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重生之刹那芳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改称木城,就是纪念这段英雄的历史。
林征宇听到这儿,也不由说:“木城人真是好样的!”
三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随着小街上的人流,往嘉辉爷爷家走去。正逢集市,周围的乡民来这里买东西的人挺多的。而在街两边摆摊的很多住家,都在不断地跟嘉辉打招呼:“嘉辉啊!带同学来家耍啊!”芳华暗想:看来这镇子太小,人人都认识啊。这倒有点像自己长大的老点,地方闭塞、人口稀少,邻里之间鸡犬相闻。别人家的孩子也如自家的孩子一样,从小看着长大,自然很是亲切。
林征宇正在旁边看一家卖木雕的摊子。他看中了一个打拳的木雕和尚,正要掏钱买下。一摸屁股后面的裤兜,钱包不见了。
林征宇刚刚说了声“啊?!我钱包怎么不见了!”摆摊的老板立刻直起腰高喊起来:“有贼娃子!抓贼娃子!”
然后附近的人也都跟着喊起来:“抓贼娃子!”
很快,整条街上的人都喊起来了,如平地里一声惊雷,震耳欲聋。
芳华和林征宇先是被喊声吓了一跳,然后又看到不远处有个人影慌慌张张地正要夺路而逃。
林征宇恍然大悟:“小偷!”立刻如离弦之箭向那人追去。
嘉辉也拉着芳华跟着追过去,但嘴里却喊着:“别急,他跑不了!”
果然,不等那小偷跑出十几步,前后左右都有人包围了上去,几下就把那人当场制服了。
林征宇也很快赶到,接过好心人从小偷身上缴来的钱包,里面的钱一点没少,不由对周围的人连声感谢。
嘉辉也过来和乡亲们道谢,其中一个人可能是他的本家,说道:“小辉,这事儿不用你管了。我把这贼娃子带到派出所去。敢偷我们老梁家客人的钱包,看我不好好扒他一层皮。”
说着,就抓起那小偷要走,想了想回头又说:“你可得跟客人说清楚,这可不是我们木城的人。我们木城是没得贼娃子的!”
“嗯,晓得了!”嘉辉答应着,回头跟林征宇和芳华解释:木城的民风淳朴,数百年来就没有出过一个本地的小偷和劫匪,刚才这人一定是春节期间从外地流窜过来的。
不过敢在木城偷东西,也算他倒霉。因为木城人一听到抓小偷,那就会千人空巷、齐声高喊抓贼!这喊声往往比警报器还恐怖,很多外地小偷都是被这震天动地的呐喊吓软了腿,然后才被抓住的。
见惯了后世媒体常常报道的劫匪行凶、小偷作案时,周围人群毫无作为之怪现象,芳华更加佩服这木城镇人守望相助、疾恶如仇的淳朴民风。
****************************
嘉辉带着兄妹二人,来到了镇子街尾处的一家门前。他上前推开了虚掩的木门,将两人让了进去。
小小的四合院,青石板的地面,有些许苔痕。中间天井处,还用石块围起一处小花坛。四周的木廊柱、木板墙、木质雕花窗,看上去古旧而简朴。
正屋里走出一位老大爷,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个子高瘦,头发花白,虽然皱纹满面了,但浓眉大眼,红光满面,仍然很精神。
老人笑呵呵地看着客人,嘉辉忙说:“这是我爷爷。”
芳华和林征宇都赶紧上去行礼:“梁爷爷,新年好!”老人笑呵呵地把他们让进屋,端出各种好吃的让他们俩品尝,还一人给了一个红包。
芳华对梁爷爷一见之下就倍感亲切,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也许是自己从小缺少祖辈亲情吧,很快就对梁爷爷亲近起来。
她偷偷地拉着嘉辉说:“你和爷爷长得不是很像啊!”嘉辉点点头:“我像我奶奶一些。”
“那奶奶她?”
