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抗日保安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席军校开学典礼的事情,郑卫国早就跟李良荣和廖耀湘讲过了。两人不仅欣然表示同意,得知军校缺乏教官,还主动提出要帮忙在学校带课。
为什么会这么好心呢?一方面,因为博野民军事件和胡学熙事件,两人对郑卫国有些愧疚。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想试探郑卫国有没有割据一方的念头。因为在他们看来,建立军校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班底,极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新军阀。这是持正统观念的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郑卫国想借机建立自己的班底,肯定不会容忍别的势力插手,这样就揭穿了他借抗日之名行割据之实的真面目;如果郑卫国同意的话,那正好,两人还可以借机在军校内部培养出亲zhōng yāng的势力来。
次日一早,郑卫国便让柱子把李良荣和廖耀湘请了过来,大家在一起吃了个早饭。等程政委、周参谋长、周福成军长、冯占海军长他们汇合之后,就一起朝典礼的举办地——东郊阅兵场赶去。至于熊处长,早早地就赶过去布置会场了。
东郊阅兵场是一处非常宽敞平坦的坝子,据说古代某位名将曾在这里阅兵,还留下了点将台等遗址,颇有些历史的沧桑感。不过多年荒废下来,此地早就没有当初沙场秋点兵的景象。附近的农户时常在此晾晒谷物,将其改造成了一个超大的晒场坝。
冀中陆军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布置,就是将土地平整夯实了一番。然后在点将台上拉了一条横幅。若论条件,比当年黄埔军校成立时还要寒酸许多。但郑卫国等人丝毫不介意,一个个欢喜地合不拢嘴巴。
在宣布军校正式成立之前,首先进行了一个阅兵仪式。站在主席台上的是郑卫国及第41集团军各部长官。接受检阅的则是学院的教职员工和第一批学员。
熊处长,不,现在应该称熊院长了,小步跑来,立正敬礼道:“报告总座、各位长官,阅兵仪式准备完毕业,是否开始。请指示!”
郑卫国大手一挥。命令道:“开始!”
随着他一声令下,政治部军乐团开始演奏进行曲。现在第41集团军七拼八凑,已经有一支非常正规的军乐团,不再是以前的草台班子了。
像什么长笛、单簧管(又名黑管)、萨克斯。圆号、长号、中音号。大鼓、大镲、小军鼓。总之,木管、铜管、打击乐三大类乐器是应有尽有,同时还保留了快板、锁呐等富有传统特色的乐器。便于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慷慨激昂的曲调中,军事学院的教官和学员们排着整齐队伍开始进入场地。教职员工不多,只排成一个方阵。学员们有近三百人,分为七个大方阵跟在后面。他们在旗手的引领下,喊着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颇有些气势。
教员们组成的方阵最先走向主席台。这些教员的来源非常复杂,有各军阀部队的旧军官,有军委会整编时派来的军官,有八路军方面支援的军事政工干部,还有就是德国派来的教官。
顺便提一句,德国zhèng fǔ已经妥协了,即同意先付军火,再索取青霉素的制造方法。毕竟两船军火对小胡子来说不算什么,而青霉素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药品。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德国人现在表现得非常配合。
教官方阵快接近主席台的时候,方阵领队突然大声命令道:“正步~走!”只听哗得一声,方阵内各列迅速拉开距离,然后用夸张的高踢腿动作向前迈进,大腿僵直向前方足足踢出90度。
呃,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差别来了。德国汉斯们一个个踢得又高又稳,气场十足。中国教员们则显得参次不齐,有些人踢得又高又好看,有些人则踉踉跄跄地好不狼狈。
主要是中**队缺乏类似的训练,而中国人的体形又不太适合普鲁士的高踢腿正步,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将踢腿高度降低,并通过增加手臂的摆动加强平衡感。
周参谋长小声道:“总座,有时间咱们也得练练这个,最好能搞出一支仪仗队出来。”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可以搞一搞,不过现在时间紧张,等打退日军的扫荡之后,咱们可以搞一个规模盛大的阅兵式,好好鼓舞一下军心士气。”
正嘀咕着,方阵已经到了主席台正前方。领队又大声命令道:“向右~看,敬礼!”教员们齐唰唰地扭过头来,然后左手放下,右臂抬起,五指并拢扣向额头。这是普鲁士军礼,因为是在阅兵,所以手掌略向外展,以示敬意。
郑卫国等长官们忙回礼致敬。尽管长官们的军礼显得有些杂乱,什么俄式、日式、法式、德式,还有各种野路子,但是大伙儿们都很严肃,而且显得非常激动和振奋。对于军人来说,除了战场就是操场,默契和感情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起来的。
“教员们好!”郑卫国看得有些兴奋,忍不住伸出手臂飞舞起来。
教员们一愣,还是那个领队机灵,忙带头喊道:“长官们好!”
“教员们辛苦了!”
“长官们更辛苦!”
