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明官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挑衅,是他欲取代大明的先兆,作为先帝嫡子,对这种严重背离祖制的大逆之道绝不能容忍,他向天下发出了‘清君侧,恢复大明祖制’的号召,希望有志者与他共举义旗,朱棣亲自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命次子朱高熙为先锋,向山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场以扼杀大明革新为目标的战争再次拉开了序幕。
京城,燕王再度兴兵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朝野,李维正没有请示朱允文,以事态紧急为由,直接召开了军务参议会,这是他亲自主持的三次军务参议会,前一次也是没有事先征得朱允文的同意,而召开了调集各地钱粮入京的会议,虽然不是所有的寺部首脑都来,但至少也有八成高官到了,而这一次,燕王大军来势汹汹,每个人的心头都威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无需催促,几乎所有部门的首脑都来参加了这次紧急军务参议会,所有的官员把希望,甚至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李维正的军队之上。
这次参议会一反从前议而不决的局面,会议极为高效,粮草、军饷、民夫、军队、主将皆一一得到落实,这次战役李维正以五军大都督的身份,亲自为主帅,山东都督盛庸为副将,这一次李维正不再藏私,将他在山东的十五万军队全部交给盛庸指挥,加上盛庸原有的五万军队,这样山东方面就有二十万大军和燕军抗衡,同时李维正调千艘战船共十万水军封锁了长江江面,以稳定京城的人心。
最后,他本人又率十万军走凤阳,前往河南和大将平安的二十万大军汇合,这样一来,朝廷方面共调集了六十万大军与燕军抗衡。
会议结束后,李维正拿着正式拟就好的会议决议,进宫向皇上朱允文请示。
唐制中,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经尚书、门下、中书、内宫这样的顺序层层上报,最后到皇帝手中。就算皇帝同意了,他也无权直接下发圣旨,所有的圣旨都是由中书舍人根据相国和皇上的意思草拟而成,并非是皇帝一人独断,须加盖中书大印方才有效,没有中书大印的圣旨,谁都可以不执行。
而今天李维正拿着这份拟好的会议决议前往宫中让朱允文御批下发,实际上这就是恢复唐制了。一旦朱允文批了,那军务参议会就成了事实上的政事堂。
“陛下,臣今天主持军务参议会,仅用三个时辰,众大臣便达成了对付燕军的一致意见,臣拟就了正式的会议记录,上面的有六部大臣的签名,希望陛下尽快批准。”
朱允文的病其实早已经好了,只不过他不敢去面对强势的李维正,而一直称病不起,已经快两个月了,他一直在旁观事态发展,他其实已经明白了一切,也明白了李维正的追求的目标,他要恢复相制。
和燕王的勃然大怒不同,朱允文更多的是迷茫,在他内心深处,他其实也是希望能恢复相制,但是这种希望的前提应是一种正常的君相制,相可以由他来任免,而不是李维正这样的强势军阀一手主导,这一来,他朱允文和汉献帝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局势发展对他很不利,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支持恢复三省六部制,支持恢复唐制,黄子澄的文章被无数人反驳,唐朝就是因为从玄宗肃宗开始,帝王们破坏了三省六部制才导致了宦官之祸,朱允文本人也甚至以‘太祖座下一根草’为笔名发文驳恢复唐制,但是他的声音太渺小了,很快便被淹没在要求恢复相国和三省六部制的声势浩大的运动中。
朱允文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会议记录,他心中不由一阵悲哀,六部的尚书都签名了,他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们知道,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反对,朱允文威觉到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
朱允文没有跳起来把会议记录撕得粉碎,然后扔在李维正脸上,没有,他没有这样做,他也没有这样的魄力,生性懦弱的他拿起朱笔在会议记录上批了一个‘准’字,把它递给了李维正,十分疲惫地道:“以后就不用给朕批复了,事关对燕军作战事宜,军务参议会形成决议可直接执行。”
李维正接过批复,却躬身施礼道:“臣知道陛下身体不好,但制度如此,没有陛下的批准,臣怎么敢擅自下发会议纪要。”
朱允文苦笑一下,没有中书省,这会议纪要就成为圣旨的临时替代物了,尽管他知道恢复中书门下省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要他下这个决定却很难办到,他怎么向自己的祖父交代。
“李维正去吧!朕有些累了,一切都照你的意思去做。”朱允文挥了挥手,他不想再面对这个现实了。
“请陛下休息,臣告退!”
李维正从头到尾都没有再下跪,而是恭恭敬敬地又躬身施了一礼,慢慢退下了,朱允文呆住了,难道连礼仪都要恢复唐制么?
