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乱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醇王府里唱过《四郎探母》之后的第三天,朝廷给曾国藩那两道奏折的答复,下来了。
奏请开去曾国荃湖北巡抚,予假回籍养病的折子,照准。
奏请裁撤江宁湘勇,分批资遣的折子,照准。
除此之外,上谕之中当然也还有一句专表嘉慰的话语:“曾国藩以儒生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然能慎始如终,永保勋名。”
看了谕旨,明眼人都知道,曾经叱咤一时的吉字大营,这一回怕是要风消云散了。
而另一道发往浙江的上谕,则不免令人吃惊——浙江巡抚左宗棠,以“战功卓著”的缘故,超擢为闽浙总督,与曾国藩这位两江总督,算是平起平坐了,而麾下的近三万楚军,也就算是正是脱离了湘军的序列。
这一来,不免有人私下议论,说左宗棠自从带兵进入浙江,打得还算有声有色,然而杭州还没有拿下,又怎么说得上是“战功卓著”?功未成而赏先至,真是奇哉怪也。至于跟曾国藩一比,枯荣之间,分际更是鲜明。
这些话传到关卓凡耳朵里,他听了也只是一笑,并不作答。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现在只差一步棋,就可以收帆了。
那么,翰林院的那帮人,到底该怎样去大洒金钱呢?
这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却无意中被胡雪岩派来的一个人,替他解开了。
这个人,是胡雪岩在上海府上的管家。也姓胡。关卓凡在关家大宅里见到他,大为惊奇。
“老胡。你怎么来了?”
“跟侯爷回话,是胡按察从浙江有信给我,让我上京里来,替左大帅办一桩事。”
再问几句,明白了,中秋将近,他是要替左宗棠,来给人送一份节敬。
胡雪岩捐了那几十船军粮。左宗棠已经替他保了三品按察使的衔头,引为最得力的佐助。现在左宗棠和胡雪岩都在浙江,于是胡雪岩传信到上海,命胡管家提了一份钱,依然是走海路进京,特地来跑一趟。
不过这一份节敬,与众不同。要送的只有一个人,潘祖荫。
左宗棠对潘祖荫的感念之情,通朝皆知。当初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的时候,脚踢永州镇总兵樊燮,被樊燮向咸丰皇帝告了一状,说他“劣幕把持军务”。弄得他差点丢了脑袋。多亏江苏籍的大名士潘祖荫上折子替他说话,其中“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两句,一时传诵,亦被左宗棠自己当成不可移替的玉论。
于是。虽然他这一生从未到过京城,亦从未见过潘祖荫。但一直是把他当成救命恩人来看待。
“胡按察说,潘大人是翰林院的掌院副学士。京里我不熟悉,该怎样去,让我听侯爷的吩咐。”
关卓凡楞了片刻,恍然大悟,潘祖荫是江苏人,又是翰林院的副长官,这不就是一条最好的路子?
定下神来盘算了一下,果然不错。江苏一地,人文鼎盛,翰林院中,亦以江苏人为最多。自己把江苏从太平军手里拿回来,这就是天大的人情!从潘祖荫这里入手,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下帖子请他吃饭,都是可以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跟潘祖荫这条线搭上,对日后与左宗棠的相处,也有好处。
想定了便再不犹豫,请西席黄先生写了请柬,请潘祖荫两日后在到府里吃饭。然后派图伯拿上请柬,持了自己的名刺,把胡管家送到了里水胡同潘祖荫的府上。等到胡管家办完了事,图伯的帖子也下好了。
潘祖荫果然爽快异常,让图伯回话,多谢关侯爷的厚意,后天准到。
*
*
为了潘祖荫的到来,这一天关卓凡还特地请了许庚身来做陪客,不然若是在席间谈起学问的话题,自己会接不上茬,怕冷了场。
等潘祖荫一到,宾主三人互致仰慕,延入设好了席面的正厅。潘祖荫不像一般的名翰林,没有丝毫架子,谈吐也极风趣,关卓凡心想,怎么没有早一点认识他。
等到酒过三巡,谈锋渐起,便看出邀许庚身来作陪的好处了——潘祖荫所谈的,全然不是古板的学问,而尽是那些名士风流的勾当,对极了许庚身的胃口,于是席间便聊得极是热络,酒也就喝得痛快。
