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大汉天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看完就知道现在各宗派的来历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0:02
昆吾(1115601169)21:40:37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1:40
问题不是它们的来历,问题是它们的证法,这些宗师们都是似如来那样修持了的,特别是六祖禅师。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2:20
修?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2:26
同在菩提树下证,怎说佛法有不同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3:03
梦师兄是怀疑宗师们都没看过修多罗?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3:39
在这里,不妨自问一下:修是为了什么?怎么修?修了干什么?。当我们对这些疑问了然于心时,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4:48
切!梦师兄也太现实了吧。你这目的终果论可不是佛法的哦。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5:16
太世侩了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5:29
为自己而修,总比一头雾水的为别人而修要来得实际一点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6:20
宗教就是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东西啊。首先咱们都不说它的功利名价值才对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7:09
都确定了为自己而修了,与佛都无缘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9:06
如果不是历代都提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佛门早就倒闭了的。又何来我们如今还在乐此之道??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9:06
把自己修好了,才有可能给别人以“正影响”
昆吾(1115601169)21:49:33
都确定了为自己而修了,与佛都无缘了。----------所以正思维为首要
脑子不执拗,能合理逻辑思辩就可以了。不容易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0:01
大哥今天没看电影天堂的午餐吧?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0:35
没时间看
昆吾(1115601169)21:50:59
今天没看,去年看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1:25
唉。给妈妈做一顿饭,别等,再等就没机会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1:34
道理是一样的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1:36
今天上午参加一个主持人培训。没时间看。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2:01
培训老师讲的观点,有两个我挺感兴趣。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2:16
一是:记者就是社会的良心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2:23
别拿自己的推辞去解释:等我修好了就利已利他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3:05
别等。等你修好。佛已经离你去了。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3:02
二是:一个有成就的记者一定做了两件事,轰轰烈烈的恋过一场爱,帮助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3:27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3:34
哈哈哈。这个培训倒是有点意思。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3:36
我打算两件事同时去做。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4:21
那就赶快做吧。和我做第二件事的,第一件事你若去做了,我就给你老婆打小报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4:37
昆吾(1115601169)21:54:53
记者就是记者,良心就是良心,两码事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5:12
先货点钱给我用用。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5:14
记者就是社会的良心。挺有道理的。看这社会是否健康,只要去看记者做的报道与良心相距多远。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6:03
世上很多事都是由两码事以及三码事、多码事共同组成的,互为因果。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6:31
废话的。记者不能光凭良心去办事的,它要如实之见!一定要公正。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7:10
记者和良心看起来是不相干的两码事,但记者报道社会事件的角度与深度,都是体制说了算,记者自己作不了主。所以,从记者的操行可以验证社会的良心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8:50
我作为一名不合格的记者,以前,想报到的事是90 %不能报道;现在,想报道的事基本上是能报到的。说明我作为记者,已经被体制驯化了。
了 尘(4159975)21:59:14
你是那里的记者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9:30
