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走进不科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实验室内。
看着一脸兴致勃勃的巴贝奇和阿达,徐云无奈的摇了摇头。
心中暗叹一声,带着二人朝桌边走去:
“请随我来吧。”
结果刚一靠近桌沿,巴贝奇的目光便被桌上的真空管给吸引住了。
半个多小时之前。
巴贝奇正和阿达在阁楼里搞研究呢,阿达的丈夫勒芙蕾丝伯爵便带着基尔霍夫出现在了门外。
随后基尔霍夫以金主爸爸代言人的身份,向巴贝奇和阿达下了个主人的任务:
肘,跟我去学校!
不过由于时间较为紧张。
基尔霍夫只是简单的提及了小麦的思路,大致就是有这么一根特殊的真空管可能替代齿轮云云。
说完,他便带着巴贝奇和阿达赶向了实验室。
因此巴贝奇只是大致知道实验室里有这么一根可能帮助到他的试管,但具体模样、原理他就不太了解了。
不过另一方面。
作为与电子元件日夜接触了整整快三十年的零件专业户,巴贝奇对于各类元件的敏感度却很高。
因此在见到电子管的一瞬间。
巴贝奇的心中便冒出了一股莫名的预感:
这东西对自己一定有大用!
一旁的徐云则朝小麦丢了个眼神,那意思很明显:
你自己搞出来的事儿自己去解释。
小麦见说点点头,来到了巴贝奇身边,说道:
“巴贝奇先生,我听说您设计的分析机,使用的是齿轮来存储数据?”
巴贝奇抬头看了眼小麦,虽然此前他和小麦未曾谋面,但有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能和法拉第高斯韦伯三人一起做实验的绝非常人。
不是关系亲近的血缘后辈,就是潜力无限的未来新星。
因此他对于小麦有些突兀的问话并不生气,而是客气一笑,耐心的答道:
“没错,我和阿达设计了一种密齿类齿轮...哦对了,我现在就带着它呢。”
说着巴贝奇便从身后解下了一个背包,从中翻找了起来。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
巴贝奇为了能够找到感兴趣的投资人,基本上和后世90年代推销光盘和墨镜的小商贩似的,随时随地都带着一些零件样品,目的就是为了能更详细的解说自己的发明。
过了大概十多秒钟。
巴贝奇从中取出了一枚齿轮,递到小麦面前,说道:
“这位同学,就是这个,有点重,你拿稳了。”
小麦顺势接过齿轮,认真打量了起来。
这是一枚标准的铸铁齿轮,看上去大约有巴掌大小,上头密密麻麻的分布着细小的齿孔。
在小麦观察齿轮的同时,巴贝奇也主动解释道:
“一枚齿轮有118个齿,可以存储十个五十位的数字,每七个齿轮组成一个数轴后,便可以进行十位数以内的计算。”
徐云轻轻扫了他一眼,没有拆穿他的谎言。
巴贝奇口中所谓的“进行十位数以内的计算”,实际上指的是加减法,并且最多只能包含三位小数。
如果讨论乘除甚至开方,五位数差不多就到顶了。
当然了。
这里是指目前已经完成的设备,而非预期——毕竟画饼是没有上限的,真要吹的话,说五十位数也没问题。
一旁的基尔霍夫则被这番话勾起了兴趣,这位也是个电路爱好者来着:
“巴贝奇先生,从做工上看,一枚齿轮的成本应该不低吧?”
巴贝奇从小麦手里取回齿轮,上下颠了颠,叹息道:
“没错,118这个齿数无法被360度整除,因此精度要求极高,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技术上限。”
“目前平均下来,一枚齿轮的成本需要0.2英镑左右。”
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咂舌道:
“真贵啊......”
