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参加完科学基金会的项目会议以后,王浩就返回了西海大学,项目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工作生活还是相当轻松的。
他花费了很多时间,指导几个学生的论文以及投稿。
时间已经接近毕业季,几个学生中有的论文已经发表,有的也准备投稿了。
其中最省力的是邱会安、李鑫以及张益信,邱会安完成了勒让德猜想的证明,就可以拿来当做硕士毕业论文。
李鑫和张益信一直参加实验室的项目,表现到没有什么突出的,但一直跟着研究,完成一篇论文还是很轻松的。
他们本身就是很优秀的学生,不止是完成了毕业论文,还都修改投稿发表到了国外杂志,并进入了SCI检索。
海伦和陈蒙檬的论文则是最费心费力的,她们一直跟着保罗菲尔一琼斯做理论物理的研究,研究确实有一定的成果。
但正因为有一定的成果,自然会希望做的更好。
王浩审视了她们的研究,和她们一起做了讨论,后来研究又经过了几次修改,最终决定投稿给顶级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许杰是特殊的一个。
作为一个数学系的研究生,他最终发表了一篇数学计算机的研究论文,做的是几何电信号相关的研究。
王浩还是关心了一下他的研内容,但后来就发现根本不用自己关心,最关心的就是张志强。
许杰的论文就是张志强手把手教出来的。
现在许杰已经确定读博直接跟着张志强,而张志强也非常的欣赏许杰,准备让他成为自己的优秀学生。
王浩有一种被学生被抢了的感觉。
但是,也没办法。
谁让许杰跟着他做研究,根本什么都做不出来呢?
最后只能跟着张志强了。
不过说许杰的数学水平差,也只是相对海伦、邱会安等人而言,他做数学计算机方向的研究,数学能力也完全够用了。
数学计算机也是很好的方向,包括张志强,包括罗大勇,主要方向都是数学计算机。
王浩带的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毕业论文,他也感觉轻松了许多,毕竟是最顶级的学者,他可不希望出现毕业不了的学生。
学者,还是要争个面子的,自巴选的学生,出现有学生没有毕业,还是有点丢脸的。
之后王浩也关注了一下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针对反重力场性态方向的研究。
这个方向还是非常重要的。
王浩最在意的是反重力场内的粒子惰性研究。
光速降低就是粒子惰性的一种表现。
虽然已经完成了光子的构架理论,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相关的研究依旧非常的重要。
如果能够对粒子的惰性加以控制,不止能够帮助完善理论,应用方面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比如,粒子惰性会不会导致核反应速度变慢?
如果核反应速度变慢,不管是何聚变反应还是核裂变反应,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更容易控制。
当然,以上就不是一个团队能够完成的研究的,需要在多个方向进行研究论证。
王浩关注的另外一点是,空间挤压力场存在的证明问题。
在光子的结构塑造研究中,对于反重力场的数学架构描述,说明反重力场起到效果,是降低了空间挤压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湮灭力的强度。
但是,怎么证明呢?
反重力场可以有好几种理解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一个就是减低了引力常数,也就是降低了引力波的作用。
另一种就是基础上
降低了空间挤压,直接作用于物体表现出的质量。
这两种理解方式都是可以的。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管是降低引力波作用,还是降低质量,都可以减小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表现就是重力作用。
同时,还有其他几种相关的解释,但最可信的还是以上两种,学术中的舆论倾向于第一种,也就是降低了引力波作用。
正因为如此,才会被称作是反重力
王浩自然知道是第一种,是因为降低了空间挤压作用,直接作用于物体的质量。
他正思考验证问题的时候,何毅就直接找上了门,喊道,王浩,新成果!普朗克研究院,证明了湮灭力!」
「验证了湮灭力存在?」王浩疑惑问题。
何毅点头,感叹道,「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他们设计了非常巧妙地、非常简单的实验,证明反重力场直接作用于质量!」
「不过,对他们来说,估计不容易,他们只能制造十五场强的反重力场。」
王浩听罢马上关注起了新成果。
德国普朗克研究院,可以等同理解为于德国的科学院,他们组建了反重力研究团队。
在王浩的研究组发表了光子构架的论文以后,国际上好多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各个反重力团队也开始设计实验论证。
普朗克研究院的反重力团队,一心做反重力场的性态研究,理解了光子构架成果以后,他们自然清楚里面的数学表述,说明反重力场的机制是制造降低空间挤压效果的区域。
其中有个优秀的年轻研究员,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
利用浮力和质量无关的特性,他们在反重力场中进行了悬浮实验测试。
在实验最开始,没有开启反重力场的时候,一个木质铁芯的物体,悬浮在了水的正中央。
之后,开启反重力场,物体立刻漂浮到了水面上。
在连续几次实验以后,他们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反重力场作用于质量而不是引力波。
其中的原理和王浩的研究成果直接相关。
王浩的光子架构研究,说明反重力场会让粒子产生惰性,比如,光速会降低,但是粒子惰性和反重力场并不呈正比,百分之五十的反重力场,才能让光速减慢百分之十五。1
