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帝王师:刘伯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吴成七正要有所动作,准备继续增援其他几十寨时,叶琛出奇制胜,绕过了他那些寨子,直扑他的总寨。在一个时辰内就彻底扫平了吴成七总寨外围的防御,对其完成包围。吴成七的寨子虽然易守难攻,但有个致命缺陷:水源短缺。叶琛按照刘伯温的方法,只围不攻。吴成七多次派人下寨要和叶琛决战,叶琛坚守壁垒,就是不理他。
吴成七被围了一个月后,水源枯竭,精神崩溃。在一个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他扔下了大部队,带着自己的卫队奇迹般地冲出包围圈。叶琛围追不舍,吴成七联合其他还在的寨子,调整兵力,和叶琛在平地上对攻。在平原作战是蒙古军的长项,所以吴成七屡战屡败。但吴成七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他一面和叶琛对抗,一面派人打通总寨和地面的水源问题,大功一成,吴成七杀了个回马枪,又跑回了总寨。
叶琛这次没有只围不攻,而是对吴成七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进攻,但是收效甚微。
刘伯温来到前线,查看了地形,观察了敌人的士气后,对叶琛说:“他们支撑不了多久,我们用灯笼计。”
叶琛问:“何谓灯笼计?”
刘伯温回答:“你让一支队伍到他总寨对面的黄呈羊山岭上,黑夜时,每人肩挑悬挂有二十多盏灯笼的长竹竿,从山岭头挑到龚宅,吹熄后返回黄呈羊岭头。到山岭头后再次点燃灯笼向龚宅行进。如此往返,每夜以一二百名官兵轮流进行。”
叶琛说:“这不是驴拉磨吗?”
刘伯温说:“咱们知道是驴拉磨,但吴成七看到这种情形,一定认为是咱们的增援部队。他部队的士气现在很糟糕,又因为粮草将尽,内外合力作用下,人心不稳。你抓住机会,来一场猛攻,胜利就在眼前。”
叶琛问:“你怎么知道他士气糟糕、粮草将尽?”
刘伯温说:“观察。你看他寨子上的巡逻士兵,站得不直,而且来回走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再看他寨子的炊烟,前几天还是一日一升,现在是三日一升,所以我有此断定。”
叶琛惊叹道:“真神人也!”
按照刘伯温的指示,叶琛开始行动,随后又派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从吴成七总寨的后山摸了上去,双方在约定时间同时发动进攻。
正如刘伯温所料,吴成七的部队防御能力大大下降,叶琛很快就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吴成七寨。在一块树丛中的崖壁里,叶琛发现了吴成七的尸体,死因不明。
这就是灯笼计,刘伯温在元朝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运用他军事智慧的结晶。自此后,他那无穷的智慧全部奉献给了朱元璋。
刘福通的斩首行动
繁星满天,不如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不如一个太阳。刘伯温的灯笼计虽然出神入化,却不能扭转乾坤,所以不可能为元王朝照耀出一条光明大道来。时光流逝到人类纪年的1357年时,元王朝已如烈日下的冰山,融化只是时间问题了。
担任烈日的是最早向元王朝叫阵的刘福通,刘福通是那个年代革命家中最有责任感的英雄人物。方国珍、张士诚,包括正在鬼鬼祟祟打家劫舍的朱元璋和刘福通那光辉得如金子般的品德一比,简直连土块都不如。
刘福通反元毫无私心,他本是富户,不愁吃穿玩乐,但却和他的战友韩山童抛弃富贵,专心致志地以驱逐蒙古人为使命。
如果从刘福通的自我宣传来看,他和刘伯温还是亲戚。刘福通自称是刘伯温的七世祖、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裔,他的那位战友韩山童则宣称自己是赵佶(宋徽宗)的后人。两个人在黄河岸边造反不久,赵佶这个懦弱无能的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后人,所以韩山童战死,刘福通一人顶着无边的压力和元政府对抗。
他虽然在中原地区攻陷了许多城镇,但因为中原是元王朝重兵所在,所以他的革命生涯可谓上气不接下气。1354年阴历十月,元朝四十万大军在高邮城下不战自溃后,元王朝再也不能集结这样大的兵力,所以各地的革命家们缓了一口气。刘福通也不例外,他度过寒冬,大踏步进入春天,这位高风亮节的英雄把韩山童的小儿子韩林儿立为皇帝,国号“宋”,史称“韩宋帝国”。然后,转守为攻。
当刘伯温在青田专心致志地用灯笼计时,刘福通制定了让元王朝魂不附体的斩首行动。执行斩首行动的部队分为三路:西路军由大将李武率领,攻今陕西地区;东路军由大将毛贵率领,攻今山东地区;北路军由“关先生”关铎率领,攻上都。
