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谣言又见谣言 (2/2)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故事接下来更扯淡:朱棣请方孝孺写继位诏书,方孝孺大哭。
朱棣放下身段解释道:先生,不要难过,我只不过想学周公辅佐成王。
方孝孺正气凛然:成王呢?
朱棣:自焚了!
方孝孺: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国赖长君。
方孝孺: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这是朕的家事。
朱棣命宫人把笔给方孝孺:先生,诏书一定得您写。
方孝孺把笔一扔:老子就是死也不写。
随后慷慨赴死,并且还写了一首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这是最终版本的绝命词,最早的版本其中有一句: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
最终版本将这一句删了。】
【为什么删,因为最开始骨肉相残之事不是朱棣干的,是建文帝先干的。
如果不删,不知道还以为方孝孺是在骂朱允炆。】
【最终版本的最大漏洞在于:一、明实录、明史等等一系列记载了为建文殉难的臣子列传中都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方孝孺是躲在家中,并没有募兵、抵抗、殉国。
二:也都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方孝孺是死在朱棣登基好几天之后。
故事写的是朱棣让方孝孺写继位诏书,然后方孝孺不干,当天被杀。
我要是没记错,三请三辞之后就要祭拜天地、祖宗,然后念诏书吧。
这踏马都继位好几天了,让方孝孺写继位诏书?】
【为什么江南文人要对史书进行篡改,把方孝孺夸的忠肝义胆,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因为方孝孺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并且还是宋濂的弟子,方孝孺本人更是被称为正学先生。】
【朱棣之前发布了一份二十多人的奸臣诏书,告诉天下,这些人我都要斩了。】
【而这二十多人或像齐泰、黄子澄在外募兵,或直接自杀殉国。
更有很多不是奸臣名单但忠于建文的普通官员、学生乃至平民自杀殉国!】
【结果方孝孺还不如平民学生,连殉国都不敢?躲在家里,还磕头求饶?】
【怎么行,这不是把我们江南文人的脸丢尽了吗?】
【改,给我夸他,夸成圣人!】
【方孝孺是真的比不上齐泰、黄子澄二人,他们二人若是做了错误决策至少会承认,会包揽罪责,方孝孺不会!
他们二人会殉国,方孝孺不会。】
【江南文人真是毫无礼义廉耻!】
【武将拼死作战结果被说成是朱棣的卧底,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反而是忠肝义胆、铁骨铮铮?】
【太黑色幽默了。】
————
大明年间,唯有洪武、永乐两朝时期的文人瑟瑟发抖,死定了,不死也要脱层皮。
至于其他时期,呵呵,皇帝敢对我们大规模动手吗?
他不敢!
大不了丢几个穷鬼应付一下,这件事就过去。
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们肩上担着。
给他面子他是大明皇帝,不给他面子他屁都不是。
他祖上不过是个乞丐而已,和我们斗?
皇帝还嫩了点!
————
【当然,对于方孝孺可以再次废物利用。】
【直接杀了太可惜,张麻子说:杀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诛心。】
【假如我是朱棣我会怎么杀方孝孺?】
【首先把北孔衍圣公一脉和南孔找来。】
【其二,对方孝孺公审。
当然不是全民公审,地点我都选好了,国子监,这里可全是大明预备官员。】
【公审之前先问北孔、南孔:周公可是儒家先圣?孔子所行王道、周礼可是周公所定之礼?】
【他们只能回答是,因为周公被孔子亲口称为圣人,孔子宣扬的也是周礼。】
【得到答复就问方孝孺:你所宣扬之复周礼、行王道可是孔子所宣扬的?】
【方孝孺也只能回答是,他要是敢说不是,都不用朱棣,儒家学子就得先上去给他两巴掌。
奶奶的,方孝孺你算那根葱,连孔子理论你都敢改。】
【当然,我们假设方孝孺很勇敢,回答之后不仅继续宣扬周礼还洋洋洒洒大骂朱棣。
但没关系,等他骂,别动怒骂完朱棣再继续说。
用略带悲伤的口气说:唉,孤是行周公辅成王之事,可成王不见了,按礼法当立成王之子,孤不敢自比周公,但孤愿向周公学习,暂理国政,待成王之子加冠,孤便大政奉还。
这时候燕军将领因为不知道朱棣到底想干嘛,肯定不干啊,要劝阻起来。
这时候朱棣要义正言辞的大骂:大明朝只有一个天,那便是我爹太祖洪武大帝,我是按照皇明祖训做事,如今你们要让孤不忠不孝吗?
