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修真法略 (2/2)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洞玄指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丹,此即修士返命长生之行为也。
逆修之法,初即静默,收听返视,先从形体之血气起修,何以故?因气血乃为精元之所生,气血不纯,则精气不生,是故先纯气血,后生元精,初修虽不能自测腹内机关,然其理实存,是故从腹而起,气血精神,乃为汇聚,此乃粗糙精气,非精华也。
血气循血肉脉络而运行,乃心神内敛,精气内蕴,气血渐纯,是故自感有气息流转,或温或热或凉,此皆因自身血肉气性之所变化,非精气有诸触因,最初血气从腹底而行,循督脉之中血脉为路,从皮下血脉中循行任督,渐次循行而通达周身,浑身气血,较之当初,略为纯净,此时之人,自觉精神爽快过于从前。
当此之时,乃为第一层三关圆满,后当深行,尚有未尽,于此时乃渐知安静之妙,于是随静而行,意识亦静,无多思虑,忽然生出电光之明,即是一阳出现,从此以后乃名炼形化精之功,采集此精元而归腹内养育,即名采药,此精元为何等?一团和气是也,至于其味如何,诚心修者,自然会明。
此法无有作为,所谓一阳现则现,精元生则生,亦不动心,不动于念,但持正定之意,其药自归腹内,自然收得,不采而自归,无须造作,别外丹法中或有采炼之法,于此处,不须如那般行为,若学他法,莫同时修此法,恐皆不得,反害于身。
第一层到此乃为正入,是为得法,此后更当静修静养,不可一日懈怠,恐退转也,小药渐足,元精自蕴,名为大药,一团精元,能爽身心,精元具足自然向后冲撞尾闾第一门关。
因何此时精元不从生户而走,反向后冲撞命门?皆因静修身心时,养得平和心性,以其中和而淫性自消,于是小药乃纯,若心性不纯,小药精元亦不纯,得之而精元受染,心反不静,此时须纯心静定而以平和之气中和之,若善调运者,须臾即净化而纯。
问:打坐或平日应物接事时,忽而小腹炽热异常,此时顿感浊欲大起,不知此时该如何化欲归静?
答:炽热之性,是浊火也,盖因仁性不达,脾气不和故,若心性常中和,潜意性中不留遗余,此火生,虽动而不燥,半刻之间,自然化入浑身。
是故当省自心,心不柔和,身内灵蛇,则是毒蛇,此蛇不害他人,专害自身,若汝心中敦厚之性不有,则汝灵龟不能弄蛇,龟不合蛇,非是玄武,此功则不能成。
如是当知,仁厚而有力,有慈而勇猛,能文亦能武,乃为大丈夫。
前次所说第二层功夫,撞开尾闾,从脊柱节节攀升至于脑府泥丸,从神府下降重楼,直入心宫,心肺二气,合降下田腹内,名为上天梯而还丹,神府化出神水,过重楼名为玉液流珠,此乃精元凝炼而返还丹田也,盖因此玉液根本乃从下田产出,今从髓脉而行,复还归此,故名还丹。
如是第二层功夫名为炼精化气,所化者,精气也,比之元精,稍加精粹,名为元气,亦是精气也,此元气善能养神,是故自成一性,名为元气。
如是还丹者,必能善调火候,何谓火候,乃心神识意也,于此等功夫,应能善知自心意识中深浅轻重之识心念想,若不能知,则不能善用意念,则是盲修,若不自知意识境界中深浅之意识,必不能生神意,必不得灵明,必不知福祸,必不悟玄妙,必有种种劣根心性在,如是持修,非善道也。
修为到此,于意识境界,当有二种静定分别,当能善察自心意识之轻重,自心意念动静,亦当明晰,若非如此,即心修不到,不入正流,当仔细修静定,于自心性,当善明晰,如是乃可以自运火候,如反掌之事,无有忧患也。
若于心性修持,不能明晰,则是静定不细,粗糙而已,此等功夫,即有极限,此等极限,不过还丹,不能堪破更上一层,是故静定之境,不可轻也,所谓恍惚杳冥,皆静定境界也。
譬如渊静,虽有九种,而于凡夫功夫,只得一二,若不得此静定明细,则不入第三层功夫,一世不知凡之境,不测凡夫与修行人二种身心差别,是故修行至于还丹,亦为凡夫功夫,尚不灵明,缺智少慧,不名筑基完成,尚有一步,需要踏入。
