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34txt.com,王后心怀蜜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缙王李恪昭煊赫于青史的功业绝非一蹴而就,他在其间付出的心血史册未载,外人不晓, 只有他的妻子知道。
初登大位,他对外要防备别国趁乱打劫,对内又要清理旧时积弊, 并需使朝局平稳过渡, 还要不动声色为即将展开的新政埋下伏笔……
这些事说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自三月十五登基典仪后, 李恪昭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忙, 有许多人要见, 几乎只有夜静中宵时才能与岁行云单独相处。
按缙国祖制, 缙王当于金龙殿起居, 而王后则居中宫, 仅每月初一、十五缙王才可留宿中宫, 行夫妻合帐之礼。
李恪昭对此自是嗤之以鼻。
自登基以来, 他大多时都宿在中宫,仅有几次因与大臣们议事太晚, 怕惊醒早已入眠的岁行云, 才勉强独宿金龙殿。
事实上,打从太医确认岁行云有孕后, 李恪昭便没再与她行过合帐礼,最多亲亲抱抱即止。
但他还是尽可能每夜睡在她身旁,就怕她半夜难受时自己不在。
到了七月, 随着岁行云的肚子一日大过一日,李恪昭索性命人收拾出中宫的书房,将金龙殿书房的宽大王座搬过来。
从那时起,李恪昭下朝后若无必须与朝臣们面议的急事,就会让近侍们将堆成小山的奏报简牍抬到此处。
岁行云有孕也做不了旁事,便时常窝进王座中与李恪昭各据一边,帮他看些简单奏报,一是聊做自娱,二是替李恪昭分担些无谓辛苦。
李恪昭对她信任至极,并不管她看什么;而她也从不仗势胡来,帮着看的奏报多是些请安报喜的空泛内容,看完批复个“阅”就行的那种。
若随手拿到些为国政朝务建言献策、针砭时弊之类的奏报简册,岁行云通常会默默将之放回去,且绝不会在这些事上信口开河干涉李恪昭的决断。
毕竟她上辈子是兵家学子,又是平民出身,对关乎齐家治国的那类学问知之甚少。
但她明白治国不是任何人脑门一拍就能做好的事,因此虽从李恪昭手中得了半枚玺印,却一直非常谨慎地避免擅自动用这至高无上的权力。
七月廿一下午,岁行云照例与李恪昭共同窝在书房。
李恪昭正提笔批复着一册奏报,余光瞥见身旁的岁行云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捶着自己的小腿,便搁下笔,略扶着她侧身靠坐在椅上。
如今她肚子愈大,身子负担愈重,双腿浮肿是常事。规规矩矩地坐久了,腰疼不说,腿也难受。
这王座够宽阔,岁行云背靠一侧扶手舒展双腿坐在上面也不显局促。
“腿伸直会好些。”他拿了靠背锦垫抵在她的腰后,将她的脚轻抬起来放在自己腿上,替她除了鞋。
旁侧一位年长近侍被这幕惊得眼珠子都快落出来,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地低眸垂首。
李恪昭旁若无人,根本没留心那位年长近侍转瞬即逝的震惊。可岁行云却是瞧见的。
她清清嗓子,笑意尴尬地小声道:“也没这样娇气。”
李恪昭淡淡睨她一眼,并不说什么,只将她的脚按在自己腿上,又重新提笔蘸墨,头也不抬地对书房内的近侍们道:“都退下。”
近侍们依言执礼,鱼贯而出。那位年长近侍走在众人最后,迈出门槛时回首偷觑了一眼。
*****
书房内只剩夫妻二人,岁行云先前那份尴尬渐渐就没了。
她重新取了一册简牍来,才看没几行,就笑出声来。
“这青山君为何如此热衷于请安问好?他封地上无事可管的么?从四月到现在,我看他送来的请安奏报怕有五六回了。”
因为有孕之顾,岁行云至今没正经见过什么朝臣,但请安折子看多了,大概知道谁是谁。
这青山君名叫云嗣远,祖上本是缙国司马下属弼马官,在缙国北边与蔡交界处的衮州青山马场专司战马驯养。
云嗣远的高祖娶了位缙公主,云氏便一跃成了外戚王亲,得衮州青山邑为封地,世袭青山君之爵。
衮州偏远,青山邑尤其蛮荒,比当初李恪昭接手前的屏城郡更为不起眼。
因此云氏虽勉强也算外戚王亲,但在缙国朝堂不太起眼,连年末大朝会与冬神祭典这样的盛事都只能两年才参与一回。
自李恪昭登基后,青山君云嗣远也不知在担忧什么,每个月至少要送一到两次请安奏报来,将李恪昭这位新君吹捧又吹捧。
岁行云乐不可支道:“我实在好奇,他究竟怎么做到每次长篇累牍的溢美之词不重样?”