挑衅,是他欲取代大明的先兆,作为先帝嫡子,对这种严重背离祖制的大逆之道绝不能容忍,他向天下发出了‘清君侧,恢复大明祖制’的号召,希望有志者与他共举义旗,朱棣亲自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命次子朱高熙为先锋,向山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场以扼杀大明革新为目标的战争再次拉开了序幕。
京城,燕王再度兴兵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朝野,李维正没有请示朱允文,以事态紧急为由,直接召开了军务参议会,这是他亲自主持的三次军务参议会,前一次也是没有事先征得朱允文的同意,而召开了调集各地钱粮入京的会议,虽然不是所有的寺部首脑都来,但至少也有八成高官到了,而这一次,燕王大军来势汹汹,每个人的心头都威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无需催促,几乎所有部门的首脑都来参加了这次紧急军务参议会,所有的官员把希望,甚至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李维正的军队之上。
这次参议会一反从前议而不决的局面,会议极为高效,粮草、军饷、民夫、军队、主将皆一一得到落实,这次战役李维正以五军大都督的身份,亲自为主帅,山东都督盛庸为副将,这一次李维正不再藏私,将他在山东的十五万军队全部交给盛庸指挥,加上盛庸原有的五万军队,这样山东方面就有二十万大军和燕军抗衡,同时李维正调千艘战船共十万水军封锁了长江江面,以稳定京城的人心。
最后,他本人又率十万军走凤阳,前往河南和大将平安的二十万大军汇合,这样一来,朝廷方面共调集了六十万大军与燕军抗衡。
会议结束后,李维正拿着正式拟就好的会议决议,进宫向皇上朱允文请示。
唐制中,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是经尚书、门下、中书、内宫这样的顺序层层上报,最后到皇帝手中。就算皇帝同意了,他也无权直接下发圣旨,所有的圣旨都是由中书舍人根据相国和皇上的意思草拟而成,并非是皇帝一人独断,须加盖中书大印方才有效,没有中书大印的圣旨,谁都可以不执行。
而今天李维正拿着这份拟好的会议决议前往宫中让朱允文御批下发,实际上这就是恢复唐制了。一旦朱允文批了,那军务参议会就成了事实上的政事堂。
“陛下,臣今天主持军务参议会,仅用三个时辰,众大臣便达成了对付燕军的一致意见,臣拟就了正式的会议记录,上面的有六部大臣的签名,希望陛下尽快批准。”
朱允文的病其实早已经好了,只不过他不敢去面对强势的李维正,而一直称病不起,已经快两个月了,他一直在旁观事态发展,他其实已经明白了一切,也明白了李维正的追求的目标,他要恢复相制。
和燕王的勃然大怒不同,朱允文更多的是迷茫,在他内心深处,他其实也是希望能恢复相制,但是这种希望的前提应是一种正常的君相制,相可以由他来任免,而不是李维正这样的强势军阀一手主导,这一来,他朱允文和汉献帝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局势发展对他很不利,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支持恢复三省六部制,支持恢复唐制,黄子澄的文章被无数人反驳,唐朝就是因为从玄宗肃宗开始,帝王们破坏了三省六部制才导致了宦官之祸,朱允文本人也甚至以‘太祖座下一根草’为笔名发文驳恢复唐制,但是他的声音太渺小了,很快便被淹没在要求恢复相国和三省六部制的声势浩大的运动中。
朱允文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会议记录,他心中不由一阵悲哀,六部的尚书都签名了,他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们知道,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反对,朱允文威觉到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
朱允文没有跳起来把会议记录撕得粉碎,然后扔在李维正脸上,没有,他没有这样做,他也没有这样的魄力,生性懦弱的他拿起朱笔在会议记录上批了一个‘准’字,把它递给了李维正,十分疲惫地道:“以后就不用给朕批复了,事关对燕军作战事宜,军务参议会形成决议可直接执行。”
李维正接过批复,却躬身施礼道:“臣知道陛下身体不好,但制度如此,没有陛下的批准,臣怎么敢擅自下发会议纪要。”
朱允文苦笑一下,没有中书省,这会议纪要就成为圣旨的临时替代物了,尽管他知道恢复中书门下省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要他下这个决定却很难办到,他怎么向自己的祖父交代。
“李维正去吧!朕有些累了,一切都照你的意思去做。”朱允文挥了挥手,他不想再面对这个现实了。
“请陛下休息,臣告退!”
李维正从头到尾都没有再下跪,而是恭恭敬敬地又躬身施了一礼,慢慢退下了,朱允文呆住了,难道连礼仪都要恢复唐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