早先提及过。
这年头一枚英镑的购买力大约等同于后世的900块钱,0.2英镑差不多就是一百八小两百好说了。
而后世一枚160齿外径162mm的齿轮,售价也就30块钱上下,成本还要更低。
造成这种巨额支出的原因主要和如今的锻造工艺有关,所谓平均的制造成本,有相当部分都是模组的支出。
原始模组需要的工艺繁杂不说,缺乏大型压力设备的情况下,哪怕你锻造出了合适的模组也用不了多久。
如此反反复复,开支自然就大了。
这也难怪巴贝奇会连创业失败——克莱门特跳反固然是主因,但这些设备的支出也同样是个无法忽视的大坑。
例如巴贝奇到死都没完工的差分机2号,需要的齿轮数量足足有4300多个。
哪怕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工损,光齿轮的投入也要接近900英镑。
随后小麦又向巴贝奇请教了其他一些问题,心中大致有了底,便对巴贝奇说道:
“所以巴贝奇先生,在你的设计中,数据的存储...或者说交接,其实才是成本最大的环节?”
巴贝奇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身边的阿达,叹道:
“没错,比起阿达的算法编写,数据存储无疑要简单不少——它只要有足够的齿轮就行了。”
“但另一方面,它却是投入最大的项目,并且稍一出错就会前功尽弃。”
小麦静静听完巴贝奇的话,轻快的打了个响指,对巴贝奇说道: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巴贝奇先生,我现在可以肯定,萧炎管一定能帮上您的忙!”
说完。
他便引动巴贝奇来到桌边,从中拿起了一根真空管。
准确来说。
是一根填充有水银的真空管。
接着小麦捏着管口末端,将它放到眼前,对巴贝奇说道:
“巴贝奇先生,您应该知道,声波在水银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电信号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慢,对吧?”
巴贝奇点了点头。
比起徐云此前测算的光速,1850年的科技水平早就将声波研究了个透——即使在原本历史中也是如此。
此时的科学界不但知道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各有不同,还掌握了它们的具体数值。
例如空气中的速度比较慢,大约是一秒340米。
固体和液体中则比较快。
例如在铜棒中的传播速度是一秒3750米,水银是每秒1450米左右。
但再快的声波,比起电信号的传播速度都依旧要慢上十万八千倍。
眼见巴贝奇沟通无碍,小麦又继续解释道:
“既然如此,有个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根装有水银的萧炎管外部接上闭合导线,然后将多个萧炎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接着以内外信息传播的时间差为原理,加上其他一些小手段,从而替代齿轮,达到信息存储的效果呢?”
巴贝奇越听眼睛瞪得越大,而一旁徐云的表情则是......
???。
摆烂.jpg。
怎么说呢.......
从小麦之前说出那番话后。
徐云差不多就对现在的情景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小麦的思路,明显就是奔着水银延迟线存储器去的。
没错。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照前头所说。
如果将计算机史视作一位小说主角,那么存储器的发展史,则无疑是一位标准的女主——还是第二章就登场的那种。
除了最开始高卢人帕斯卡发明的“加法器”不需要存储之外(因为直接把答案写下来就行了),其余所有计算机的发展时期,都离不开存储器这玩意儿。
历史上最早的数据存储介质叫做打孔卡,又称穿孔卡。
它是一块能存储数据的纸板,用是否在预定位置打孔来记录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等字符。
打卡孔最早出现于1725年,由高卢人布乔发明。
一开始它被用在了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上,接着就歪楼了:
这玩意儿曾经一度被作为统计奴隶人数的存储设备,大概要到1900年前后才会回到正轨——这里不建议嘲笑,因为统计对象除了黑奴外还包括了华人劳工。
到了1928年,IBM推出了一款规格为190x84mm的打卡孔,用长方形孔提高存储密度。
这张打卡孔可以存储80列x12行数据,相当于120字节。
打卡孔之后则是指令带,这东西有些类似高中实验室里的打点计时器,算是机械化存储技术时代的标志。
而打卡孔和之后,便步入了近代计算机真正的存储发展阶段... -->>
“......”