李恪昭执笔的手不停,口中敷衍应道:“他闲的。”
好嘛,把天聊死你最会了。
岁行云偷偷白他一眼,抿唇敛笑,飞快看完这封毫无实质意义的请安奏报,将它放在李恪昭的手边。
“看完了,就是夸你,再问你是否安好,没别的了。记得批复。”
说完,她又另取了一册来。
“嗯。”
李恪昭将手上那册批完的奏折放到一旁,顺手在云嗣远这册请安奏报上写了一行字:
屡次三番只问君上安好,却不问王后,视王后手中国玺半印为无物乎?发回重写。
*****
岁行云没留心李恪昭的批复,目不转睛盯着手中这册奏报,抿唇憋笑。
这封告状奏报是司金枝状告言官怀磬的。
中旬时,李恪昭做主除了罪臣之后乌榄贱籍,赐婚给司金枝。
因司金枝也是奴籍出身,没世家大户那么多讲究,况且领兵之人难说哪日就要去出生入死,自是有花堪折直须折了。
婚事简单粗放,随意选了最近的吉日,请无咎这媒人帮忙写了一纸婚书后,两人就在遂锦成了亲,眼下暂居李恪昭从前的六公子府,预计八月返回团山。
司金枝算是戍边之将,虽目前暂留王都,却不必每日上朝。这新婚燕尔的,没羞没臊些也是人之常情,可三日不出门就稍显过分了些。
最过分的是,三日之后,司金枝便带着乌榄在王都最繁华的通衢坊买了个昏天黑地,差不多是乌榄看一眼什么她就给买什么,据说到最后乌榄只能目视前方,再不敢随意乱动眼神。
逛了半日就险些买下整条街,乌榄也吓着了,之后几日便恢复之前足不出户的态势,司金枝闲着也是闲着,自又在府中腻腻歪歪陪着。
&nbs... -->>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缙王李恪昭煊赫于青史的功业绝非一蹴而就,他在其间付出的心血史册未载,外人不晓, 只有他的妻子知道。
初登大位,他对外要防备别国趁乱打劫,对内又要清理旧时积弊, 并需使朝局平稳过渡, 还要不动声色为即将展开的新政埋下伏笔……
这些事说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自三月十五登基典仪后, 李恪昭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忙, 有许多人要见, 几乎只有夜静中宵时才能与岁行云单独相处。
按缙国祖制, 缙王当于金龙殿起居, 而王后则居中宫, 仅每月初一、十五缙王才可留宿中宫, 行夫妻合帐之礼。
李恪昭对此自是嗤之以鼻。
自登基以来, 他大多时都宿在中宫,仅有几次因与大臣们议事太晚, 怕惊醒早已入眠的岁行云, 才勉强独宿金龙殿。
事实上,打从太医确认岁行云有孕后, 李恪昭便没再与她行过合帐礼,最多亲亲抱抱即止。
但他还是尽可能每夜睡在她身旁,就怕她半夜难受时自己不在。
到了七月, 随着岁行云的肚子一日大过一日,李恪昭索性命人收拾出中宫的书房,将金龙殿书房的宽大王座搬过来。
从那时起,李恪昭下朝后若无必须与朝臣们面议的急事,就会让近侍们将堆成小山的奏报简牍抬到此处。
岁行云有孕也做不了旁事,便时常窝进王座中与李恪昭各据一边,帮他看些简单奏报,一是聊做自娱,二是替李恪昭分担些无谓辛苦。
李恪昭对她信任至极,并不管她看什么;而她也从不仗势胡来,帮着看的奏报多是些请安报喜的空泛内容,看完批复个“阅”就行的那种。
若随手拿到些为国政朝务建言献策、针砭时弊之类的奏报简册,岁行云通常会默默将之放回去,且绝不会在这些事上信口开河干涉李恪昭的决断。
毕竟她上辈子是兵家学子,又是平民出身,对关乎齐家治国的那类学问知之甚少。
但她明白治国不是任何人脑门一拍就能做好的事,因此虽从李恪昭手中得了半枚玺印,却一直非常谨慎地避免擅自动用这至高无上的权力。
七月廿一下午,岁行云照例与李恪昭共同窝在书房。