我是尘世的记者。
了 尘(4159975)21:59:45
来报道一下广州客运段来报道一下吧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9:52
是应该调查一下他的底细了的,可能就一下卧底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2:00:03
了 尘(4159975)22:00:30
黑得很呢
梦醒一笑(103272065)22:00:43
广州客运段的事,如果有记者报道能全身而退,早就轮不到我了。
梦醒一笑(103272065)22:00:56
如果能轮到我来报道,呵呵,我是不能全身而退的
了 尘(4159975)22:01:27
估计你也不敢来
梦醒一笑(103272065)22:01:33
不过,汪洋也许已经在重视了。
了 尘(4159975)22:01:48
呵呵没有用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2:02:04
我倒是敢去,不过要借梦师兄的记者证用一下的。
评灭苦之道一书——苦圣谛三、慢
在这一篇里,作者提出了对“慢”“我慢”这个概念的最重要的解释,所以我也着重去理解了这个词语。
“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契经五阴诵
对于这段经文,我求助了理解。
一是求助了百度的解释:
我慢(梵a tma-ma na
谓恃我,令心高举之烦恼。七慢之一,九慢之一。如俱舍论卷十九云(大正29?101a)∶‘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成唯识论卷四云(大正31?22b)∶‘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数论外道以其为二十五谛之一。金七十论卷上云(大正54?1250c)∶‘大次生我慢。我慢者,或名五大初,或名转异,或名焰炽。’又,同书卷中云(大正54?1251b)∶‘我慢我所执,从此生二种,(一)十一根生,(二)五唯五大。’此谓自性谛与神我相依,先生大谛,大谛中之觉用变易,而起我所之执,生我慢谛。而相应大谛之三德,令大初、转异、焰炽三我慢顺次增长,由此而生五唯、五大、五知根、五作根、心根等二十一谛。
〔参考资料〕大毗婆沙论卷五十;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九;俱舍论宝疏卷十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本)、卷六(末)。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苦的根源,就是‘渴(爱)’。它造成‘来世’与‘后有’;与强烈的贪欲相缠结,随地随处拾取新欢。这‘渴(爱)’有三:(一)感官享受的渴求(欲爱);(二)生与存的渴求(有爱);(三)不再存在的渴求(无有爱)。”[注一]
这以各种形式表现的“渴求”、欲望、贪婪、爱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但却不能将它视为最初因,因为按佛法说,一切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这苦之根源的渴(爱),也是依其他的条件而生起的。这条件就是受[注二],而受又依触而生起,辗转相依,即构成所谓十二缘起。这在下文再为详论。
由上可知“渴(爱)”并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而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与最普遍的事实。[注三]因此,在巴利文原典的某些地方,集谛的定义中,除了以渴(爱)为主要原因以外,还包括了其他的烦恼不净法。[注四]本文篇幅有限,无法详论,只请牢记一点:这渴(爱)的核心,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渴(爱)”一词的意义,不仅是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与执著,也包括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等的贪求与执著。[注五]根据佛的分析,世间一切困扰纷争,小至家庭个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与国间的战争,无不由于这自私的“渴(爱)”所引起的。[注六]从这一观点看,一切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根本,都在这自私的渴爱。大政治家们想仅从经济与政治方面去解决国际纠纷,讨论战争与和平,只触及问题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到根本症结之所在。佛就曾告诉罗吒波罗:“世人常感不足,梦寐以求,乃成为‘渴(爱)’的奴隶。
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世间一切恶事都从自私欲生。这并不难懂。但是这“渴(爱)”如何能产生来世与后有,就不是那末容易把握的一个问题了。
无明——此为迷之根本,可以称作无知,即是贪欲、嗔恨、愚疑等的烦恼,故为迷惑于生死界中的根源。
无明就是对四圣谛不了解,不彻知,不能亲证亲见。
这个佛陀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大般涅槃经说得很清楚,我们不必自己去推断,应该以佛陀所说为准: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四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四者何耶?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苦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苦集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生死。诸比丘!苦灭圣谛乃至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达苦灭道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然,诸比丘!通晓、觉知苦圣谛;通晓、觉知苦集圣谛;通晓、觉知苦灭圣谛:通晓、觉知达苦灭道圣谛,则有爱已尽,导有因灭时,从此则无后有。
世尊如是语已
善逝复说偈曰.
不如实知四圣谛
故生死流转道长
见彼圣道绝有因
苦根已断无再生
二是求助了http://fjlt/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267976在中国佛教网论坛上求助得的解释如下:
平等法界”回复:
“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这些概念是并行的?”