太学生、官员别管心里怎么想的,这时候肯定要夸一下朱棣。
朱棣不仅不篡位,还要复周礼,这么给面子,你不夸几句?
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夸完朱棣还要装作礼贤下士的样子连忙将他们扶起:哎呀,孤可当不得你们如此称赞。
然后朱棣就可以发第一道旨意了:当年周公用周礼王道方有两周八百年基业,如今孤向周公学习。
周所用之官员、所封之诸侯皆是功臣、亲属。
孤现在罢科举、取消国子监,实行世卿世禄制。
大明官员非开国功臣、靖难功臣的全部罢黜。
以两汉后裔、唐朝后裔、宋朝后裔、元朝后裔为二王三恪,以宗室为诸侯。
全部予以实封,允开国、收税、募兵等权利。
至于各位?
你们可以回家种地了。】
————
大明 北京
姚广孝停下手上动作,仔细思考,得出结论:“后辈果然无耻!”
————
【这时候别说国子监的预备官员,朝堂官员也不干啊,肯定要让朱棣收回成命,说这是乱命。
朱棣就义正言辞的问他们:孤虽是武人,可也熟读儒家经典,周公、孔圣的王道周礼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你们要立成王的儿子,孤同意了!
你们要行周礼王道,孤也同意了!
怎么你们反倒不乐意了?】
【他们能怎么办?
说周公、孔子错了?
他们不敢呀。
和朱棣翻脸?
他们也不敢呀。
那怎么办?
只能是方孝孺的错,都怪方孝孺,方孝孺篡改圣贤语录、曲解圣贤意思,事情才会变成这样!
臣等请斩方孝孺。
朱棣继续大义凛然说:唉,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杀兄囚父尚且能用隐太子旧人。
孤乃是堂堂正正按照皇明祖训奉天靖难的,怎么会连正学先生都容不下?
正学先生无非学艺不精、走错了路而已。
不过民意汹涌,将正学先生暂且收押,给他十天时间让他好好反省反省,若是想通了,孤仍然用,想不通就依诸位所言斩了吧。】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头痛稍有缓解,又疼了起来。
咬牙切齿的说道:“朱棣,朕和你没完。”
长孙皇后边为他按摩头部边解释道:“陛下,这可不是朱棣说的,是后辈在假设自己是朱棣如何对待方孝孺。”
李世民躺在长孙皇后怀中说道:“朕知道,但朕跟朱棣没完!”
长孙皇后无奈的笑了笑,二郎还耍上小孩子脾气了。
————
【那么接下来方孝孺的结局几乎可以预见了,自杀或者被自杀。
不仅如此,江南文人都得把编排朱棣的事情放后面,先编排方孝孺。
不然无法解释朱允炆听方孝孺的,结果削藩失败下落不明。
朱棣也准备听方孝孺的,结果朝堂官员又不干。
为什么会这样?
那只能是因为方孝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篡改圣贤语录、曲解圣贤意思为自己谋私利!
吾等江南文人羞于与他为伍。】
————
大秦 咸阳
始皇盯着叔孙通若有所思,还未开口就被叔孙通抢先。
“陛下,我们和后世那群迂腐之儒可不一样!”
“我们是实用主义者!”