实验室内。
看着一脸兴致勃勃的巴贝奇和阿达,徐云无奈的摇了摇头。
心中暗叹一声,带着二人朝桌边走去:
“请随我来吧。”
结果刚一靠近桌沿,巴贝奇的目光便被桌上的真空管给吸引住了。
半个多小时之前。
巴贝奇正和阿达在阁楼里搞研究呢,阿达的丈夫勒芙蕾丝伯爵便带着基尔霍夫出现在了门外。
随后基尔霍夫以金主爸爸代言人的身份,向巴贝奇和阿达下了个主人的任务:
肘,跟我去学校!
不过由于时间较为紧张。
基尔霍夫只是简单的提及了小麦的思路,大致就是有这么一根特殊的真空管可能替代齿轮云云。
说完,他便带着巴贝奇和阿达赶向了实验室。
因此巴贝奇只是大致知道实验室里有这么一根可能帮助到他的试管,但具体模样、原理他就不太了解了。
不过另一方面。
作为与电子元件日夜接触了整整快三十年的零件专业户,巴贝奇对于各类元件的敏感度却很高。
因此在见到电子管的一瞬间。
巴贝奇的心中便冒出了一股莫名的预感:
这东西对自己一定有大用!
一旁的徐云则朝小麦丢了个眼神,那意思很明显:
你自己搞出来的事儿自己去解释。
小麦见说点点头,来到了巴贝奇身边,说道:
“巴贝奇先生,我听说您设计的分析机,使用的是齿轮来存储数据?”
巴贝奇抬头看了眼小麦,虽然此前他和小麦未曾谋面,但有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能和法拉第高斯韦伯三人一起做实验的绝非常人。
不是关系亲近的血缘后辈,就是潜力无限的未来新星。
因此他对于小麦有些突兀的问话并不生气,而是客气一笑,耐心的答道:
“没错,我和阿达设计了一种密齿类齿轮...哦对了,我现在就带着它呢。”
说着巴贝奇便从身后解下了一个背包,从中翻找了起来。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
巴贝奇为了能够找到感兴趣的投资人,基本上和后世90年代推销光盘和墨镜的小商贩似的,随时随地都带着一些零件样品,目的就是为了能更详细的解说自己的发明。
过了大概十多秒钟。
巴贝奇从中取出了一枚齿轮,递到小麦面前,说道:
“这位同学,就是这个,有点重,你拿稳了。”
小麦顺势接过齿轮,认真打量了起来。
这是一枚标准的铸铁齿轮,看上去大约有巴掌大小,上头密密麻麻的分布着细小的齿孔。
在小麦观察齿轮的同时,巴贝奇也主动解释道:
“一枚齿轮有118个齿,可以存储十个五十位的数字,每七个齿轮组成一个数轴后,便可以进行十位数以内的计算。”
徐云轻轻扫了他一眼,没有拆穿他的谎言。
巴贝奇口中所谓的“进行十位数以内的计算”,实际上指的是加减法,并且最多只能包含三位小数。
如果讨论乘除甚至开方,五位数差不多就到顶了。
当然了。
这里是指目前已经完成的设备,而非预期——毕竟画饼是没有上限的,真要吹的话,说五十位数也没问题。
一旁的基尔霍夫则被这番话勾起了兴趣,这位也是个电路爱好者来着:
“巴贝奇先生,从做工上看,一枚齿轮的成本应该不低吧?”
巴贝奇从小麦手里取回齿轮,上下颠了颠,叹息道:
“没错,118这个齿数无法被360度整除,因此精度要求极高,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技术上限。”
“目前平均下来,一枚齿轮的成本需要0.2英镑左右。”
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咂舌道:
“真贵啊......”