这不是并列,是递进。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一切法因缘所生,没有主宰,主宰就是能控制,即是说我想使一切法恒常则得恒常,我欲令一切法无常即无常,能随心所欲。但做不了主,所以说明一切法无我(我即主宰义),不可得。则能建立无我想,即破我见。我见既破我执渐断,因执我而有之我慢亦随之远离。顺着破我见断我执我慢之方法修行,得佛涅槃
“一真”回复:
欲界的贪欲是欲贪或欲爱,色界的贪欲是色贪,无色界的贪欲是无色贪,此后二者也称为有爱,贪欲掉;惛沉睡眠盖系合惛沉、睡眠二者为一,掉举恶作盖乃由掉举、恶作合并为一,慢;傲慢,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无明;痴,就是愚痴。佛陀对诸比丘开示,我们要常常修无常想,如果我们能多修习、常常修习就能离开一切的欲爱、色爱跟无色爱,这个是对三界的染着。掉,是掉举;慢是我慢跟无明,这些都能够把它去除。无常想就能达到无我想,既然没有一法是永恒的、不变的,都是缘起的刹那不住的,那哪一个是我呢?我是永恒不变的意思。所以体会无常就能体会无我,就能破我执,对万法不再执取,不再染着。
而作者的解释是:(书中原话)现代人熟悉的用语中‘自我意识’最能表达我慢的含义。除了阿罗汉,一切众生都为着自己的自我意识讨生活,不论是争名夺利或是为理想牺牲奉献,全都出于自我意识的怂恿。凡事只要和自我意识有了纠葛,看待事物便难以公正、客观,世间也就从此多事。为了满足自我意识,众生不计代价地付出、争取,他(它)们依此建立自己的生活型态,也经营了自己的生死轮回。
我慢——指一切的自我意识。(作者造的概念)
原话:“我慢是将众生推入苦痛深渊的最大力量,众生一切烦恼、痛苦都是‘我’引起的,没有‘我’就没有麻烦。”意思就是:我思故我苦。
书中所说事例:(以饿这个事件来看:非洲发生饥荒,每日饿死的人数以十万计,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可无动于衷;若是‘我’饿了,那可不得了,非赶紧解决不可。问题不在‘饿’而在‘我’。世上所有的问题都不成问题,唯有‘我’才是问题,只要有‘我’便不可能避免困扰、烦恼及痛苦!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我’,所以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困扰、烦恼及痛苦。不像马桶不通可以请工人来修,‘我’的问题只有自己能解决,旁人无法代劳。)(作者意思)他饥不是我饥,我饥只有我能感受并且解决。
读后我产生的疑问:别人受苦——我可能完全不为之感触而有悲痛吗?反过来问:我感觉悲痛时,就没有人真的能够让我解脱悲痛之情吗?(这里作者运用了饥字,饥字仍是一种生理现象,需要物物填充和排泄。但是对于解释包括所有现象的学说来说,这个事例也应该能够解释心理感触现象才行,不然它就有以偏概全之错)。
作者着重观察并运用了“我慢”这个概念,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解释,认为是指一切的自我意识!而根据百度百科解释: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
我读解后,对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说的自我意识的概念是很狭义的,仅指人具有先利已后利他的自私主义意识。在作者眼里看,人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是一种个体意识,所以产生了各种起念和贪欲执着“凡事只要和自我意识有了纠葛,看待事物便难以公正、客观,世间也就从此多事”
所以上面作者扯出的“我慢——指一切的自我意识”我慢——其实就是指一切的个体意识,一切的自私意识,一切的起念贪着。
其实这些概念好似只是一堆废话!精神——心——意识——自我意识——我慢,作者把这些概念混淆运用。挖空心思的解释我慢,我慢就是历代宗师说教的心外无一物罢了!偏偏要重新解释,而在使用现代术语去解释时又山寨了自我意识这个概念的正版意义。
原话:印度文明就在这有见及无见的诤议中蓬勃发展、大放异彩,目的是为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寻求确实的价值与合理的解释。
解读:人类一生都在寻找——我来自那里?我为什么而来?我要走到那里去?我为什么而去?(按我在诺亚方舟中说,就是存在意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生的意义)
而个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自我存在价值。作者已经有使用哲学去解释佛法的嫌疑了的,而且是一个蹩脚的哲学。
原话:例如专注于手中工作的人,并不曾时时念著“我在工作’,很单纯地只是一件工作进行着,就和风吹得枝叶摇动或火烧得开水沸腾没两样。一旦因估计错误竟将事情搞砸了,才油然生起‘我真倒霉’或‘我怎么这么粗心,怎么连一点小事都办不好’的情绪,懊恼、自责甚至自卑,种种自我意识因此而生,事先并没有一个倒霉的或粗心、笨的我在工作。
原话:我慢、自我意识并非随时随地一直保持着,它总是遇到状况才临时生起。
疑问:作者说的这个我慢,自我意识并非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了的!自我意识之所以成为自我意识就是因为它能够保持着对自己的过去走到现在再到将来有着一个持续的延展的理解性认识的过程。(这是我在方舟一书里形成的概念)。而作者却说自我意识总是临时起意!自我矛盾。
疑问:作者提出的事例解释只是在说明他所说的我慢只是指泛意识过程。(指人的一切意识,而非是指人的一切自我意识)所以作者自造概念,而又偷换潜用概念泛意义去解释。很乱呀。
其实直到这里作者才终于是讲了一句佛法了的——原话:无常的观察能够体悟到‘我’其实只是因缘条件的产物,并没有本性一如的‘我’,仅只是在条件制限下此‘我’生彼‘我’灭。
这句话值得赞叹:只有这句话才见了佛法!但是这只是说明我有非我存在,而我有很多个我存在,这个解释也只是现代心理学的一种诠释啊。况且否定有一个本我的存在,这也是违反人有自我意识这个概念的。不是什么情况下人都只是随境而生心,不然如何解释人类的有序性社会组织结构的建立?
