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汉天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评灭苦之道一书——苦圣谛二、诸行

    重读上一篇最后第三段话:“正法是圆满的,在佛陀发现真理的那一刻,佛法便已经是完备、完全、完整的,丝毫不假后人画蛇添足。后世佛教徒违背正法的胜义而向人情妥协,放弃了住持正法的立场以迎合众生的喜好,这就是正法被漠视遗忘的原因。

    ”

    从这段话中我们就得知本书所说的正法其实是作者经过了精心设计后形成的理论。他的这个灭苦之道的正法的概念有三点:第一,所谓的正法是纯理念的,完全抽象的概念;第二,所谓的正法是如来亲传,后由阿罗汉复述修订成修多罗(很对不起!因为打字忙,前面第一篇里我将佛经名有一处错打成了阿修罗!)第三点就是上面那句话了——所谓的正法仅指如来的见法,而与如来亲身授法、行法的任何生活内容无关。

    根据作者自定义了这正法的三个概念后,理论就可以提出一整套的批判了。如: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说只有禅修打座才是正法;他可以说只有修多罗佛经和从这佛经分流出的经典才是正法;他可以说历代宗师们都是越走越远地偏法。他还可以说大家都学习如来正法,进行所谓的灭苦之道,不然就不能见佛祖。

    在这里我先不进行批判,因为还有很长的经书我没有能看完,我是边读边评的,而且在佛教群——qq198325017(主讲灭苦之道的群)里,我也答应了师兄们,一定要在看完后再做公平的论断。

    但是,我可以在这里先提出一下疑问:如来得证的佛法仅是指他说的话,而且是他说的那些很高深的话么?如来证法后去讲法不是见知行受合一的么?即是说,如来证法后,如来就是法,难道如来所行的不会都是法?在如来证法后还有一个超越于如来之上的法,一个与如来生活内容无关的纯理念和抽象的正法概念?

    作者对这些问题作出的有关解释是——“佛陀是人,他在人间生活,面对日常琐事,与各阶层的人作各种对话。自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直接晓以正法、不是所有的话题都深入正法的核心,在适当的情况,佛陀也会为未见法的比丘作些道心的鼓舞、警策,或为世人导以世间良善端正之法,甚至曾指导太过肥胖的国王减肥。这类的言论阿罗汉比丘是不会将它们纳入契经之中的,因为它们并不顺趣涅槃,既非佛陀证悟的珍贵内涵,也无关于真理的发扬,若将因应个人特殊需要而随机开示的法纳入修多罗,只会混淆正法的重点。”(注:前言三的第三段)

    我的疑问:佛祖将正法之大法,万法之宗化于生活实际,这大法之下就没有小法了?不是还有菩萨、金刚、罗汉等的分级吗?佛祖化法于实后,这大法不就变实了?还有一个大法超空的存在着的么?

    “佛弟子在佛陀入灭之后益发怀念佛陀,许多人心中都深深烙印着佛陀带给他们各种不同的觉省与感动。他们怀念佛陀对他们说过的话、怀念佛陀与自己之间的小故事。那些温馨小品虽然不入结集,佛弟子却不愿它们就此被遗忘,希望它们也能长久地被传诵下去,深信它们一样能对人有大助益而不断公开宣扬。

    日子随着佛灭一天天、一年年的远去,越来越多的法在四处流传、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只要是佛陀所说就是佛法的观点。这些越来越庞杂的法,包括了佛说、诸大弟子说,也包括误解、错漏、挟以私见、甚至杜撰!因此,为了推断新传的法是否符合正法,僧团共立审核佛法的三个标准,称之为佛语具三相:一、修多罗相应(能得到契经与戒经的支持)。二、不越毗尼(不逾越律制)。三、不违法性(不违背正法的胜义)。这个标准实施了数十年,合乎这三个条件就准予认可为佛法。所以修多罗可以譬喻为佛法中的宪法,若国家的刑法、民法等法律违背了最高宪法就不能成立;同样的,僧团中流传的各种‘佛法’若违背修多罗便不足采信。”(注:第四第五段)

    “几个世纪过去了,佛教徒早已不受‘佛语具三相’的标准所制限,随着社会思潮的演进、因应民众信仰的需求及历代大宗师的全新体验、诠释等,‘佛经’被毫无节制地大量编造。由于格局的限制,先是数量过多的方等经从杂藏中独立出来,接下来为数更加庞大的大乘经又从方等经中独立出来。它们全都称为修多罗,它们以多取胜,它们包含了一切世间善法,它们属于世间,它们易为世人了解、接受,它们不再口口相传而改以文字抄录大量流通,它们取代了阿罗汉结集的相应修多罗。