“周公和孔圣的周礼、王道已经不适用于大秦。”
“我们儒家向来尊重真理,而非尊重先贤。”
眼见嬴政还在思索,叔孙通又是伸手指天,嬴政连忙打断。
“停,你别又来给先贤发誓那套!”
“朕真怕有天你死之后见到先贤被他们暴打。”
叔孙通尴尬一笑又朗声说道。
“臣不怕,臣是大秦臣子,陛下肯定不忍心臣不欺负,肯定亲率大军救臣。”
嬴政扶额苦笑,儒家有没有用朕不太清楚,但你们真的很无耻。
————
大汉 惠帝六年
年迈的叔孙通正躺在床上向儿孙交代后事,突然眼睛好像花了,居然出现人影。
“儿啊,我好像见到先贤了?”
惹得儿子又流下泪来,父亲这是回光返照马上就要走了。
“您是孔圣?”
“孟圣?”
“荀子?”
“吾此生足矣,居然是各位先贤来接我。”
“哎,孔圣,您拿剑干吗?”
“孟圣,棍子干嘛用的?”
“荀子,您挽袖子干吗?”
“哎呦,哎呦……”
声音停下,叔孙通儿孙大哭起来……
呜呜呜,爹可真是热爱儒学,临死都还想着先贤!
————
平行玄幻时空:幽冥之地。
几人正在暴打叔孙通,听的马蹄声阵阵传来,有一人身穿黑龙袍,头戴紫金冠,高头大马走在前列,大喊一声。
“诸位停手,我大秦的人可不是各位想打就打的。”
叔孙通看着大军,瞬间泪流满面。
陛下,我爱你,大秦,我爱你。
孔子吩咐二人接着打,自己转身对这人解释起来。
“这是汉朝的叔孙通,不是你秦朝的叔孙通,你救错人了。”
来人略微思索。
“你说得对,全军撤退。”
叔孙通越哭越大声。
“陛下,别走,别走。”
“你走了我可怎么活啊!”
个故事接下来更扯淡:朱棣请方孝孺写继位诏书,方孝孺大哭。
朱棣放下身段解释道:先生,不要难过,我只不过想学周公辅佐成王。
方孝孺正气凛然:成王呢?
朱棣:自焚了!
方孝孺: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国赖长君。
方孝孺: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这是朕的家事。
朱棣命宫人把笔给方孝孺:先生,诏书一定得您写。
方孝孺把笔一扔:老子就是死也不写。
随后慷慨赴死,并且还写了一首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这是最终版本的绝命词,最早的版本其中有一句: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
最终版本将这一句删了。】
【为什么删,因为最开始骨肉相残之事不是朱棣干的,是建文帝先干的。
如果不删,不知道还以为方孝孺是在骂朱允炆。】
【最终版本的最大漏洞在于:一、明实录、明史等等一系列记载了为建文殉难的臣子列传中都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方孝孺是躲在家中,并没有募兵、抵抗、殉国。
二:也都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方孝孺是死在朱棣登基好几天之后。
故事写的是朱棣让方孝孺写继位诏书,然后方孝孺不干,当天被杀。
我要是没记错,三请三辞之后就要祭拜天地、祖宗,然后念诏书吧。
这踏马都继位好几天了,让方孝孺写继位诏书?】
【为什么江南文人要对史书进行篡改,把方孝孺夸的忠肝义胆,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因为方孝孺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并且还是宋濂的弟子,方孝孺本人更是被称为正学先生。】
【朱棣之前发布了一份二十多人的奸臣诏书,告诉天下,这些人我都要斩了。】
【而这二十多人或像齐泰、黄子澄在外募兵,或直接自杀殉国。
更有很多不是奸臣名单但忠于建文的普通官员、学生乃至平民自杀殉国!】
【结果方孝孺还不如平民学生,连殉国都不敢?躲在家里,还磕头求饶?】
【怎么行,这不是把我们江南文人的脸丢尽了吗?】
【改,给我夸他,夸成圣人!】
【方孝孺是真的比不上齐泰、黄子澄二人,他们二人若是做了错误决策至少会承认,会包揽罪责,方孝孺不会!