所以我解读:“我”的定义是什么?我之所以为我,而不是它!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区别于所有人的自我意识。而什么是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意识。什么是存在意识?我的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之所以知道是自己存在的,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过去走到现在再到将来有着一个持续和延展的理解认识过程。如果他没有这个认识,他就无法觉知自己是存在着的,例如白痴和疯子,执着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某一点上,我不是我。所以这个“我”的概念在佛法上应该如何定义?这才是重点和难点。
作者根本上没有好好地定义好这“我”的概念!而“我慢”又指泛意识!要解释“我”就要同时定义好“非我”和“我慢”和“无常”的区别。不能混淆乱用这几个概念。
作者夸大了受因缘变化而产生的“非我”的作用,而否定了还有一个“具有某时期内稳定性地存在着的本我”这个“我”——在某段时间内具有稳定的自我认识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而作者所说的泛意识下的我,却是非我!非我就是指相对于我来说,总以为就是我而却不是我。只是“我慢”下的一个受境而缘起了的我。
所以说:重新审视佛经里说的“我慢”这个概念才是重点。
原话:无我的认识是建立在无常的事实上,明白‘我’只是随缘生起、随缘幻灭的虚妄认知,并没有实在、长存的‘真实自我’,如此善于辨别我慢无常生灭的次第分际,才有断除我慢的机会。
所以我解读:若我只是一个“随缘生起、随缘幻灭的虚妄认知,并没有实在、长存的‘真实自我’”那么为什么还有你能信佛并且坚持不懈于长时间恒定的努力去为佛法正法?所以这是个假命题。有我。有非我。必须假定两者都有,否则就玄之又玄的不可知了!作者应该承认有一个本我和大量的无常的非我,再说教我们要熄灭这些我来达到无我,然后他的理论才具备了完整的逻辑性。
原话:断除我慢的方法是洞悉念头的无常、非我,进而体悟自我意识的无稽。
赞叹:这句话说得好。问题就是“我慢”这个概念还是没弄清白。
解读:断除我慢,意思就是断除我的意识么?根据作者对我慢的概念的解释就是这意思。也就是无我。禅宗入定不就是要达到无我的境界么?作者绕了这么大一个理论圈子不是还是在拾人慧的?
所以总评:这一篇从契经五阴诵的一段话入手“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作者任意去解释了“我慢”这概念,并且把它当做了正法,而在与它的弟子的交流中,我逐渐了解到了,灭苦之道应该是一个学派,我们就叫它“科学的佛法观学派”吧。至于是否真的就是科学?至少它的弟子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佛是人,佛教不是宗教,也不主张讲佛的神通!他们更是不信传统佛教说的因果报应和善力功德之说,就主张通过自修得到大智慧从而“把自己修好了,才有可能给别人以正影响”或象“呆呆”(六群里的一个师兄名字)所说:相信“善有善报”不如相信:觉悟者通过不断地修正自己而达到有利己利人的能力。
当然,他们所作所为已经接近于个人自私主义、但是象六群里的管理员“昆吾师兄”他就能够有一种很公正平和的智慧去观察世事对错,所以我相信,修习灭苦之道的人也不一定骨子里就只是传统佛法的颠覆者,而我对他们发出的警告也不是空穴来风——我对他们警告说:若是后世人都信了佛只是人,那么后世人就没有了佛了!佛教至少是一种文化,三宝弟子若是只信法,而不信佛的神力,若我们只是讲灭苦之道而不承认它的宗教价值功能,那么我们后世就没有寺院了!我们的佛法中若是再也没有了因果报应功德修行,那么也没有了佛设的地狱佛事,那么我佛发出的至宏大誓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渡尽天下人成佛的人类最高尚和伟大的理想就丢失了,这要至我佛于何地?佛法能够得以流传至今,不是只讲灭苦之道就成了的,而谁才是正法?这也不是灭苦之道一书就正了的!我们以后佛教的出路在何方?想来也不是几个把佛法当成生命价值论的哲学家或研究生弟子就能果正了的。
> 看完就知道现在各宗派的来历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0:02
昆吾(1115601169)21:40:37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1:40
问题不是它们的来历,问题是它们的证法,这些宗师们都是似如来那样修持了的,特别是六祖禅师。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2:20
修?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2:26
同在菩提树下证,怎说佛法有不同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3:03
梦师兄是怀疑宗师们都没看过修多罗?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3:39
在这里,不妨自问一下:修是为了什么?怎么修?修了干什么?。当我们对这些疑问了然于心时,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4:48
切!梦师兄也太现实了吧。你这目的终果论可不是佛法的哦。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5:16
太世侩了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5:29
为自己而修,总比一头雾水的为别人而修要来得实际一点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6:20
宗教就是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东西啊。首先咱们都不说它的功利名价值才对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7:09
都确定了为自己而修了,与佛都无缘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49:06
如果不是历代都提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佛门早就倒闭了的。又何来我们如今还在乐此之道??
