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桀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初虽然《桀骜》的更新频率饱受嫌弃,但是林涵的知识底蕴却从没人怀疑过,他自小跟着年迈的奶奶在几位叔叔伯伯家之间颠沛流离,书就是他唯一的唯一寄托,他父亲虽然没来得及给他留下什么遗产,却给他留下很多书。小时候那些初到一个新家庭的清晨,在婶娘隔着窗户指桑骂槐、那些娇生惯养的堂兄弟们忙着排挤他嫌弃他的时候,他都是靠书熬过来的。后来长大之后,才能靠着一点写文的收入和一个大学录取文凭离开那里。
他看过的关于水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他摸不准这个水炼之法的水,究竟是怎样的属性。在原文中,这个水炼之法是没有出现过的,就好像神农百草经也没有出现过一样,这样林涵的作者优势就全然不复存在了。不过这个世界都是他构建出来的,所以应该也是在他的知识体系里的。
原本关于水,他最喜欢的是左传中的一句“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几乎讲透了人性,后面关于法律的议论也是他喜欢的。所以他一直是按这个方向在试水炼之法的,用的都是水滴石穿的方法,试图用灵泉水的冲击将药草碾碎,淘去多余的部分,然而重新凝结成丹。
但是每次药草一碎,所有药性毒性全部一齐崩散,他的灵识完全控制不过来,更别说把有用的部分凝结成丹了,所以试了五次,都只弄出一碗混杂浑浊的药汤,还不如火炼的丹药。
但这次他想换个方向。
他想的是,在这个世界里,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鸿钧于洪荒中讲道,老君一气化三清,而世俗中的老子,就是三清中的太上老君。
而老子的道德经中也讲过水,讲的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又说“水处众人之恶”,这个恶有两种译法,有人说是众人厌恶的地方,也有人说是微小不受注意的地方,林涵的理解偏向于两者兼有,是指水能去那些众人不愿意去也注意不到的地方,最后对水的评价非常之高,“故几于道”,
在桀骜之中,道是非常高的存在,老君一气化三清,是修真界最高的尊神。这个老君指的就是天地大道,指的是自然,而修真者毕生追求的也是至高无上的天地大道,虽然多数只能领悟到大道中的分支比如五行之道,雷霆之道,但只要领悟一条,从元婴期进入化神期就有了保障,这比什么法宝飞剑和道行都来得珍贵。
如果水真的如同道德经讲的这么接近于道,那很可能水炼之法中的水,就是“上善若水”的水。
林涵下了决心,将药草放入灵泉之后,平心静气,最后一次将灵识沉入了泉水之中。
修真者进入炼气期之后,就有了灵识,灵识如同意识一般,是可以控制物体的,不过依附于灵气,所以只能控制比较低阶的法宝,或者如同余天禄那样特殊处理过的飞剑,只有到达金丹期之后,才能隔空控制物体。
以林涵这种炼气期的灵识,是控制不了灵泉水这样的天然物体的。
但青帝秘简中之所以一定要用灵品灵泉,就是因为灵品灵泉有了所谓“灵性”,修真者的灵识能融入其中,达到控制的目的。
但是林涵试了几次,发现这并不是完全的控制,不像控制法宝飞剑一样你让他去哪就去哪,灵泉水还是保存了水的本性,比如避高趋低,他最多只能把灵泉水掀起一个小波浪,却不能让它们从碗口般的灵泉里跳出来。
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法将打碎的药草凝结成丹的原因,灵泉水本就是无形之物,只要药草一打散,灵泉水彼此流动融合,一切都前功尽弃。
但这次林涵的想法不同了。
他的灵识沉入泉水之后,并没有马上动作。
他在感受水的属性。
他很想知道,所谓的“上善若水”,这种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液体,到底能善到哪去。所谓的“几近于道”,到底近的是什么道。
灵泉水静静地停留在泉眼中,水面平滑如镜,浸着几棵灵药,林涵的灵识也静静地融在水中,他甚至感觉自己的心彻底静了下来,如深夜里的一汪泉水,这种沉静让他想起自己入睡前的平静,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沉入黑暗中,自己的意识也渐渐地沉下去……
在他沉到底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感觉水动了。
他先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控制灵识搅动了泉水,反应过来才发现,竟然是水在动。
这一汪平静的泉水,竟然在动。
泉水中的一切都在他面前展开来,清晰得如同他此刻正置身于泉水中一样,泉眼中四周的白色石壁,上面的每一似裂缝,每一个孔隙,水都在往里面钻,石头被浸湿,水还在往石壁里缓慢地浸润,浸润……
而泉水中的药草,此刻变得如同参天大树。
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根须,甚至叶子上的每一个小缺口,都清晰得如同在眼前一般。
水在浸润每一棵药草。
一丝一丝,像沙子填满石缝,却比那更细微,一点一点浸入药草之中,缓缓染进厚实的叶片,坚硬的根须,最终,在一瞬间豁然开朗。
整株药草的内部,都呈现在了林涵面前!
