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兰陵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殿内议完事,中书舍人几道诏旨都拟好了,呈给圣人过目无误,便当殿用皇帝印,诸宰执过目后一一签押,门下用玺印,封入“八百里急递”的漆朱皮筒中火漆戳门下省印,着即令驿递快马送出。
圣人问众臣:“诸卿还有要事需议?若无,就散。”
太子道:“臣有奏。”见圣人颔首,便道,“天竺疫情已经泛滥南部,恐怕如陛下所言,东海都护府亦无幸理,只是呈报尚未至。若如此,南洋诸国、东海诸藩属恐怕也遭了殃,这霍乱方子是否公布诸国?”
众臣一听,便知太子又生慈悯心了。
圣人问:“诸卿以为呢?”
中书令裴昶回道:“臣以为,各国海上通贸,瘟疫是一方遭难,八方遭殃,能救自然要救。”话一顿,“却不可白救。民间讲,升米恩,斗米仇;又所谓,白给的不香。此前我朝通告各国及诸藩提防天竺传入瘟疫已是仁义。咱们大唐既要讲仁义,有华夏帝国的文明风范,但也不能仁义过头,超过了限度,就是对本朝百姓的不仁义;对被救援的国家也不一定是好事,滋长了依赖、伸手之风,正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人贵自助嘛。这霍乱方子只是一张纸,但其中的药材大部分只有咱们大唐才有产。方子可以给,药材却不能白给——至少,也得收一半的价。不然,以后但凡有了危难,当咱们大唐是可以化缘的施主?”
“噗!”中书左卿和尚书左仆射都忍俊不禁,面上均露出赞同之色。
侍中崔希真捋着他的雪白胡须道:“裴中书所言甚是。瘟疫自然是要救,但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以前新罗、扶桑、北虾、流鬼四个藩属国发生地震、灾荒,咱们大唐都有救济,但均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就不是无偿的。若不然,让这些藩属生出凡遇天灾就坐等大唐救济的习惯,便易滋长好逸恶劳的惰性,民风也就坏了。”
尚书令魏重润和门下左卿邵崇廉也都微微颔首。
在对藩属国的态度上,不论世家宰执,还是寒门宰执,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藩属国,大唐是不屑于收归于己的,疆域狭小,又没多少资源,占据一两个军事要点建立军港已经足够,若是收归为疆土负担就大了,改革政治,收拢军事,推广农技,促进耕织,推进教育,加强教化……整个一包袱,吃力不讨好。
如果是琉求岛那样的,处于大唐东海腹心,与福建道仅隔一道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岛上资源丰富,土地也十分肥沃,那就很有谋划为疆土的价值,所以琉求国成了大唐的琉州。
而新罗、扶桑、北虾、流鬼这些“不具备疆土价值”的藩属,大唐乐意接收他们的遣唐使,也乐意接收他们的国王、贵族或酋长子弟入大唐官学,进行教育文化的“交流”,每逢天灾大唐也会适当的伸手援助,获取藩属国的感激和民心,不会趁其危难谋其国,因为没这个价值。但是,大唐的援助不是完全无偿的,必定要藩属国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付出,才知道援助的珍贵,否则,恩情越多就越贱,没准养出白眼狼来。
裴、崔二相之言太子一点就通,他苍白的脸庞上双眼黑亮有神,向两位宰相一颔首道:“中书、侍中之言,道出施恩的至理。白给的,不珍惜。次次都白给,便认为应当了。对教化藩属反而起了不良作用。”至于不是藩属的其他国家,大唐对他们的责任就更次一等了,不能白白拿大唐的钱物去救济他们,私底下的交易还是要有的。便对圣人道:“综合宰相的意见,臣以为,对属国,治霍乱的药材可仅收成本价;对非属国,睦邻友好的,可在成本之上加收一至两成;若是大食、乌古斯汗国,市售价减一成就是仁义了。”
