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战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患,怎么办?
圣主和中枢肯定要打击、削弱和消灭它们,但第三次东征就是个例子,圣主和中枢的借刀杀人计失败了,由此类推,圣主和中枢借助南北战争来消灭它们的目的能否实现?答案是否定的,李平原和安东势力必然还是将计就计,借助南北战争来发展壮大,于是不难看到,南北战争结束后,内战必然爆发,圣主和中枢必然要背信弃义攻打安东,而李平原和安东大军也必然展开猛烈反击,但他们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中土激烈的政治矛盾必然不爆发,各大政治集团必然借机而起大打出手,于是统一大业必然崩溃。
就当前局面来说,遏制安东发展的最好办法就是迅速渡河,迅速控制平壤,最大程度阻碍李风云和安东大军掳掠高句丽财富,但宇文述已经下了命令,没有他的命令,不能渡过鸭绿水。同样的,宇文述也受制于圣主,没有圣主和中枢的命令,宇文述也不敢擅自下令东渡鸭绿水。然而,等到宇文述报奏圣主,等到圣主下旨渡河,时间已大大延迟,而等到宇文述走进平壤,平壤估计已是一座废墟。圣主、中枢和数十万卫府大军耗尽国力奋战三年,最终便宜了李平原,白白为安东做了嫁衣。
郭荣、薛世雄越想越是郁愤,而之前一直主张尽快渡河作战的崔弘升却突然消极了,一言不发,根本不提渡河的事。
=
六月初一,宇文述、郭荣率军渡河鸭绿水,向平壤急速推进。
同日,早已进入高句丽战场,并攻克高句丽西北重镇毕奢城的水师,也在来护儿的统率下,由水路赶赴平壤。
六月初六,宇文述、郭荣抵达萨水,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十万安东大军就在对岸陈兵以待,双方隔河对峙,气氛十分紧张。
当日,齐王府长史韦福嗣、安东副都护李浑、突厥步利可汗阿史那咄尔,分别代表齐王、安东大都护府和安东诸虏诸部,迎接宇文述、郭荣和东征统帅部,至于安东副大都护李平原、安东军大将李子雄、韩世谔等人均是一个未见。
齐王不露面情有可原,李平原避而不见就不对了,所以宇文述很不高兴,质问李浑,李平原何在?
“李副大都护担心安东安危,已提前返回安东。”
此言一出,宇文述顿有不详之感。李浑公开撒谎,安东主力大军都在这里,李平原岂会丢下大军独自返回安东?很明显李平原担心遭到宇文述的迫害,担心安东大军遭到宇文述的攻击,于是故布疑阵,躲在暗处,只要宇文述和他的部下有任何异动,李平原必然抢先下手,即便反目成仇亦是在所不惜。
宇文述沉吟不语,李浑却是哈哈一笑,请宇文述、郭荣和东征统帅部立即进驻平壤城。
韦福嗣亦是盛情相邀,说齐王正在城下翘首以待。
宇文述果断决策,不进平壤城,东征统帅部就设于萨水西岸的青川城。
=
七月十七,圣主率行宫抵达怀远镇。
同日,东征统帅宇文述抵达怀远镇,当面向圣主和中枢呈奏辽东军政。
东征尘埃已定。高句丽割地赔款,为保留王国和种族,高句丽把浿水以东所有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赔给中土,所留不足原来五分之一。大王高元及支持他的贵族皆被诛杀。平壤城及其周边地区因为被李平原的安东大军和诸虏部队掳掠一空,导致战利品缴获甚少。
“许公,安东现在还剩下多少军队?”虞世基突然打断了宇文述的奏禀,急切问道。
宇文述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是指安东大都护府辖下军队,还是泛指整个安东所拥有的兵力?”
虞世基不假思索地说道,“某是指李平原可以绝对控制的军队还剩下多少?”
宇文述看了一眼高踞上座神情冷峻的圣主,又看看坐在自己对面的赵才、萧瑀、裴蕴等中枢重臣,迟疑少许,缓缓说道,“至少十五万。”
众皆变色。
圣主十分吃惊,厉声喝问,“安东十万大军,千里奔袭,连番大战,竟然越打越多,是何道理?”