郑卫国一愣,这才想起来那句“为人民服务”还没面世呢,不禁哈哈大笑。
这时学员方阵也过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步兵科士官系甲班,之所以被列为第一方阵,是因为该班学员文化程度较高(陆军小学或者普通中学毕业),且有较为丰富的战斗经验。
跟教官们扎着武装带佩带短枪不同,学员们都是手持步枪。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枪头上还装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学员领队大声命令道:“枪上肩,正步~走!” 只听咵得一声,... -->>
出席军校开学典礼的事情,郑卫国早就跟李良荣和廖耀湘讲过了。两人不仅欣然表示同意,得知军校缺乏教官,还主动提出要帮忙在学校带课。
为什么会这么好心呢?一方面,因为博野民军事件和胡学熙事件,两人对郑卫国有些愧疚。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想试探郑卫国有没有割据一方的念头。因为在他们看来,建立军校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班底,极有可能演变成一个新军阀。这是持正统观念的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郑卫国想借机建立自己的班底,肯定不会容忍别的势力插手,这样就揭穿了他借抗日之名行割据之实的真面目;如果郑卫国同意的话,那正好,两人还可以借机在军校内部培养出亲zhōng yāng的势力来。
次日一早,郑卫国便让柱子把李良荣和廖耀湘请了过来,大家在一起吃了个早饭。等程政委、周参谋长、周福成军长、冯占海军长他们汇合之后,就一起朝典礼的举办地——东郊阅兵场赶去。至于熊处长,早早地就赶过去布置会场了。
东郊阅兵场是一处非常宽敞平坦的坝子,据说古代某位名将曾在这里阅兵,还留下了点将台等遗址,颇有些历史的沧桑感。不过多年荒废下来,此地早就没有当初沙场秋点兵的景象。附近的农户时常在此晾晒谷物,将其改造成了一个超大的晒场坝。
冀中陆军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布置,就是将土地平整夯实了一番。然后在点将台上拉了一条横幅。若论条件,比当年黄埔军校成立时还要寒酸许多。但郑卫国等人丝毫不介意,一个个欢喜地合不拢嘴巴。
在宣布军校正式成立之前,首先进行了一个阅兵仪式。站在主席台上的是郑卫国及第41集团军各部长官。接受检阅的则是学院的教职员工和第一批学员。
熊处长,不,现在应该称熊院长了,小步跑来,立正敬礼道:“报告总座、各位长官,阅兵仪式准备完毕业,是否开始。请指示!”
郑卫国大手一挥。命令道:“开始!”
随着他一声令下,政治部军乐团开始演奏进行曲。现在第41集团军七拼八凑,已经有一支非常正规的军乐团,不再是以前的草台班子了。
像什么长笛、单簧管(又名黑管)、萨克斯。圆号、长号、中音号。大鼓、大镲、小军鼓。总之,木管、铜管、打击乐三大类乐器是应有尽有,同时还保留了快板、锁呐等富有传统特色的乐器。便于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慷慨激昂的曲调中,军事学院的教官和学员们排着整齐队伍开始进入场地。教职员工不多,只排成一个方阵。学员们有近三百人,分为七个大方阵跟在后面。他们在旗手的引领下,喊着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颇有些气势。
教员们组成的方阵最先走向主席台。这些教员的来源非常复杂,有各军阀部队的旧军官,有军委会整编时派来的军官,有八路军方面支援的军事政工干部,还有就是德国派来的教官。
顺便提一句,德国zhèng fǔ已经妥协了,即同意先付军火,再索取青霉素的制造方法。毕竟两船军火对小胡子来说不算什么,而青霉素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药品。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德国人现在表现得非常配合。
教官方阵快接近主席台的时候,方阵领队突然大声命令道:“正步~走!”只听哗得一声,方阵内各列迅速拉开距离,然后用夸张的高踢腿动作向前迈进,大腿僵直向前方足足踢出90度。
呃,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差别来了。德国汉斯们一个个踢得又高又稳,气场十足。中国教员们则显得参次不齐,有些人踢得又高又好看,有些人则踉踉跄跄地好不狼狈。
主要是中**队缺乏类似的训练,而中国人的体形又不太适合普鲁士的高踢腿正步,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将踢腿高度降低,并通过增加手臂的摆动加强平衡感。
周参谋长小声道:“总座,有时间咱们也得练练这个,最好能搞出一支仪仗队出来。”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可以搞一搞,不过现在时间紧张,等打退日军的扫荡之后,咱们可以搞一个规模盛大的阅兵式,好好鼓舞一下军心士气。”
正嘀咕着,方阵已经到了主席台正前方。领队又大声命令道:“向右~看,敬礼!”教员们齐唰唰地扭过头来,然后左手放下,右臂抬起,五指并拢扣向额头。这是普鲁士军礼,因为是在阅兵,所以手掌略向外展,以示敬意。
郑卫国等长官们忙回礼致敬。尽管长官们的军礼显得有些杂乱,什么俄式、日式、法式、德式,还有各种野路子,但是大伙儿们都很严肃,而且显得非常激动和振奋。对于军人来说,除了战场就是操场,默契和感情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起来的。
“教员们好!”郑卫国看得有些兴奋,忍不住伸出手臂飞舞起来。
教员们一愣,还是那个领队机灵,忙带头喊道:“长官们好!”
“教员们辛苦了!”
“长官们更辛苦!”
郑卫国一愣,这才想起来那句“为人民服务”还没面世呢,不禁哈哈大笑。
这时学员方阵也过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步兵科士官系甲班,之所以被列为第一方阵,是因为该班学员文化程度较高(陆军小学或者普通中学毕业),且有较为丰富的战斗经验。
跟教官们扎着武装带佩带短枪不同,学员们都是手持步枪。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枪头上还装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学员领队大声命令道:“枪上肩,正步~走!” 只听咵得一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