若身心修为具足者,能善用火候,则灵蛇不燥,魂魄俱安,于是黑白乃现,心便得悟,始智慧,渐渐聪明,至于身心,亦能忘怀,释然所有于静定中,识神归元神,元神融识神,人心归元,乃名元心,顿时灵明,天地一新。
自此以往,人心便能参见天心,玉液还丹而洗炼身心精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合祥瑞,拱卫宝珠,何等为宝珠?盖汝心神和合之灵明即是宝珠。
玉液炼形,自然之事也,洗炼血肉骨髓,脏腑精元,亦要洗炼,五脏之中,各藏其神,肺藏七魄,肝藏三魂,魂魄二气,一白一青,白有七性,青有三性,白魄各有性,以性而为名,青魂亦有性,各个有其名。
是故,心性修持到处,七魄各个自明,三魂亦各个恭敬,若汝失德,魂魄十人,即来怨骂,当常惭愧,常自反省,魂魄之臣,乃恕于汝,臣为君之师,君当敬臣而修学,君自无为而臣能有为,臣为之而君无所为,君不为事而天下事皆办,此乃德性之使然也。
若有亏心,魂魄则怒,若以假心修法,不能转假成真,魂魄不得安分,于自心中,便觉有失而不察其所失,虽欲明见而实不见,一生之中,功夫至此,不得进也,是故惭愧自省,常思己过,善改过失,如是乃能使魂魄意识诸臣敬服,诸臣敬爱,君无为而天下安,汝不修德,不思自罪,反欲登天,恐诸天神阻拦,上帝不允,三关不开,汝虽有通天本领亦不能登天。
盖因人心不合天心故,若人心已合天心,虽上帝无令,而汝天关自开,天路自通,不须他人引导,汝自能行,天真之人,天关不闭,损德之人,天关不开,是常理也,修真者当常思维,莫失此念。
如上所说,精气修为纯净,至于能养谷神,则精气融合一元谷神而名神气,此神气又于深定中和合元心,于是灵明性萌,名为灵丹,此灵丹即玄妙身心也,四灵拱卫者,即此,若有此等修为,即名筑基初成,已入道途,自此以前,乃为凡夫功夫。
灵丹成已,则应养丹,养炼沐浴,玉液炼形而至于五气归元,攒簇五行而化阴阳,阴阳和合而反一元,此名归元功夫,然而此一元不能留住,反化于身,不养一阳,虽能延年,不得脱。
灵丹元心,养育纯熟,五气圆满精纯,心开意解而明悟然,则天地复归于朴素,精气神精粹满足,元心境界破虚妄而明真意,则身心和合,顿归真心,返于璞性。
当于是时,灵心精神,凝炼和合,五行之精、阴阳之气、一元之神,三者和合,产出新物,此物从有而归虚无,从虚无而产出,是故名为虚无灵胎,亦名道胎。
自此以往,养胎之事,但须养神而已,至于玄妙,真空炼形,非常人所能思量,而此修法,亦非身外身之修法,无有身外之身,亦无婴儿,亦无婴儿之神通,不有诸外灵异,只有道心道性而已,若欲修者,当专心于此,莫乱学他。
颂:
世间一切病,根本在缺德,
德性若圆满,身心皆无病。
颂:
真心缘是无心,有心便是假心,
但将假意除去,此心便名真心。
颂:
诚实做人,厚道做事,
无有亏欠,便是修真。
如是说初修至于结胎三层功夫境界,于其三层功夫,亦有三层心境,若静定得法,必现其心境,若德性纯,必得悟真,若不悟真,当反求于己,宜自问有何损德之事,若无损德之事,天必佑之。
颂:
静虑以安身,血气周流纯,
炼形化元精,元精上天梯,
还丹复炼形,五气归一元,
元心破虚妄,精神化灵胎,
三关又三关,三层各三关,
关关相递进,层层皆圆满,
心性若无德,凡不入圣,
若心德卑劣,身贵而心贱,
常念古圣德,被褐而怀玉,
常念常悲泣,苦乐同味之。
前次说血气循血脉而周流,人有血管,周流之事,不难信知,而人骨骼,各自为体,精元之气,却能周流自在,至于迷人,难以信知,如是当思念诸山脉走势,山脉虽各有其峰,而其气势趋向,乃为一体,人之骨骼,亦复如是,骨节相连,气息相通,血液从肉透入骨髓,于是骨髓,养育其血,而精元修炼精粹,亦能透入骨髓,循髓道节节递进,如是流行。
人之呼吸,其名为风,毛孔骨骼,亦有呼吸,是故人身内外,皆有风道,如是风道,名为气之脉也,人身内外,气亦周流,如血在筋,循行不殆。
