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汉血丹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天之后,清雪初停,元召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长乐塬。随行的队伍里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关中徐家的公子徐乐。
徐乐是从遥远的东海之滨齐国回来的,眼看冬天到来,一年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免不了要回来对家族的产业做一番盘点,这是惯例。而今年尤其重要,因为,他接到了元召的消息,年关之前,将会在长乐塬上进行一次聚会,希望他能赶回来参加。
自齐王刘定国死后,齐国作为第一批被朝廷推恩令实行的诸侯国,很快就被分成了十几个小诸侯,他的那些儿子们,每人都分得了大小不等的几个州县作为自己的封邑之地,从此成了一盘散沙,只能乖乖的听从朝廷的诏令,再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生出异心来了。
唯一没有屈服的是齐王世子刘玄,那个在明月楼和元召起冲突,被小冰儿断去右臂的家伙,领着忠于齐王的那些心腹们在起兵作乱没有成功后,出海而遁,不知所踪。
齐国的盐业新政正在全面铺开,在少府官员的配合下,以徐家为主导的十几家盐业世家已经全面接收了东海的所有盐场。作为主导者的公子徐乐,深知自己的肩头责任重大,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唯恐辜负了元召的重托。
精盐的新法制作,彻底的改变了过去粗糙的海场晒盐法,看着那些大黄颗粒逐渐变成洁白细盐的过程,无论是少府的官员,还是盐商以及普通的劳作者,无不心中激动万分。他们心中都很明白,有了如此重大的改变,辽阔的东海财富,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真正的国家宝库。
千头万绪,自然是十分繁忙,但在接到元召的消息后,徐乐一点儿也不敢怠慢,把所有事宜详细的交代清楚之后,动身西行,千里迢迢一路回到了长安 。
徐乐与司马相如也是多年的好友,当初他们七八个人共同结伴游学天下,以文学之名为世人所知,被称为一时的才俊。却没想到,几年过去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而这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就是他与终军、司马三人了。
终军自不必说,现任司隶校尉,这一新设不久的官制,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权威的重要。在许多明眼人眼中,不过几年后,司隶校尉署必然会超越甚至取代廷尉府,成为大汉王朝最重要的执法机构。而司马相如凭着平定叛乱之功,又已经有过镇抚一方的经历,这次回到长安,必定青云之上,九卿在望矣!
徐乐虽然舍弃了仕途,但却没有人敢轻视于他。只要看看东海盐政被徐家所主导这件事,就羡煞无数人,只要不出什么别的意外,徐家必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汉域内的顶级豪门之一,富贵无极。
想当年徐乐那也是自视甚高的公子,除了寥寥几个他看的上的朋友,别的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界。可是自从一见元召,他就被其折服了。在第一次见面偷听到元召与司马夫妻的对话,他毛遂自荐的跳出来表达出自己想从商的心志后,从此就追随着元召走上了一条从未敢想过的路。
这件事,也成为他在往后的许多年里对无数人吹嘘过的一次经历,为自己的心明眼快而洋洋自得。徐家就是因为他抓住了这次时机,成为了几乎是与国同休的庞大世族。
在青郊外酒楼的时候人多嘴杂,自然不必细说。回长乐塬的一路上,徐乐满腹激动得向元召汇报了东海盐政的发展,形势一切大好,未来值得期待。元召自然是非常满意,自己当初所托得人,倒是省却了很多操心事。把这一块交给徐乐,他很省心。
元召有个初步的设想,在今年的元日来临之前,要进行一次盘点和总结了。他要看看这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到底取得了些什么样的成就。现在掌握在手中的实力到底已经达到了怎样的地步,他想要做到心中有数。来年一系列的大动作都要展开,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元召自从去西域打接应,回来后直接去了长安,然后受伤养伤一直到现在,已经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在长乐塬这边了。此时见他终于归来,所有人都十分高兴。在不知不觉中,这个身影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坚定的依靠,他的一举一动已经影响深远。
长乐塬那座木质大厅内,碳火烧得十分温暖,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人们聚在这里,迎接了他的到来。面对着一双双热切的目光,元召心中有很多感慨,眼前这些人,都是他最值得信任的班底,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建设中的长乐塬,将会是他迎接各种挑战的底气所在。
