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明才子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德清法师不仅是禅净双修,而且还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实际践行者。儒释道三家合一并不是新鲜事物,苏东坡早已成功实行了。正因为儒释道三家合一,才造就了一代奇才苏东坡,其无上的境界,创造自有文字以来从未抵达的深度和广度。
憨山德清在艺术上的功力当然还比不上苏东坡,但在明朝却是一位罕见的高僧,不仅禅学精深,而且在儒家和道家学术上也达到了大宗师的水准。
禅宗最兴盛的时期乃是五代十国和宋代,元朝已降,禅宗逐渐衰微,德清中年后入主禅宗祖庭曹溪派,锐意振刷,起衰振废,使得曹溪一派得以中兴,后人尊崇德清,认为他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僧,更是一代祖师。
如果从帝王的谥号上说,有太祖、世祖的谥号,憨山德清就是曹溪派的世祖,相当于刘秀重建汉室的地位。
当然这都是说的憨山德清一生的成就,此时的德清不过刚刚崭露头角,却已经显露出超凡的才华,他在禅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况且在针灸学上的创新颇为相似,同样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
前些日子,德清来到凤阳,在龙兴寺挂单,龙兴寺一般人都知道,原来就是朱元璋出家时的皇觉寺,后来修建皇城时,大力重修了龙兴寺。
士大夫当中信佛的人很多,崇拜高僧的士女更是数不胜数。自打德清来到凤阳,龙兴寺的香火翻了好几番,一点不比追逐况且的盛况差。大家对德清是欣赏,是敬重,而不像况且,人人都想吃其肉喝其血。
“这位公子好面生,以前见过小僧吗?”德清看看况且,不解地问道,知道他别号憨山的人不多,在凤阳还是第一个遇见。
况且强抑心中的激动,笑道:“见是没见过,倒是看过不少你的著作。”
德清更是纳闷,自己没写过什么啊,他可能记错了,是另一个法号德清的和尚。毕竟人有重名,这法号重名的真不少,各寺庙给弟子赐予法号时,根本没法规避。到最后,哪个名气大,这个法号实际就归了谁。
皇室为怕子孙后代重名,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就是先把中间的字设计出来,用一句古诗古文的排下去,然后等到有子孙降生时,就由皇上亲自给赐名。
一般家族也是如此,翻开一部部家谱,基本就能明白这个规律。只是一般家族起名不一定要族长起,自己的家长就能起,然后在家谱中写上就是。
皇室就不行了,必须皇上亲自赐名,遇到事情多或者比较懒的皇上,事情就出来了,有的皇室成员都长到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名字,为啥,皇上忙,还没空赐名呢,平时也没什么麻烦的,反正用弟兄行中的序数来代替也行,比如朱十三公子,朱八皇子的,有名一般人也不敢叫。
可是,到了婚姻嫁娶的时候麻烦就来了,结婚必须得有名,总不能是无名氏结婚吧?没有名字怎么办,只好等,有的等了七八年,从十八等到二十八了还没等来一个名字,只好继续等,等……。
明皇室给子孙起名的这规矩,不是坑爹,纯粹是坑子孙。
“小和尚,你这么小的年纪走千山踏万水的,不怕被虎狼吃了啊。”不知是哪家的女眷也开起了德清的玩笑。
“女施主说笑了,小僧心中有佛,焉能怕什么虎狼妖魔。遇到虎狼则度之,遇到妖魔则除之。”
“小和尚何处见得如来?”况且如参禅一般喝道。
“小僧没见过佛祖啊。”
“没见过佛祖,心中焉能有佛?”况且再喝道。
“是啊,灵台本无物,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无物的灵台何得有佛?”左羚见况且来了兴致,也帮腔道。
德清还真给这两人弄晕了,说道:“佛非物,更不是尘埃,灵台即是佛,佛即是灵台。”
“答得好。”况且击掌称叹。
“那我再问你,禅的真谛是什么?何谓更上一层?”左羚搜肠刮肚,把看过的传灯录搬了出来。
德清当然知道传灯录,若是连《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都不能背得滚瓜烂熟,哪里还能称得上是佛家的神童,问题是这些公案本来就无解,根本不是文字层面能解答的,而是需要心里悟通,你悟了就得到了,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但就是得道了。佛家的东西玄奥无比,能把精于文字的高手绕得晕头转向的,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不敢确定了。