如是略说修真功夫次第,说此下手之法,非以此法为重,盖以此法为途修炼入道,若至于悟道,当须舍法,若此法修尽,当视之为糟粕,不可恋之,时年丙申四月初四记之。
丹,此即修士返命长生之行为也。
逆修之法,初即静默,收听返视,先从形体之血气起修,何以故?因气血乃为精元之所生,气血不纯,则精气不生,是故先纯气血,后生元精,初修虽不能自测腹内机关,然其理实存,是故从腹而起,气血精神,乃为汇聚,此乃粗糙精气,非精华也。
血气循血肉脉络而运行,乃心神内敛,精气内蕴,气血渐纯,是故自感有气息流转,或温或热或凉,此皆因自身血肉气性之所变化,非精气有诸触因,最初血气从腹底而行,循督脉之中血脉为路,从皮下血脉中循行任督,渐次循行而通达周身,浑身气血,较之当初,略为纯净,此时之人,自觉精神爽快过于从前。
当此之时,乃为第一层三关圆满,后当深行,尚有未尽,于此时乃渐知安静之妙,于是随静而行,意识亦静,无多思虑,忽然生出电光之明,即是一阳出现,从此以后乃名炼形化精之功,采集此精元而归腹内养育,即名采药,此精元为何等?一团和气是也,至于其味如何,诚心修者,自然会明。
此法无有作为,所谓一阳现则现,精元生则生,亦不动心,不动于念,但持正定之意,其药自归腹内,自然收得,不采而自归,无须造作,别外丹法中或有采炼之法,于此处,不须如那般行为,若学他法,莫同时修此法,恐皆不得,反害于身。
第一层到此乃为正入,是为得法,此后更当静修静养,不可一日懈怠,恐退转也,小药渐足,元精自蕴,名为大药,一团精元,能爽身心,精元具足自然向后冲撞尾闾第一门关。
因何此时精元不从生户而走,反向后冲撞命门?皆因静修身心时,养得平和心性,以其中和而淫性自消,于是小药乃纯,若心性不纯,小药精元亦不纯,得之而精元受染,心反不静,此时须纯心静定而以平和之气中和之,若善调运者,须臾即净化而纯。
问:打坐或平日应物接事时,忽而小腹炽热异常,此时顿感浊欲大起,不知此时该如何化欲归静?
答:炽热之性,是浊火也,盖因仁性不达,脾气不和故,若心性常中和,潜意性中不留遗余,此火生,虽动而不燥,半刻之间,自然化入浑身。
是故当省自心,心不柔和,身内灵蛇,则是毒蛇,此蛇不害他人,专害自身,若汝心中敦厚之性不有,则汝灵龟不能弄蛇,龟不合蛇,非是玄武,此功则不能成。
如是当知,仁厚而有力,有慈而勇猛,能文亦能武,乃为大丈夫。
前次所说第二层功夫,撞开尾闾,从脊柱节节攀升至于脑府泥丸,从神府下降重楼,直入心宫,心肺二气,合降下田腹内,名为上天梯而还丹,神府化出神水,过重楼名为玉液流珠,此乃精元凝炼而返还丹田也,盖因此玉液根本乃从下田产出,今从髓脉而行,复还归此,故名还丹。
如是第二层功夫名为炼精化气,所化者,精气也,比之元精,稍加精粹,名为元气,亦是精气也,此元气善能养神,是故自成一性,名为元气。
如是还丹者,必能善调火候,何谓火候,乃心神识意也,于此等功夫,应能善知自心意识中深浅轻重之识心念想,若不能知,则不能善用意念,则是盲修,若不自知意识境界中深浅之意识,必不能生神意,必不得灵明,必不知福祸,必不悟玄妙,必有种种劣根心性在,如是持修,非善道也。
修为到此,于意识境界,当有二种静定分别,当能善察自心意识之轻重,自心意念动静,亦当明晰,若非如此,即心修不到,不入正流,当仔细修静定,于自心性,当善明晰,如是乃可以自运火候,如反掌之事,无有忧患也。
若于心性修持,不能明晰,则是静定不细,粗糙而已,此等功夫,即有极限,此等极限,不过还丹,不能堪破更上一层,是故静定之境,不可轻也,所谓恍惚杳冥,皆静定境界也。
譬如渊静,虽有九种,而于凡夫功夫,只得一二,若不得此静定明细,则不入第三层功夫,一世不知凡之境,不测凡夫与修行人二种身心差别,是故修行至于还丹,亦为凡夫功夫,尚不灵明,缺智少慧,不名筑基完成,尚有一步,需要踏入。
若身心修为具足者,能善用火候,则灵蛇不燥,魂魄俱安,于是黑白乃现,心便得悟,始智慧,渐渐聪明,至于身心,亦能忘怀,释然所有于静定中,识神归元神,元神融识神,人心归元,乃名元心,顿时灵明,天地一新。