宇文述叹了口气,“在某大军抵达萨水之前,五万余高句丽军队的俘虏,还有五万余萨水大战中被俘的我军将士,皆被李平原裹挟而走。”
圣主勃然大怒,“为何不予阻止?”
宇文述垂首不语。阻止?拿什么阻止?安东大万大军陈兵萨水对岸,李平原甚至已经做好了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准备,宇文述如何阻止?
君臣郁愤难当,相顾无语。
形势严峻了,本来是要借刀杀人,借助第三次东征削弱安东,结果适得其反,李平原将计就计,不但掠夺了高句丽财富,还抢走了十余万壮勇,安东急骤扩展,短短半年之后,李平原已崛起为一方霸主,尾大不掉了。
“计将何出?”圣主环视众臣,问道。
“北伐。”虞世基断然说道,“牙帐已发出集结令,北虏诸部正陆续南下碛口,南北大战一触即发,既然这一仗已不可避免,倒不如先发制人,乘着东征胜利之际,授予李平原开疆大权,命令其率军北伐,横扫北虏,封狼居胥。”
圣主稍作权衡,再看众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这是公开的借刀杀人计,李平原除非造反,否则只能北伐,而就南北战争来说,先发制人亦可帮助中土打赢这一仗,所以从兵事来说,李风云亦不能拒绝,中枢众臣亦没有理由反对。
=
八月初四,圣主下旨,东征结束,班师回朝。
同日,圣主离开怀远镇,返回东都。
同日,安东大都护府接到圣旨,中枢决策,北伐大漠。
裴世矩立即返回东都,辅佐圣主进行北伐筹备事宜。
李平原出任北伐军最高统帅,总揆北伐军事,兼领安东大都护,并立即开始北伐准备。年底前必须完成北伐准备,明年初春,只待圣主下旨,即可开始北上攻击。
此刻李风云已率马军返回安东,李风云就在安东大都护府,接到圣旨后,李风云笑了,对裴世矩说道,“某如愿以偿,但某能否北伐成功,能否横扫大漠,尚需得到明公的鼎力支持。”
裴世矩抚须而笑,“你从高句丽抢来十万大军,利用东征掳掠到巨量财富,给中土创造了先发制人的条件,事实上已让中土在这场战争中抢占了先机,建立了优势,接下来北伐不论成功与否,大漠都将陷入混乱,北虏都将遭遇重创,中土都将赢得这场战争。”
李风云点点头,“某已改变历史,接下来,某将创造历史,或许,某能封狼居胥,流芳千古。”
裴世矩略作迟疑,问道,“你决心北伐?”
李风云郑重点头,“这场战争不可避免,打赢了,中土尚有希望力挽狂澜,尚有可能保全统一大业,反之,中土必然分崩离析,必然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战乱,无数生灵必将灰飞烟灭。现在,某没有能力力挽狂澜,但某有能力给即将崩溃的中土创造一线生机,所以,某没有选择。”
裴世矩沉吟良久,叹道,“中土国力已给东征耗尽,根本不能支撑北伐。”
李风云微笑点头,“北伐在圣主、中枢,甚至在明公眼里,都是必败之局,由此推及,在始毕可汗和牙帐眼里,某也是有去无回,所以,北虏大军必定倾巢而出,而这,恰好就是某的生机所在。”
裴世矩立即想到了刚刚取得胜利的东征,置之死地而后生,行险一搏,这是李风云的特长,或许,李风云就能把奇迹延续下去。
“某相信你。”裴世矩笑道,“某在长城等你胜利归来。”
=
全书终。
历史上,这场南北战争以中土失败而告终,而失败后的隋炀帝政权随即垮台。现在历史已经被李风云改变,安东大军北伐大漠,中土先发制人,那么可以预见,北伐即便打败了,也能阻止或者延迟突厥人南下入侵的步伐,而这就能给隋炀帝政权稳定国内局势、给中土恢复因三年东征耗尽的元气,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一旦南北战争延缓两三年爆发,结果必然不同,历史必将改变。
所以,这本书也就结束了。
=
感谢书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感激不尽。
患,怎么办?