“这位公子,你认为禅之真谛是什么?”德清转向况... -->>
德清法师不仅是禅净双修,而且还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实际践行者。儒释道三家合一并不是新鲜事物,苏东坡早已成功实行了。正因为儒释道三家合一,才造就了一代奇才苏东坡,其无上的境界,创造自有文字以来从未抵达的深度和广度。
憨山德清在艺术上的功力当然还比不上苏东坡,但在明朝却是一位罕见的高僧,不仅禅学精深,而且在儒家和道家学术上也达到了大宗师的水准。
禅宗最兴盛的时期乃是五代十国和宋代,元朝已降,禅宗逐渐衰微,德清中年后入主禅宗祖庭曹溪派,锐意振刷,起衰振废,使得曹溪一派得以中兴,后人尊崇德清,认为他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僧,更是一代祖师。
如果从帝王的谥号上说,有太祖、世祖的谥号,憨山德清就是曹溪派的世祖,相当于刘秀重建汉室的地位。
当然这都是说的憨山德清一生的成就,此时的德清不过刚刚崭露头角,却已经显露出超凡的才华,他在禅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况且在针灸学上的创新颇为相似,同样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
前些日子,德清来到凤阳,在龙兴寺挂单,龙兴寺一般人都知道,原来就是朱元璋出家时的皇觉寺,后来修建皇城时,大力重修了龙兴寺。
士大夫当中信佛的人很多,崇拜高僧的士女更是数不胜数。自打德清来到凤阳,龙兴寺的香火翻了好几番,一点不比追逐况且的盛况差。大家对德清是欣赏,是敬重,而不像况且,人人都想吃其肉喝其血。
“这位公子好面生,以前见过小僧吗?”德清看看况且,不解地问道,知道他别号憨山的人不多,在凤阳还是第一个遇见。
况且强抑心中的激动,笑道:“见是没见过,倒是看过不少你的著作。”
德清更是纳闷,自己没写过什么啊,他可能记错了,是另一个法号德清的和尚。毕竟人有重名,这法号重名的真不少,各寺庙给弟子赐予法号时,根本没法规避。到最后,哪个名气大,这个法号实际就归了谁。
皇室为怕子孙后代重名,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就是先把中间的字设计出来,用一句古诗古文的排下去,然后等到有子孙降生时,就由皇上亲自给赐名。
一般家族也是如此,翻开一部部家谱,基本就能明白这个规律。只是一般家族起名不一定要族长起,自己的家长就能起,然后在家谱中写上就是。
皇室就不行了,必须皇上亲自赐名,遇到事情多或者比较懒的皇上,事情就出来了,有的皇室成员都长到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名字,为啥,皇上忙,还没空赐名呢,平时也没什么麻烦的,反正用弟兄行中的序数来代替也行,比如朱十三公子,朱八皇子的,有名一般人也不敢叫。
可是,到了婚姻嫁娶的时候麻烦就来了,结婚必须得有名,总不能是无名氏结婚吧?没有名字怎么办,只好等,有的等了七八年,从十八等到二十八了还没等来一个名字,只好继续等,等……。
明皇室给子孙起名的这规矩,不是坑爹,纯粹是坑子孙。
“小和尚,你这么小的年纪走千山踏万水的,不怕被虎狼吃了啊。”不知是哪家的女眷也开起了德清的玩笑。
“女施主说笑了,小僧心中有佛,焉能怕什么虎狼妖魔。遇到虎狼则度之,遇到妖魔则除之。”
“小和尚何处见得如来?”况且如参禅一般喝道。
“小僧没见过佛祖啊。”
“没见过佛祖,心中焉能有佛?”况且再喝道。
“是啊,灵台本无物,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无物的灵台何得有佛?”左羚见况且来了兴致,也帮腔道。
德清还真给这两人弄晕了,说道:“佛非物,更不是尘埃,灵台即是佛,佛即是灵台。”
“答得好。”况且击掌称叹。
“那我再问你,禅的真谛是什么?何谓更上一层?”左羚搜肠刮肚,把看过的传灯录搬了出来。
德清当然知道传灯录,若是连《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都不能背得滚瓜烂熟,哪里还能称得上是佛家的神童,问题是这些公案本来就无解,根本不是文字层面能解答的,而是需要心里悟通,你悟了就得到了,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但就是得道了。佛家的东西玄奥无比,能把精于文字的高手绕得晕头转向的,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不敢确定了。
“这位公子,你认为禅之真谛是什么?”德清转向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