太子声音温和,目光淡淡,对大食、乌古斯这种与大唐屡有战事或摩擦的“恶邻”,出手救他们的百姓已经是仁义了,无偿救援那就是讲“兼爱”讲到狼身上去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当。”尚书左仆射张夷直当先附和道。
其他宰执也都出语赞附。
崔希真捋了捋胡须,心里是得意的。和这位太子女婿相处越久,便知这位殿下是真个虚怀若谷,听得进意见,而不是以纳言收揽人心;虽然崇尚儒家,言必讲“仁德礼义”,与他们这些崇尚黄老之道的世家有些,却不是没有原则的讲仁,不似科举中一些读儒经把脑子读呆了的儒生,那才叫人头痛。
魏重润抚着颌下美髯,缓缓说道:“这方子制成药丸的效果不知如何?——上回庭州鼠疫后,太医署按鼠疫方子治成的药丸效果就不错,能达到现煎药的五六成之效。”
殿中宰执们都笑起来。
药丸的吸收当然不及现煎的汤剂,而且是根据同一病症的普遍用药剂量而制,不可能如大夫看诊般针对个体差异用药,疗效自然远不及现煎药剂,需要长期服用,但炮制得好,也能有五到七成功效,但是携带、服用方便,与汤剂相比容易成为常备药。之前太医署按道门治鼠疫的方子制成了祛鼠疫药丸,高价销给了欧罗顿,换回了三十万两黄金和四十万两白银。对于这个“高价换药”,大唐君臣没有一点愧疚——庭州鼠疫是怎么回事,双方心知肚明,欧罗顿人想祸水南引,自己不好过也不让别人好处,不给它一点教训,当大唐是任人欺负的软羊?
裴昶捋须半眯着眼道:“治霍乱的药材和后期制成的药丸往天竺销不仅不能降价,还要提高三成价销给婆罗门和刹帝利——天竺是霍乱传疫的罪魁祸首,不重重惩罚他们就是仁慈了。至于平民,可以由佛门去布施嘛。”
最后一句让宰执们都笑了,俱心领神会的向裴昶递个眼色:好主意!
大唐的药丸在诸藩属国和许多国家都是销得极好的,包括南洋国家和北边的燕周、乌古斯汗国,而在新罗和扶桑这两藩属国,学习唐医和习唐文、说唐语一样,成了潮流。唯独在天竺、大食和欧罗顿,因为三个国家的国教都有自己的教医,对唐药当然排斥。欧罗顿还算好,虽然教会为了维护圣水治病的神圣,明面上斥责唐药是“邪药”,禁止使用唐药,但私下里那些奢侈的大教士们个个都在用唐药,知道“圣水”真相的国王贵族们更不必讲——大唐的“走私药”卖得很红火;但在天竺和大食,唐药就卖不开了,相比景教徒,婆罗门教和大食教的狂信徒比较多,不仅自己不用唐药,发现偷偷有用唐药的,还会施以酷刑。
但不论信仰如何虔诚,身份如何高贵,在瘟疫面前,性命都是一样的贱,疾病不会“垂怜”教士和贵族。霍乱药丸可以治疫,也能抑制霍乱的传染,那些贵族无论是已经染疫的还是没有染疫的,总有恐惧死亡的人,殿上的君臣就不信大食和天竺人人都是直面死亡的勇士。
让佛门在天竺布施汤剂和药丸就更是一绝了。
如今佛门已占据蓝毗尼的“圣地”,正图谋进入天竺和婆罗门教争信徒,在面临瘟疫威胁性命的恐惧下,以布施解疫药的“普度众生”形象出现,那些平民和奴隶能不感恩戴德?大唐的君臣可不信,鼻孔仰到天上去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会舍得将高价买来的治疫药用到地位卑贱的吠舍和首陀罗身上。
圣人也嘿嘿笑起来,指着裴昶道:“你这个老阴奸。”一拍大腿,“就这么办。”
魏重润又缓悠悠的补充一句:“要定下一个行价才好,省得有奸商以低于殿上议价外销天竺、大食谋利,扰乱了国策的施行。”
太子微微笑了笑,知道尚书令这话是针对殿上的几位世家宰执而言。
药行利润甚高,南北闻名的几大药堂都是大世家开的。大唐已经不是东晋、南北朝时代,世家耻于言利,如今为了高利行当,世家能打得头破血流,暗刀子争着上。贬卖治疫药这么个稳赚不赔的高利买卖,世家焉有不做的?
