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江山万里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燕京,古称燕都,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名。金入主中原的时候,在这里建都,当时称中都,后来元朝得了天下,又改名为大都,进一步扩建。元朝末年,燕云家兴起,因十六州而得势,建国后把大都作为都城,改名为燕京。燕云家几代人极力展,努力使其繁荣,到顺通帝燕云涛的时候,燕京已经成为大都城了,人口有三十多万,燕京城成长方形,南朝北市,四周有十一座城门。城内分布中规中矩,街道笔直,房屋错落有致。皇宫靠近城南,由南面丽正门入,就是千步廊,过金水桥后就是皇宫正门——顺天门,然后是午门,午门后中轴线上有三座宫殿,前殿是平日朝议的光明殿,皇帝每日都会在这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商议国家大事。只是最近十年来,国不像国,朝廷不像朝廷,忠臣敢怒不敢言,奸臣欺君罔上,而皇帝燕云涛本身荒诞不经,声色犬马,不理朝政。
这天,顺通帝燕云涛特别召见了丞相文彦博,丞相文彦博两朝元老,是燕云国的支柱,也是最可信的良臣。也许是临终前的回光返照,竟然恢复了往日的贤明,关乎社稷安危的事情,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以防朝野动荡,血流成河。
顺通帝叹声道:“哎!文爱卿,朕的身体日益衰弱,恐怕时日不多了。”
文丞相惶恐道:“臣罪该万死,未能体天恩治黎民,累及皇上龙体,都是臣之过,圣上乃真龙天子,必能逢凶化吉,长命百岁。”
顺通帝道:“生老病死,天理循环,万岁万岁,人活百岁已属不易,朕有负天恩,能活到现在也够了,只是有些对不起祖宗。”
“朕即位以来,可以说是功过各占一半,前半生战战兢兢,济世安民,虽不能说功秋万代,但也算过得去。这后半生浑浑噩噩,糊涂了事,把这大好江山弄的民不聊生,也累及你们遭受许多不白之冤,全是朕的过错,愧对列祖列宗,辜负黎民百姓。”
文丞相心里有些麻,看今日皇上神情如此悲哀,忙劝道:“皇上言重了,都是臣等辅佐不利,有愧为臣之道。百年来,燕云十六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任由异族欺压蹂躏,先辈们揭竿而起,解救千万黎民。祖先开朝建国,驱除鞑虏,成就不世功业,圣上登基以来,治国安邦,文治武功,功不可没。”
顺通帝闻有些欣慰,心里明白自己没法和先祖没相比,如果当初大哥能够继位,今日的燕云国绝不是这个样子。现在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能留待后人开拓创新了,轻笑道:“呵呵,文爱卿什么时候也学会这等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本领了,这可不像你呀。朕不敢自誉,只求能保住祖宗的基业,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然而”
深深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然而,朝中的形势不容乐观,眼看二十年之约过了大半,战乱将要重启,能不能守住这份基业,尚在两可之间。朕留给子孙的朝廷混乱不堪,岌岌可危,希望文丞相能和百官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确保社稷安危,哎!”
如今的燕云国确实到了危机重重,内忧外患,朝中两派势力分庭抗立,文丞相这一批忠臣,维护朝纲,辅佐皇上,安邦治国。庞太师和侍卫统领魏大有权势如天,横行朝野,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欺君罔上,占据了燕云国半边天。这两派可以说是相互牵制,势不两立,任何一方势力过于庞大,失去控制,将会危机皇权,酿成大祸。
另外,还有三大藩王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最大的一个藩王就是肃亲王燕云河,顺通帝的亲兄弟,封地在河南,势力庞大,但心胸狭窄,固执高傲,对当今的皇帝一直不服气,总想取而代之。掌管了十五万精锐大军,都是征战沙场的精英,卫戍西秦和南楚边界。第二个藩王就是封地山西省的晋王秦镇,是硕果仅存的老将军之一,手握十万雄兵,占据有利地形,太宗帝念他功绩斐然,特加封郡王爵位,镇守西部边界。到顺通帝这一代,渐渐疏远朝廷,阳奉阴违,大有独立之势,特别是晋王世子秦希平,野心勃勃,秘密训练新军,极不安分。第三位藩王就是第二代淮南王任海涛,也是最富有的藩王,淮南省的赋税占国岁收的四成,商贸极为达,同样拥有十万大军,表面上恭敬的万分,实际上包藏祸心。还好三大藩王各怀鬼胎,相互猜忌,否则早就祸乱朝廷了。
燕云国把元朝的行省进行细分,直接简称为省,全国分为辽东省、直隶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江北省和江苏省七大行政区,朝廷直接控制的地区是辽东、直隶、山东和江北四省,但是掌管的军队只有十万辽东军和十万直隶军,还有五水师,以及守卫京城的两万多禁军。
面对国家如此境况,文丞相也忧心如焚,但见皇上如此沮丧,忙跪下道:“臣身居高位,却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臣愧对圣上隆恩,罪该万死。”
顺通帝深知文丞相乃治世之能臣,忠君爱国,柱国之才,头花白,满脸沧桑,不由得心疼起来。若不是这位老臣在,只怕这朝廷早就混乱不堪了,连忙道:“爱卿平身,上天毕竟待朕不薄,天降护国良相,才使我燕云国得以国泰民安,爱卿为国事操劳一生,是朕亏欠你文家太多。”