早先提及过。
这年头一枚英镑的购买力大约等同于后世的900块钱,0.2英镑差不多就是一百八小两百好说了。
而后世一枚160齿外径162mm的齿轮,售价也就30块钱上下,成本还要更低。
造成这种巨额支出的原因主要和如今的锻造工艺有关,所谓平均的制造成本,有相当部分都是模组的支出。
原始模组需要的工艺繁杂不说,缺乏大型压力设备的情况下,哪怕你锻造出了合适的模组也用不了多久。
如此反反复复,开支自然就大了。
这也难怪巴贝奇会连创业失败——克莱门特跳反固然是主因,但这些设备的支出也同样是个无法忽视的大坑。
例如巴贝奇到死都没完工的差分机2号,需要的齿轮数量足足有4300多个。
哪怕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工损,光齿轮的投入也要接近900英镑。
随后小麦又向巴贝奇请教了其他一些问题,心中大致有了底,便对巴贝奇说道:
“所以巴贝奇先生,在你的设计中,数据的存储...或者说交接,其实才是成本最大的环节?”
巴贝奇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身边的阿达,叹道:
“没错,比起阿达的算法编写,数据存储无疑要简单不少——它只要有足够的齿轮就行了。”
“但另一方面,它却是投入最大的项目,并且稍一出错就会前功尽弃。”
小麦静静听完巴贝奇的话,轻快的打了个响指,对巴贝奇说道: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巴贝奇先生,我现在可以肯定,萧炎管一定能帮上您的忙!”
说完。
他便引动巴贝奇来到桌边,从中拿起了一根真空管。
准确来说。
是一根填充有水银的真空管。
接着小麦捏着管口末端,将它放到眼前,对巴贝奇说道:
“巴贝奇先生,您应该知道,声波在水银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电信号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慢,对吧?”
巴贝奇点了点头。
比起徐云此前测算的光速,1850年的科技水平早就将声波研究了个透——即使在原本历史中也是如此。
此时的科学界不但知道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各有不同,还掌握了它们的具体数值。
例如空气中的速度比较慢,大约是一秒340米。
固体和液体中则比较快。
例如在铜棒中的传播速度是一秒3750米,水银是每秒1450米左右。
但再快的声波,比起电信号的传播速度都依旧要慢上十万八千倍。
眼见巴贝奇沟通无碍,小麦又继续解释道:
“既然如此,有个想法......”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根装有水银的萧炎管外部接上闭合导线,然后将多个萧炎管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接着以内外信息传播的时间差为原理,加上其他一些小手段,从而替代齿轮,达到信息存储的效果呢?”
巴贝奇越听眼睛瞪得越大,而一旁徐云的表情则是......
???。
摆烂.jpg。
怎么说呢.......
从小麦之前说出那番话后。
徐云差不多就对现在的情景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小麦的思路,明显就是奔着水银延迟线存储器去的。
没错。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照前头所说。
如果将计算机史视作一位小说主角,那么存储器的发展史,则无疑是一位标准的女主——还是第二章就登场的那种。
除了最开始高卢人帕斯卡发明的“加法器”不需要存储之外(因为直接把答案写下来就行了),其余所有计算机的发展时期,都离不开存储器这玩意儿。
历史上最早的数据存储介质叫做打孔卡,又称穿孔卡。
它是一块能存储数据的纸板,用是否在预定位置打孔来记录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等字符。
打卡孔最早出现于1725年,由高卢人布乔发明。
一开始它被用在了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上,接着就歪楼了:
这玩意儿曾经一度被作为统计奴隶人数的存储设备,大概要到1900年前后才会回到正轨——这里不建议嘲笑,因为统计对象除了黑奴外还包括了华人劳工。
到了1928年,IBM推出了一款规格为190x84mm的打卡孔,用长方形孔提高存储密度。
这张打卡孔可以存储80列x12行数据,相当于120字节。
打卡孔之后则是指令带,这东西有些类似高中实验室里的打点计时器,算是机械化存储技术时代的标志。
而打卡孔和之后,便步入了近代计算机真正的存储发展阶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