    我的疑问:“这个标准实施了数十年,合乎这三个条件就准予认可为佛法。所以修多罗可以譬喻为佛法中的宪法,若国家的刑法、民法等法律违背了最高宪法就不能成立;同样的,僧团中流传的各种‘佛法’若违背修多罗便不足采信。”作者这个比喻非常有问题的,违反宪法的当然不成立,问题是刑法、民法等法律都不是违反宪法的,而是凭据宪法的最高规定而延伸诠释的,正是宪法的合理合情的实际的拓延、宪法就是如正法之形母,而具体的应用和落实到世间万事万象上就成了形如正法的化分万法——这不是万法归宗吗?

    “ 如今佛法多得有如大林中的树叶,但它们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明、慧、正觉、不向涅槃。而佛陀手中那把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的正法之叶,却在人类的世间思惟中湮没了!

    遗憾的是,那些有智慧理解正法、有毅力追求解脱的善男子、善女人,从此迷失在浩瀚如汪洋的三藏十二部经中,再难回归佛陀辛苦体证、宣说的古仙人道了!”(注:倒数第一第二段)

    “佛法的核心是灭苦之道,它并不教导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面对死亡;佛法教导如何拒绝痛苦又无谓的生生死死。从生到死就是世间,佛法教人出离世间。

    然而,人们毕竟是热衷于生命的,一般人所希望佛法能提供的是:如何让生活更顺利、更满足,以及在信仰的支持中更坦然无惧地面对死亡而无所遗憾。赤裸裸地表明佛法旨在教导人们出离世间,不免要令人误解佛法只是某些受到重大刺激或太悲观、太消极的人,借以逃避现实的麻醉剂。历代多少祖师大德便是因此羞于承认佛教的厌世而特别表现得积极入世,以期扭转世人对佛法的认知。

    这两者都无关于佛陀真正的教法,佛法非但既不消极也不入世,甚至可以断言只有佛法才不逃避无可闪躲的生命议题,积极面对现实:只要对生命的真相毫无所知,那么生活中所预设的一切价值全都没有稳固的基础,随便一点状况便毁于一旦;若非根植于生命的真义,任何远大抱负与奋斗努力,基本上都无异一时兴起的儿戏。”(注:前言四的第二三四段)

    我的疑问:作者这段话是我看不懂的逻辑!佛教早期说空门确实有逃世之嫌疑,而且也一直被误解。而历代先祖大德们就是看到了这个缺陷从而力图使佛法还真回佛陀在世时的不遗余力的入世说教。许多佛教故事也说明了我佛的口号是要全地的人都成佛!这何等的伟大和高尚!作者有什么根据却是能说明这些宗师们的努力不是立足于生命价值之思维论下的??作者自造概念的那个“世间思维”只是一个“实际上作者其实是没有很好的定义好有关世间思维的概念。按照他后来的论述,这个世间思维应该是这样子定义的——世间思维指没有直接以生命价值作为最高存在的探讨的思维方式,而直接以生命价值作为最高存在来探讨的思维方式就是得证如来大法的正法”(我在第二篇评论中的话)

    实际上历代宗师都是以人为本的以人的生命价值去探讨了佛法的诠释了的。作者之所以敢于批判他们,那是因为作者认为他们没有进行所谓的以灭苦之道作禅修入定为正法的主张是违反了最高宪法!那么你能说历代宗师们就没有说灭苦之道吗?就没有说要打座入定,要禅修吗?有点佛学的佛子都应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佛陀明白,唯有正法能昭示生命的真相、引导生命的解脱。于是他以长达四十五年时间,善巧地向世人宣说正法,直到安详入灭,完成他个人的究竟解脱。这四十五年的教授、教诫,并不如超级市场或百货公司般地供应一切所需,而是让真正的智者有机会认识正法、走上正道。普遍的社会大众误解、漠视佛法在所难免,而且也并不重要。但那些渴求真理的菁英份子无法寻得真理的苦闷,则是佛陀愿意勤苦说法的原动力。

    如今既已有多如‘大林中叶’的三藏十二部经供应一般人的需求,那么也让修多罗的正义还原,提供‘甲上土’那一小撮智者最深沉、最深切的需要。”(倒数第一第二段)

    我的疑问:通过这三篇的评论,我们大概已经可以知道作者的思想理论建立的结构了的,他所说的就是——我们只有通过学习他所论证过了的原旨教义(修多罗),通过禅修进行灭苦才能够得到如来的正法。主张的不是去行善积功德、不是跪拜或念佛号的虔诚、主张的是自我自修并且是封闭式的、纯精神上的、依靠“入定”而“灭苦”就得证了如来在菩提树下得正法时的那个最高的最大的正法!