他们二人会殉国,方孝孺不会。】
【江南文人真是毫无礼义廉耻!】
【武将拼死作战结果被说成是朱棣的卧底,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反而是忠肝义胆、铁骨铮铮?】
【太黑色幽默了。】
————
大明年间,唯有洪武、永乐两朝时期的文人瑟瑟发抖,死定了,不死也要脱层皮。
至于其他时期,呵呵,皇帝敢对我们大规模动手吗?
他不敢!
大不了丢几个穷鬼应付一下,这件事就过去。
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们肩上担着。
给他面子他是大明皇帝,不给他面子他屁都不是。
他祖上不过是个乞丐而已,和我们斗?
皇帝还嫩了点!
————
【当然,对于方孝孺可以再次废物利用。】
【直接杀了太可惜,张麻子说:杀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诛心。】
【假如我是朱棣我会怎么杀方孝孺?】
【首先把北孔衍圣公一脉和南孔找来。】
【其二,对方孝孺公审。
当然不是全民公审,地点我都选好了,国子监,这里可全是大明预备官员。】
【公审之前先问北孔、南孔:周公可是儒家先圣?孔子所行王道、周礼可是周公所定之礼?】
【他们只能回答是,因为周公被孔子亲口称为圣人,孔子宣扬的也是周礼。】
【得到答复就问方孝孺:你所宣扬之复周礼、行王道可是孔子所宣扬的?】
【方孝孺也只能回答是,他要是敢说不是,都不用朱棣,儒家学子就得先上去给他两巴掌。
奶奶的,方孝孺你算那根葱,连孔子理论你都敢改。】
【当然,我们假设方孝孺很勇敢,回答之后不仅继续宣扬周礼还洋洋洒洒大骂朱棣。
但没关系,等他骂,别动怒骂完朱棣再继续说。
用略带悲伤的口气说:唉,孤是行周公辅成王之事,可成王不见了,按礼法当立成王之子,孤不敢自比周公,但孤愿向周公学习,暂理国政,待成王之子加冠,孤便大政奉还。
这时候燕军将领因为不知道朱棣到底想干嘛,肯定不干啊,要劝阻起来。
这时候朱棣要义正言辞的大骂:大明朝只有一个天,那便是我爹太祖洪武大帝,我是按照皇明祖训做事,如今你们要让孤不忠不孝吗?
太学生、官员别管心里怎么想的,这时候肯定要夸一下朱棣。
朱棣不仅不篡位,还要复周礼,这么给面子,你不夸几句?
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夸完朱棣还要装作礼贤下士的样子连忙将他们扶起:哎呀,孤可当不得你们如此称赞。
然后朱棣就可以发第一道旨意了:当年周公用周礼王道方有两周八百年基业,如今孤向周公学习。
周所用之官员、所封之诸侯皆是功臣、亲属。
孤现在罢科举、取消国子监,实行世卿世禄制。
大明官员非开国功臣、靖难功臣的全部罢黜。
以两汉后裔、唐朝后裔、宋朝后裔、元朝后裔为二王三恪,以宗室为诸侯。
全部予以实封,允开国、收税、募兵等权利。
至于各位?
你们可以回家种地了。】
————
大明 北京
姚广孝停下手上动作,仔细思考,得出结论:“后辈果然无耻!”
————
【这时候别说国子监的预备官员,朝堂官员也不干啊,肯定要让朱棣收回成命,说这是乱命。
朱棣就义正言辞的问他们:孤虽是武人,可也熟读儒家经典,周公、孔圣的王道周礼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你们要立成王的儿子,孤同意了!
你们要行周礼王道,孤也同意了!