圣主和中枢肯定要打击、削弱和消灭它们,但第三次东征就是个例子,圣主和中枢的借刀杀人计失败了,由此类推,圣主和中枢借助南北战争来消灭它们的目的能否实现?答案是否定的,李平原和安东势力必然还是将计就计,借助南北战争来发展壮大,于是不难看到,南北战争结束后,内战必然爆发,圣主和中枢必然要背信弃义攻打安东,而李平原和安东大军也必然展开猛烈反击,但他们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中土激烈的政治矛盾必然不爆发,各大政治集团必然借机而起大打出手,于是统一大业必然崩溃。
就当前局面来说,遏制安东发展的最好办法就是迅速渡河,迅速控制平壤,最大程度阻碍李风云和安东大军掳掠高句丽财富,但宇文述已经下了命令,没有他的命令,不能渡过鸭绿水。同样的,宇文述也受制于圣主,没有圣主和中枢的命令,宇文述也不敢擅自下令东渡鸭绿水。然而,等到宇文述报奏圣主,等到圣主下旨渡河,时间已大大延迟,而等到宇文述走进平壤,平壤估计已是一座废墟。圣主、中枢和数十万卫府大军耗尽国力奋战三年,最终便宜了李平原,白白为安东做了嫁衣。
郭荣、薛世雄越想越是郁愤,而之前一直主张尽快渡河作战的崔弘升却突然消极了,一言不发,根本不提渡河的事。
=
六月初一,宇文述、郭荣率军渡河鸭绿水,向平壤急速推进。
同日,早已进入高句丽战场,并攻克高句丽西北重镇毕奢城的水师,也在来护儿的统率下,由水路赶赴平壤。
六月初六,宇文述、郭荣抵达萨水,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十万安东大军就在对岸陈兵以待,双方隔河对峙,气氛十分紧张。
当日,齐王府长史韦福嗣、安东副都护李浑、突厥步利可汗阿史那咄尔,分别代表齐王、安东大都护府和安东诸虏诸部,迎接宇文述、郭荣和东征统帅部,至于安东副大都护李平原、安东军大将李子雄、韩世谔等人均是一个未见。
齐王不露面情有可原,李平原避而不见就不对了,所以宇文述很不高兴,质问李浑,李平原何在?
“李副大都护担心安东安危,已提前返回安东。”
此言一出,宇文述顿有不详之感。李浑公开撒谎,安东主力大军都在这里,李平原岂会丢下大军独自返回安东?很明显李平原担心遭到宇文述的迫害,担心安东大军遭到宇文述的攻击,于是故布疑阵,躲在暗处,只要宇文述和他的部下有任何异动,李平原必然抢先下手,即便反目成仇亦是在所不惜。
宇文述沉吟不语,李浑却是哈哈一笑,请宇文述、郭荣和东征统帅部立即进驻平壤城。
韦福嗣亦是盛情相邀,说齐王正在城下翘首以待。
宇文述果断决策,不进平壤城,东征统帅部就设于萨水西岸的青川城。
=
七月十七,圣主率行宫抵达怀远镇。
同日,东征统帅宇文述抵达怀远镇,当面向圣主和中枢呈奏辽东军政。
东征尘埃已定。高句丽割地赔款,为保留王国和种族,高句丽把浿水以东所有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赔给中土,所留不足原来五分之一。大王高元及支持他的贵族皆被诛杀。平壤城及其周边地区因为被李平原的安东大军和诸虏部队掳掠一空,导致战利品缴获甚少。
“许公,安东现在还剩下多少军队?”虞世基突然打断了宇文述的奏禀,急切问道。
宇文述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是指安东大都护府辖下军队,还是泛指整个安东所拥有的兵力?”
虞世基不假思索地说道,“某是指李平原可以绝对控制的军队还剩下多少?”
宇文述看了一眼高踞上座神情冷峻的圣主,又看看坐在自己对面的赵才、萧瑀、裴蕴等中枢重臣,迟疑少许,缓缓说道,“至少十五万。”
众皆变色。
圣主十分吃惊,厉声喝问,“安东十万大军,千里奔袭,连番大战,竟然越打越多,是何道理?”
