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狗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卷风雷九州第二十二章燕雀安知鸿鹄志
“眼下长毛虽然势大,但以奴才来看,却已承现强弩之末之势。皇上,在朝各位大人都清楚,长毛起事于金田,洪逆分封的伪王也多为广西人士。但现今广西之地已被朝廷大军夺回,长毛根基可以说不复存在,再加上长毛起事后一路北上,在尚未稳定江南全局之时就莽然打下南京,不能不说是一个败招。”
肃顺见咸丰若有所思,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江南素来是朝廷赋税重地,商贾、士绅、望族、学子颇多,长毛借口‘替天行道’一路杀得寸草不留,必然会激起地方反抗。何况,如今杭州未下,扬州也未攻,长毛却饶道直取了南京、武昌,导致整个大军尾不应,前后难呼。所占之地可谓是星星点点,零乱不堪,根本就无法连成一片。”
“爱卿所言有理!有爱卿如此一说,朕明白了许多。”咸丰听后心中大定,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不过他眉目中依旧有着一丝忧色:“不过长毛之患不能不除,眼下朝廷本就赋税困难,现今江南战乱一起,漕运中断,不出一年户部就将无银可用了!”
“皇上圣明!”肃顺应道:“平息江南之事的确迫在眉睫,但朝廷却无雄厚兵力与长毛战而定。以奴才微见,可着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立即回兵,在直隶与江南之处招募兵丁,聚集兵力,设立大营。此来。一能防止长毛乘胜北进,二来可以大营为靠,训练士卒。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当为上策!”
“把向大人、和大人、德大人等人召回不妥吧?肃大人难道忘了,如今不光是南京,还有武昌一城也在长毛手中。向大人、和大人、德大人正驻防长沙。汇集兵力准备夺回武昌,如果把他们调走。长毛不是就直入湘境了么?江南赋税虽然重要,但湖广之地也丢不得啊!难不成肃大人没听闻过‘湖广熟,天下足’么?”肃顺建议一出,刑部尚书朱凤标立即出言反对。
朱凤标站出班来,向咸丰说道:“皇上!微臣觉得肃中堂提议建大营一事可以商酌,但绝对不能把向大人、和大人、德大人等人召回。一旦被长毛拿下湖广两地,朝廷既失去了江南赋税来源。又无粮草之基,到时候大局可不堪设想啊!”朱凤标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第二十一世孙,道光十二年,进士及第殿试一甲二名钦点为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山东乡试副考官、上书房擢侍讲、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署户部侍郎、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是朝中不亚于倭仁的理学大家,更是一位老资格地重臣。他平日虽话不多,但往往出语一言的中,他反对的理由刚一说完。朝臣中就有不少人连连点头,应声附和,就连刚才还觉得肃顺有道理的咸丰也犹豫了起来。
“朱大人的话有理,但朱大人请别忘了,如今湖广一地除了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外,还有其它官兵驻扎。而且曾国藩、左宗棠如今练勇有成。虽尚不能用来攻城陷地,但守住湖广门户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况且如今南京已下,朝廷如不早做对策,等长毛冲进直隶,打到京城的话,到那时候,就算占住湖广又有什么用呢?”