“五年前去世了。”
嘉辉又跟她说起,解放前梁家也颇有点家财,但是太爷爷是个大烟鬼,很快在败光了家产后,吃烟土自杀了。他死后,梁爷爷以弱冠之龄撑起了整个家业,并将三个幼弟都抚养成*人,特别是四弟最有出息,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就一直在省城工作了。梁家因孝悌传家,在本镇很有威望。
后来家境好转了,其他兄弟子侄都陆续搬到县城、省城等地生活,只有梁爷爷还守着祖宅,和梁奶奶相依为命。
芳华有点想问嘉辉,他爸爸又是怎么回事。姚阿姨说他是离婚后,就去了外地,难道他不回来看自己的父母和儿子吗?但是,想想自己问这些也不合适,就忍住了。
芳华和林征宇在梁家住了几天,虽然小镇是很小,但是夹江附近的山山水水还是颇有可观之处。
一条青衣江,从洪雅流到这里,两岸是同样的秀丽风光。
芳华心想:咦,这不成了“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啥的吗?不过那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可不好,还是算了。
经嘉辉介绍,芳华才知道这青衣江就是李白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平羌江。
呵呵,老杜只是在窗口望了一望的西岭雪山,都勾得芳华要去登临,何况这诗仙曾买舟漂流而下的青衣江呢,自然是要沿江游览一番。
沿江而下没多远就是著名的千佛岩。这里两山对峙,碧水中流,峭壁凌云,雄奇险秀,既是夹江县名称的由来,又自古有青衣江风景绝佳处之称。
在江左岸的峭壁上,排列着2400多尊摩崖佛像,故称千佛岩。这些佛像开凿于隋朝,兴盛于唐代,很多佛像都有些破损了,但是反正芳华也不懂雕塑艺术和宗教,近前看也就是看个热闹。
虽然这个千佛岩规模不大,不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那样动辄几万佛像,但是远远看去,佛像佛龛遍布山岩,既密密麻麻,又不失错落有致,也是颇为壮观的。
这不禁让芳华感慨信仰的力量,让那些僧侣们可以为了信仰,发动民众做出如许壮举。比如乐山大佛,亦是如此。倒是给后人留下了一处处游览感怀的名胜古迹。
嘉辉还带二人去了夹江的碧云山、天仙关、紫府洞、马村等名胜游玩。
芳华才知道,原来夹江的竹纸很出名,张大千认为不亚于安徽的宣纸。抗战时,张大千就在马村住了两年多,还和工匠一起研制新纸,这就是后世出名的“大千书画纸”
虽然不懂造纸,但是吃着张大千当年都赞不绝口的“马村藿香鱼头”听着嘉辉娓娓道来夹江的各种掌故传说,芳华不禁感叹:“夹江真是山川俊美,钟灵毓秀啊!”嘉辉笑着说:“你们洪雅也不错啊!”芳华不禁汗颜,自己前世就像无根的飘萍,对自己的祖籍家乡一点都不了解,不然也可以和嘉辉说道说道呢。
大家在马村水库划了船后,回返木城镇。到达镇上,已经是夜色黄昏,华灯初上了。
“吱扭”一声,嘉辉刚刚推开木制门板,还没进去,就听到正屋里传出一阵爽朗的哈哈大笑声。他愣了一下,转头犹豫着对芳华说:“一会儿,你别太吃惊。”
芳华还没明白他什么意思呢,就见一个老头儿从正屋中走出来,梁爷爷跟在后面。
老头儿笑眯眯地说:“小辉回来了啊!”看清老头儿的面容,芳华一下子愣住了。
那老头儿又呵呵笑着对芳华说道:“小姑娘,又见面了哦!”****************
叮咚——!这老头儿是谁?有没有人早就猜到了,或者早就怀疑了呢?
改称木城,就是纪念这段英雄的历史。
林征宇听到这儿,也不由说:“木城人真是好样的!”
三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随着小街上的人流,往嘉辉爷爷家走去。正逢集市,周围的乡民来这里买东西的人挺多的。而在街两边摆摊的很多住家,都在不断地跟嘉辉打招呼:“嘉辉啊!带同学来家耍啊!”芳华暗想:看来这镇子太小,人人都认识啊。这倒有点像自己长大的老点,地方闭塞、人口稀少,邻里之间鸡犬相闻。别人家的孩子也如自家的孩子一样,从小看着长大,自然很是亲切。
林征宇正在旁边看一家卖木雕的摊子。他看中了一个打拳的木雕和尚,正要掏钱买下。一摸屁股后面的裤兜,钱包不见了。
林征宇刚刚说了声“啊?!我钱包怎么不见了!”摆摊的老板立刻直起腰高喊起来:“有贼娃子!抓贼娃子!”
然后附近的人也都跟着喊起来:“抓贼娃子!”
很快,整条街上的人都喊起来了,如平地里一声惊雷,震耳欲聋。
芳华和林征宇先是被喊声吓了一跳,然后又看到不远处有个人影慌慌张张地正要夺路而逃。
林征宇恍然大悟:“小偷!”立刻如离弦之箭向那人追去。
嘉辉也拉着芳华跟着追过去,但嘴里却喊着:“别急,他跑不了!”
果然,不等那小偷跑出十几步,前后左右都有人包围了上去,几下就把那人当场制服了。
林征宇也很快赶到,接过好心人从小偷身上缴来的钱包,里面的钱一点没少,不由对周围的人连声感谢。
嘉辉也过来和乡亲们道谢,其中一个人可能是他的本家,说道:“小辉,这事儿不用你管了。我把这贼娃子带到派出所去。敢偷我们老梁家客人的钱包,看我不好好扒他一层皮。”
说着,就抓起那小偷要走,想了想回头又说:“你可得跟客人说清楚,这可不是我们木城的人。我们木城是没得贼娃子的!”