李恪昭正提笔批复着一册奏报,余光瞥见身旁的岁行云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捶着自己的小腿,便搁下笔,略扶着她侧身靠坐在椅上。
如今她肚子愈大,身子负担愈重,双腿浮肿是常事。规规矩矩地坐久了,腰疼不说,腿也难受。
这王座够宽阔,岁行云背靠一侧扶手舒展双腿坐在上面也不显局促。
“腿伸直会好些。”他拿了靠背锦垫抵在她的腰后,将她的脚轻抬起来放在自己腿上,替她除了鞋。
旁侧一位年长近侍被这幕惊得眼珠子都快落出来,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地低眸垂首。
李恪昭旁若无人,根本没留心那位年长近侍转瞬即逝的震惊。可岁行云却是瞧见的。
她清清嗓子,笑意尴尬地小声道:“也没这样娇气。”
李恪昭淡淡睨她一眼,并不说什么,只将她的脚按在自己腿上,又重新提笔蘸墨,头也不抬地对书房内的近侍们道:“都退下。”
近侍们依言执礼,鱼贯而出。那位年长近侍走在众人最后,迈出门槛时回首偷觑了一眼。
*****
书房内只剩夫妻二人,岁行云先前那份尴尬渐渐就没了。
她重新取了一册简牍来,才看没几行,就笑出声来。
“这青山君为何如此热衷于请安问好?他封地上无事可管的么?从四月到现在,我看他送来的请安奏报怕有五六回了。”
因为有孕之顾,岁行云至今没正经见过什么朝臣,但请安折子看多了,大概知道谁是谁。
这青山君名叫云嗣远,祖上本是缙国司马下属弼马官,在缙国北边与蔡交界处的衮州青山马场专司战马驯养。
云嗣远的高祖娶了位缙公主,云氏便一跃成了外戚王亲,得衮州青山邑为封地,世袭青山君之爵。
衮州偏远,青山邑尤其蛮荒,比当初李恪昭接手前的屏城郡更为不起眼。
因此云氏虽勉强也算外戚王亲,但在缙国朝堂不太起眼,连年末大朝会与冬神祭典这样的盛事都只能两年才参与一回。
自李恪昭登基后,青山君云嗣远也不知在担忧什么,每个月至少要送一到两次请安奏报来,将李恪昭这位新君吹捧又吹捧。
岁行云乐不可支道:“我实在好奇,他究竟怎么做到每次长篇累牍的溢美之词不重样?”
李恪昭执笔的手不停,口中敷衍应道:“他闲的。”
好嘛,把天聊死你最会了。
岁行云偷偷白他一眼,抿唇敛笑,飞快看完这封毫无实质意义的请安奏报,将它放在李恪昭的手边。
“看完了,就是夸你,再问你是否安好,没别的了。记得批复。”
说完,她又另取了一册来。
“嗯。”
李恪昭将手上那册批完的奏折放到一旁,顺手在云嗣远这册请安奏报上写了一行字:
屡次三番只问君上安好,却不问王后,视王后手中国玺半印为无物乎?发回重写。
*****
岁行云没留心李恪昭的批复,目不转睛盯着手中这册奏报,抿唇憋笑。
这封告状奏报是司金枝状告言官怀磬的。
中旬时,李恪昭做主除了罪臣之后乌榄贱籍,赐婚给司金枝。
因司金枝也是奴籍出身,没世家大户那么多讲究,况且领兵之人难说哪日就要去出生入死,自是有花堪折直须折了。
婚事简单粗放,随意选了最近的吉日,请无咎这媒人帮忙写了一纸婚书后,两人就在遂锦成了亲,眼下暂居李恪昭从前的六公子府,预计八月返回团山。
司金枝算是戍边之将,虽目前暂留王都,却不必每日上朝。这新婚燕尔的,没羞没臊些也是人之常情,可三日不出门就稍显过分了些。
最过分的是,三日之后,司金枝便带着乌榄在王都最繁华的通衢坊买了个昏天黑地,差不多是乌榄看一眼什么她就给买什么,据说到最后乌榄只能目视前方,再不敢随意乱动眼神。
逛了半日就险些买下整条街,乌榄也吓着了,之后几日便恢复之前足不出户的态势,司金枝闲着也是闲着,自又在府中腻腻歪歪陪着。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