药草内部的每一丝经络,每一条通道,每一颗种子里静静包裹的芽孢,每一片叶片中的叶脉,叶脉中的汁液,都如同被剖开一般,展开在林涵面前!灵泉水如同游丝一般在药草内部穿行,只要林涵心念一动,就能将药草中的任何一部分,彻底... -->>
当初虽然《桀骜》的更新频率饱受嫌弃,但是林涵的知识底蕴却从没人怀疑过,他自小跟着年迈的奶奶在几位叔叔伯伯家之间颠沛流离,书就是他唯一的唯一寄托,他父亲虽然没来得及给他留下什么遗产,却给他留下很多书。小时候那些初到一个新家庭的清晨,在婶娘隔着窗户指桑骂槐、那些娇生惯养的堂兄弟们忙着排挤他嫌弃他的时候,他都是靠书熬过来的。后来长大之后,才能靠着一点写文的收入和一个大学录取文凭离开那里。
他看过的关于水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他摸不准这个水炼之法的水,究竟是怎样的属性。在原文中,这个水炼之法是没有出现过的,就好像神农百草经也没有出现过一样,这样林涵的作者优势就全然不复存在了。不过这个世界都是他构建出来的,所以应该也是在他的知识体系里的。
原本关于水,他最喜欢的是左传中的一句“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几乎讲透了人性,后面关于法律的议论也是他喜欢的。所以他一直是按这个方向在试水炼之法的,用的都是水滴石穿的方法,试图用灵泉水的冲击将药草碾碎,淘去多余的部分,然而重新凝结成丹。
但是每次药草一碎,所有药性毒性全部一齐崩散,他的灵识完全控制不过来,更别说把有用的部分凝结成丹了,所以试了五次,都只弄出一碗混杂浑浊的药汤,还不如火炼的丹药。
但这次他想换个方向。
他想的是,在这个世界里,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鸿钧于洪荒中讲道,老君一气化三清,而世俗中的老子,就是三清中的太上老君。
而老子的道德经中也讲过水,讲的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又说“水处众人之恶”,这个恶有两种译法,有人说是众人厌恶的地方,也有人说是微小不受注意的地方,林涵的理解偏向于两者兼有,是指水能去那些众人不愿意去也注意不到的地方,最后对水的评价非常之高,“故几于道”,
在桀骜之中,道是非常高的存在,老君一气化三清,是修真界最高的尊神。这个老君指的就是天地大道,指的是自然,而修真者毕生追求的也是至高无上的天地大道,虽然多数只能领悟到大道中的分支比如五行之道,雷霆之道,但只要领悟一条,从元婴期进入化神期就有了保障,这比什么法宝飞剑和道行都来得珍贵。
如果水真的如同道德经讲的这么接近于道,那很可能水炼之法中的水,就是“上善若水”的水。
林涵下了决心,将药草放入灵泉之后,平心静气,最后一次将灵识沉入了泉水之中。
修真者进入炼气期之后,就有了灵识,灵识如同意识一般,是可以控制物体的,不过依附于灵气,所以只能控制比较低阶的法宝,或者如同余天禄那样特殊处理过的飞剑,只有到达金丹期之后,才能隔空控制物体。
以林涵这种炼气期的灵识,是控制不了灵泉水这样的天然物体的。
但青帝秘简中之所以一定要用灵品灵泉,就是因为灵品灵泉有了所谓“灵性”,修真者的灵识能融入其中,达到控制的目的。
但是林涵试了几次,发现这并不是完全的控制,不像控制法宝飞剑一样你让他去哪就去哪,灵泉水还是保存了水的本性,比如避高趋低,他最多只能把灵泉水掀起一个小波浪,却不能让它们从碗口般的灵泉里跳出来。
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法将打碎的药草凝结成丹的原因,灵泉水本就是无形之物,只要药草一打散,灵泉水彼此流动融合,一切都前功尽弃。
但这次林涵的想法不同了。
他的灵识沉入泉水之后,并没有马上动作。
他在感受水的属性。
他很想知道,所谓的“上善若水”,这种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液体,到底能善到哪去。所谓的“几近于道”,到底近的是什么道。
灵泉水静静地停留在泉眼中,水面平滑如镜,浸着几棵灵药,林涵的灵识也静静地融在水中,他甚至感觉自己的心彻底静了下来,如深夜里的一汪泉水,这种沉静让他想起自己入睡前的平静,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沉入黑暗中,自己的意识也渐渐地沉下去……
在他沉到底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感觉水动了。
他先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控制灵识搅动了泉水,反应过来才发现,竟然是水在动。
这一汪平静的泉水,竟然在动。
泉水中的一切都在他面前展开来,清晰得如同他此刻正置身于泉水中一样,泉眼中四周的白色石壁,上面的每一似裂缝,每一个孔隙,水都在往里面钻,石头被浸湿,水还在往石壁里缓慢地浸润,浸润……
而泉水中的药草,此刻变得如同参天大树。
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根须,甚至叶子上的每一个小缺口,都清晰得如同在眼前一般。
水在浸润每一棵药草。
一丝一丝,像沙子填满石缝,却比那更细微,一点一点浸入药草之中,缓缓染进厚实的叶片,坚硬的根须,最终,在一瞬间豁然开朗。
整株药草的内部,都呈现在了林涵面前!
药草内部的每一丝经络,每一条通道,每一颗种子里静静包裹的芽孢,每一片叶片中的叶脉,叶脉中的汁液,都如同被剖开一般,展开在林涵面前!灵泉水如同游丝一般在药草内部穿行,只要林涵心念一动,就能将药草中的任何一部分,彻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