“嗯,晓得了!”嘉辉答应着,回头跟林征宇和芳华解释:木城的民风淳朴,数百年来就没有出过一个本地的小偷和劫匪,刚才这人一定是春节期间从外地流窜过来的。
不过敢在木城偷东西,也算他倒霉。因为木城人一听到抓小偷,那就会千人空巷、齐声高喊抓贼!这喊声往往比警报器还恐怖,很多外地小偷都是被这震天动地的呐喊吓软了腿,然后才被抓住的。
见惯了后世媒体常常报道的劫匪行凶、小偷作案时,周围人群毫无作为之怪现象,芳华更加佩服这木城镇人守望相助、疾恶如仇的淳朴民风。
****************************
嘉辉带着兄妹二人,来到了镇子街尾处的一家门前。他上前推开了虚掩的木门,将两人让了进去。
小小的四合院,青石板的地面,有些许苔痕。中间天井处,还用石块围起一处小花坛。四周的木廊柱、木板墙、木质雕花窗,看上去古旧而简朴。
正屋里走出一位老大爷,看上去有七十多岁,个子高瘦,头发花白,虽然皱纹满面了,但浓眉大眼,红光满面,仍然很精神。
老人笑呵呵地看着客人,嘉辉忙说:“这是我爷爷。”
芳华和林征宇都赶紧上去行礼:“梁爷爷,新年好!”老人笑呵呵地把他们让进屋,端出各种好吃的让他们俩品尝,还一人给了一个红包。
芳华对梁爷爷一见之下就倍感亲切,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也许是自己从小缺少祖辈亲情吧,很快就对梁爷爷亲近起来。
她偷偷地拉着嘉辉说:“你和爷爷长得不是很像啊!”嘉辉点点头:“我像我奶奶一些。”
“那奶奶她?”
“五年前去世了。”
嘉辉又跟她说起,解放前梁家也颇有点家财,但是太爷爷是个大烟鬼,很快在败光了家产后,吃烟土自杀了。他死后,梁爷爷以弱冠之龄撑起了整个家业,并将三个幼弟都抚养成*人,特别是四弟最有出息,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就一直在省城工作了。梁家因孝悌传家,在本镇很有威望。
后来家境好转了,其他兄弟子侄都陆续搬到县城、省城等地生活,只有梁爷爷还守着祖宅,和梁奶奶相依为命。
芳华有点想问嘉辉,他爸爸又是怎么回事。姚阿姨说他是离婚后,就去了外地,难道他不回来看自己的父母和儿子吗?但是,想想自己问这些也不合适,就忍住了。
芳华和林征宇在梁家住了几天,虽然小镇是很小,但是夹江附近的山山水水还是颇有可观之处。
一条青衣江,从洪雅流到这里,两岸是同样的秀丽风光。
芳华心想:咦,这不成了“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啥的吗?不过那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可不好,还是算了。
经嘉辉介绍,芳华才知道这青衣江就是李白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平羌江。
呵呵,老杜只是在窗口望了一望的西岭雪山,都勾得芳华要去登临,何况这诗仙曾买舟漂流而下的青衣江呢,自然是要沿江游览一番。
沿江而下没多远就是著名的千佛岩。这里两山对峙,碧水中流,峭壁凌云,雄奇险秀,既是夹江县名称的由来,又自古有青衣江风景绝佳处之称。
在江左岸的峭壁上,排列着2400多尊摩崖佛像,故称千佛岩。这些佛像开凿于隋朝,兴盛于唐代,很多佛像都有些破损了,但是反正芳华也不懂雕塑艺术和宗教,近前看也就是看个热闹。
虽然这个千佛岩规模不大,不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那样动辄几万佛像,但是远远看去,佛像佛龛遍布山岩,既密密麻麻,又不失错落有致,也是颇为壮观的。
这不禁让芳华感慨信仰的力量,让那些僧侣们可以为了信仰,发动民众做出如许壮举。比如乐山大佛,亦是如此。倒是给后人留下了一处处游览感怀的名胜古迹。
嘉辉还带二人去了夹江的碧云山、天仙关、紫府洞、马村等名胜游玩。
芳华才知道,原来夹江的竹纸很出名,张大千认为不亚于安徽的宣纸。抗战时,张大千就在马村住了两年多,还和工匠一起研制新纸,这就是后世出名的“大千书画纸”
虽然不懂造纸,但是吃着张大千当年都赞不绝口的“马村藿香鱼头”听着嘉辉娓娓道来夹江的各种掌故传说,芳华不禁感叹:“夹江真是山川俊美,钟灵毓秀啊!”嘉辉笑着说:“你们洪雅也不错啊!”芳华不禁汗颜,自己前世就像无根的飘萍,对自己的祖籍家乡一点都不了解,不然也可以和嘉辉说道说道呢。
大家在马村水库划了船后,回返木城镇。到达镇上,已经是夜色黄昏,华灯初上了。
“吱扭”一声,嘉辉刚刚推开木制门板,还没进去,就听到正屋里传出一阵爽朗的哈哈大笑声。他愣了一下,转头犹豫着对芳华说:“一会儿,你别太吃惊。”
芳华还没明白他什么意思呢,就见一个老头儿从正屋中走出来,梁爷爷跟在后面。
老头儿笑眯眯地说:“小辉回来了啊!”看清老头儿的面容,芳华一下子愣住了。
那老头儿又呵呵笑着对芳华说道:“小姑娘,又见面了哦!”****************
叮咚——!这老头儿是谁?有没有人早就猜到了,或者早就怀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