文家自燕云家起兵的时候,就跟着东征西讨,见皇上这样说,甚为... -->>
燕京,古称燕都,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名。金入主中原的时候,在这里建都,当时称中都,后来元朝得了天下,又改名为大都,进一步扩建。元朝末年,燕云家兴起,因十六州而得势,建国后把大都作为都城,改名为燕京。燕云家几代人极力展,努力使其繁荣,到顺通帝燕云涛的时候,燕京已经成为大都城了,人口有三十多万,燕京城成长方形,南朝北市,四周有十一座城门。城内分布中规中矩,街道笔直,房屋错落有致。皇宫靠近城南,由南面丽正门入,就是千步廊,过金水桥后就是皇宫正门——顺天门,然后是午门,午门后中轴线上有三座宫殿,前殿是平日朝议的光明殿,皇帝每日都会在这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商议国家大事。只是最近十年来,国不像国,朝廷不像朝廷,忠臣敢怒不敢言,奸臣欺君罔上,而皇帝燕云涛本身荒诞不经,声色犬马,不理朝政。
这天,顺通帝燕云涛特别召见了丞相文彦博,丞相文彦博两朝元老,是燕云国的支柱,也是最可信的良臣。也许是临终前的回光返照,竟然恢复了往日的贤明,关乎社稷安危的事情,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准备,以防朝野动荡,血流成河。
顺通帝叹声道:“哎!文爱卿,朕的身体日益衰弱,恐怕时日不多了。”
文丞相惶恐道:“臣罪该万死,未能体天恩治黎民,累及皇上龙体,都是臣之过,圣上乃真龙天子,必能逢凶化吉,长命百岁。”
顺通帝道:“生老病死,天理循环,万岁万岁,人活百岁已属不易,朕有负天恩,能活到现在也够了,只是有些对不起祖宗。”
“朕即位以来,可以说是功过各占一半,前半生战战兢兢,济世安民,虽不能说功秋万代,但也算过得去。这后半生浑浑噩噩,糊涂了事,把这大好江山弄的民不聊生,也累及你们遭受许多不白之冤,全是朕的过错,愧对列祖列宗,辜负黎民百姓。”
文丞相心里有些麻,看今日皇上神情如此悲哀,忙劝道:“皇上言重了,都是臣等辅佐不利,有愧为臣之道。百年来,燕云十六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任由异族欺压蹂躏,先辈们揭竿而起,解救千万黎民。祖先开朝建国,驱除鞑虏,成就不世功业,圣上登基以来,治国安邦,文治武功,功不可没。”
顺通帝闻有些欣慰,心里明白自己没法和先祖没相比,如果当初大哥能够继位,今日的燕云国绝不是这个样子。现在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能留待后人开拓创新了,轻笑道:“呵呵,文爱卿什么时候也学会这等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本领了,这可不像你呀。朕不敢自誉,只求能保住祖宗的基业,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然而”
深深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然而,朝中的形势不容乐观,眼看二十年之约过了大半,战乱将要重启,能不能守住这份基业,尚在两可之间。朕留给子孙的朝廷混乱不堪,岌岌可危,希望文丞相能和百官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确保社稷安危,哎!”
如今的燕云国确实到了危机重重,内忧外患,朝中两派势力分庭抗立,文丞相这一批忠臣,维护朝纲,辅佐皇上,安邦治国。庞太师和侍卫统领魏大有权势如天,横行朝野,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欺君罔上,占据了燕云国半边天。这两派可以说是相互牵制,势不两立,任何一方势力过于庞大,失去控制,将会危机皇权,酿成大祸。
另外,还有三大藩王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最大的一个藩王就是肃亲王燕云河,顺通帝的亲兄弟,封地在河南,势力庞大,但心胸狭窄,固执高傲,对当今的皇帝一直不服气,总想取而代之。掌管了十五万精锐大军,都是征战沙场的精英,卫戍西秦和南楚边界。第二个藩王就是封地山西省的晋王秦镇,是硕果仅存的老将军之一,手握十万雄兵,占据有利地形,太宗帝念他功绩斐然,特加封郡王爵位,镇守西部边界。到顺通帝这一代,渐渐疏远朝廷,阳奉阴违,大有独立之势,特别是晋王世子秦希平,野心勃勃,秘密训练新军,极不安分。第三位藩王就是第二代淮南王任海涛,也是最富有的藩王,淮南省的赋税占国岁收的四成,商贸极为达,同样拥有十万大军,表面上恭敬的万分,实际上包藏祸心。还好三大藩王各怀鬼胎,相互猜忌,否则早就祸乱朝廷了。
燕云国把元朝的行省进行细分,直接简称为省,全国分为辽东省、直隶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江北省和江苏省七大行政区,朝廷直接控制的地区是辽东、直隶、山东和江北四省,但是掌管的军队只有十万辽东军和十万直隶军,还有五水师,以及守卫京城的两万多禁军。
面对国家如此境况,文丞相也忧心如焚,但见皇上如此沮丧,忙跪下道:“臣身居高位,却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臣愧对圣上隆恩,罪该万死。”
顺通帝深知文丞相乃治世之能臣,忠君爱国,柱国之才,头花白,满脸沧桑,不由得心疼起来。若不是这位老臣在,只怕这朝廷早就混乱不堪了,连忙道:“爱卿平身,上天毕竟待朕不薄,天降护国良相,才使我燕云国得以国泰民安,爱卿为国事操劳一生,是朕亏欠你文家太多。”
文家自燕云家起兵的时候,就跟着东征西讨,见皇上这样说,甚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