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铁血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实行以文制武的国策,武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别看这些武官的品级都很高,可平时这些武官也就是朝堂上的摆设,国家大事基本上没他们说话的份。可今天情形不同,因为两派文官意见相左、相持不下,所以武官的意见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不过,就凭这群武官的意见显然还不能一锤定音,崇祯帝还需要更重量级的意见。
崇祯帝的目光落在了内阁首辅成基命身上,问道:“成爱卿,你的意见呢?”
成基命急步出列跪倒丹墀,他脑门上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既不想和周延儒作对,也不想和刘宗周这些清流闹翻。周延儒现在虽然还只是次辅,可他八年前就当过首辅,他在朝中的势力可谓盘根错节,得罪不起呀,刘宗周、李邦华这些清流更是难缠,因为他们是世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成基命为官谨慎,他是哪边都不想得罪。
“万岁,臣年事已高心力不济,恐无法替万岁筹划国事了,臣请告老还乡。”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成基命情急之下居然选择了最消极的对策——摞挑子,我什么也不说,哪边都不得罪,我不当这个首辅了还不行吗?
百官愕然。
崇祯帝更是愕然,惊愕之余更有愤怒!
堂堂内阁首辅,国之干臣,却居然连发表自己意见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庸官留他在朝中还有何用?
盛怒之下,崇祯帝冷然道:“朕准了。”
“谢主龙恩。”
成基命庄重地卸下顶戴,跪在殿上三跪九叩,然后起身孤独地离开了大殿,一代内阁首辅就以这样一种极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仕途。
崇祯帝把目光转向周延儒,朗声道:“周爱卿,即日起你改为皇极殿大学士。”
有明一代的大学士殿阁制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皇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入阁即为东阁大学士,而文渊阁以上的大学士就有资格成为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改为皇极殿大学士,实际上已经就是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急出班跪倒,以首顿地高呼:“臣周延儒……谢主龙恩。”
崇祯帝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以为周爱卿、王爱卿所奏不无道理,放走皇太极无疑于纵虎归山,可先将皇太极负枷游街,以振奋京师百姓和京营将士之民心、士气,三日之后在菜市口处以磔刑!”
“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
周延儒,王朴,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十三道都指挥使等武官,还有以周延儒为首的文官纷纷跪倒在殿上,欢声雷动,刘宗周、李邦华等清流虽然不服,可崇祯帝既然已经下旨,他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还不致于为了皇太极而去触犯崇祯帝的逆鳞。
崇祯帝看看天色,向旁边的王承恩道:“承恩哪,快去吩咐御膳房,可以开筵了。”
虽然刘宗周这些清流的胡搅蛮缠闹得崇祯帝很不愉快,可今天这顿庆功宴却一定要举行,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给王朴接风洗尘,更是为了庆祝传国玉玺的回归,更是为了庆祝大明的中兴之兆。
当然,在筵席上,崇祯皇帝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而且还是喜事。
实行以文制武的国策,武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别看这些武官的品级都很高,可平时这些武官也就是朝堂上的摆设,国家大事基本上没他们说话的份。可今天情形不同,因为两派文官意见相左、相持不下,所以武官的意见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不过,就凭这群武官的意见显然还不能一锤定音,崇祯帝还需要更重量级的意见。
崇祯帝的目光落在了内阁首辅成基命身上,问道:“成爱卿,你的意见呢?”
成基命急步出列跪倒丹墀,他脑门上已经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既不想和周延儒作对,也不想和刘宗周这些清流闹翻。周延儒现在虽然还只是次辅,可他八年前就当过首辅,他在朝中的势力可谓盘根错节,得罪不起呀,刘宗周、李邦华这些清流更是难缠,因为他们是世人眼中的“正人君子”。
成基命为官谨慎,他是哪边都不想得罪。
“万岁,臣年事已高心力不济,恐无法替万岁筹划国事了,臣请告老还乡。”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成基命情急之下居然选择了最消极的对策——摞挑子,我什么也不说,哪边都不得罪,我不当这个首辅了还不行吗?
百官愕然。
崇祯帝更是愕然,惊愕之余更有愤怒!
堂堂内阁首辅,国之干臣,却居然连发表自己意见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庸官留他在朝中还有何用?
盛怒之下,崇祯帝冷然道:“朕准了。”
“谢主龙恩。”
成基命庄重地卸下顶戴,跪在殿上三跪九叩,然后起身孤独地离开了大殿,一代内阁首辅就以这样一种极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仕途。
崇祯帝把目光转向周延儒,朗声道:“周爱卿,即日起你改为皇极殿大学士。”
有明一代的大学士殿阁制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皇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入阁即为东阁大学士,而文渊阁以上的大学士就有资格成为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改为皇极殿大学士,实际上已经就是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急出班跪倒,以首顿地高呼:“臣周延儒……谢主龙恩。”
崇祯帝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以为周爱卿、王爱卿所奏不无道理,放走皇太极无疑于纵虎归山,可先将皇太极负枷游街,以振奋京师百姓和京营将士之民心、士气,三日之后在菜市口处以磔刑!”
“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
周延儒,王朴,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十三道都指挥使等武官,还有以周延儒为首的文官纷纷跪倒在殿上,欢声雷动,刘宗周、李邦华等清流虽然不服,可崇祯帝既然已经下旨,他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们还不致于为了皇太极而去触犯崇祯帝的逆鳞。
崇祯帝看看天色,向旁边的王承恩道:“承恩哪,快去吩咐御膳房,可以开筵了。”
虽然刘宗周这些清流的胡搅蛮缠闹得崇祯帝很不愉快,可今天这顿庆功宴却一定要举行,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给王朴接风洗尘,更是为了庆祝传国玉玺的回归,更是为了庆祝大明的中兴之兆。
当然,在筵席上,崇祯皇帝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而且还是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