在长安城... -->>
几天之后,清雪初停,元召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长乐塬。随行的队伍里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关中徐家的公子徐乐。
徐乐是从遥远的东海之滨齐国回来的,眼看冬天到来,一年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免不了要回来对家族的产业做一番盘点,这是惯例。而今年尤其重要,因为,他接到了元召的消息,年关之前,将会在长乐塬上进行一次聚会,希望他能赶回来参加。
自齐王刘定国死后,齐国作为第一批被朝廷推恩令实行的诸侯国,很快就被分成了十几个小诸侯,他的那些儿子们,每人都分得了大小不等的几个州县作为自己的封邑之地,从此成了一盘散沙,只能乖乖的听从朝廷的诏令,再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生出异心来了。
唯一没有屈服的是齐王世子刘玄,那个在明月楼和元召起冲突,被小冰儿断去右臂的家伙,领着忠于齐王的那些心腹们在起兵作乱没有成功后,出海而遁,不知所踪。
齐国的盐业新政正在全面铺开,在少府官员的配合下,以徐家为主导的十几家盐业世家已经全面接收了东海的所有盐场。作为主导者的公子徐乐,深知自己的肩头责任重大,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唯恐辜负了元召的重托。
精盐的新法制作,彻底的改变了过去粗糙的海场晒盐法,看着那些大黄颗粒逐渐变成洁白细盐的过程,无论是少府的官员,还是盐商以及普通的劳作者,无不心中激动万分。他们心中都很明白,有了如此重大的改变,辽阔的东海财富,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真正的国家宝库。
千头万绪,自然是十分繁忙,但在接到元召的消息后,徐乐一点儿也不敢怠慢,把所有事宜详细的交代清楚之后,动身西行,千里迢迢一路回到了长安 。
徐乐与司马相如也是多年的好友,当初他们七八个人共同结伴游学天下,以文学之名为世人所知,被称为一时的才俊。却没想到,几年过去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而这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就是他与终军、司马三人了。
终军自不必说,现任司隶校尉,这一新设不久的官制,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权威的重要。在许多明眼人眼中,不过几年后,司隶校尉署必然会超越甚至取代廷尉府,成为大汉王朝最重要的执法机构。而司马相如凭着平定叛乱之功,又已经有过镇抚一方的经历,这次回到长安,必定青云之上,九卿在望矣!
徐乐虽然舍弃了仕途,但却没有人敢轻视于他。只要看看东海盐政被徐家所主导这件事,就羡煞无数人,只要不出什么别的意外,徐家必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汉域内的顶级豪门之一,富贵无极。
想当年徐乐那也是自视甚高的公子,除了寥寥几个他看的上的朋友,别的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界。可是自从一见元召,他就被其折服了。在第一次见面偷听到元召与司马夫妻的对话,他毛遂自荐的跳出来表达出自己想从商的心志后,从此就追随着元召走上了一条从未敢想过的路。
这件事,也成为他在往后的许多年里对无数人吹嘘过的一次经历,为自己的心明眼快而洋洋自得。徐家就是因为他抓住了这次时机,成为了几乎是与国同休的庞大世族。
在青郊外酒楼的时候人多嘴杂,自然不必细说。回长乐塬的一路上,徐乐满腹激动得向元召汇报了东海盐政的发展,形势一切大好,未来值得期待。元召自然是非常满意,自己当初所托得人,倒是省却了很多操心事。把这一块交给徐乐,他很省心。
元召有个初步的设想,在今年的元日来临之前,要进行一次盘点和总结了。他要看看这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到底取得了些什么样的成就。现在掌握在手中的实力到底已经达到了怎样的地步,他想要做到心中有数。来年一系列的大动作都要展开,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元召自从去西域打接应,回来后直接去了长安,然后受伤养伤一直到现在,已经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在长乐塬这边了。此时见他终于归来,所有人都十分高兴。在不知不觉中,这个身影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坚定的依靠,他的一举一动已经影响深远。
长乐塬那座木质大厅内,碳火烧得十分温暖,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人们聚在这里,迎接了他的到来。面对着一双双热切的目光,元召心中有很多感慨,眼前这些人,都是他最值得信任的班底,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建设中的长乐塬,将会是他迎接各种挑战的底气所在。
在长安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