肃顺对咸丰知之甚深,要是太平军真地继续北进的话,保证咸丰到时候会慌了手脚,到处征调勤王之师地。如果真是那样。整个局势就全乱了。所以肃顺考虑周全,权衡利弊之后。才会提出先把兵调回来组建大营,而把湖广一地丢给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去处理。
另外,肃顺心里还有一层意思在。把湖广之地交给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倒不是说肃顺对他们异常信任,实际上却有着十二分的提防之心。以大清立国以来,非满臣(旗人,包括汉军旗)外,汉臣不掌兵已成了惯例,而如今曾国藩、左宗堂大办团练,招募乡勇,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威胁到了满人的根本。
虽说团练乡勇是出于皇帝的授命,招募来也是用于和太平天国作战。但肃顺总觉得其中有莫大的危险,他怕有朝一日这些汉臣兵权在握会不听朝廷号令,再来一次康朝的三藩之乱。出于这个原因,肃顺才故意这么做,这样一来,既可以把朝廷的主要兵力调回来守卫直隶,也可以行借刀杀人之计,用太平军之手去消耗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地实力。如果算盘打得好的话,肃顺巴不得到时候曾、左两人和太平军打得两败俱伤,最后朝廷就可以轻轻巧巧地夺回他们手中的兵权。
和珅不由得暗暗冷笑,肃顺冠冕堂皇地这些话,实际却埋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这些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和珅却冷眼旁观,心中清清楚楚。不过,他这时却没出来说话,倒不是他怕直接和肃顺起什么冲突,而是他对曾、左两人的认识要比肃顺深得多。以和珅来看,把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召回,表面上虽然把所有压力都丢给了曾国藩和左宗棠,实际上却是放手给了这两位好友一片能自由翱翔的天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肃顺的自作聪明只能以自食其果告终。和珅能想象得出,一旦给曾国藩、左宗棠放手,他们能做出多大的事业来。别说是区区太平军了,到时候真搞成尾大不掉,就有得朝廷头痛了。
朱凤标却依旧坚持自己地观点,作为汉臣,他虽然没像和珅看得这么清楚,但也隐约察觉到了肃顺的不怀好意。不仅强烈反对把官兵从湖广等地调离,更为曾、左是否能独自守住湖广而担忧。
“曾国藩办团练后与长毛血战数十场。当得可堪大任。而左宗棠横空出世,得皇上恩典署理巡抚一职,为兵为政都是大才,有他们两位在,长毛是攻不进湖广的。”
“万一呢!”朱凤标追问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曾国藩地确有才,但毕竟是书生来掌兵,纸上谈兵多有兵事不熟之处。况且前些时候。曾国藩与敌交战接连战败几次,属下锐气已失。现在只靠着高城大墙勉强抵挡。而左宗棠以前声名不显,虽现在湖南如日中天,得皇上看重署理巡抚,却不知是否名副其实... -->>
第三卷风雷九州第二十二章燕雀安知鸿鹄志
“眼下长毛虽然势大,但以奴才来看,却已承现强弩之末之势。皇上,在朝各位大人都清楚,长毛起事于金田,洪逆分封的伪王也多为广西人士。但现今广西之地已被朝廷大军夺回,长毛根基可以说不复存在,再加上长毛起事后一路北上,在尚未稳定江南全局之时就莽然打下南京,不能不说是一个败招。”
肃顺见咸丰若有所思,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江南素来是朝廷赋税重地,商贾、士绅、望族、学子颇多,长毛借口‘替天行道’一路杀得寸草不留,必然会激起地方反抗。何况,如今杭州未下,扬州也未攻,长毛却饶道直取了南京、武昌,导致整个大军尾不应,前后难呼。所占之地可谓是星星点点,零乱不堪,根本就无法连成一片。”
“爱卿所言有理!有爱卿如此一说,朕明白了许多。”咸丰听后心中大定,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不过他眉目中依旧有着一丝忧色:“不过长毛之患不能不除,眼下朝廷本就赋税困难,现今江南战乱一起,漕运中断,不出一年户部就将无银可用了!”
“皇上圣明!”肃顺应道:“平息江南之事的确迫在眉睫,但朝廷却无雄厚兵力与长毛战而定。以奴才微见,可着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立即回兵,在直隶与江南之处招募兵丁,聚集兵力,设立大营。此来。一能防止长毛乘胜北进,二来可以大营为靠,训练士卒。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当为上策!”
