允炆见李维正进来,便笑着放随梦,上前施礼道:“欢迎李大人来东宫。”
朱允炆和朱标可不同,他现在还是白身,摆不起架子,当然,他也是想做出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
李维正连忙深施一礼“属下不敢受殿下之礼。”
朱允炆听他口称“属下”态度也十分恭谦,心中不由很是受用。他笑着一摆手道:“李大人请坐!”
一名太监给李维正搬来一把椅子,李维正坐下便笑道:“我听说皇上已经放出话来,恭喜殿下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他诚恳地说道:“我知道这都是大家在后面托我的缘故,李大人的功劳更是不可没。将来我若登位,一定不会忘记李大人之功。”
李维正喜形于色,他立刻单膝跪下,沉声道:“属下愿为殿下效忠。”
朱允炆连忙将李维正扶起来笑道:“我知道你是忠于我的,你今天来不会就是为了说这句话吧!”
李维正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我是来问上次我提的建议,殿下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维正在半个月前特地来拜见了朱允炆,一方面是告诉他齐王造假一事,另一方面却建议他要开始考虑要培植自己的军队势力,不要再走其父手中无军队的老路。
朱允炆知道他指得是建议培植势力一事,他沉吟一下便道:“不瞒李大人,此事我一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且黄、齐二位先生也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殿下,未雨当绸缪,手中无军是殿下最大的软肋,殿下不能再走太子的旧路,皇上年事已高,殿下必须要为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准备,如果殿下愿意听,我倒有个方案。”
朱允炆也颇为心动,李维正说到了点子上,他的叔父们个个拥有雄兵数万,一旦皇祖父突然有个三长两短,皇权交接又出现回题,那些叔叔们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如果自己手中多有几支直属军队,确实有助自己登位,想到这,他连忙道:“李大人请直说。”
李维正点点头便郑重地说道:“大明雄兵之众当属边关,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窥视皇位之人也必出在这里。大明边关中,唯辽东有机会插手。我对高丽了解极深,他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久必然会毁约,我已向皇上上书,请皇上关注高丽的野心,一旦皇上不饶恕高丽,可能会考虑让属下领兵,因为属下是殿下之人,皇上应该会征求殿下的意思,我希望殿下能大力推荐属下前往辽东,属下愿为殿下建立一支直属军队。”
朱允炆望了李维正半晌,他微微一笑道:“你是不甘心上次高丽之事上栽的跟斗吧!”
李维正脸一红,也点了点头,坦然承认道:“是有一点这个原因,但属下确实愿为殿下建立一支直属军队,属下已把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都压在殿下身上,确实不想殿下出什么意外。”
朱允炆凝视着李维正,良久,他忽然问道:“你真的忠心于我吗?”
李维正走到窗前,向太子灵堂方向跪了下来,他一字一句道:“我李维正本是县中小吏,蒙太子恩德收录于我,一步步栽培,让我在短短的两年内便升为指挥使,更是在我将被灭三族之际,救我于危难,这份大恩大德,我焉能不报!”
他从怀中取出朱标给他的绫缎。抖开来道:“太子临终前托子于我,殿下以为我的忠心还有假吗?”
朱允炆接过绫缎,默默望着父亲的笔迹,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轻轻叹了一口气,点点头道:“好吧!我答应你,如果皇祖父真问我,我会大力推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