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官途

鹅城知县/著

2017-03-31

最新章节:完本感言

书籍简介

一个农家小子的红色之路。在一篇文章受到省委书记赏识后,开始平步青云,施展抱负,攀登仕途顶峰。宏大的理想,忧民的情怀,让他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来,最终成就的是他人生的红色官途!qq群113471192(红色官途)已经完本重生之人路仕途,第二本书上传,请书友们放心收藏!

首章试读

更新时间:2013-09-30

第一章向副省长进言

“小王,省里领导到我们乡视察工作,你负责把会议室的卫生打扫一下。”

宪河乡政府大院里,年轻公务员王简正在办公室里写材料,党政办主任冯国强走过来吩咐道。

“好的冯主任。”

王简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向党政办公楼的二楼会议室走去。

宪河乡是东亭县里的一个穷乡,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老百姓大多数到外面打工,乡财政收入水平低,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工作,王简大学毕业后报考公务员的时候,出于报效家乡的心理,便报考了这个乡,当时总共只有五个人报,王简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成功考上。

来到之后,王简才感到后悔,工作半年了,一分钱的工资还没有发,乡干部见干下去也没有希望,有的都出去打工去了,继续坚持的也都有一份副业维持生活,当把这一切说给同学听的时候,同学睁大了眼睛说什么也不相信,现在公务员居然有发不上工资的?

王简只有苦笑,要不是他当初定下了从政的理念,他也早挂冠而去,到企业发展了。

没办法,万事开头难,王简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之外对全乡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想知道宪河乡为什么会这么穷。

宪河乡有山有水,平原占大多数,自古以来就是粮仓之地,而正是这种粮仓之地的观念,限制了宪河乡的发展思路,全乡没有任何经济作物,主要产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效益自然不高,老百姓只有到外面打工。这些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乡里的干部没有了干劲,与老百姓打交道是除了要钱还是要钱,没想尽办法通过发展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一些小商小贩刚开了张,工商税务的就上了门,收税的收税缴钱的缴钱,干了几天就干不下去了。连本地商贩都是如此对待,更不用说外来的客商了,搞得宪河乡一潭死水,不落后才怪呢!

其实也不是宪河乡落后的问题,整个东亭县也是全省的贫困县,省里也在想办法促进东亭县的发展,但无论是投了多少钱,都没有起大太的效果,惹得省领导都很愤怒,东亭县就是一个填不尽的大窟窿,长此以往与其它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了。...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