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重建北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闹得沸沸扬扬的“靖康春闱”大比,最后居然没消息了。
后来经过打听,李宪才知道朝廷局势又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还是种师道惹出来的。
种师道被提拔为“太尉,同知枢密院事,兼领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已经是大宋朝武将里面的顶峰,接下来就只有封王了。
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作为武将第一人,在目前的危局下,种师道第一次上奏,居然没谈如何抗击金兵,更没有谈如何收复失地,而是推荐一个人当官。
这个人叫尹焞,河南人,现年五十六岁。据说学问渊博,一手毛笔字可以当字帖,但是他没有功名在身。连秀才都不是,最彻底的一介布衣。
如此厉害的人物,居然没有功名在身,可见其中必有猫腻。
正因为如此,种师道的奏折一出来,整个朝廷就彻底沉寂。
平时吵得不可开交的政敌双方,几乎不约而同选择沉默,朝中所有大臣仿佛都变成了聋子、哑巴、瞎子。
现在的情况是:外敌压境,国事日艰。太原府的并州城、真定府的真定城、中山府的定州城,都在抵抗金兵围攻。朝廷刚刚发布文稿,要开武科选拔猛将护国。
在这么一个特殊时期,种师道这个武将第一人,不去考虑平定外患的大问题,居然向朝廷推荐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居心何在?
种师道太聪明了,聪明到把整个种家送上断头台!
种师道自作聪明,纯粹不知死活。但是大宋朝的臣子,那都是勾心斗角的专家,一瞬间就发现种师道自己做死,他们当然不会作声,所以在同一时间当了哑巴。
原来,这个狗屁尹焞,就是程颐的学生,家里养了一大群女人,到处鼓吹理学的无耻文人!
如果放在前几天,太上皇赵佶还没有返回京城,种师道通过这种方式表忠心,很可能还会让小皇帝赵桓略微感激一下。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
太上皇赵佶回到京城的当天,小皇帝赵桓当着他老人家和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立自己长子赵谌为太子,实际上就是一次变相逼宫,已经属于不孝顺。
紧接着把他老人家的左膀右臂都杀了,并且把所有太监内侍都更换掉,全部换上小皇帝赵桓的人,美其名曰替子行孝,实际上是就近监视,又是一个大不孝。
太上皇赵佶虽然满腹怨气,却没有发作出来,但他老人家毕竟是小皇帝赵桓的爹爹,如果逼之太甚,实在有违孝道。就算要逼,也得慢慢来不是吗?
程颢、程颐等无耻文人,都是被太上皇赵佶御笔亲题的乱党,而且有元佑党籍碑为铁证!尹焞之所以没有功名在身,就是因为他是乱党余孽,为整个大宋朝所不容!
杨时此前利用李纲被罢官的事件推波助澜,借以打压太上皇赵佶的复辟势力,从而立下大功,后来得以加官进爵。
种师道自作聪明,他也准备学学杨时,其目的当然是想讨好小皇帝赵桓,表示自己彻底和太上皇划清界限。
可是种师道也不想想,杨时当时站出来变相为元佑党人平反,是因为太上皇赵佶直奔镇江,已经传出另立“第二中央”的风声,小皇帝赵桓的皇位岌岌可危。
杨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元佑党人平反,可是后来演变成兵变骚乱,反而给小皇帝赵桓解了围,从而立下大功,杨时是有苦说不出。
今天是什么日子?
太上皇赵佶就在后面大殿里躺着,如果小皇帝赵桓准了种师道的奏折,那不是要宣布元佑党籍碑犯了滔天大罪?是不是要把太上皇赵佶诛灭九族?
皇家治国,孝悌为先。
虽然这是摆在明面上糊弄老百姓的,但是小皇帝赵桓也必须做做样子,按照太上皇赵佶的“既定方针办”,那才是真正的孝顺。
把太上皇哄进京城,立即就下旨杀掉了太上皇身边的左膀右臂,更换了太上皇身边的太监近侍,这本来就有违孝道。
如果这个时候继续落井下石,又要追究太上皇处置元佑党人的问题,而且还是翻历史旧账,这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最关键的一点,这个时候追究太上皇的问题,根本就和当前时局背道而驰。目前大敌当前,枪口一致对外,才最具有号召力。
从小皇帝赵桓的立场上来说,坐稳屁股下面的这把椅子,那才是天字号第一件大事。
现在老皇帝已经服输了,正在后院修身养性,又何必去刺激他老人家剧烈反弹?一旦后宫鸡飞狗跳,谁还有心思当皇帝?
你种师道这个时候跳出来,分明就是要撮窜小皇帝和老皇帝父子不和,你究竟安的什么心?是不是金国安插进来的奸细?