所以,即便是反重力场能够对浮力效果造成影响,也肯定不像是物体一样直接正比的减重。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受力自然是均衡的,可以得出公式--
p液gV排=g。
当实验处在反重力场中,浮力明显大于重力作用,自然就证明物体质量下降了。
这个简单的实验研究,成果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说服力,因为反重力场对于浮力的影响,并没有确定的成果。
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服力还是非常强的。
普朗克研究院的反重力团队,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证明反重力场直接作用于物体的质量,成果发表出来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即便王浩发表的光子结构成果中,用数据构建说明反重力的作用,是空间挤压效果的降低,但大部分学者还是更倾向于作用是引力波效果。
现在普朗克研究院的团队,用一个实验,就说明是作用与质量,某种程度上,也证实了空间挤压效果以及湮灭力的存在。
普朗克研究院团队的穆勒接受采访时说道,「最少有极大可能,空间挤压效果,也就是湮灭力是存在的。」
「湮灭力的解释,能够完美的说明实验,而作用于引力波效果,连理论都没有。」
「我们相信实验结果,往
往最简单的实验,才最有说服力。」
这个实验结果发表出来以后,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之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反重力场是作用于引力波,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质量是不会被产生变化的。
现在的成果说明质量减小了,就感觉有些违背常识。
王浩看了新成果,都不由得感叹,「很简单的实验,很好的效果,我完全没有想到,能这么简单的做验证。」
「世界上的天才,还是很多的。」
王浩发现之前他想的太复杂了,总是把反重力场特性验证,和很复杂的微观物理联系在一起。
现在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证明,简单的力学研究也能够给反重力场的研究带来很大帮助。
何毅是感觉很懊恼的,他觉得自己的团队有这么好的环境,能够制造超过50%的反重力场。
普朗克研究院的团队,只能制造出15%的反重力场,即便是做力学的实验,效果也是很差的。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何毅郁闷道。
王浩则是完全不在意,他根本不缺一个成果,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湮灭力的存在,对湮灭理论是很有好处的。
他说道,「我们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研究。」
「当初研究公开出去,就是希望更多的学者,更多的团队参与才能够慢慢的完善。」
「其他团队有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并不能百分百证实湮灭力的存在,但也可以说证明了三分之一。
湮灭力想要完成被证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测定‘常规湮灭常数,,也就是常规空间挤压的强度。
以此就能够推导得出很多能够在实验证实的结论。
另外,也要联系微观物理,验证湮灭力在微观物理中的作用。「论证质量单位……」
「最少要和一种微观力进行关联,找出相互的关系。」
「论证湮灭力在微观物理的作用和表现,完善湮灭理论,使之与现有的微观物理相结合……」
以上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
虽然湮灭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的方向和很多的工作,但工作不是一口气就能完成的,理论的完善是系统性的庞大工程。
王浩依旧是轻松的工作生活,抽时间也做了航天局的项目,完成了相应的核心代码。
之后的工作就是实验室的其他人来完成了。
这天实验室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召开了一个项目相关的工作分配会议。
王浩针对核心代码的问题说了一下,其他人则是一起交流讨论起来。
王浩倒是很清闲,他随意的看了看新闻,顺便打开邮件查看了一下,发现有好几封特别的邮件,里面说的内容都差不多。
第一封是来自迪迪埃-马约尔,里面的表述非常热情,「亲爱的王浩,有一个消息你肯定会感兴趣,今年你进入了沃尔夫奖的候选提名。
虽然时间还有些早,但提前恭喜你获得沃尔夫奖。」
之后迪迪埃-马约尔又问了一下王浩最近的研究,目的就是想知道王浩是否有什么研究,需要依靠实验来验证。
王浩倒是有很多需要靠实验研究的内容,但绝大部分都和反重力场有关,马约尔的团队就没办法做了。
他面带笑容写了回信,大体意思就是正在全心做超导机制的研究,暂时没有量子物理相关的想法。
之后王浩又查看了其他邮件,发来邮件的几个,都是国际物理、数学界的大佬,内容都和马约尔差不多,就是说明一下,他们从自己的渠道
得知,王浩和沃尔夫奖产生了关联。
其中有个芬兰著名的数学家,似乎是有准确的渠道,「你的超导半拓扑理论,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提名,你个人获得了沃尔夫数学奖提名。」
「恭喜你获得沃尔夫数学奖和物理学奖!」
王浩连续看了好几封邮件,知道事情肯定是真的,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发邮件过来。
这些学者之所以发邮件过来,就是因为知道他肯定会获奖。
