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姑娘在一起翻绳,叽叽咕咕玩得很开心。
夏秀才就跟里长商量,能不能跟附近几家换地,好把自己家的地连成一片。
商议了半响,说得有些口干,茶水也没了。
里长有些歉意地望着夏秀才夫妇,喊儿媳来添些茶水水。
小夏婆子笑吟吟地正要说两句客气话,猛然发现原本在屋前玩的九儿不见了,不由扶额惊叫:“糟了。”
大家这才发现里正的孙女三丫也不在跟前。
里正还四平八稳地安慰着:“就在这家里玩呢。
不要紧的。”
小夏婆子心中暗道:“你不明真相啊。”
九儿消失一杯茶的功夫,一般都预示着无数的麻烦。
果然,厨房里传来里正儿媳妇的叫声。
夏秀才和小夏婆子也顾不得是在旁人家,急急忙忙跑过去。
只瞧了一眼,小夏婆子的脸就臊得通红。
九儿跟丫丫坐在高高的橱柜里,你一勺我一勺,将个糖罐子吃得干干净净。
那橱柜本是嵌挂在墙上一人高处,若是做饭的人想拿碗筷,调料,一伸手也能够到。
九儿拉了一把椅子,在上面放了一个小板凳,又弄了一个小板凳放在椅子前面,竟是搭成一个小梯子。
两个小姑娘轻轻松松就爬上去了。
里长的儿媳妇吓得不清,就怕女儿跌下来摔个好歹。
九儿被抱走的时候,丫丫还追出来喊着:“九儿妹妹,一定要再来玩呀。”
好脸面的小夏婆子只得又从家里拿了一大包糖给里长送过去。
夏秀才还没羞没臊地追问九儿:“怎么就想起这么个主意呢?”
又忍不住叹道:“真是太聪明了,若是男孩子可了不得了。”
小夏婆子琢磨着,乡里人带丫头也不讲究,都是跟着小子混跑,也没个好榜样。
又想着,四嫂刚刚生了一个女儿,又做完了月子,左右家里有大嫂支应着。
这么思量着就让人捎信给三哥,转天三哥就接了她们母女去城里住了。
三哥的铺子连着自家的小院。
九儿看着店铺里来来往往沽酒吃饭的客人,感到很新鲜。
店铺前面的空地上还有些小商贩将青菜,干柴,时令的水果摆在那里,从早到晚,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
九儿便时常溜到柜台那里,听着三哥应答:“这是刚到的黄酒,口味醇和,您闻闻。”
“好闻吧!
一点怪味都没有。”
又说:“再来份卤猪耳朵吧。
昨儿夜里刚卤好的,有嚼劲又不那么硬。
香得很!”
外面街上还有人吆喝:“新炸的麻花,又香又酥。”
话音未落,对面又喊着:“赛梨的萝卜,快来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