梦醒一笑(103272065)21:49:06
把自己修好了,才有可能给别人以“正影响”
昆吾(1115601169)21:49:33
都确定了为自己而修了,与佛都无缘了。----------所以正思维为首要
脑子不执拗,能合理逻辑思辩就可以了。不容易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0:01
大哥今天没看电影天堂的午餐吧?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0:35
没时间看
昆吾(1115601169)21:50:59
今天没看,去年看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1:25
唉。给妈妈做一顿饭,别等,再等就没机会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1:34
道理是一样的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1:36
今天上午参加一个主持人培训。没时间看。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2:01
培训老师讲的观点,有两个我挺感兴趣。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2:16
一是:记者就是社会的良心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2:23
别拿自己的推辞去解释:等我修好了就利已利他了。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3:05
别等。等你修好。佛已经离你去了。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3:02
二是:一个有成就的记者一定做了两件事,轰轰烈烈的恋过一场爱,帮助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3:27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3:34
哈哈哈。这个培训倒是有点意思。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3:36
我打算两件事同时去做。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4:21
那就赶快做吧。和我做第二件事的,第一件事你若去做了,我就给你老婆打小报告。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4:37
昆吾(1115601169)21:54:53
记者就是记者,良心就是良心,两码事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5:12
先货点钱给我用用。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5:14
记者就是社会的良心。挺有道理的。看这社会是否健康,只要去看记者做的报道与良心相距多远。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6:03
世上很多事都是由两码事以及三码事、多码事共同组成的,互为因果。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6:31
废话的。记者不能光凭良心去办事的,它要如实之见!一定要公正。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7:10
记者和良心看起来是不相干的两码事,但记者报道社会事件的角度与深度,都是体制说了算,记者自己作不了主。所以,从记者的操行可以验证社会的良心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8:50
我作为一名不合格的记者,以前,想报到的事是90 %不能报道;现在,想报道的事基本上是能报到的。说明我作为记者,已经被体制驯化了。
了 尘(4159975)21:59:14
你是那里的记者
梦醒一笑(103272065)21:59:30
我是尘世的记者。
了 尘(4159975)21:59:45
来报道一下广州客运段来报道一下吧
海天居士(1752412398)21:59:52
是应该调查一下他的底细了的,可能就一下卧底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2:00:03
了 尘(4159975)22:00:30
黑得很呢
梦醒一笑(103272065)22:00:43
广州客运段的事,如果有记者报道能全身而退,早就轮不到我了。
梦醒一笑(103272065)22:00:56
如果能轮到我来报道,呵呵,我是不能全身而退的
了 尘(4159975)22:01:27
估计你也不敢来
梦醒一笑(103272065)22:01:33
不过,汪洋也许已经在重视了。
了 尘(4159975)22:01:48
呵呵没有用的
海天居士(1752412398)22:02:04
我倒是敢去,不过要借梦师兄的记者证用一下的。
评灭苦之道一书——苦圣谛三、慢
在这一篇里,作者提出了对“慢”“我慢”这个概念的最重要的解释,所以我也着重去理解了这个词语。
“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契经五阴诵
