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穿梭在历史大事件中的将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80-1986年,韩国人通过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完成企业本土化的过程。
1986-1997年的第二次DRAM世界大战-日韩半导体战争,在米国人的倾力扶持下,韩国人全面崛起为全球半导体大国。1998-2010年的第三次DRAM世界大战-韩台半导体战争,韩国人完成了核心技术的“米国基因”转型为“独立自主基因”。
自此,韩国成为仅次于米国的全球半导体强国。
韩国半导体工业起步最早源于日本人的帮助。
1969年,日本东芝帮助韩国人建设晶圆厂。同年,三星通过为三洋代工12英寸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产品,第一次进入半导体电子产业。
1975年在三洋完成对三星的技术转移后,韩国政府修改外资投资法规,坚持不对合资企业开放本国市场,最终迫使日本三洋等日资停止了在韩国投资,全面退出韩国市场。
虽然无耻了点,但对于当时国小民弱的韩国人而言,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体系,似乎所做的一切又都是“高尚”的。
直到今天,韩国人依旧严密的保护着本国国内市场。
思密达,思密达的还是思密达的,你的也是思密达的,嘿嘿。
1973年韩国将半导体电子列为六大战略产业之一,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投资基金,引导高新技术发展(资金主要来自米国)。
针对韩国产业技术薄弱的状况,工贸部提出电子零件六年国产化计划,由国家设置科研机构,培训半导体工程师,初步形成韩国人在半导体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
1974年曾任职于摩托罗拉的韩裔半导体工程师姜基东回到韩国,与通用电气合资,成立韩国第一家半导体企业-韩国半导体(Hankook半导体。
三个月后,三星收购了姜基东手里50%的股权。
1978年,韩国电子技术所通过与米国硅谷的公司合资,建造韩国第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比天朝苔弯工研院晚2年。
在1979年生产出16K DRAM,这是韩国人第一次掌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韩国在米国技术扶持下,DRAM技术取得突破。
韩国人直接从16K DRAM起步,十年时间,韩国人初步建立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
1980-1985年,韩国人在米国人扶持下,仅仅用了5年时间,快速取得并掌握16K、64K、256K DRAM等关键技术的研制,一举超越日本人过去三十年的所有努力。
这一时期,米国人对于韩国人的援助超过300亿美金。
韩国三星,关键技术来自米国-镁光科技,关键设备也获得米国人全力扶持。
1984年镁光科技向韩国三星转让256K DRAM量产技术,同时米国西翠克斯(CITRIX)公司向三星转让高速处理金属氧化物MOS的设计技术。
韩国现代后为海力士,1984年米国人将16K、64K SRAM技术转让给现代电子。
1985年米国德州仪器向现代转让64K DRAM的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提高现代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技术。
由此,韩国人开始具有了和日本人竞争的资格了,并完成从追赶天朝人到超越天朝人。
1986-1997年,第二次DRAM世界大战-日韩半导体战争爆发。
面对日本人的闪电战,韩国人根本无力抵抗,三星一年亏损高达3亿美金。
1986年,英特尔和IBM紧急动员,联手对三星进行技术和经济扶植。同时依据《美日半导体协议》对日本人的约束,米国人对韩国人放开米国国内市场,韩国半导体企业迅速在米国国内市场占据30%的DRAM市场份额。
仅仅一年时间,1987年三星实现扭亏为盈,度过最艰难和危险的时刻。
就这一点,日韩半导体战争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技战争,已经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等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
就这一点,DRAM内存已经不仅决定一个国家半导体工业的命运,更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科技大国、强国的命运。
有了米国人的帮助,韩国人获得了很多东西,技术上获得16K、64K、256K DRAM等核心技术,获得CMOS生产制程工艺和流程等。
利用《美日半导体协议》获得战略纵深,米国人对韩国人开放当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米国国内市场。
客观而言,韩国半导体工业发展历史中,米国人对韩国人的倾力扶持,这一点几乎是不可以借鉴和复制的。
但是,在整个日韩半导体战争中,韩国人在国家策略、科技红利投入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庞煖们借鉴的地方。
第一,构建韩国人版本的“官产学”三位一体,殖产兴业的财阀制度。
1986年,在米国顾问建议下,韩国政府举国之力,重金研制DRAM,并将4M DRAM列为国家项目。
由韩国电子通信研究所(KIST)牵头,联合三星、LG、现代和韩国六所大学,一起对4M DRAM进行技术攻关,目标是到1989年,开发并批量投产4M DRAM,完全消除与日本人的技术差距。
该项目三年中的研发费用高达到1.1亿美金,韩国政府承担其中57%的投资。由此,韩国人版本的“官产学”一体成型。
在全球半导体工业发展历史中,依托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力量完成重大国家项目的攻关和突破,无论米国、天朝和日本,韩国人是最为极致的,非常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殖产兴业”的财阀制度。
客观而言,在举国体制进行重大项目攻关上,韩国人的“殖产兴业”财阀制度,其效率是大大优于日本人的“官产学”三位一体,恐怕也只有天朝的新时代天朝特色的能够相比较。
第二,加大科技红利之有效研发投入,压强原则,快速提升压强系数,对重点项目重点攻关。
从1990年开始韩国三大企业重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赶超日本DRAM产业的研发体系。三星建立26个研发中心,LG建立18个,现代建立14个。
与之对应的是,研究费用成倍投入。
1980年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有效研发投入仅有850万美金,到1994年已经高达9亿美金。
在专利技术方面,1989年韩国的专利技术应用有708项。
1994年已经上升到3336项。
科技红利投入,特别是有效研发投入,使得韩国人仅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对日本人的追赶。
