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狐疑不定(上) (1/2)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扶桑镜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目付堀利坚逼问小栗忠顺也是逼不得已,这咸亨洋行的跟脚简直成了幕府重臣的一块心病,不问的话他连自己都说不过去。
原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亨洋行对幕府的帮助越来越大——本来,为了维持对外界的了解,幕府在西洋诸国中保留了兰国作为通商对象,但兰国商馆与扶桑交往的目的是一直通商而不是扶持, 而咸亨洋行是直秀一伙人专门用来扶持幕府的,所以在黑船的到来后,幕府愕然发现咸亨洋行竟然成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但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疑虑和担心。
在老中们的要求下,目付所重新回溯了与咸亨洋行打交道的过往:
嘉永二年(1849年)八月,旗本崛直秀从海外归来,除了自购的一艘西洋木船,随行的还有一艘米人帆船——这是咸亨洋行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扶桑,当时名义上替崛直秀送货,并没有和幕府发生什么直接关联。
但嘉永三年(1850年),咸亨洋行的船只又出现在长崎,在新任长崎目付小栗忠顺的操作下,又玩了一回蛮人献宝,这算是开始与幕府打交道——但当时还谈不上交易,当时幕府只是收下了礼物,给咸亨洋行的回报仅仅是燃煤、淡水和其它一些补给。
所谓的“又一回蛮人献宝”,是指以前发生过一次。
在嘉永元年(1848年),曾经有米船来长崎,据说是什么米人首富范德比尔特的船只,当时船头摩根和时任长崎目付役助的小栗忠顺“一见如故”,而且摩根接触了扶桑文化后发现其“博大精深”,所以献上大量南蛮物。
当然,幕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收西洋人礼物的——“这不花钱的才是最贵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奈何米人卸下货物就溜了,这不收也收了,何况人家根本没提通商或者其它条件,因此此事就不了了之——其实是当时的长崎奉行、长崎目付贪图财物,小钱他们看不上,可当时是价值上万两黄金的南蛮物,而且都是没成本的,发卖时大可上下其手。
而幕府轻轻放过此事的原因在于,米人不但献上了财货,还有一些蒸汽罐、机床、书籍,这些都是可以借此了解外界的一些好东西,而且米人都走了,何必大惊小怪——等下次米人再来的时候自然知道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而且出了问题自然会找经手人的后账。
可这范德比尔特家的船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对此幕府长出了一口气——怕其中有毒饵,但又有点遗憾——毕竟有唐人贸易的例子在前,打着民间贸易的幌子再另开一个了解外部的渠道也不是不行。
当然说是这么说,等米商真提出要民间通商估计幕府内部又是一番龙争虎斗!
真正的变化都是慢慢积累的——一点点的改变,等发现时再惊讶就晚了。
既然嘉永元年(1848年)蛮人献宝的事情有过一次先例,那嘉永三年(1850年)咸亨洋行的献宝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而且这次幕府的态度也积极的多了。
原因要归咎到直秀身上。
前一年直秀回来的时候,献上了价值十万两小判金的货物,除了大量琳琅满目的洋玩意,还有大量的书籍、军械,这些大大拓宽了幕府的眼光,同时也积累了危机感
——原来南蛮人现在这么猛了啊,难怪八年前唐人被英吉利打的大败亏输!
尝到了甜头,因此不少人提议是不是能在兰人、唐人之外再搞个风说书来源啥的。
更重要的是,直秀在风说书给老中们刷新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商人是商人、国度是国度,不是每个商人都关心治政的,只要有大钱赚,敢于铤而走险的还是不少滴。
老中们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扶桑有密贸易、唐人有私商往来长崎,这天底下的人心一致,所以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米商献宝可能就是为了能参与贸易——我扶桑地大物博,垂涎三尺的南蛮商人自然有的是。
因此有了铺垫后,嘉永三年(1850年)咸亨洋行献宝顺利进行。
当时小栗提议“让咸亨洋行冒着唐人的旗号做交易”,对此老中们挺淡定的,聚在一起讨论,“这事靠谱么,如果没啥问题咱们试行一两年?”——小栗忠顺敢于上书是因为他主意正,觉得只要有利于幕府能有啥大不了的,最多自己回家啃老米饭去。
但大部分老中觉得没啥,可有一人着急了,着急的这个人就是老中首席阿部侍从!