对于这段经文,我求助了理解。
一是求助了百度的解释:
我慢(梵a tma-ma na
谓恃我,令心高举之烦恼。七慢之一,九慢之一。如俱舍论卷十九云(大正29?101a)∶‘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成唯识论卷四云(大正31?22b)∶‘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数论外道以其为二十五谛之一。金七十论卷上云(大正54?1250c)∶‘大次生我慢。我慢者,或名五大初,或名转异,或名焰炽。’又,同书卷中云(大正54?1251b)∶‘我慢我所执,从此生二种,(一)十一根生,(二)五唯五大。’此谓自性谛与神我相依,先生大谛,大谛中之觉用变易,而起我所之执,生我慢谛。而相应大谛之三德,令大初、转异、焰炽三我慢顺次增长,由此而生五唯、五大、五知根、五作根、心根等二十一谛。
〔参考资料〕大毗婆沙论卷五十;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九;俱舍论宝疏卷十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本)、卷六(末)。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苦的根源,就是‘渴(爱)’。它造成‘来世’与‘后有’;与强烈的贪欲相缠结,随地随处拾取新欢。这‘渴(爱)’有三:(一)感官享受的渴求(欲爱);(二)生与存的渴求(有爱);(三)不再存在的渴求(无有爱)。”[注一]
这以各种形式表现的“渴求”、欲望、贪婪、爱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但却不能将它视为最初因,因为按佛法说,一切都是相对的、相互依存的。这苦之根源的渴(爱),也是依其他的条件而生起的。这条件就是受[注二],而受又依触而生起,辗转相依,即构成所谓十二缘起。这在下文再为详论。
由上可知“渴(爱)”并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而是最明显、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与最普遍的事实。[注三]因此,在巴利文原典的某些地方,集谛的定义中,除了以渴(爱)为主要原因以外,还包括了其他的烦恼不净法。[注四]本文篇幅有限,无法详论,只请牢记一点:这渴(爱)的核心,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渴(爱)”一词的意义,不仅是对欲乐、财富、权势的贪求与执著,也包括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等的贪求与执著。[注五]根据佛的分析,世间一切困扰纷争,小至家庭个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与国间的战争,无不由于这自私的“渴(爱)”所引起的。[注六]从这一观点看,一切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根本,都在这自私的渴爱。大政治家们想仅从经济与政治方面去解决国际纠纷,讨论战争与和平,只触及问题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到根本症结之所在。佛就曾告诉罗吒波罗:“世人常感不足,梦寐以求,乃成为‘渴(爱)’的奴隶。
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世间一切恶事都从自私欲生。这并不难懂。但是这“渴(爱)”如何能产生来世与后有,就不是那末容易把握的一个问题了。
无明——此为迷之根本,可以称作无知,即是贪欲、嗔恨、愚疑等的烦恼,故为迷惑于生死界中的根源。
无明就是对四圣谛不了解,不彻知,不能亲证亲见。
这个佛陀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大般涅槃经说得很清楚,我们不必自己去推断,应该以佛陀所说为准: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四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四者何耶?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苦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苦集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生死。诸比丘!苦灭圣谛乃至诸比丘!因为未通晓、证悟达苦灭道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然,诸比丘!通晓、觉知苦圣谛;通晓、觉知苦集圣谛;通晓、觉知苦灭圣谛:通晓、觉知达苦灭道圣谛,则有爱已尽,导有因灭时,从此则无后有。
世尊如是语已
善逝复说偈曰.
不如实知四圣谛
故生死流转道长
见彼圣道绝有因
苦根已断无再生
二是求助了http://fjlt/viewthread。php?from=notice&tid=267976在中国佛教网论坛上求助得的解释如下:
平等法界”回复:
“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这些概念是并行的?”