仅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对日本人的超越。
1980-1986年,韩国人通过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完成企业本土化的过程。
1986-1997年的第二次DRAM世界大战-日韩半导体战争,在米国人的倾力扶持下,韩国人全面崛起为全球半导体大国。1998-2010年的第三次DRAM世界大战-韩台半导体战争,韩国人完成了核心技术的“米国基因”转型为“独立自主基因”。
自此,韩国成为仅次于米国的全球半导体强国。
韩国半导体工业起步最早源于日本人的帮助。
1969年,日本东芝帮助韩国人建设晶圆厂。同年,三星通过为三洋代工12英寸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产品,第一次进入半导体电子产业。
1975年在三洋完成对三星的技术转移后,韩国政府修改外资投资法规,坚持不对合资企业开放本国市场,最终迫使日本三洋等日资停止了在韩国投资,全面退出韩国市场。
虽然无耻了点,但对于当时国小民弱的韩国人而言,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体系,似乎所做的一切又都是“高尚”的。
直到今天,韩国人依旧严密的保护着本国国内市场。
思密达,思密达的还是思密达的,你的也是思密达的,嘿嘿。
1973年韩国将半导体电子列为六大战略产业之一,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投资基金,引导高新技术发展(资金主要来自米国)。
针对韩国产业技术薄弱的状况,工贸部提出电子零件六年国产化计划,由国家设置科研机构,培训半导体工程师,初步形成韩国人在半导体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
1974年曾任职于摩托罗拉的韩裔半导体工程师姜基东回到韩国,与通用电气合资,成立韩国第一家半导体企业-韩国半导体(Hankook半导体。
三个月后,三星收购了姜基东手里50%的股权。
1978年,韩国电子技术所通过与米国硅谷的公司合资,建造韩国第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比天朝苔弯工研院晚2年。
在1979年生产出16K DRAM,这是韩国人第一次掌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
韩国在米国技术扶持下,DRAM技术取得突破。
韩国人直接从16K DRAM起步,十年时间,韩国人初步建立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
1980-1985年,韩国人在米国人扶持下,仅仅用了5年时间,快速取得并掌握16K、64K、256K DRAM等关键技术的研制,一举超越日本人过去三十年的所有努力。
这一时期,米国人对于韩国人的援助超过300亿美金。
韩国三星,关键技术来自米国-镁光科技,关键设备也获得米国人全力扶持。
1984年镁光科技向韩国三星转让256K DRAM量产技术,同时米国西翠克斯(CITRIX)公司向三星转让高速处理金属氧化物MOS的设计技术。
韩国现代后为海力士,1984年米国人将16K、64K SRAM技术转让给现代电子。
1985年米国德州仪器向现代转让64K DRAM的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提高现代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技术。
由此,韩国人开始具有了和日本人竞争的资格了,并完成从追赶天朝人到超越天朝人。
1986-1997年,第二次DRAM世界大战-日韩半导体战争爆发。
面对日本人的闪电战,韩国人根本无力抵抗,三星一年亏损高达3亿美金。
1986年,英特尔和IBM紧急动员,联手对三星进行技术和经济扶植。同时依据《美日半导体协议》对日本人的约束,米国人对韩国人放开米国国内市场,韩国半导体企业迅速在米国国内市场占据30%的DRAM市场份额。
仅仅一年时间,1987年三星实现扭亏为盈,度过最艰难和危险的时刻。
就这一点,日韩半导体战争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技战争,已经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等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
就这一点,DRAM内存已经不仅决定一个国家半导体工业的命运,更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科技大国、强国的命运。
有了米国人的帮助,韩国人获得了很多东西,技术上获得16K、64K、256K DRAM等核心技术,获得CMOS生产制程工艺和流程等。
利用《美日半导体协议》获得战略纵深,米国人对韩国人开放当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米国国内市场。
客观而言,韩国半导体工业发展历史中,米国人对韩国人的倾力扶持,这一点几乎是不可以借鉴和复制的。
但是,在整个日韩半导体战争中,韩国人在国家策略、科技红利投入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庞煖们借鉴的地方。
第一,构建韩国人版本的“官产学”三位一体,殖产兴业的财阀制度。
1986年,在米国顾问建议下,韩国政府举国之力,重金研制DRAM,并将4M DRAM列为国家项目。
由韩国电子通信研究所(KIST)牵头,联合三星、LG、现代和韩国六所大学,一起对4M DRAM进行技术攻关,目标是到1989年,开发并批量投产4M DRAM,完全消除与日本人的技术差距。
该项目三年中的研发费用高达到1.1亿美金,韩国政府承担其中57%的投资。由此,韩国人版本的“官产学”一体成型。
在全球半导体工业发展历史中,依托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力量完成重大国家项目的攻关和突破,无论米国、天朝和日本,韩国人是最为极致的,非常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殖产兴业”的财阀制度。
客观而言,在举国体制进行重大项目攻关上,韩国人的“殖产兴业”财阀制度,其效率是大大优于日本人的“官产学”三位一体,恐怕也只有天朝的新时代天朝特色的能够相比较。
第二,加大科技红利之有效研发投入,压强原则,快速提升压强系数,对重点项目重点攻关。
从1990年开始韩国三大企业重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赶超日本DRAM产业的研发体系。三星建立26个研发中心,LG建立18个,现代建立14个。
与之对应的是,研究费用成倍投入。
1980年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有效研发投入仅有850万美金,到1994年已经高达9亿美金。
在专利技术方面,1989年韩国的专利技术应用有708项。
1994年已经上升到3336项。
科技红利投入,特别是有效研发投入,使得韩国人仅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对日本人的追赶。
仅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对日本人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