&nbs... -->>
醇王府里唱过《四郎探母》之后的第三天,朝廷给曾国藩那两道奏折的答复,下来了。
奏请开去曾国荃湖北巡抚,予假回籍养病的折子,照准。
奏请裁撤江宁湘勇,分批资遣的折子,照准。
除此之外,上谕之中当然也还有一句专表嘉慰的话语:“曾国藩以儒生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然能慎始如终,永保勋名。”
看了谕旨,明眼人都知道,曾经叱咤一时的吉字大营,这一回怕是要风消云散了。
而另一道发往浙江的上谕,则不免令人吃惊——浙江巡抚左宗棠,以“战功卓著”的缘故,超擢为闽浙总督,与曾国藩这位两江总督,算是平起平坐了,而麾下的近三万楚军,也就算是正是脱离了湘军的序列。
这一来,不免有人私下议论,说左宗棠自从带兵进入浙江,打得还算有声有色,然而杭州还没有拿下,又怎么说得上是“战功卓著”?功未成而赏先至,真是奇哉怪也。至于跟曾国藩一比,枯荣之间,分际更是鲜明。
这些话传到关卓凡耳朵里,他听了也只是一笑,并不作答。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现在只差一步棋,就可以收帆了。
那么,翰林院的那帮人,到底该怎样去大洒金钱呢?
这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却无意中被胡雪岩派来的一个人,替他解开了。
这个人,是胡雪岩在上海府上的管家。也姓胡。关卓凡在关家大宅里见到他,大为惊奇。
“老胡。你怎么来了?”
“跟侯爷回话,是胡按察从浙江有信给我,让我上京里来,替左大帅办一桩事。”
再问几句,明白了,中秋将近,他是要替左宗棠,来给人送一份节敬。
胡雪岩捐了那几十船军粮。左宗棠已经替他保了三品按察使的衔头,引为最得力的佐助。现在左宗棠和胡雪岩都在浙江,于是胡雪岩传信到上海,命胡管家提了一份钱,依然是走海路进京,特地来跑一趟。
不过这一份节敬,与众不同。要送的只有一个人,潘祖荫。
左宗棠对潘祖荫的感念之情,通朝皆知。当初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的时候,脚踢永州镇总兵樊燮,被樊燮向咸丰皇帝告了一状,说他“劣幕把持军务”。弄得他差点丢了脑袋。多亏江苏籍的大名士潘祖荫上折子替他说话,其中“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两句,一时传诵,亦被左宗棠自己当成不可移替的玉论。
于是。虽然他这一生从未到过京城,亦从未见过潘祖荫。但一直是把他当成救命恩人来看待。
“胡按察说,潘大人是翰林院的掌院副学士。京里我不熟悉,该怎样去,让我听侯爷的吩咐。”
关卓凡楞了片刻,恍然大悟,潘祖荫是江苏人,又是翰林院的副长官,这不就是一条最好的路子?
定下神来盘算了一下,果然不错。江苏一地,人文鼎盛,翰林院中,亦以江苏人为最多。自己把江苏从太平军手里拿回来,这就是天大的人情!从潘祖荫这里入手,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下帖子请他吃饭,都是可以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跟潘祖荫这条线搭上,对日后与左宗棠的相处,也有好处。
想定了便再不犹豫,请西席黄先生写了请柬,请潘祖荫两日后在到府里吃饭。然后派图伯拿上请柬,持了自己的名刺,把胡管家送到了里水胡同潘祖荫的府上。等到胡管家办完了事,图伯的帖子也下好了。
潘祖荫果然爽快异常,让图伯回话,多谢关侯爷的厚意,后天准到。
*
*
为了潘祖荫的到来,这一天关卓凡还特地请了许庚身来做陪客,不然若是在席间谈起学问的话题,自己会接不上茬,怕冷了场。
等潘祖荫一到,宾主三人互致仰慕,延入设好了席面的正厅。潘祖荫不像一般的名翰林,没有丝毫架子,谈吐也极风趣,关卓凡心想,怎么没有早一点认识他。
等到酒过三巡,谈锋渐起,便看出邀许庚身来作陪的好处了——潘祖荫所谈的,全然不是古板的学问,而尽是那些名士风流的勾当,对极了许庚身的胃口,于是席间便聊得极是热络,酒也就喝得痛快。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