这不是并列,是递进。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一切法因缘所生,没有主宰,主宰就是能控制,即是说我想使一切法恒常则得恒常,我欲令一切法无常即无常,能随心所欲。但做不了主,所以说明一切法无我(我即主宰义),不可得。则能建立无我想,即破我见。我见既破我执渐断,因执我而有之我慢亦随之远离。顺着破我见断我执我慢之方法修行,得佛涅槃
“一真”回复:
欲界的贪欲是欲贪或欲爱,色界的贪欲是色贪,无色界的贪欲是无色贪,此后二者也称为有爱,贪欲掉;惛沉睡眠盖系合惛沉、睡眠二者为一,掉举恶作盖乃由掉举、恶作合并为一,慢;傲慢,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无明;痴,就是愚痴。佛陀对诸比丘开示,我们要常常修无常想,如果我们能多修习、常常修习就能离开一切的欲爱、色爱跟无色爱,这个是对三界的染着。掉,是掉举;慢是我慢跟无明,这些都能够把它去除。无常想就能达到无我想,既然没有一法是永恒的、不变的,都是缘起的刹那不住的,那哪一个是我呢?我是永恒不变的意思。所以体会无常就能体会无我,就能破我执,对万法不再执取,不再染着。
而作者的解释是:(书中原话)现代人熟悉的用语中‘自我意识’最能表达我慢的含义。除了阿罗汉,一切众生都为着自己的自我意识讨生活,不论是争名夺利或是为理想牺牲奉献,全都出于自我意识的怂恿。凡事只要和自我意识有了纠葛,看待事物便难以公正、客观,世间也就从此多事。为了满足自我意识,众生不计代价地付出、争取,他(它)们依此建立自己的生活型态,也经营了自己的生死轮回。
我慢——指一切的自我意识。(作者造的概念)
原话:“我慢是将众生推入苦痛深渊的最大力量,众生一切烦恼、痛苦都是‘我’引起的,没有‘我’就没有麻烦。”意思就是:我思故我苦。
书中所说事例:(以饿这个事件来看:非洲发生饥荒,每日饿死的人数以十万计,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可无动于衷;若是‘我’饿了,那可不得了,非赶紧解决不可。问题不在‘饿’而在‘我’。世上所有的问题都不成问题,唯有‘我’才是问题,只要有‘我’便不可能避免困扰、烦恼及痛苦!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我’,所以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困扰、烦恼及痛苦。不像马桶不通可以请工人来修,‘我’的问题只有自己能解决,旁人无法代劳。)(作者意思)他饥不是我饥,我饥只有我能感受并且解决。
读后我产生的疑问:别人受苦——我可能完全不为之感触而有悲痛吗?反过来问:我感觉悲痛时,就没有人真的能够让我解脱悲痛之情吗?(这里作者运用了饥字,饥字仍是一种生理现象,需要物物填充和排泄。但是对于解释包括所有现象的学说来说,这个事例也应该能够解释心理感触现象才行,不然它就有以偏概全之错)。
作者着重观察并运用了“我慢”这个概念,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解释,认为是指一切的自我意识!而根据百度百科解释: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
我读解后,对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说的自我意识的概念是很狭义的,仅指人具有先利已后利他的自私主义意识。在作者眼里看,人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是一种个体意识,所以产生了各种起念和贪欲执着“凡事只要和自我意识有了纠葛,看待事物便难以公正、客观,世间也就从此多事”
所以上面作者扯出的“我慢——指一切的自我意识”我慢——其实就是指一切的个体意识,一切的自私意识,一切的起念贪着。
其实这些概念好似只是一堆废话!精神——心——意识——自我意识——我慢,作者把这些概念混淆运用。挖空心思的解释我慢,我慢就是历代宗师说教的心外无一物罢了!偏偏要重新解释,而在使用现代术语去解释时又山寨了自我意识这个概念的正版意义。
原话:印度文明就在这有见及无见的诤议中蓬勃发展、大放异彩,目的是为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寻求确实的价值与合理的解释。
解读:人类一生都在寻找——我来自那里?我为什么而来?我要走到那里去?我为什么而去?(按我在诺亚方舟中说,就是存在意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生的意义)
而个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自我存在价值。作者已经有使用哲学去解释佛法的嫌疑了的,而且是一个蹩脚的哲学。
原话:例如专注于手中工作的人,并不曾时时念著“我在工作’,很单纯地只是一件工作进行着,就和风吹得枝叶摇动或火烧得开水沸腾没两样。一旦因估计错误竟将事情搞砸了,才油然生起‘我真倒霉’或‘我怎么这么粗心,怎么连一点小事都办不好’的情绪,懊恼、自责甚至自卑,种种自我意识因此而生,事先并没有一个倒霉的或粗心、笨的我在工作。
原话:我慢、自我意识并非随时随地一直保持着,它总是遇到状况才临时生起。
疑问:作者说的这个我慢,自我意识并非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了的!自我意识之所以成为自我意识就是因为它能够保持着对自己的过去走到现在再到将来有着一个持续的延展的理解性认识的过程。(这是我在方舟一书里形成的概念)。而作者却说自我意识总是临时起意!自我矛盾。
疑问:作者提出的事例解释只是在说明他所说的我慢只是指泛意识过程。(指人的一切意识,而非是指人的一切自我意识)所以作者自造概念,而又偷换潜用概念泛意义去解释。很乱呀。
其实直到这里作者才终于是讲了一句佛法了的——原话:无常的观察能够体悟到‘我’其实只是因缘条件的产物,并没有本性一如的‘我’,仅只是在条件制限下此‘我’生彼‘我’灭。
这句话值得赞叹:只有这句话才见了佛法!但是这只是说明我有非我存在,而我有很多个我存在,这个解释也只是现代心理学的一种诠释啊。况且否定有一个本我的存在,这也是违反人有自我意识这个概念的。不是什么情况下人都只是随境而生心,不然如何解释人类的有序性社会组织结构的建立?