“把向大人、和大人、德大人等人召回不妥吧?肃大人难道忘了,如今不光是南京,还有武昌一城也在长毛手中。向大人、和大人、德大人正驻防长沙。汇集兵力准备夺回武昌,如果把他们调走。长毛不是就直入湘境了么?江南赋税虽然重要,但湖广之地也丢不得啊!难不成肃大人没听闻过‘湖广熟,天下足’么?”肃顺建议一出,刑部尚书朱凤标立即出言反对。
朱凤标站出班来,向咸丰说道:“皇上!微臣觉得肃中堂提议建大营一事可以商酌,但绝对不能把向大人、和大人、德大人等人召回。一旦被长毛拿下湖广两地,朝廷既失去了江南赋税来源。又无粮草之基,到时候大局可不堪设想啊!”朱凤标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第二十一世孙,道光十二年,进士及第殿试一甲二名钦点为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山东乡试副考官、上书房擢侍讲、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署户部侍郎、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是朝中不亚于倭仁的理学大家,更是一位老资格地重臣。他平日虽话不多,但往往出语一言的中,他反对的理由刚一说完。朝臣中就有不少人连连点头,应声附和,就连刚才还觉得肃顺有道理的咸丰也犹豫了起来。
“朱大人的话有理,但朱大人请别忘了,如今湖广一地除了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外,还有其它官兵驻扎。而且曾国藩、左宗棠如今练勇有成。虽尚不能用来攻城陷地,但守住湖广门户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况且如今南京已下,朝廷如不早做对策,等长毛冲进直隶,打到京城的话,到那时候,就算占住湖广又有什么用呢?”
肃顺对咸丰知之甚深,要是太平军真地继续北进的话,保证咸丰到时候会慌了手脚,到处征调勤王之师地。如果真是那样。整个局势就全乱了。所以肃顺考虑周全,权衡利弊之后。才会提出先把兵调回来组建大营,而把湖广一地丢给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去处理。
另外,肃顺心里还有一层意思在。把湖广之地交给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倒不是说肃顺对他们异常信任,实际上却有着十二分的提防之心。以大清立国以来,非满臣(旗人,包括汉军旗)外,汉臣不掌兵已成了惯例,而如今曾国藩、左宗堂大办团练,招募乡勇,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威胁到了满人的根本。
虽说团练乡勇是出于皇帝的授命,招募来也是用于和太平天国作战。但肃顺总觉得其中有莫大的危险,他怕有朝一日这些汉臣兵权在握会不听朝廷号令,再来一次康朝的三藩之乱。出于这个原因,肃顺才故意这么做,这样一来,既可以把朝廷的主要兵力调回来守卫直隶,也可以行借刀杀人之计,用太平军之手去消耗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地实力。如果算盘打得好的话,肃顺巴不得到时候曾、左两人和太平军打得两败俱伤,最后朝廷就可以轻轻巧巧地夺回他们手中的兵权。
和珅不由得暗暗冷笑,肃顺冠冕堂皇地这些话,实际却埋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这些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和珅却冷眼旁观,心中清清楚楚。不过,他这时却没出来说话,倒不是他怕直接和肃顺起什么冲突,而是他对曾、左两人的认识要比肃顺深得多。以和珅来看,把向荣、和春、德兴阿等人召回,表面上虽然把所有压力都丢给了曾国藩和左宗棠,实际上却是放手给了这两位好友一片能自由翱翔的天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肃顺的自作聪明只能以自食其果告终。和珅能想象得出,一旦给曾国藩、左宗棠放手,他们能做出多大的事业来。别说是区区太平军了,到时候真搞成尾大不掉,就有得朝廷头痛了。
朱凤标却依旧坚持自己地观点,作为汉臣,他虽然没像和珅看得这么清楚,但也隐约察觉到了肃顺的不怀好意。不仅强烈反对把官兵从湖广等地调离,更为曾、左是否能独自守住湖广而担忧。
“曾国藩办团练后与长毛血战数十场。当得可堪大任。而左宗棠横空出世,得皇上恩典署理巡抚一职,为兵为政都是大才,有他们两位在,长毛是攻不进湖广的。”
“万一呢!”朱凤标追问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曾国藩地确有才,但毕竟是书生来掌兵,纸上谈兵多有兵事不熟之处。况且前些时候。曾国藩与敌交战接连战败几次,属下锐气已失。现在只靠着高城大墙勉强抵挡。而左宗棠以前声名不显,虽现在湖南如日中天,得皇上看重署理巡抚,却不知是否名副其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