老中阿部为啥着急?还能因为啥,脱离了掌控呗。
小栗忠顺是他一手提拔的,弘化三年(1846年)他指使下属将小栗提拔为长崎目付役助,嘉永三年(1850年)又是他一手把小栗推到了长崎目付的役职上,但他可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
当年他提拔小栗忠顺到长崎去,其实是默许小栗帮助崛直秀前往海外——这是... -->>
大目付堀利坚逼问小栗忠顺也是逼不得已,这咸亨洋行的跟脚简直成了幕府重臣的一块心病,不问的话他连自己都说不过去。
原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亨洋行对幕府的帮助越来越大——本来,为了维持对外界的了解,幕府在西洋诸国中保留了兰国作为通商对象,但兰国商馆与扶桑交往的目的是一直通商而不是扶持, 而咸亨洋行是直秀一伙人专门用来扶持幕府的,所以在黑船的到来后,幕府愕然发现咸亨洋行竟然成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但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疑虑和担心。
在老中们的要求下,目付所重新回溯了与咸亨洋行打交道的过往:
嘉永二年(1849年)八月,旗本崛直秀从海外归来,除了自购的一艘西洋木船,随行的还有一艘米人帆船——这是咸亨洋行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扶桑,当时名义上替崛直秀送货,并没有和幕府发生什么直接关联。
但嘉永三年(1850年),咸亨洋行的船只又出现在长崎,在新任长崎目付小栗忠顺的操作下,又玩了一回蛮人献宝,这算是开始与幕府打交道——但当时还谈不上交易,当时幕府只是收下了礼物,给咸亨洋行的回报仅仅是燃煤、淡水和其它一些补给。
所谓的“又一回蛮人献宝”,是指以前发生过一次。
在嘉永元年(1848年),曾经有米船来长崎,据说是什么米人首富范德比尔特的船只,当时船头摩根和时任长崎目付役助的小栗忠顺“一见如故”,而且摩根接触了扶桑文化后发现其“博大精深”,所以献上大量南蛮物。
当然,幕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收西洋人礼物的——“这不花钱的才是最贵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奈何米人卸下货物就溜了,这不收也收了,何况人家根本没提通商或者其它条件,因此此事就不了了之——其实是当时的长崎奉行、长崎目付贪图财物,小钱他们看不上,可当时是价值上万两黄金的南蛮物,而且都是没成本的,发卖时大可上下其手。
而幕府轻轻放过此事的原因在于,米人不但献上了财货,还有一些蒸汽罐、机床、书籍,这些都是可以借此了解外界的一些好东西,而且米人都走了,何必大惊小怪——等下次米人再来的时候自然知道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而且出了问题自然会找经手人的后账。
可这范德比尔特家的船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对此幕府长出了一口气——怕其中有毒饵,但又有点遗憾——毕竟有唐人贸易的例子在前,打着民间贸易的幌子再另开一个了解外部的渠道也不是不行。
当然说是这么说,等米商真提出要民间通商估计幕府内部又是一番龙争虎斗!
真正的变化都是慢慢积累的——一点点的改变,等发现时再惊讶就晚了。
既然嘉永元年(1848年)蛮人献宝的事情有过一次先例,那嘉永三年(1850年)咸亨洋行的献宝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而且这次幕府的态度也积极的多了。
原因要归咎到直秀身上。
前一年直秀回来的时候,献上了价值十万两小判金的货物,除了大量琳琅满目的洋玩意,还有大量的书籍、军械,这些大大拓宽了幕府的眼光,同时也积累了危机感
——原来南蛮人现在这么猛了啊,难怪八年前唐人被英吉利打的大败亏输!
尝到了甜头,因此不少人提议是不是能在兰人、唐人之外再搞个风说书来源啥的。
更重要的是,直秀在风说书给老中们刷新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商人是商人、国度是国度,不是每个商人都关心治政的,只要有大钱赚,敢于铤而走险的还是不少滴。
老中们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扶桑有密贸易、唐人有私商往来长崎,这天底下的人心一致,所以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因此米商献宝可能就是为了能参与贸易——我扶桑地大物博,垂涎三尺的南蛮商人自然有的是。
因此有了铺垫后,嘉永三年(1850年)咸亨洋行献宝顺利进行。
当时小栗提议“让咸亨洋行冒着唐人的旗号做交易”,对此老中们挺淡定的,聚在一起讨论,“这事靠谱么,如果没啥问题咱们试行一两年?”——小栗忠顺敢于上书是因为他主意正,觉得只要有利于幕府能有啥大不了的,最多自己回家啃老米饭去。
但大部分老中觉得没啥,可有一人着急了,着急的这个人就是老中首席阿部侍从!
老中阿部为啥着急?还能因为啥,脱离了掌控呗。
小栗忠顺是他一手提拔的,弘化三年(1846年)他指使下属将小栗提拔为长崎目付役助,嘉永三年(1850年)又是他一手把小栗推到了长崎目付的役职上,但他可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
当年他提拔小栗忠顺到长崎去,其实是默许小栗帮助崛直秀前往海外——这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