所以我解读:“我”的定义是什么?我之所以为我,而不是它!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区别于所有人的自我意识。而什么是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意识。什么是存在意识?我的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之所以知道是自己存在的,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过去走到现在再到将来有着一个持续和延展的理解认识过程。如果他没有这个认识,他就无法觉知自己是存在着的,例如白痴和疯子,执着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某一点上,我不是我。所以这个“我”的概念在佛法上应该如何定义?这才是重点和难点。
作者根本上没有好好地定义好这“我”的概念!而“我慢”又指泛意识!要解释“我”就要同时定义好“非我”和“我慢”和“无常”的区别。不能混淆乱用这几个概念。
作者夸大了受因缘变化而产生的“非我”的作用,而否定了还有一个“具有某时期内稳定性地存在着的本我”这个“我”——在某段时间内具有稳定的自我认识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而作者所说的泛意识下的我,却是非我!非我就是指相对于我来说,总以为就是我而却不是我。只是“我慢”下的一个受境而缘起了的我。
所以说:重新审视佛经里说的“我慢”这个概念才是重点。
原话:无我的认识是建立在无常的事实上,明白‘我’只是随缘生起、随缘幻灭的虚妄认知,并没有实在、长存的‘真实自我’,如此善于辨别我慢无常生灭的次第分际,才有断除我慢的机会。
所以我解读:若我只是一个“随缘生起、随缘幻灭的虚妄认知,并没有实在、长存的‘真实自我’”那么为什么还有你能信佛并且坚持不懈于长时间恒定的努力去为佛法正法?所以这是个假命题。有我。有非我。必须假定两者都有,否则就玄之又玄的不可知了!作者应该承认有一个本我和大量的无常的非我,再说教我们要熄灭这些我来达到无我,然后他的理论才具备了完整的逻辑性。
原话:断除我慢的方法是洞悉念头的无常、非我,进而体悟自我意识的无稽。
赞叹:这句话说得好。问题就是“我慢”这个概念还是没弄清白。
解读:断除我慢,意思就是断除我的意识么?根据作者对我慢的概念的解释就是这意思。也就是无我。禅宗入定不就是要达到无我的境界么?作者绕了这么大一个理论圈子不是还是在拾人慧的?
所以总评:这一篇从契经五阴诵的一段话入手“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作者任意去解释了“我慢”这概念,并且把它当做了正法,而在与它的弟子的交流中,我逐渐了解到了,灭苦之道应该是一个学派,我们就叫它“科学的佛法观学派”吧。至于是否真的就是科学?至少它的弟子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佛是人,佛教不是宗教,也不主张讲佛的神通!他们更是不信传统佛教说的因果报应和善力功德之说,就主张通过自修得到大智慧从而“把自己修好了,才有可能给别人以正影响”或象“呆呆”(六群里的一个师兄名字)所说:相信“善有善报”不如相信:觉悟者通过不断地修正自己而达到有利己利人的能力。
当然,他们所作所为已经接近于个人自私主义、但是象六群里的管理员“昆吾师兄”他就能够有一种很公正平和的智慧去观察世事对错,所以我相信,修习灭苦之道的人也不一定骨子里就只是传统佛法的颠覆者,而我对他们发出的警告也不是空穴来风——我对他们警告说:若是后世人都信了佛只是人,那么后世人就没有了佛了!佛教至少是一种文化,三宝弟子若是只信法,而不信佛的神力,若我们只是讲灭苦之道而不承认它的宗教价值功能,那么我们后世就没有寺院了!我们的佛法中若是再也没有了因果报应功德修行,那么也没有了佛设的地狱佛事,那么我佛发出的至宏大誓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渡尽天下人成佛的人类最高尚和伟大的理想就丢失了,这要至我佛于何地?佛法能够得以流传至今,不是只讲灭苦之道就成了的,而谁才是正法?这也不是灭苦之道一书就正了的!我们以后佛教的出路在何方?想来也不是几个把佛法当成生命价值论的哲学家或研究生弟子就能果正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