李武率领的西路军最先出发,进入陕西后未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就推进到陕西行省行政首府奉元(今陕西西安)城下。不过在围攻长安一日后,元政府援军赶到,双方就在平原展开激战,李武战败,西路军宣告失败。
毛贵率领的东路军目标是占领山东后北上,然后和北路军夹击大都。按照作战计划,毛贵在海州击溃元王朝的海军,然后乘海路攻下胶州,在扫荡了山东的蒙古人势力后,毛贵并没有等北路军,而是豪气干云地兵锋直指大都,挺进距大都只五十公里的柳林村。
大都城如被浇上了热水的蚂蚁窝,元顺帝魂不附体,准备向北逃亡。新任宰相拓跋太平是个头脑冷静的人,认为毛贵孤军深入,不能持久,只要拖住他一段时间,他就会不战自退。元顺帝战栗不已,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拓跋太平。拓跋太平集结了当时大都城内所能集结的一切兵力,主动出击柳林村。双方就在柳林村发生激战,毛贵错误地估计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和蒙古军队展开野战。结果,毛贵惊讶地发现,蒙古军队当年横扫地球的气势犹存,但发现时已经晚了,他的军队经不住蒙古骑兵的冲杀,溃败而退回山东。
毛贵退回山东后,重新调整兵力,准备再来一次斩首行动,但很快就出现内讧,毛贵死于内讧中,这支曾和大都擦肩而过的东路军灰飞烟灭。
运气最好的是关先生的北路军,但最莫名其妙的也是这支北路军。按刘福通之前的作战计划,北路军的任务是越过太行山,绕过所有城镇直奔大都,在大都外围和东路军汇合,联合夹击大都。可计划不如变化快,关先生到太行山时,元军已把各个关口堵得水泄不通,关先生进行了几次试探性攻击后,发现不可能完成任务。但他也没有通知刘福通,而是擅自做主,强攻冀宁(今山西太原),冀宁城高墙厚,关先生损失惨重,但他运气好,终于攻陷冀宁。在休息了一个月后,又强攻大同(今山西大同),大同顷刻而下,关先生志得意满,一股气荡平了从大同到上都的元军防御据点,推进到上都开平城下,一阵猛烈的攻击后,开平城陷。表面上看,关先生完成了军事任务,但由于他在路上耗费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所以当毛贵在距大都五十公里的柳林村放眼四望时,根本没有看到战友关先生。关先生在上都踌躇满志,因为南下二百八十公里就是元大都。但莫名其妙的是,关先生没有南下,却向东推进,攻陷了辽阳(今辽宁辽阳),进入高丽王国。
高丽王国当时是元王朝的卫星国,主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但他们没有和关先生刀枪相见,而是乞灵于阴谋诡计。他们派出大批美女和关先生的军队缠绵,又搬空了国库,把所有珍宝献给关先生。当关先生和他的部队沉浸在这种奢华纵欲的生活中无法自拔时,高丽王国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早已准备好的特种部... -->>
吴成七正要有所动作,准备继续增援其他几十寨时,叶琛出奇制胜,绕过了他那些寨子,直扑他的总寨。在一个时辰内就彻底扫平了吴成七总寨外围的防御,对其完成包围。吴成七的寨子虽然易守难攻,但有个致命缺陷:水源短缺。叶琛按照刘伯温的方法,只围不攻。吴成七多次派人下寨要和叶琛决战,叶琛坚守壁垒,就是不理他。
吴成七被围了一个月后,水源枯竭,精神崩溃。在一个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他扔下了大部队,带着自己的卫队奇迹般地冲出包围圈。叶琛围追不舍,吴成七联合其他还在的寨子,调整兵力,和叶琛在平地上对攻。在平原作战是蒙古军的长项,所以吴成七屡战屡败。但吴成七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他一面和叶琛对抗,一面派人打通总寨和地面的水源问题,大功一成,吴成七杀了个回马枪,又跑回了总寨。
叶琛这次没有只围不攻,而是对吴成七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进攻,但是收效甚微。
刘伯温来到前线,查看了地形,观察了敌人的士气后,对叶琛说:“他们支撑不了多久,我们用灯笼计。”
叶琛问:“何谓灯笼计?”
刘伯温回答:“你让一支队伍到他总寨对面的黄呈羊山岭上,黑夜时,每人肩挑悬挂有二十多盏灯笼的长竹竿,从山岭头挑到龚宅,吹熄后返回黄呈羊岭头。到山岭头后再次点燃灯笼向龚宅行进。如此往返,每夜以一二百名官兵轮流进行。”
叶琛说:“这不是驴拉磨吗?”
刘伯温说:“咱们知道是驴拉磨,但吴成七看到这种情形,一定认为是咱们的增援部队。他部队的士气现在很糟糕,又因为粮草将尽,内外合力作用下,人心不稳。你抓住机会,来一场猛攻,胜利就在眼前。”
叶琛问:“你怎么知道他士气糟糕、粮草将尽?”
刘伯温说:“观察。你看他寨子上的巡逻士兵,站得不直,而且来回走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再看他寨子的炊烟,前几天还是一日一升,现在是三日一升,所以我有此断定。”
叶琛惊叹道:“真神人也!”