怎么你们反倒不乐意了?】
【他们能怎么办?
说周公、孔子错了?
他们不敢呀。
和朱棣翻脸?
他们也不敢呀。
那怎么办?
只能是方孝孺的错,都怪方孝孺,方孝孺篡改圣贤语录、曲解圣贤意思,事情才会变成这样!
臣等请斩方孝孺。
朱棣继续大义凛然说:唉,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杀兄囚父尚且能用隐太子旧人。
孤乃是堂堂正正按照皇明祖训奉天靖难的,怎么会连正学先生都容不下?
正学先生无非学艺不精、走错了路而已。
不过民意汹涌,将正学先生暂且收押,给他十天时间让他好好反省反省,若是想通了,孤仍然用,想不通就依诸位所言斩了吧。】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头痛稍有缓解,又疼了起来。
咬牙切齿的说道:“朱棣,朕和你没完。”
长孙皇后边为他按摩头部边解释道:“陛下,这可不是朱棣说的,是后辈在假设自己是朱棣如何对待方孝孺。”
李世民躺在长孙皇后怀中说道:“朕知道,但朕跟朱棣没完!”
长孙皇后无奈的笑了笑,二郎还耍上小孩子脾气了。
————
【那么接下来方孝孺的结局几乎可以预见了,自杀或者被自杀。
不仅如此,江南文人都得把编排朱棣的事情放后面,先编排方孝孺。
不然无法解释朱允炆听方孝孺的,结果削藩失败下落不明。
朱棣也准备听方孝孺的,结果朝堂官员又不干。
为什么会这样?
那只能是因为方孝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篡改圣贤语录、曲解圣贤意思为自己谋私利!
吾等江南文人羞于与他为伍。】
————
大秦 咸阳
始皇盯着叔孙通若有所思,还未开口就被叔孙通抢先。
“陛下,我们和后世那群迂腐之儒可不一样!”
“我们是实用主义者!”
“周公和孔圣的周礼、王道已经不适用于大秦。”
“我们儒家向来尊重真理,而非尊重先贤。”
眼见嬴政还在思索,叔孙通又是伸手指天,嬴政连忙打断。
“停,你别又来给先贤发誓那套!”
“朕真怕有天你死之后见到先贤被他们暴打。”
叔孙通尴尬一笑又朗声说道。
“臣不怕,臣是大秦臣子,陛下肯定不忍心臣不欺负,肯定亲率大军救臣。”
嬴政扶额苦笑,儒家有没有用朕不太清楚,但你们真的很无耻。
————
大汉 惠帝六年
年迈的叔孙通正躺在床上向儿孙交代后事,突然眼睛好像花了,居然出现人影。
“儿啊,我好像见到先贤了?”
惹得儿子又流下泪来,父亲这是回光返照马上就要走了。
“您是孔圣?”
“孟圣?”
“荀子?”
“吾此生足矣,居然是各位先贤来接我。”
“哎,孔圣,您拿剑干吗?”
“孟圣,棍子干嘛用的?”
“荀子,您挽袖子干吗?”
“哎呦,哎呦……”
声音停下,叔孙通儿孙大哭起来……
呜呜呜,爹可真是热爱儒学,临死都还想着先贤!
————
平行玄幻时空:幽冥之地。
几人正在暴打叔孙通,听的马蹄声阵阵传来,有一人身穿黑龙袍,头戴紫金冠,高头大马走在前列,大喊一声。
“诸位停手,我大秦的人可不是各位想打就打的。”
叔孙通看着大军,瞬间泪流满面。
陛下,我爱你,大秦,我爱你。
孔子吩咐二人接着打,自己转身对这人解释起来。
“这是汉朝的叔孙通,不是你秦朝的叔孙通,你救错人了。”
来人略微思索。
“你说得对,全军撤退。”
叔孙通越哭越大声。
“陛下,别走,别走。”
“你走了我可怎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