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种牛脾气的人,真心犯不着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上和他太过较真。
好歹也是同一个阵营里的人,大家一起和和气气的种田收粮不是很好吗?当然韩浩明年会不会还在河对岸种田那可叫天晓得,但陆仁还得混下去,因此一个好点的人际关系还是得有的。
陆仁可不想当弥衡。
转眼间数日过去,陆仁这里的水稻全部收割完毕,其中的六成在陆仁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上缴去了荀彧那里。
剩下的四成自留的粮食,陆仁则在说服了屯民之后,分出了十分之一先借给对河的韩浩,让韩浩那里应一应他那里青黄不接的急。
对此韩浩没有拒绝,毕竟他就算是再不情愿,也不敢让他营屯里的人再这么饿着肚子,更何况是在看着陆仁这边吃饱肚子的情况下,韩浩也很担心自己这里还饿着肚子的屯民们会引发出什么变故。
接着陆仁就带着屯民们寻找起了适合烧制板砖的粘土。
这个不难找,华夏之地到处都是适合烧制板砖的粘土,而临河之地就加容易就找到不错的粘土层。
烧制土制板砖这种事没多少难度。
所以没几天之后,营屯中的某块空地上就堆起了许多的板砖。
屯民们再笨,这时也看出来陆仁这是想干什么。
你说有房子可住的话,又有几个人会愿意去住帐篷?所以一时之间,刚刚埋完稻草的屯民们又对烧砖的热情高涨。
反到是陆仁有些头痛,因为陆仁找不到石灰来制作水泥。
后来还是无意之中看到了一个土方法,就是将米糠、碎米碾成粉末之后煮成浆,再混以适量的粘土,这样就可以做出一种近似于水泥的粘合剂,试验之后发觉效果还不错。
(这个有点扯淡,别较真!
)
只是如此一来就要动用掉一些粮食,但屯民们都表示愿意接受。
其实仔细算算,盖间房子也用不了多少粮米,而且现在的屯民们存粮充足,还真不把这点粮米放在心上。
不过陆仁又不会搞建筑、盖房子,所以是先让屯民们试着盖了两间看看情况再说。
要知道汉时的建筑是以土木结构为主,砖石性的结构还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至于当时的城墙什么的其实都是夯土,要不然也不会时常出现那种“水灌城壁,城壁尽烂”
的事了。
而屯民们在依照当时的建筑习惯试盖了两间之后,陆仁觉得情况还不错,就稍作了修改之后准备正式开建。
本来陆仁是想先建一个村级行政大厅出来的,可屯民们却硬是先给陆仁与李典修建了两所在当时、当地来说都很不错的居院……
(瓶子的QQ是84101719,群是57753640,很古老了。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