他个人只... -->>
在参加完科学基金会的项目会议以后,王浩就返回了西海大学,项目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工作生活还是相当轻松的。
他花费了很多时间,指导几个学生的论文以及投稿。
时间已经接近毕业季,几个学生中有的论文已经发表,有的也准备投稿了。
其中最省力的是邱会安、李鑫以及张益信,邱会安完成了勒让德猜想的证明,就可以拿来当做硕士毕业论文。
李鑫和张益信一直参加实验室的项目,表现到没有什么突出的,但一直跟着研究,完成一篇论文还是很轻松的。
他们本身就是很优秀的学生,不止是完成了毕业论文,还都修改投稿发表到了国外杂志,并进入了SCI检索。
海伦和陈蒙檬的论文则是最费心费力的,她们一直跟着保罗菲尔一琼斯做理论物理的研究,研究确实有一定的成果。
但正因为有一定的成果,自然会希望做的更好。
王浩审视了她们的研究,和她们一起做了讨论,后来研究又经过了几次修改,最终决定投稿给顶级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许杰是特殊的一个。
作为一个数学系的研究生,他最终发表了一篇数学计算机的研究论文,做的是几何电信号相关的研究。
王浩还是关心了一下他的研内容,但后来就发现根本不用自己关心,最关心的就是张志强。
许杰的论文就是张志强手把手教出来的。
现在许杰已经确定读博直接跟着张志强,而张志强也非常的欣赏许杰,准备让他成为自己的优秀学生。
王浩有一种被学生被抢了的感觉。
但是,也没办法。
谁让许杰跟着他做研究,根本什么都做不出来呢?
最后只能跟着张志强了。
不过说许杰的数学水平差,也只是相对海伦、邱会安等人而言,他做数学计算机方向的研究,数学能力也完全够用了。
数学计算机也是很好的方向,包括张志强,包括罗大勇,主要方向都是数学计算机。
王浩带的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毕业论文,他也感觉轻松了许多,毕竟是最顶级的学者,他可不希望出现毕业不了的学生。
学者,还是要争个面子的,自巴选的学生,出现有学生没有毕业,还是有点丢脸的。
之后王浩也关注了一下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针对反重力场性态方向的研究。
这个方向还是非常重要的。
王浩最在意的是反重力场内的粒子惰性研究。
光速降低就是粒子惰性的一种表现。
虽然已经完成了光子的构架理论,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相关的研究依旧非常的重要。
如果能够对粒子的惰性加以控制,不止能够帮助完善理论,应用方面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比如,粒子惰性会不会导致核反应速度变慢?
如果核反应速度变慢,不管是何聚变反应还是核裂变反应,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更容易控制。
当然,以上就不是一个团队能够完成的研究的,需要在多个方向进行研究论证。
王浩关注的另外一点是,空间挤压力场存在的证明问题。
在光子的结构塑造研究中,对于反重力场的数学架构描述,说明反重力场起到效果,是降低了空间挤压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湮灭力的强度。
但是,怎么证明呢?
反重力场可以有好几种理解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一个就是减低了引力常数,也就是降低了引力波的作用。
另一种就是基础上
降低了空间挤压,直接作用于物体表现出的质量。
这两种理解方式都是可以的。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管是降低引力波作用,还是降低质量,都可以减小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表现就是重力作用。
同时,还有其他几种相关的解释,但最可信的还是以上两种,学术中的舆论倾向于第一种,也就是降低了引力波作用。
正因为如此,才会被称作是反重力
王浩自然知道是第一种,是因为降低了空间挤压作用,直接作用于物体的质量。
他正思考验证问题的时候,何毅就直接找上了门,喊道,王浩,新成果!普朗克研究院,证明了湮灭力!」
「验证了湮灭力存在?」王浩疑惑问题。
何毅点头,感叹道,「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他们设计了非常巧妙地、非常简单的实验,证明反重力场直接作用于质量!」
「不过,对他们来说,估计不容易,他们只能制造十五场强的反重力场。」
王浩听罢马上关注起了新成果。
德国普朗克研究院,可以等同理解为于德国的科学院,他们组建了反重力研究团队。
在王浩的研究组发表了光子构架的论文以后,国际上好多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各个反重力团队也开始设计实验论证。
普朗克研究院的反重力团队,一心做反重力场的性态研究,理解了光子构架成果以后,他们自然清楚里面的数学表述,说明反重力场的机制是制造降低空间挤压效果的区域。
其中有个优秀的年轻研究员,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
利用浮力和质量无关的特性,他们在反重力场中进行了悬浮实验测试。
在实验最开始,没有开启反重力场的时候,一个木质铁芯的物体,悬浮在了水的正中央。
之后,开启反重力场,物体立刻漂浮到了水面上。
在连续几次实验以后,他们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反重力场作用于质量而不是引力波。
其中的原理和王浩的研究成果直接相关。
王浩的光子架构研究,说明反重力场会让粒子产生惰性,比如,光速会降低,但是粒子惰性和反重力场并不呈正比,百分之五十的反重力场,才能让光速减慢百分之十五。1