    而在我看来,我佛如来得证的所谓正法是他身心行的一生的活动的全部内容。如来就是法,根本上就没有法与如来分开之说!在他在菩提树下得了法之后,如来说的、想的、行的、教的、做的都是在展示万法!所以作者的理论终点就在于把如来和如来法生硬的分开,而又把如来法和世间的生活内容剥离,最终导致了作者错误的认为有个“世间思维”和“生命价值论的思维”的概念对立。创立了一个比如来法刚开始说空门时更为空空的大法!!

    最简单的反驳:你怎么知道如来在菩提树下得证时的那个大法的正法就是如来用文字就可以完全表述出来了的?或者说,你怎么知道如来不是因为当时世人太愚昧而用了只适合了那时的人的思维水平而使用的文字去表述了这正法?而这个正法正是一个不断的需要后世人去解读的正法!

    谁有什么理由说明如来证法时使用的文字就是没有了隐喻意义和可能产生歧义性的文字??作者又怎么说明作者自己对如来时的文字的解读就不会因为自己所处的新时代语言语意语义环境的变化而解读了错误??

    “然而真理不像信仰或知识般,得借由历史的发展来扩充规模、建立合理性以配合人们的接受程度。佛陀早已将正法的确实xìng交代清楚:‘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发显示。此等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

    所谓的法住,义为普世、放诸四海皆准,总理万法,绝对而非相对;法定,义为确定、决定、恒定,没有修改或进步的空间、不待个人或社会理解、认同;法如,义为一切现象事实的终极法则、究竟原理;法尔,义为本然、一向如此,不假权威许可、批准,没有特权、没有例外、没有或然率的问题;法不离如,义为不离开现象事实;法不异如,义为不违背现象事实;审谛真实,义为可实际证明,任凭反覆检验、测试,完全合乎真相;不颠倒,义为非假设、非臆测、非武断、非自由心证、非自以为是。因此,不论是否有发现真理的觉者出现世间,真理总是维持一贯法则;也无论时代背景如何、人们是否接受,正法的运作绝不因人们的偏好而有所变动。

    正法是圆满的,在佛陀发现真理的那一刻,佛法便已经是完备、完全、完整的,丝毫不假后人画蛇添足。后世佛教徒违背正法的胜义而向人情妥协,放弃了住持正法的立场以迎合众生的喜好,这就是正法被漠视遗忘的原因。”(——苦圣谛?一正法倒数第四第五段)

    所以三篇总评:‘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发显示。此等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

    这上面是如来的正法教导。那么我也可以这么解释的:何为界?界者可参照百度百科对十法界作的解释:“十法界是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十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法住法界又是什么意思?根本上就不是作者所认为的只有唯一的正法住在了唯一的法界中!这个法可能是就藏身于十法界中的,而如来是把它们都想透彻了,才找到了万法归宗的总法,也就是佛祖所教的空门大法!一切皆空。此法常住不是说此法就是一个独立的纯理念精神体,而是说此法总是在十法界任何一处地方显现着。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这说的不是法和如来的关系,而就是后句所说的法住法界。所以作者解释的佛语也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理论需要而经过了根据自己的理解力水平去曲解了的。(有关对这一段经典佛语的解释,我的解释只是一家之言,敬请各位大德和同修们提出更好的解释的)

    评灭苦之道一书——苦圣谛二、诸行(2)

    “但在正法的胜义中,诸所有受悉皆是苦!理由是一切诸行无常。”(第二段最后一句。)“何以诸行的无常是苦?如果生命永远保持相同的状态,儿童就不可能成长、四肢就不可能活动,幸亏生命的状态是无常!为何佛陀这般庸人自扰?”(第十一段)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令我疑惑不解的是作者对这无常的解释,生命的持续生长发展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这是一种有序列的并且有规律的,保证生命能够长生不息的传宗接代的的一个延展过程啊!这怎么能说是无常?

