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四小说网 www.34txt.com,宕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植物和动物)以及对自然世界(云朵、石头等的形状)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存在智能。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多元智能结构理论认为,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具有决定作用。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用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的观点来观照残疾人,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为“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残疾人的分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下面以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智力残疾为例,谈谈音乐舞蹈教育对残疾儿童的意象活动与智能结构的影响。

    音乐舞蹈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教育学习音乐舞蹈”这是音乐教育的直接目标;第二个方面是“通过音乐舞蹈教育人”故音乐舞蹈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健康的“人”的培养。近代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的说法,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舞蹈也可用来解释音乐,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吴祖强说:“从一定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其实,我们倒不如说,舞蹈是身体的音乐,音乐是灵魂的舞蹈。对于听力语言残疾,即聋哑人而言,由于听不到声音,音乐似乎对他们是禁区。其实不然,这种观点产生于对音乐的过于狭隘的理解。晋陶渊明“挂印归田”之后,在家中的墙上挂了一张无弦琴。他每天想着这张琴,每天看这张琴,而且还每天听这张琴。陶渊明听什么?无弦琴能演奏吗?不能;那么,陶渊明的“无弦琴”是不是音乐呢?是!关键是在观念。这里的音乐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而是用心“听”出来的;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而是用心“看”出来,更是用心“想”出来的。这说明无声的世界里未必没有音乐,因为音乐是灵魂的狂欢。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谱写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同样说明了无声的世界并非与音乐绝缘,只要作为主体的人“心中有乐”对于聋哑人,舞蹈即是看得见的音乐。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舞蹈这一直观性、可感性强的艺术,又恰好符合孩子们身心迅速发展、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心理特点。同时,舞蹈(群舞)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残疾儿童的协作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矫正、补偿他们生理与心理上的缺陷。通过对聋哑儿童的音乐舞蹈训练,可以强化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通过舞蹈的节奏感,从某一方面,也拓展了他们对有声的音乐的感受能力,促进了他们“心中之乐”的产生;增长了他们的体力,促进了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聋哑儿童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另外,艰苦的训练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增长了他们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邰丽华与千手观音的成功,与邰丽华豁达向上的人生观,便是音乐舞蹈教育对于聋哑儿童构建健康自我与完美人格的重要性的最典型的例子。

    对于视力残疾的人,或者说盲人而言,音乐似乎与他们有着特别的亲和力。古希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大史诗的作者荷马是盲歌手,中国盲人从事音乐的时间几乎与音乐起源的时间同时,产生了一大批盲人音乐家,如商代的师延,周代“以击磐为官”的师襄,以及师旷、师消涓、师乙、师悝师存、师亥、师曹等等。而且到周朝形成了一套任用盲人为乐官的制度。近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阿炳也是盲人。古人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盲人由于看不见,思想很容易专注,而且,由于代偿作用,他们的听觉、触觉与记忆力往往超出正常人,这些优势是盲人学生音乐的有利条件。对盲人进行的音乐教育,不但有助于排遣他们由于身处黑暗世界所产生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而且能使一部分盲人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成分优秀的专职乐师,解决他们自立与生存的问题。据科学家研究,音乐能振奋情绪,消除紧张与忧郁,促使心情宁静松驰、愉快,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活动的协调,改善植物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的功能,达到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教盲人舞蹈似乎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现在有些盲校教师打破了这一难以逾越的禁区,教盲孩子们跳简单易学的踢踏舞,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对于智力残疾的儿童,音乐与舞蹈的教育无疑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一种方式。如上文提到的,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综合起作用的。当一器官活动时,经常有其他器官配合活动。弱智儿童的某种感官或神经系统部分机能受到了损害,但他们还完整地保存着其他的感官和机能。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儿童期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产生抓能的重新组合或部分替代,损坏、发育不足的机能可以得到部分矫正或改变。另一方面,弱智儿童并不是说他们在所有方面都“弱”因为人的九大智能虽然彼此互相影响,但又各各可以独立于其他智能而存在。有些弱智儿童具有超出常人的音乐或其他方面的天赋,通过对他们进行音乐与舞蹈方面的教育,可以将他们的天赋发掘出来,对弱智儿童自身与对社会,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武汉的舟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特殊“指挥家”了,在他身上也充分证明了音乐/节奏智能是独立存在的。如果按照人们对智能的传统观念的理解,舟舟无疑是智商低下的“白痴”他不能上学,生活又不能自理,爸爸只好每天带着他上班,爸爸在歌舞团工作,舟舟几乎是在音乐中长大的。后来在不经意中大家发现舟舟能随着音乐有板有眼地挥动手臂,忘情地担任着乐队“指挥”随后,他开始正式登上舞台进行表演,他的演出不知让多少人感动得流泪,不知赢得了多少潮水般的掌声。美国的几大著名的乐团还邀请舟舟赴美合作演出。就是这样的一个“低能儿”在无奈之中十分单调地生活在音乐里,可正是音乐,开启了他先天音乐潜能,使他不仅不再是社会包袱,而且是对社会做出了独特贡献的人。一个除了音乐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极其低下、几乎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却凭借自己唯一的、独特的音乐智能,给自己、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快乐,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音乐智能独立存在和它的价值所在?假如没有音乐,假如没有音乐/节奏智能,假如没有开发音乐/节奏智能,舟舟的命运又会怎样?对此我们不难设想。

    音乐与舞蹈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完美人格的建构在现代其实是个不争的认识,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人们将音乐与舞蹈越来越多地用到了医学上,使之成为一种有效地预防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音乐与舞蹈的上述功用,此外,由于音乐与舞蹈教育“寓教于乐”的这个重要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很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对残疾儿童的身心教育中去,这应该也是很自然的罢。

    参考文献:

    从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j] 任平,王小英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7月第25卷第3期

    盲人高等音乐教育研究[j] 陈明大 长春大学学报 2000年6月第10卷第3期

    音乐艺术与人体机能[j] 王辉 杨磊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

    音乐教育与人的培养[j] 任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j] 普凯元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2000年6月第19卷第2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