所以,即便是反重力场能够对浮力效果造成影响,也肯定不像是物体一样直接正比的减重。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受力自然是均衡的,可以得出公式--
p液gV排=g。
当实验处在反重力场中,浮力明显大于重力作用,自然就证明物体质量下降了。
这个简单的实验研究,成果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说服力,因为反重力场对于浮力的影响,并没有确定的成果。
但是,一定程度上说服力还是非常强的。
普朗克研究院的反重力团队,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证明反重力场直接作用于物体的质量,成果发表出来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即便王浩发表的光子结构成果中,用数据构建说明反重力的作用,是空间挤压效果的降低,但大部分学者还是更倾向于作用是引力波效果。
现在普朗克研究院的团队,用一个实验,就说明是作用与质量,某种程度上,也证实了空间挤压效果以及湮灭力的存在。
普朗克研究院团队的穆勒接受采访时说道,「最少有极大可能,空间挤压效果,也就是湮灭力是存在的。」
「湮灭力的解释,能够完美的说明实验,而作用于引力波效果,连理论都没有。」
「我们相信实验结果,往
往最简单的实验,才最有说服力。」
这个实验结果发表出来以后,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之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反重力场是作用于引力波,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质量是不会被产生变化的。
现在的成果说明质量减小了,就感觉有些违背常识。
王浩看了新成果,都不由得感叹,「很简单的实验,很好的效果,我完全没有想到,能这么简单的做验证。」
「世界上的天才,还是很多的。」
王浩发现之前他想的太复杂了,总是把反重力场特性验证,和很复杂的微观物理联系在一起。
现在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证明,简单的力学研究也能够给反重力场的研究带来很大帮助。
何毅是感觉很懊恼的,他觉得自己的团队有这么好的环境,能够制造超过50%的反重力场。
普朗克研究院的团队,只能制造出15%的反重力场,即便是做力学的实验,效果也是很差的。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何毅郁闷道。
王浩则是完全不在意,他根本不缺一个成果,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湮灭力的存在,对湮灭理论是很有好处的。
他说道,「我们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研究。」
「当初研究公开出去,就是希望更多的学者,更多的团队参与才能够慢慢的完善。」
「其他团队有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普朗克研究院的成果,并不能百分百证实湮灭力的存在,但也可以说证明了三分之一。
湮灭力想要完成被证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测定‘常规湮灭常数,,也就是常规空间挤压的强度。
以此就能够推导得出很多能够在实验证实的结论。
另外,也要联系微观物理,验证湮灭力在微观物理中的作用。「论证质量单位……」
「最少要和一种微观力进行关联,找出相互的关系。」
「论证湮灭力在微观物理的作用和表现,完善湮灭理论,使之与现有的微观物理相结合……」
以上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
虽然湮灭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的方向和很多的工作,但工作不是一口气就能完成的,理论的完善是系统性的庞大工程。
王浩依旧是轻松的工作生活,抽时间也做了航天局的项目,完成了相应的核心代码。
之后的工作就是实验室的其他人来完成了。
这天实验室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召开了一个项目相关的工作分配会议。
王浩针对核心代码的问题说了一下,其他人则是一起交流讨论起来。
王浩倒是很清闲,他随意的看了看新闻,顺便打开邮件查看了一下,发现有好几封特别的邮件,里面说的内容都差不多。
第一封是来自迪迪埃-马约尔,里面的表述非常热情,「亲爱的王浩,有一个消息你肯定会感兴趣,今年你进入了沃尔夫奖的候选提名。
虽然时间还有些早,但提前恭喜你获得沃尔夫奖。」
之后迪迪埃-马约尔又问了一下王浩最近的研究,目的就是想知道王浩是否有什么研究,需要依靠实验来验证。
王浩倒是有很多需要靠实验研究的内容,但绝大部分都和反重力场有关,马约尔的团队就没办法做了。
他面带笑容写了回信,大体意思就是正在全心做超导机制的研究,暂时没有量子物理相关的想法。
之后王浩又查看了其他邮件,发来邮件的几个,都是国际物理、数学界的大佬,内容都和马约尔差不多,就是说明一下,他们从自己的渠道
得知,王浩和沃尔夫奖产生了关联。
其中有个芬兰著名的数学家,似乎是有准确的渠道,「你的超导半拓扑理论,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提名,你个人获得了沃尔夫数学奖提名。」
「恭喜你获得沃尔夫数学奖和物理学奖!」
王浩连续看了好几封邮件,知道事情肯定是真的,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发邮件过来。
这些学者之所以发邮件过来,就是因为知道他肯定会获奖。
他个人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