    凡事都有相对,那无常之词语相对的一面就是有常或说恒定,用佛家词语说就是极乐?佛说生老病死皆是苦,这观点好理解,但是作者把这生老病死之苦说成是无常之苦,我倒是觉得是曲解了佛意。

    呆呆(158631091)20:20:21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30:59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31:54

    哈哈哈

    昆吾(1115601169)20:34:56

    挣点劳务费,此是世间正业。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40:49

    白佛言。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41:02

    昆师兄,白佛是什么?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43:26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意?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意?’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契经 杂因诵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43:53

    白佛言

    昆吾(1115601169)20:46:23

    对佛说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47:42

    这样的啊?白的意思就是指对佛说的对?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48:44

    有没有其它的与佛的对话中都有白佛言这样的句式的?能不能帮找出一两句来?

    昆吾(1115601169)20:49:03

    对白对白

    昆吾(1115601169)20:50:11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我今诣上座(名上座者)问如此义,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说。我复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义、此句、此味而问,彼五百比丘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说。

    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佛告阿难:‘汝知彼上座为何如比丘?’阿难白佛:‘不知,世尊!’佛告阿难:‘上座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已舍重担,正智心善解脱,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契经杂因诵

    昆吾(1115601169)20:50:37

    尔时,世尊以爪甲擎土已,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甲上土为多?此大地土多?’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无量,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如是众生知此法、律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法、律者亦尔。’契经杂因诵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50:58

    呵呵。谢谢师兄了。

    昆吾(1115601169)20:51:05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意?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意?’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契经杂因诵

    昆吾(1115601169)20:51:33

    非缘种种爱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是名比丘当善分别种种界。契经杂因诵

    比丘白佛:‘世尊!云何生我慢?’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契经五阴诵

    昆吾(1115601169)20:51:45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52:48

    我在看灭苦第二篇,很不明白。无常即苦,那灭了苦就得极乐,是不是说要灭了无常啊?

    昆吾(1115601169)20:54:48

    慢慢看吧,不急着下结论,会系统论述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55:16

    昆吾(1115601169)20:55:28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56:53

    何以诸行的无常是苦?如果生命永远保持相同的状态,儿童就不可能成长、四肢就不可能活动,幸亏生命的状态是无常!为何佛陀这般庸人自扰?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57:38

    我总是觉得这段话有些问题困惑。

    昆吾(1115601169)20:58:02

    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正法、律。契经杂因诵

    海天居士(1752412398)20:58:49

    这无常好难理解啊呜!

    梦醒一笑(103272065)20:59:37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0:19

    梦师兄来了啊,快快帮我理解一个这无常的。

    昆吾(1115601169)21:01:44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2:24

    喟。昆师兄好偏心。他来就倒那么多茶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3:15

    我要喝西湖龙井茶。

    昆吾(1115601169)21:04:28

    各一杯,其中一杯蛇井茶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5:08

    哈哈哈。这才对嘛。

    昆吾(1115601169)21:05:52

    东湖杯弓蛇影茶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6:44

    啊?有这个茶的?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西瓜太猫(604890628)21:06:52

    西瓜太猫(604890628)21:07:07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8:16

    梦醒一笑(103272065)21:08:33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8:39

    诛邪!

    昆吾(1115601169)21:08:52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09:47

    哈哈哈,我们是不是在打禅机啊?

    西瓜太猫(604890628)21:09:55

    昆吾(1115601169)21:11:19

    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此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于彼盲无目者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契经五阴诵

    梦醒一笑(103272065)21:12:27

    比丘!居士!

    昆吾(1115601169)21:12:56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触集则触集、触集则受集、受集则爱集、爱集则取集、取集则有集、有集则生集、生集则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契经六入诵

    昆吾(1115601169)21:22:52

    佛法传来中国翻译后,很多都采用中国文化本有的名词,像“众生”一词出于庄子;“功德”出于书经;“居士”则出于礼记,佛经翻译采诸子百家之名词者非常多。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24:10

    是啊。我们总不能先去学外语再学佛吧。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25:38

    但是既然我们能使用翻译的语言观解,而又在本土文化语境里求得正法,这不是说明佛法自在并且万法都通的吗?

    昆吾(1115601169)21:25:40

    所以正思维为首要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26:53

    正思维一定要穿越到佛的时代去才能正吗?

    昆吾(1115601169)21:29:49

    脑子不执拗,能合理逻辑思辩就可以了。不容易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31:09

    唉,把历代宗师的说教扁得一文不值,这在感情上就难以让天下佛子接受了的。苦啊

    昆吾(1115601169)21:31:31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33:31

    喟,认个亲的!有谁是在江山文学网里呆过的?快出来和我认个亲的。

    昆吾(1115601169)21:34:44

    师兄如果把印度佛教史看完会笑个半死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35:49

    我不会笑也不会哭!我只会说:小样的。

    昆吾(1115601169)21:39:11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