&nbs... -->>
殿内议完事,中书舍人几道诏旨都拟好了,呈给圣人过目无误,便当殿用皇帝印,诸宰执过目后一一签押,门下用玺印,封入“八百里急递”的漆朱皮筒中火漆戳门下省印,着即令驿递快马送出。
圣人问众臣:“诸卿还有要事需议?若无,就散。”
太子道:“臣有奏。”见圣人颔首,便道,“天竺疫情已经泛滥南部,恐怕如陛下所言,东海都护府亦无幸理,只是呈报尚未至。若如此,南洋诸国、东海诸藩属恐怕也遭了殃,这霍乱方子是否公布诸国?”
众臣一听,便知太子又生慈悯心了。
圣人问:“诸卿以为呢?”
中书令裴昶回道:“臣以为,各国海上通贸,瘟疫是一方遭难,八方遭殃,能救自然要救。”话一顿,“却不可白救。民间讲,升米恩,斗米仇;又所谓,白给的不香。此前我朝通告各国及诸藩提防天竺传入瘟疫已是仁义。咱们大唐既要讲仁义,有华夏帝国的文明风范,但也不能仁义过头,超过了限度,就是对本朝百姓的不仁义;对被救援的国家也不一定是好事,滋长了依赖、伸手之风,正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人贵自助嘛。这霍乱方子只是一张纸,但其中的药材大部分只有咱们大唐才有产。方子可以给,药材却不能白给——至少,也得收一半的价。不然,以后但凡有了危难,当咱们大唐是可以化缘的施主?”
“噗!”中书左卿和尚书左仆射都忍俊不禁,面上均露出赞同之色。
侍中崔希真捋着他的雪白胡须道:“裴中书所言甚是。瘟疫自然是要救,但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以前新罗、扶桑、北虾、流鬼四个藩属国发生地震、灾荒,咱们大唐都有救济,但均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就不是无偿的。若不然,让这些藩属生出凡遇天灾就坐等大唐救济的习惯,便易滋长好逸恶劳的惰性,民风也就坏了。”
尚书令魏重润和门下左卿邵崇廉也都微微颔首。
在对藩属国的态度上,不论世家宰执,还是寒门宰执,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藩属国,大唐是不屑于收归于己的,疆域狭小,又没多少资源,占据一两个军事要点建立军港已经足够,若是收归为疆土负担就大了,改革政治,收拢军事,推广农技,促进耕织,推进教育,加强教化……整个一包袱,吃力不讨好。
如果是琉求岛那样的,处于大唐东海腹心,与福建道仅隔一道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岛上资源丰富,土地也十分肥沃,那就很有谋划为疆土的价值,所以琉求国成了大唐的琉州。
而新罗、扶桑、北虾、流鬼这些“不具备疆土价值”的藩属,大唐乐意接收他们的遣唐使,也乐意接收他们的国王、贵族或酋长子弟入大唐官学,进行教育文化的“交流”,每逢天灾大唐也会适当的伸手援助,获取藩属国的感激和民心,不会趁其危难谋其国,因为没这个价值。但是,大唐的援助不是完全无偿的,必定要藩属国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付出,才知道援助的珍贵,否则,恩情越多就越贱,没准养出白眼狼来。
裴、崔二相之言太子一点就通,他苍白的脸庞上双眼黑亮有神,向两位宰相一颔首道:“中书、侍中之言,道出施恩的至理。白给的,不珍惜。次次都白给,便认为应当了。对教化藩属反而起了不良作用。”至于不是藩属的其他国家,大唐对他们的责任就更次一等了,不能白白拿大唐的钱物去救济他们,私底下的交易还是要有的。便对圣人道:“综合宰相的意见,臣以为,对属国,治霍乱的药材可仅收成本价;对非属国,睦邻友好的,可在成本之上加收一至两成;若是大食、乌古斯汗国,市售价减一成就是仁义了。”