按照刘伯温的指示,叶琛开始行动,随后又派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从吴成七总寨的后山摸了上去,双方在约定时间同时发动进攻。
正如刘伯温所料,吴成七的部队防御能力大大下降,叶琛很快就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吴成七寨。在一块树丛中的崖壁里,叶琛发现了吴成七的尸体,死因不明。
这就是灯笼计,刘伯温在元朝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运用他军事智慧的结晶。自此后,他那无穷的智慧全部奉献给了朱元璋。
刘福通的斩首行动
繁星满天,不如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不如一个太阳。刘伯温的灯笼计虽然出神入化,却不能扭转乾坤,所以不可能为元王朝照耀出一条光明大道来。时光流逝到人类纪年的1357年时,元王朝已如烈日下的冰山,融化只是时间问题了。
担任烈日的是最早向元王朝叫阵的刘福通,刘福通是那个年代革命家中最有责任感的英雄人物。方国珍、张士诚,包括正在鬼鬼祟祟打家劫舍的朱元璋和刘福通那光辉得如金子般的品德一比,简直连土块都不如。
刘福通反元毫无私心,他本是富户,不愁吃穿玩乐,但却和他的战友韩山童抛弃富贵,专心致志地以驱逐蒙古人为使命。
如果从刘福通的自我宣传来看,他和刘伯温还是亲戚。刘福通自称是刘伯温的七世祖、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裔,他的那位战友韩山童则宣称自己是赵佶(宋徽宗)的后人。两个人在黄河岸边造反不久,赵佶这个懦弱无能的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后人,所以韩山童战死,刘福通一人顶着无边的压力和元政府对抗。
他虽然在中原地区攻陷了许多城镇,但因为中原是元王朝重兵所在,所以他的革命生涯可谓上气不接下气。1354年阴历十月,元朝四十万大军在高邮城下不战自溃后,元王朝再也不能集结这样大的兵力,所以各地的革命家们缓了一口气。刘福通也不例外,他度过寒冬,大踏步进入春天,这位高风亮节的英雄把韩山童的小儿子韩林儿立为皇帝,国号“宋”,史称“韩宋帝国”。然后,转守为攻。
当刘伯温在青田专心致志地用灯笼计时,刘福通制定了让元王朝魂不附体的斩首行动。执行斩首行动的部队分为三路:西路军由大将李武率领,攻今陕西地区;东路军由大将毛贵率领,攻今山东地区;北路军由“关先生”关铎率领,攻上都。
李武率领的西路军最先出发,进入陕西后未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就推进到陕西行省行政首府奉元(今陕西西安)城下。不过在围攻长安一日后,元政府援军赶到,双方就在平原展开激战,李武战败,西路军宣告失败。
毛贵率领的东路军目标是占领山东后北上,然后和北路军夹击大都。按照作战计划,毛贵在海州击溃元王朝的海军,然后乘海路攻下胶州,在扫荡了山东的蒙古人势力后,毛贵并没有等北路军,而是豪气干云地兵锋直指大都,挺进距大都只五十公里的柳林村。
大都城如被浇上了热水的蚂蚁窝,元顺帝魂不附体,准备向北逃亡。新任宰相拓跋太平是个头脑冷静的人,认为毛贵孤军深入,不能持久,只要拖住他一段时间,他就会不战自退。元顺帝战栗不已,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拓跋太平。拓跋太平集结了当时大都城内所能集结的一切兵力,主动出击柳林村。双方就在柳林村发生激战,毛贵错误地估计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和蒙古军队展开野战。结果,毛贵惊讶地发现,蒙古军队当年横扫地球的气势犹存,但发现时已经晚了,他的军队经不住蒙古骑兵的冲杀,溃败而退回山东。
毛贵退回山东后,重新调整兵力,准备再来一次斩首行动,但很快就出现内讧,毛贵死于内讧中,这支曾和大都擦肩而过的东路军灰飞烟灭。
运气最好的是关先生的北路军,但最莫名其妙的也是这支北路军。按刘福通之前的作战计划,北路军的任务是越过太行山,绕过所有城镇直奔大都,在大都外围和东路军汇合,联合夹击大都。可计划不如变化快,关先生到太行山时,元军已把各个关口堵得水泄不通,关先生进行了几次试探性攻击后,发现不可能完成任务。但他也没有通知刘福通,而是擅自做主,强攻冀宁(今山西太原),冀宁城高墙厚,关先生损失惨重,但他运气好,终于攻陷冀宁。在休息了一个月后,又强攻大同(今山西大同),大同顷刻而下,关先生志得意满,一股气荡平了从大同到上都的元军防御据点,推进到上都开平城下,一阵猛烈的攻击后,开平城陷。表面上看,关先生完成了军事任务,但由于他在路上耗费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所以当毛贵在距大都五十公里的柳林村放眼四望时,根本没有看到战友关先生。关先生在上都踌躇满志,因为南下二百八十公里就是元大都。但莫名其妙的是,关先生没有南下,却向东推进,攻陷了辽阳(今辽宁辽阳),进入高丽王国。
高丽王国当时是元王朝的卫星国,主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但他们没有和关先生刀枪相见,而是乞灵于阴谋诡计。他们派出大批美女和关先生的军队缠绵,又搬空了国库,把所有珍宝献给关先生。当关先生和他的部队沉浸在这种奢华纵欲的生活中无法自拔时,高丽王国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早已准备好的特种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