自此以往,人心便能参见天心,玉液还丹而洗炼身心精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合祥瑞,拱卫宝珠,何等为宝珠?盖汝心神和合之灵明即是宝珠。
玉液炼形,自然之事也,洗炼血肉骨髓,脏腑精元,亦要洗炼,五脏之中,各藏其神,肺藏七魄,肝藏三魂,魂魄二气,一白一青,白有七性,青有三性,白魄各有性,以性而为名,青魂亦有性,各个有其名。
是故,心性修持到处,七魄各个自明,三魂亦各个恭敬,若汝失德,魂魄十人,即来怨骂,当常惭愧,常自反省,魂魄之臣,乃恕于汝,臣为君之师,君当敬臣而修学,君自无为而臣能有为,臣为之而君无所为,君不为事而天下事皆办,此乃德性之使然也。
若有亏心,魂魄则怒,若以假心修法,不能转假成真,魂魄不得安分,于自心中,便觉有失而不察其所失,虽欲明见而实不见,一生之中,功夫至此,不得进也,是故惭愧自省,常思己过,善改过失,如是乃能使魂魄意识诸臣敬服,诸臣敬爱,君无为而天下安,汝不修德,不思自罪,反欲登天,恐诸天神阻拦,上帝不允,三关不开,汝虽有通天本领亦不能登天。
盖因人心不合天心故,若人心已合天心,虽上帝无令,而汝天关自开,天路自通,不须他人引导,汝自能行,天真之人,天关不闭,损德之人,天关不开,是常理也,修真者当常思维,莫失此念。
如上所说,精气修为纯净,至于能养谷神,则精气融合一元谷神而名神气,此神气又于深定中和合元心,于是灵明性萌,名为灵丹,此灵丹即玄妙身心也,四灵拱卫者,即此,若有此等修为,即名筑基初成,已入道途,自此以前,乃为凡夫功夫。
灵丹成已,则应养丹,养炼沐浴,玉液炼形而至于五气归元,攒簇五行而化阴阳,阴阳和合而反一元,此名归元功夫,然而此一元不能留住,反化于身,不养一阳,虽能延年,不得脱。
灵丹元心,养育纯熟,五气圆满精纯,心开意解而明悟然,则天地复归于朴素,精气神精粹满足,元心境界破虚妄而明真意,则身心和合,顿归真心,返于璞性。
当于是时,灵心精神,凝炼和合,五行之精、阴阳之气、一元之神,三者和合,产出新物,此物从有而归虚无,从虚无而产出,是故名为虚无灵胎,亦名道胎。
自此以往,养胎之事,但须养神而已,至于玄妙,真空炼形,非常人所能思量,而此修法,亦非身外身之修法,无有身外之身,亦无婴儿,亦无婴儿之神通,不有诸外灵异,只有道心道性而已,若欲修者,当专心于此,莫乱学他。
颂:
世间一切病,根本在缺德,
德性若圆满,身心皆无病。
颂:
真心缘是无心,有心便是假心,
但将假意除去,此心便名真心。
颂:
诚实做人,厚道做事,
无有亏欠,便是修真。
如是说初修至于结胎三层功夫境界,于其三层功夫,亦有三层心境,若静定得法,必现其心境,若德性纯,必得悟真,若不悟真,当反求于己,宜自问有何损德之事,若无损德之事,天必佑之。
颂:
静虑以安身,血气周流纯,
炼形化元精,元精上天梯,
还丹复炼形,五气归一元,
元心破虚妄,精神化灵胎,
三关又三关,三层各三关,
关关相递进,层层皆圆满,
心性若无德,凡不入圣,
若心德卑劣,身贵而心贱,
常念古圣德,被褐而怀玉,
常念常悲泣,苦乐同味之。
前次说血气循血脉而周流,人有血管,周流之事,不难信知,而人骨骼,各自为体,精元之气,却能周流自在,至于迷人,难以信知,如是当思念诸山脉走势,山脉虽各有其峰,而其气势趋向,乃为一体,人之骨骼,亦复如是,骨节相连,气息相通,血液从肉透入骨髓,于是骨髓,养育其血,而精元修炼精粹,亦能透入骨髓,循髓道节节递进,如是流行。
人之呼吸,其名为风,毛孔骨骼,亦有呼吸,是故人身内外,皆有风道,如是风道,名为气之脉也,人身内外,气亦周流,如血在筋,循行不殆。
如是略说修真功夫次第,说此下手之法,非以此法为重,盖以此法为途修炼入道,若至于悟道,当须舍法,若此法修尽,当视之为糟粕,不可恋之,时年丙申四月初四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