群臣都不做声,小皇帝赵桓觉得有些难办。因为种师道是他亲口赐封的,今天是加官进爵之后第一次上折子,这么冷场下去脸上都无光。
没法子,小皇帝赵桓决定给种师道一个台阶,假装自己并不知道尹焞这个人,而是... -->>
闹得沸沸扬扬的“靖康春闱”大比,最后居然没消息了。
后来经过打听,李宪才知道朝廷局势又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还是种师道惹出来的。
种师道被提拔为“太尉,同知枢密院事,兼领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已经是大宋朝武将里面的顶峰,接下来就只有封王了。
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作为武将第一人,在目前的危局下,种师道第一次上奏,居然没谈如何抗击金兵,更没有谈如何收复失地,而是推荐一个人当官。
这个人叫尹焞,河南人,现年五十六岁。据说学问渊博,一手毛笔字可以当字帖,但是他没有功名在身。连秀才都不是,最彻底的一介布衣。
如此厉害的人物,居然没有功名在身,可见其中必有猫腻。
正因为如此,种师道的奏折一出来,整个朝廷就彻底沉寂。
平时吵得不可开交的政敌双方,几乎不约而同选择沉默,朝中所有大臣仿佛都变成了聋子、哑巴、瞎子。
现在的情况是:外敌压境,国事日艰。太原府的并州城、真定府的真定城、中山府的定州城,都在抵抗金兵围攻。朝廷刚刚发布文稿,要开武科选拔猛将护国。
在这么一个特殊时期,种师道这个武将第一人,不去考虑平定外患的大问题,居然向朝廷推荐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居心何在?
种师道太聪明了,聪明到把整个种家送上断头台!
种师道自作聪明,纯粹不知死活。但是大宋朝的臣子,那都是勾心斗角的专家,一瞬间就发现种师道自己做死,他们当然不会作声,所以在同一时间当了哑巴。
原来,这个狗屁尹焞,就是程颐的学生,家里养了一大群女人,到处鼓吹理学的无耻文人!
如果放在前几天,太上皇赵佶还没有返回京城,种师道通过这种方式表忠心,很可能还会让小皇帝赵桓略微感激一下。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
太上皇赵佶回到京城的当天,小皇帝赵桓当着他老人家和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立自己长子赵谌为太子,实际上就是一次变相逼宫,已经属于不孝顺。
紧接着把他老人家的左膀右臂都杀了,并且把所有太监内侍都更换掉,全部换上小皇帝赵桓的人,美其名曰替子行孝,实际上是就近监视,又是一个大不孝。
太上皇赵佶虽然满腹怨气,却没有发作出来,但他老人家毕竟是小皇帝赵桓的爹爹,如果逼之太甚,实在有违孝道。就算要逼,也得慢慢来不是吗?
程颢、程颐等无耻文人,都是被太上皇赵佶御笔亲题的乱党,而且有元佑党籍碑为铁证!尹焞之所以没有功名在身,就是因为他是乱党余孽,为整个大宋朝所不容!
杨时此前利用李纲被罢官的事件推波助澜,借以打压太上皇赵佶的复辟势力,从而立下大功,后来得以加官进爵。
种师道自作聪明,他也准备学学杨时,其目的当然是想讨好小皇帝赵桓,表示自己彻底和太上皇划清界限。
可是种师道也不想想,杨时当时站出来变相为元佑党人平反,是因为太上皇赵佶直奔镇江,已经传出另立“第二中央”的风声,小皇帝赵桓的皇位岌岌可危。
杨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元佑党人平反,可是后来演变成兵变骚乱,反而给小皇帝赵桓解了围,从而立下大功,杨时是有苦说不出。
今天是什么日子?
太上皇赵佶就在后面大殿里躺着,如果小皇帝赵桓准了种师道的奏折,那不是要宣布元佑党籍碑犯了滔天大罪?是不是要把太上皇赵佶诛灭九族?
皇家治国,孝悌为先。
虽然这是摆在明面上糊弄老百姓的,但是小皇帝赵桓也必须做做样子,按照太上皇赵佶的“既定方针办”,那才是真正的孝顺。
把太上皇哄进京城,立即就下旨杀掉了太上皇身边的左膀右臂,更换了太上皇身边的太监近侍,这本来就有违孝道。
如果这个时候继续落井下石,又要追究太上皇处置元佑党人的问题,而且还是翻历史旧账,这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最关键的一点,这个时候追究太上皇的问题,根本就和当前时局背道而驰。目前大敌当前,枪口一致对外,才最具有号召力。
从小皇帝赵桓的立场上来说,坐稳屁股下面的这把椅子,那才是天字号第一件大事。
现在老皇帝已经服输了,正在后院修身养性,又何必去刺激他老人家剧烈反弹?一旦后宫鸡飞狗跳,谁还有心思当皇帝?
你种师道这个时候跳出来,分明就是要撮窜小皇帝和老皇帝父子不和,你究竟安的什么心?是不是金国安插进来的奸细?
群臣都不做声,小皇帝赵桓觉得有些难办。因为种师道是他亲口赐封的,今天是加官进爵之后第一次上折子,这么冷场下去脸上都无光。
没法子,小皇帝赵桓决定给种师道一个台阶,假装自己并不知道尹焞这个人,而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