太子声音温和,目光淡淡,对大食、乌古斯这种与大唐屡有战事或摩擦的“恶邻”,出手救他们的百姓已经是仁义了,无偿救援那就是讲“兼爱”讲到狼身上去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当。”尚书左仆射张夷直当先附和道。
其他宰执也都出语赞附。
崔希真捋了捋胡须,心里是得意的。和这位太子女婿相处越久,便知这位殿下是真个虚怀若谷,听得进意见,而不是以纳言收揽人心;虽然崇尚儒家,言必讲“仁德礼义”,与他们这些崇尚黄老之道的世家有些,却不是没有原则的讲仁,不似科举中一些读儒经把脑子读呆了的儒生,那才叫人头痛。
魏重润抚着颌下美髯,缓缓说道:“这方子制成药丸的效果不知如何?——上回庭州鼠疫后,太医署按鼠疫方子治成的药丸效果就不错,能达到现煎药的五六成之效。”
殿中宰执们都笑起来。
药丸的吸收当然不及现煎的汤剂,而且是根据同一病症的普遍用药剂量而制,不可能如大夫看诊般针对个体差异用药,疗效自然远不及现煎药剂,需要长期服用,但炮制得好,也能有五到七成功效,但是携带、服用方便,与汤剂相比容易成为常备药。之前太医署按道门治鼠疫的方子制成了祛鼠疫药丸,高价销给了欧罗顿,换回了三十万两黄金和四十万两白银。对于这个“高价换药”,大唐君臣没有一点愧疚——庭州鼠疫是怎么回事,双方心知肚明,欧罗顿人想祸水南引,自己不好过也不让别人好处,不给它一点教训,当大唐是任人欺负的软羊?
裴昶捋须半眯着眼道:“治霍乱的药材和后期制成的药丸往天竺销不仅不能降价,还要提高三成价销给婆罗门和刹帝利——天竺是霍乱传疫的罪魁祸首,不重重惩罚他们就是仁慈了。至于平民,可以由佛门去布施嘛。”
最后一句让宰执们都笑了,俱心领神会的向裴昶递个眼色:好主意!
大唐的药丸在诸藩属国和许多国家都是销得极好的,包括南洋国家和北边的燕周、乌古斯汗国,而在新罗和扶桑这两藩属国,学习唐医和习唐文、说唐语一样,成了潮流。唯独在天竺、大食和欧罗顿,因为三个国家的国教都有自己的教医,对唐药当然排斥。欧罗顿还算好,虽然教会为了维护圣水治病的神圣,明面上斥责唐药是“邪药”,禁止使用唐药,但私下里那些奢侈的大教士们个个都在用唐药,知道“圣水”真相的国王贵族们更不必讲——大唐的“走私药”卖得很红火;但在天竺和大食,唐药就卖不开了,相比景教徒,婆罗门教和大食教的狂信徒比较多,不仅自己不用唐药,发现偷偷有用唐药的,还会施以酷刑。
但不论信仰如何虔诚,身份如何高贵,在瘟疫面前,性命都是一样的贱,疾病不会“垂怜”教士和贵族。霍乱药丸可以治疫,也能抑制霍乱的传染,那些贵族无论是已经染疫的还是没有染疫的,总有恐惧死亡的人,殿上的君臣就不信大食和天竺人人都是直面死亡的勇士。
让佛门在天竺布施汤剂和药丸就更是一绝了。
如今佛门已占据蓝毗尼的“圣地”,正图谋进入天竺和婆罗门教争信徒,在面临瘟疫威胁性命的恐惧下,以布施解疫药的“普度众生”形象出现,那些平民和奴隶能不感恩戴德?大唐的君臣可不信,鼻孔仰到天上去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会舍得将高价买来的治疫药用到地位卑贱的吠舍和首陀罗身上。
圣人也嘿嘿笑起来,指着裴昶道:“你这个老阴奸。”一拍大腿,“就这么办。”
魏重润又缓悠悠的补充一句:“要定下一个行价才好,省得有奸商以低于殿上议价外销天竺、大食谋利,扰乱了国策的施行。”
太子微微笑了笑,知道尚书令这话是针对殿上的几位世家宰执而言。
药行利润甚高,南北闻名的几大药堂都是大世家开的。大唐已经不是东晋、南北朝时代,世家耻于言利,如今为了高利行当,世家能打得头破血流,暗刀子争着上。贬卖治疫药这么个稳赚不赔的高利买卖,世家焉有不做的?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