宇文述叹了口气,“在某大军抵达萨水之前,五万余高句丽军队的俘虏,还有五万余萨水大战中被俘的我军将士,皆被李平原裹挟而走。”
圣主勃然大怒,“为何不予阻止?”
宇文述垂首不语。阻止?拿什么阻止?安东大万大军陈兵萨水对岸,李平原甚至已经做好了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准备,宇文述如何阻止?
君臣郁愤难当,相顾无语。
形势严峻了,本来是要借刀杀人,借助第三次东征削弱安东,结果适得其反,李平原将计就计,不但掠夺了高句丽财富,还抢走了十余万壮勇,安东急骤扩展,短短半年之后,李平原已崛起为一方霸主,尾大不掉了。
“计将何出?”圣主环视众臣,问道。
“北伐。”虞世基断然说道,“牙帐已发出集结令,北虏诸部正陆续南下碛口,南北大战一触即发,既然这一仗已不可避免,倒不如先发制人,乘着东征胜利之际,授予李平原开疆大权,命令其率军北伐,横扫北虏,封狼居胥。”
圣主稍作权衡,再看众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这是公开的借刀杀人计,李平原除非造反,否则只能北伐,而就南北战争来说,先发制人亦可帮助中土打赢这一仗,所以从兵事来说,李风云亦不能拒绝,中枢众臣亦没有理由反对。
=
八月初四,圣主下旨,东征结束,班师回朝。
同日,圣主离开怀远镇,返回东都。
同日,安东大都护府接到圣旨,中枢决策,北伐大漠。
裴世矩立即返回东都,辅佐圣主进行北伐筹备事宜。
李平原出任北伐军最高统帅,总揆北伐军事,兼领安东大都护,并立即开始北伐准备。年底前必须完成北伐准备,明年初春,只待圣主下旨,即可开始北上攻击。
此刻李风云已率马军返回安东,李风云就在安东大都护府,接到圣旨后,李风云笑了,对裴世矩说道,“某如愿以偿,但某能否北伐成功,能否横扫大漠,尚需得到明公的鼎力支持。”
裴世矩抚须而笑,“你从高句丽抢来十万大军,利用东征掳掠到巨量财富,给中土创造了先发制人的条件,事实上已让中土在这场战争中抢占了先机,建立了优势,接下来北伐不论成功与否,大漠都将陷入混乱,北虏都将遭遇重创,中土都将赢得这场战争。”
李风云点点头,“某已改变历史,接下来,某将创造历史,或许,某能封狼居胥,流芳千古。”
裴世矩略作迟疑,问道,“你决心北伐?”
李风云郑重点头,“这场战争不可避免,打赢了,中土尚有希望力挽狂澜,尚有可能保全统一大业,反之,中土必然分崩离析,必然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战乱,无数生灵必将灰飞烟灭。现在,某没有能力力挽狂澜,但某有能力给即将崩溃的中土创造一线生机,所以,某没有选择。”
裴世矩沉吟良久,叹道,“中土国力已给东征耗尽,根本不能支撑北伐。”
李风云微笑点头,“北伐在圣主、中枢,甚至在明公眼里,都是必败之局,由此推及,在始毕可汗和牙帐眼里,某也是有去无回,所以,北虏大军必定倾巢而出,而这,恰好就是某的生机所在。”
裴世矩立即想到了刚刚取得胜利的东征,置之死地而后生,行险一搏,这是李风云的特长,或许,李风云就能把奇迹延续下去。
“某相信你。”裴世矩笑道,“某在长城等你胜利归来。”
=
全书终。
历史上,这场南北战争以中土失败而告终,而失败后的隋炀帝政权随即垮台。现在历史已经被李风云改变,安东大军北伐大漠,中土先发制人,那么可以预见,北伐即便打败了,也能阻止或者延迟突厥人南下入侵的步伐,而这就能给隋炀帝政权稳定国内局势、给中土恢复因三年东征耗尽的元气,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一旦南北战争延缓两三年爆发,结果必然不同,历史必将改变。
所以,这本书也就结束了。
=
感谢书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